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法委官方新聞網站中國長安網聯合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發布政法系統微博排行榜3月榜。榜單涵蓋全國所有通過微博認證的政法委、法院、檢察院、公安和司法行政系統等機構官方微博,評價體系包括四個維度:傳播力、服務力、互動力和認同度。
「傳播力」表徵政法微博發布信息的傳播情況,傳播力指標越高,說明政法微博的內容被越多的網民看到。「服務力」表徵政法微博一對一服務網民、為民辦事的情況,服務力指標越高,說明政法機構通過微博平臺服務越多的網民。「互動力」表徵政法微博發布信息的影響情況,互動力指標越高,說明政法微博的內容引發了越多的網民響應。「認同度」表徵網民對於政法微博發布信息的認同情況,得分越高,說明網民對於該政法微博發布信息的認同度越高。
傳播聲量穩步放大 涉疫宣傳深入人心
本期(3月1日-3月31日),「@中國警方在線」「@中國長安網」「@中國反邪教」奪得政法系統排行榜三甲,重新組團領銜榜單。20強帳號的分布上,公安系統仍佔據高比例,佔比為75%;政法委系統中,「@中國長安網」保持領先優勢,「@安徽反邪教」升至第19名,總體佔比增至10%;檢察系統佔比也較上期擴大至10%,「@最高人民檢察院」「@沿江檢察」分別排在第17、20名;司法行政系統佔比為5%,唯一上榜帳號「@司法部」排名靠前,位列第11名;法院系統未有上榜帳號。
分榜部分, 「@中國長安網」「@最高人民檢察院」「@中國警方在線」「@司法部」分別位列政法委、檢察、公安、司法行政系統首位,全部為中央部委級帳號。「@濟南中院」奪得法院系統排行榜的冠軍。
本期政法系統頭部帳號(各系統選取TOP30)的發文量再次攀升,日均較上月增加200餘條,與此同時單條互動量也呈增長趨勢且增幅更為明顯,分別較1月和2月增加10%、16%,政法官微的服務效能進一步提升。
圖:政法系統頭部帳號(各系統選取TOP30)發文與互動情況
從高互動(轉評贊互動量1萬 )博文的具體分布看,公安系統所佔比例大幅增加,已超七成;政法委系統雖由此前近三成佔比壓縮至一成多,但領先優勢依然被保留;而司法行政系統的佔比則滑落明顯,與檢察、法院系統持平,佔比皆不足一成,都極需提升高質量博文的產出。
圖:政法系統頭部帳號(各系統選取TOP30)高互動博文的分布情況
本月,隨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的形勢得到緩解,政法系統高互動(轉評贊互動量1萬 )博文涉及的內容主題顯現多元化趨勢,反邪教的教育宣傳視頻、典型詐騙案例以及工資薪酬的法律問題都被廣泛關注。儘管如此,與疫情相關的博文仍是關注重點,佔比超25%。其中「@平安北京」針對境外輸入病例涉疫違法犯罪行為的詳細通報、「@中國長安網」闢謠「80名中國公民在俄隔離遭虐待」的消息都引發深度互動,網友紛紛譴責涉疫違法者和造謠者,留言區成為表達正向價值觀的集合地。
圖:政法系統頭部帳號(各系統選取TOP30)與疫情相關高互動博文的主題內容
此外,本月政法系統官微在疫情防控普法以及防疫一線紀實的宣傳上更加立體生動,除「@最高人民檢察院」等的高互動博文脫穎而出外,一些直播、視頻作品也是乾貨滿滿。其中,「@中國長安網」至少啟動5次#長安直播#,發布【來來來,安哥帶你探秘戰「疫」最前線!】【「防火防盜防同事」?復工「防疫秘籍」不只這些】等,都是以實地探訪方式帶網友直擊一線防疫動態。
上海警方揭秘入滬防疫全流程 嚴格周密管控贏得公眾信任
近日,郭某鵬等隱瞞境外旅居史的事例及其他境外回國的確診病例被報導後,境外輸入病例的傳播風險引發社會高度關注。3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海關總署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國境衛生檢疫工作 依法懲治妨害國境衛生檢疫違法犯罪的意見》,明確六類行為以妨害國境衛生檢疫罪定罪處罰,其中包括拒絕衛生檢疫、隱瞞疫情等。此外,多地也相繼出臺措施升級入境管控。3月11日,河北啟動「全面隔離政策」,所有入冀人員一律隔離14天;3月24日,「@北京發布」通告從3月25日零時起,所有從北京口岸入境人員不分目的地,全部就地集中隔離觀察,全部做核酸檢測。
為讓普通公眾更加了解、信任境外疫情輸入防控工作,3月27日,「@警民直通車-黃浦」發布視頻揭秘境外入滬人員從飛機落地到留驗點再到隔離觀察的整個過程,重點聚焦核實旅客信息、統一車輛接送轉運等環節,為公眾呈現織密織牢的「防控網」,並通過對「門磁 微信群」工作法的介紹,讓公眾知曉現階段採取的管控措施既嚴格周密又有人性化。這條5分鐘的視頻微博經「@中國警方在線」「@上海長安網」等政法官微的轉發後,共計收穫31萬次播放量。
未檢人上線戰「疫」雲課堂 公安破大案安全守望
在戰「疫」特殊時期,檢察系統的保「未」戰鬥沒有停歇,全國各級檢察機關藉助「雲課堂」網絡平臺向未成年人普及疫情防控的法律知識。「@最高人民檢察院」精選「@金水檢察」「@河北衡水檢察」「@武侯檢察」「@浦東檢察院」「@上海松江檢察」等帳號製作的15部動漫和口播故事,從提升防護意識、加強心理疏導、普及疫情防控法律等角度開展防疫普法的宣傳。其中,3月17日發布的微博文章【疫情期間有人約你出去玩怎麼辦?小朋友如何遠離"大灰狼"?答案來啦】受到網民廣泛關注,收穫3.8萬條互動量。與此同時,遼寧省撫順市礦區人民檢察院官方微博「礦檢聲音」製作了符合少兒欣賞喜好的動畫視頻,講解疫情防護小知識,引導同學們保護野生動物,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科學理念。湖北地區的未檢宣傳工作也在穩步推進,「@漢江檢察」「@浠水檢察」等基層檢察機關採用網課錄播、動漫小視頻、卡通插畫等方式讓更多學生受益。
檢察機關通過網絡課堂向未成年人宣傳法律及防疫知識,有助於提高未成年人的防護意識,幫助未成年人從心理和行為上更好應對疫情,為未成年人戰「疫」營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3月4日,廣州增城警方在上級公安機關的指揮和梅州警方的支持配合下,經過十幾年不懈努力,終於尋回15年前在增城被拐的少年申某,這引起社會大眾的廣泛關注。鑑於此,6日,「@廣州公安」發表通報【廣州增城警方找回被拐15年的少年申某】,簡述這十幾年來的偵查過程,吸引了包括公安部刑偵局副局長「@陳士渠」、打拐志願者「@上官正義」在內近2千名網友的留言評論,點讚數也突破2.4萬人次。7日,「@廣州公安」發布微博文章,指出在雙方意願下,廣州增城警方已安排被拐少年和親生父母團聚,並就社會普遍關注的「梅姨」問題作出回應,表示目前暫時還沒有證據直接證明「梅姨」是否存在。
被拐15年的少年被成功找回,不僅意味著一個破碎家庭能夠因此得到撫慰,而且也給其他被拐兒童家庭帶去希望曙光,更有甚者,在社會層面意味著安全防線的進一步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