1015億!華為研發營收比力壓蘋果三星!雷軍:研發不是錢越多越好

2020-12-22 龍飛

推薦語:對於華為來說,在業界的研發實力是有目共睹的,但小米作為競爭對手確實看不慣啊

下文轉載自作者:吳拿說機

大家都知道,如今的華為已經成為了中國企業的代表,去年的年營收超過7000億,比網際網路兩大巨頭騰訊和阿里巴巴加起來還要多。三大主營業務也都已經是全球前三,尤其是在消費者業務,現在餘承東是直指第一。

華為能有如今的成績,跟重視研發是分不開的。大家都知道,華為至今沒有上市,任正非對此給出的解釋是上市公司非常看重財報,看重利潤,這些外界的幹擾可能會導致華為不能靜下心來搞研發。而且任正非也表示,以後華為不會交給不懂技術的人,從這一系列的事中就能看出來華為多麼重視技術多麼重視研發。

而這一點在數據中更能得到體現,華為的研發投入高達1015億,在全球所有公司中排名第一。而研發收入比華為高達14%,這個佔比可以說更能體現一家公司對研發的重視城市,14%

在全球科技巨頭中名列第二,力壓蘋果三星等大廠,僅僅落後於谷歌母公司Alphabet。

大家都知道,現在是5G建設最重要的階段,華為在受到了很多不公正待遇的情況下,仍然拿下了40份5G訂單,全球之最,而這背後當然是得益於華為先進的5G技術,全球最多的5G專利數。

就連一直低調謙遜的任正非就說:誰不買華為誰傻。現在紐西蘭、英國等之前拒絕華為的國家,現在也是改變了態度。

但在研發這個問題上,雷軍此前也發表了自己的觀點:表示研發並不是錢越多越好,投入的錢太多會導致研發的效率變低。

這句話也引起了網友的廣泛討論,絕大多數人都是不贊同的。但其實雷軍的話也不是沒有道理,效率這個東西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舉一個例子,如果做一件事,做到100%可能需要比做到90%付出的努力多幾倍。而華為是立志要成為世界第一的企業,所以只能全力以赴的加倍投入。

對此,大家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雷軍斷言華為不懂研發,研發效率低下,但小米又做出了什麼?
    最近雷軍針對研發的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總的來說,雷軍的話,提煉出來有這麼幾個觀點:1、研發費用不是越多越好,蘋果研發費用比微軟和IBM都低,但蘋果創新做得比另外兩家都好。2、華為投入那麼多研發費用,是因為高管不懂研發,效率低。3、創新都是小公司做的。4、小米高管都是懂研發的,目前小米的研發費用已經很多。
  • 早報:周鴻禕與雷軍合影門,三星研發新型筆記本 | 獵雲網
    周鴻禕曬跟雷軍的合影遭小米官方「打臉」。三星研發新型筆記本。三星宣布合併兩子公司。Re/code母公司被Vox傳媒收購。美英Uber用戶遭遇幽靈訂單。墨西哥城計程車對Uber發起大規模抗議。越南首款自主研發的智慧型手機叫Bphone。華為榮耀與京東籤100億元採購單。阿里文學版權合作打開放牌。順豐優選CEO崔曉琦將離職創業。
  • 雷軍說要幹翻華為,但研發投入不到華為十分之一,怎麼幹翻?
    前幾天小米MIX3發布,雷軍不點名開懟:「友商的手機賊貴,但貴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並笑稱他和相機部門的研發人員稱,你們能不能拿到資金,取決於能不能幹翻華為。可見,從這些笑談中可以看出,小米的目標應該是全面幹翻華為,而不僅僅是相機方面。
  • 華為忙著研發新技術,小米卻忙著發手機殼,一手好牌被雷軍打爛?
    如今在國內手機市場,蘋果三星等相比強勢崛起的各大國產品牌手機來說,就顯得比較低調了。反觀國產手機,近年來國產手機的不斷突破創新加上價格優勢,確實讓蘋果和三星等國外大牌手機安靜不少,但是,國內手機廠商卻坐不住了,各大友商之間卻插架不斷,互捧、互懟。
  • 蘋果掉出全球手機市場前三 三星第一華為第二
    據央視財經報導,最新數據顯示,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第三季度前四大廠商最新排名為三星電子、華為、小米和蘋果。其中小米是第一梯隊裡最大的黑馬,是前四名中唯一逆勢大漲的手機廠商。  傳奇來了掃碼玩變態遊戲,有福利哦!
  • 雷軍喊冤:憑什麼華為是國產驕傲小米不是?網友:回家照照鏡子先
    1月8日,雷軍的知乎個人主頁顯示關注了問題:「同樣是國產手機,為什麼華為是民族品牌,而在印度市場佔有率第一的小米卻不是民族驕傲?」目前這條問題下已有500多條回答,但是雷軍已取消關注該問題。
  • ...研發晶片全靠PPT;蘋果承認部分iPhone 7通話故障;三星裁撤深圳...
    3.三星深圳工廠整體裁撤:轉型5年接不到中國訂單4.蘋果承認部分iPhone 7/7Plus通話時聽筒存在問題5.停牌超14個交易日4.5億美元貸款恐違約,中興與銀行磋商豁免6.緊追風口的創業者:「研發」晶片全靠PPT
  • 蘋果庫克頻繁訪華和雷軍在印度秀英文竟是一回事
    有數據顯示,印度正在超越美國,成為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手機市場,甚至未來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智慧型手機市場,加上印度的人口結構中中位數年齡為27歲,相對中國的36歲來講更加年輕化,因此未來增長空間強勁,將是各大消費產品品牌,如蘋果、三星、華為、小米、OPPO等搶奪的香餑餑。
  • 研發投入1317億,利潤只有627億,華為怎麼給19萬人發工資
    他們從產品應用研究,到產品推廣、銷售,到售後服務,作為一個完整的企業生態系統在推進,給華為帶來了巨大的營收收入。而企業的營業收入中,是包含了員工工資、研發費用等要素在內。據華為2019年財報顯示,2019年華為營收高達8588億元,淨利潤627億,這樣的銷售收入以及淨利潤,你覺得還能發不起19萬人的工資嗎?
  • 蘋果、三星、華為都在用ARM晶片架構,為什麼ARM如此受歡迎!
    說到華為的麒麟晶片小編還是很自豪的,但是很多網友都不這麼認為,他們說華為晶片架構都是國外的有什麼了不起。確實華為的麒麟晶片確實採用了國外的ARM架構,然而三星蘋果就不是用APM的構架嗎?答案是三星蘋果也是用的ARM架構。
  • 華為、三星、蘋果財報對比:差距有點大!美國的「野心」實現了?
    眾所周知,2018年起,華為依靠強大的研發,在5G時代站穩腳跟並擁有主導能力。由於利益蛋糕被觸及,在同一年,美國以「威脅國家安全」為由,正式對華為開啟制裁。在對本國企業限制購買華為設備後,美國又試圖說服他國採取同樣的舉措。在國家利益面前,一些國家不得不放棄選擇華為。我們以華為財報來對比三星和蘋果,看看華為的潛力到底如何?
  • 小米重返世界第三,雷軍卻笑不出來
    小米第三季度的手機出貨量已經超越了蘋果,再度重返世界第三,僅次於三星和華為。表面上看小米成績斐然,背地裡雷軍或許笑不出來。小米出貨量佔據國內前三的位置,全球市場上也超越了蘋果,雷軍不應該感到高興嗎?可「人怕出名豬怕壯」,科技公司也是如此,華為就是最好的例子。作為中國科技的代表企業,華為在通訊和手機領域均有很大的建樹。在5G方面領先全球,手機更是享譽世界,一度保持世界第二的成績,甚至在第三季度成為世界第一。華為的蓬勃發展引來美國的不滿,於是不公平的打壓接踵而至,諸多公司因為禁令與華為停止合作,華為的供應鏈出現問題,麒麟晶片就此成為絕唱。
  • 華為售價越高,銷量越好!小米售價越低,銷量越不行,為什麼?
    這份大數據可能不是完全準確的,但偏差值也不會太大。從數據上看,我們不得不承認「華為」已經佔據國內市場的半壁江山了,因華為、榮耀兩個品牌份額加起來高達46%,是小米+蘋果兩家份額總和的一倍。這一季度OPPO混得並不怎麼樣,vivo還不錯,新推出的IQOO系列以超強的性價比拯救了一波銷量。
  • 雷軍撕不掉小米標籤
    11月23日,雷軍也在微博表示,據《央視財經》報導,在第三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排名中,三星、華為、小米、蘋果分列前四名,四大頭部廠商智慧型手機出貨量佔全球市場份額約60.6%。雷軍還在微博裡興奮表示,小米成為第一梯隊中唯一「逆勢上漲」的品牌手機廠商。
  • 深度對比分析華為、蘋果、三星最新財報
    日前,華為、蘋果、三星這全球三大手機科技巨頭先後發布了自己最新的財務報告。Nsoednc在目前特殊環境下,華為和蘋果面對美國貿易戰的施壓,三星則面對日本制裁,這三份財報讓我們更直觀地了解到,作為行業領導廠商的三大巨頭,各家的日子過得怎麼樣?到底受到了多少影響?
  • 小米讓雷軍舒了一口氣?
    或許有很多朋友說,小米手機在海外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這主要得益於華為被限制而來,話是沒錯,但反過來想一想,為什麼是小米接盤了華為,而不是三星和OV? 這意味著華為手機在未來幾年,能保持一個良好的運營狀態都屬於不容易了,之前餘承東說過,華為超越蘋果之後,接下來就是超過三星,這話放到現在依然對,只不過是從華為換到了小米。 你們可以說,小米有什麼資格挑戰三星?那我反問,當年全球那麼多智慧型手機品牌,諸如諾基亞,為什麼是小米手機撐到了今天?
  • 小米和華為手機的較量,一個在研發技術,一個在研發定製手機殼
    小米和華為手機的較量,一個在研發技術,一個在研發定製手機殼過去的2018年裡,國產手機在市場中火速崛起,不斷突破,不僅價格優惠,技術方面也不斷創新高,許多國產手機在世界眼前一亮,特別是最近很火的華為手機,華為手機秉承著自己的發展理念,誠信經營
  • Drexel Hamilton:華為將取代三星 成為蘋果最大敵手
    華為將取代三星「我預計中國人會打敗三星,其中最有可能的就是華為,」他說,「我認為未來智慧型手機市場,將是華為與蘋果的對決,三星和其他一些小型廠商只能跟隨在他們之後。」懷特還預測,再過三到五年,一些智商手機品牌就會被淘汰。
  • 小米停不下來:營收增長 股價「降溫」
    據IDC調研數據,2020年三季度,在蘋果、華為出貨量大幅下降,三星、vivo出貨量小幅上升的情況下,小米出貨量同比增加42.0%,時隔六年重返前三。   如果小米繼續保持當前的增長勢頭,或將威脅到三星的地位,站到全球手機廠商的頭部位置上。
  • 全球手機市場「大洗牌」,蘋果跌出前三,最大黑馬不是華為?
    事實上,線上的火爆也並非「好事」,這幾年線上平臺對蘋果本部的價格體系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對此蘋果公司開始「出手」治理,嚴禁iphone12流向線上渠道,一旦違反會被處以每臺40萬元的巨額罰款。再來說說華為,華為的缺貨問題比蘋果更嚴重,華為mate40應該算是唯一一個能和iphone12競爭的國產手機品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