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篇文章
曉靜蒙臺梭利
尚睿,3歲半,獲得4個曉靜家滿勤勳章
發表世界地圖的工作
前天、昨天、今天,連續三天的「曉靜·蒙臺梭利公眾號」文章,要向我們的一位「紅蘋果」小夥子致敬。我們的「紅蘋果」尚睿,有著溫暖憨厚的笑容,有著女孩子都羨慕的長睫毛、大眼睛(他老師尤其豔羨),有著男孩子也羨慕的身高體魄,更可貴的,尚睿有著「小」孩子少有的「穩·定」,穩穩地觀察,安定地做事。
尚睿的每一天「孩子的家」的生活,起伏很少。每天早晨,小夥子到校的時間,穩穩地保持在第一梯隊水準。進校門後,小夥子挺著五歲孩子的身高,「咔~」一下,在地板上,一坐,有時候是一趴,底盤穩健、根基紮實地做早晨的準備。
系不上扣子,拉不上拉鏈的時候,小夥子也不吱聲,仍是穩穩地一坐、一趴,大眼睛忽閃忽閃地,嘴巴張著,小舌頭都能看出來在使勁,老師會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觀察著,發現孩子使勁的方向有偏差了,伸把手 —— 把拉鏈對齊,把卡在拉鏈裡的衣服布揪出來,把扣子扶正……然後,再讓給大眼睛忽閃,嘴巴張著,小舌頭在使勁的尚睿,繼續努力。終於,小夥子大功告成,舉著自己掛妥當的衣服來找老師,憨憨厚厚地笑一下,說一聲:「老師,你看,我好了。」
尚睿的「好了」,就是真好了。穩穩噹噹地做好早晨的準備,穩穩噹噹地去晨讀,依舊是底盤紮實、穩健地一坐,拿著書,看看旁邊的小朋友在讀什麼,聽聽老師在讀什麼,明白了,自己開始讀,大聲,一遍一遍。穩穩地結束晨讀,穩穩地去早餐,穩穩地光碟,尚睿的「光碟」,就是光碟的標準照,那種可以作為市政府號召「光碟行動」的橫幅上的照片,掛在人行過道、天橋上,給叔叔阿姨們作示範,一點不掉價。看著一個三歲多的孩子,吃完湯湯水水的中式飯菜,送來光可鑑人的餐盤,你會感嘆:這孩子咋能做到?!尚睿就是,穩穩地做,認真地做,哪怕是吃飯、光碟這樣的非高大上的,看似人人都能做到的,「小事」。
上了樓,貼出席簿,問候孔子爺爺,依舊尚睿風貌:一板一眼,穩穩噹噹。尤其問候孔子爺爺,字正腔圓地:「孔子爺爺早上好」,再立立正正地鞠躬,內心虔誠,鞠躬到位,就是三歲孩子的心情還沒能拿捏準確自己五歲的身高,腦門會時不時地磕在孔子爺爺的小桌子上,鞠躬變大禮,孔子爺爺日日笑納,耿直尚睿聖心備焉。
上樓工作,尚睿的穩勁持續,繼續安靜地去看,看看老師在幹嘛,看看小朋友們在幹嘛,看好了,心滿意足地自己找事做。尚睿做工作,很少驚天動地,不會大喊「老師,你來幫幫我」,也不會著急忙慌跑著去拿工具,或者招呼著,找小朋友「組團」;他也不見得,一開始就能把工作做得特別出色,剪刀用得也不靈光,鉛筆也握不住,該畫在框裡的圖畫,也是動不動就出格了;水瓶打水也會灑,拿著穿珠子的工作,也會呼啦譁啦,大珠小珠落玉盤般地掉一地……這些狀況,都會發生。
三歲孩子的運動尚未調整妥帖,沒做過的工作經驗不足,但是,尚睿的可貴處在於,接納自己當下的「不太會」,不會焦躁地一股腦兒甩給老師,或者不耐煩地放棄了,小夥子會停一小會兒,接著拿起來自己繼續,哪怕做到最後,剪紙變成了碎紙,一桌子的紙片片,無法復原,老師安慰尚睿:
「老師小時候還不會用剪刀呢,你做得很好了。剪紙開心嗎?」
尚睿笑著點頭:「開心。」大睫毛忽扇忽扇。
「那就好,咱拿掃帚收拾一下?」
「好!」憨厚的小夥子又無比認真地掃起了桌子,掃不淨的地方,小手撿乾淨。有時候,這就是尚睿的一個上午「工作」。工作的成果有嗎?呃~能拿回家的,沒有。那,工作的成果有嗎?太有了,在孩子滿足的眼神裡,在孩子每一件事都付出了真實的努力後的,安穩的內心裡。
「紅蘋果」尚睿在「孩子的家」的每一天,幾乎都是如此歲月靜好地度過。小夥子耿直的性格,被欣賞著,即使孩子自己不說,或者表達不出來,蒙臺梭利的環境裡,也會找到屬於他的吾心安處 —— 沒有催促,沒有所謂的比較,沒有無謂的評判。
我們了解這個三歲年齡,五歲身高的小夥子,看似魁梧如北國青松,其實內心細膩如江南煙雨。如此的反差萌,更體現於尚睿特別的性格:對於自己沒觀察到的,沒琢磨明白的事,尚睿不會貿然行動,也不會立即投入。沒做過的工作,自己一定要觀察過,看得透透的,才上手;沒見過的人,哪怕見過幾回,不熟,依舊「生人勿近」,縱是Dino哥哥陽光成一道霹靂,尚睿說不見,還是不見!
我們了解尚睿的性格,這是位「觀察型」的孩子。他的理解,都建立在自己的親眼所見,親耳所聞上,所以在一開始融入新環境,接觸新事物上,「觀察型」的孩子,步驟要多一些,時間要久一些,空間要大一些。自然,需要周圍的理解,要充分一些。
看似「觀察型」的孩子,要慢一些。但是,一旦「觀察型」的孩子,琢磨明白了,理解透徹了,他們會完全接納,而且不會起伏變化。穩定、恆久,這是「觀察型」孩子通透後的優勢,但是,要等待他/她的通透,我們,有沒有這份理解和執行理解的執著,我們有沒有穩定與恆久的品質,則是關鍵。這個「我們」,就是孩子的環境要素之一,人的環境。
還好,「我們」經受住了蒙臺梭利的檢驗。我們等待,耐心地等待尚睿觀察,充分地觀察環境裡的一切,讓小夥子用自己的判斷,形成自己的認知。在等待的過程裡,我們也時不時地推進。「尚睿,走,我們去看看Dino哥哥幹啥呢!」
「好,就看看。」謹慎的尚睿給老師設限。看看就是看看,我們堅決不會「得寸進尺」地強制尚睿參與。但是,「看看」又不僅僅是「看看」,聰明的尚睿看出了門道,看出了樂趣。看~~了有一陣子後,老師再推進,
「尚睿,我想和Dino哥哥一起跑跑,你拉我手,咱倆一起!」
「好,咱倆一起跑!」
這一跑,收不回來了,小夥子願意參加運動課了,而且不需要拉老師的手了,自己個兒,去跑了。
整個的「觀察」過程裡,都是尚睿自己的節奏,沒有大人的幹擾,沒有大人情緒的「烏雲」絲縷的飄過,三歲尚睿的內心天空,萬裡無雲地一直晴朗著。
內心的平和,讓三歲的尚睿有了安心感,穩當勁。沒有額外的課外課的刺激,沒有「加菜加量」地所謂提前學習,孩子就是和其他的孩子們一樣,安安穩穩地每一天來上學,每一天來工作,尚睿無論做哪一項工作,不見得是第一個開始的,但是肯定是最後一位收起的,小夥子穩定做事的能力,和「大蘋果」們不相高下。
在這股子穩勁、鑽勁中,小夥子同時開始了三項新工作:第一本英語繪本,寫和練「26個字母工作」,認知「世界地圖」。這三項工作的「新」,就在於,相較於其他工作,三項工作都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完成的,需要一段時間的持續努力。尚睿,持續努力著,一點不打折地持續努力。
都說「萬事開頭難」,其實「萬事」裡,任何一個過程,摘擷出來,都有難、不易的地方,比如遲遲無法推進的瓶頸,比如失敗後重新改正的周折。但是,萬事的開頭,還是要特別的難一些。原因就是,一切新事物的開端,都隱藏著因為未知,沒有經驗,所以產生的心理上的畏懼與躊躇。
我們成人有「萬事開頭難」的感喟,孩子也有對未知的彷徨,對於「觀察型」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新工作,新內容,沒經歷過,沒體驗過,總會充滿不確定性,孩子要面對的,正是這種不確定帶給孩子的惴惴不安,尤其對於「觀察型」的孩子來說,不安更甚。感謝蒙臺梭利教育,讓我們有了「預習」,所以帶尚睿工作的時候,就和帶尚睿做早晨的準備,參加Dino 哥哥的運動課一樣,我們步步為營地推進,更重要的,我們堅定不移地相信,相信這位憨厚、內秀的小夥子,內心的寬廣和包容。而尚睿,也用他的穩當恆定,一經開始一以貫之地認真努力,回饋了我們的相信。三項工作,闖過開頭難關,小夥子努力地練習,認真地重複,最後,出色的發表。
寫過《時間簡史》的作者赫拉利被詢問,「五十年後的人類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會需要怎樣的人才?」這位睿智的以色列作家沉吟一會,回答,「五十年後的世界肯定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發生如此巨大變革的世界需要的人才,卻不是掌握哪一些special skills特殊技能的人,未來的人才,需要具備兩點優勢:Emotional intelligence和Mental stability。
Emotional intelligence,我們熟悉,情商;而Mental stability,情緒的穩定,我們是不是經常會不以為然。然而,蒙臺梭利教育裡一直著重強調的兒童的情緒平和,也就是Mental stability的持續,是一切工作實現的根本。
五十年後的世界,我們沒辦法100%預測。但是,歷史的循環,總會給予我們此時此刻的啟示。我們的時代,無論魏晉漢唐,也無論2.0還是4.0的工業社會,我們人類的本質,還是沒有變化。內心的平和恆定,做事的踏實認真,就是超越時代的界限,保持不斷進步、成功的不二法門。「今天一天努力幹吧,以今天一天的勤奮就一定能看清明天。這個月努力幹吧,以這個月的勤奮就一定能看清下個月。今年一年努力幹吧,以今年一年的勤奮就一定能看清明年。」 —— 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是「曉靜家」老師們喜歡的老前輩,他的話,我們聽,也喜歡。說給三歲多的尚睿聽,可能還不太明白,但是,我們的三歲多的尚睿,一直一直,都是這樣做的:「我就把我能做到的,做好」。
祝賀尚睿,在「孩子的家」,有著努力的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自會有,努力的整個童年,整個人生。尚睿的成長記錄簿
《「我就把我能做到的,做好」 —— 尚睿的「三連發」 | 英文字母工作》
《「我就把我能做到的,做好」 —— 尚睿的「三連發」 | 第一本英文繪本》
更多分享,請關注公眾號曉靜蒙臺梭利,或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歡迎加入!
(長按下方二維碼加入)
AMI國際資格認證,
日本蒙氏教育幼兒園實踐,
全碩士學歷師資,
曉靜蒙臺梭利謙虛地追隨孩子的成長,
捕捉每一個階段的敏感期,
給予生命最初的援助。
我們只是環境的管理者,
孩子才是這裡的主人。
我們只是火種的搬運者,
孩子才是光明的締造者。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