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學院護理人才公共衛生應急能力提升工程啟動

2020-12-13 德州新聞網

德州市護理學會會長劉金葉宣布「護理人才公共衛生應急能力提升工程「

德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 王魯原致辭

德州學院副校長 徐靜致辭

德州學院醫護專業教師參加啟動儀式

援鄂醫護人員代表、市人民醫院院感科陳姿宇醫師進行首場講座

5月19日下午,德州學院護理人才公共衛生應急能力提升工程啟動儀式在求索樓舉行。德州學院副校長徐靜,德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二級調研員、副主任王魯原,德州市護理學會會長、德州市人民醫院副院長劉金葉,德州市院感質控中心副主任委員、市第二人民醫院院感科科長焦秀貞,援鄂醫護人員代表、市人民醫院院感科陳姿宇醫師出席儀式。

儀式結束後,援鄂醫護人員代表、市人民醫院院感科陳姿宇醫師進行了首場報告會,結合援鄂一線的親身經歷對醫護人員防護服的穿脫流程進行了詳細介紹,並簡要介紹了抗議一線的感受。

德州學院護理人才公共衛生應急能力提升工程旨在通過專業應急能力、感染防控和職業損傷培訓提高護理人才專業公共衛生應急能力,進一步提升護理人才培養質量,為德州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德州學院醫藥與護理學院承擔著為我市乃至全省培養醫藥與護理人才的重任,校友遍及我市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在今年我市派出的援鄂醫療隊及我市抗擊疫情的第一線隨處都能看到德院校友的身影,她們為我市醫藥與衛生事業發展和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通訊員:德州學院 馬曉敏)

相關焦點

  • 德州護理人才公共衛生應急能力研討會在德州學院召開
    11月14日,為進一步深化校城融合,提升德州市護理人才公共衛生應急能力,為即將召開的全市護理人才公共衛生應急能力培訓做好充分準備,德州護理人才公共衛生應急能力研討會在德州學院啟智樓五樓會議室召開。中華預防醫學會醫院感染控制分會青年委員、山東省醫師協會醫院感染管理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山東省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中國水電十三局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王炳花,德州市人民醫院急重症科護士長、主任護師左擁軍,德州市婦幼保健院疫情防控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院感科主任史揚、醫藥與護理學院院長孫漢文出席研討會。
  • 德州護理人才公共衛生應急能力培訓班在德州學院開班
    德州護理人才公共衛生應急能力培訓班在德州學院開班發布時間:2020年11月17日 文章來源: 德州市衛生健康委為深入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文件精神,提升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公共衛生應急能力,
  • 吉林大學聚焦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
    近日,教育部、衛健委舉行實施這一重大創新項目的啟動儀式,由此拉開我國公共衛生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序曲。  吉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在這一創新項目中明確提出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實施方案,以打造硬核創新實力。近日,記者對院長劉雅文、黨委書記趙國利進行了專訪。  記者:本次創新項目的總體目標和意義是什麼?
  • 德州學院醫藥與護理學院招聘博士 | 待遇最高可達 60 萬元
    日前,德州學院發布2020年醫藥與護理學院博士招聘計劃,待遇最高可達60萬元。學校設有山東省重點實驗室1個,省工程實驗室2個,省重點學科2個,省文化藝術科學重點學科2個,「十二五」高校重點實驗室和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3個,「十三五」高校重點實驗室和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2個。醫藥與護理學院為德州學院重點發展的院部,擁有護理學和生物製藥2個山東省高校A類專業,建有山東省新型藥用輔料與緩控釋製劑工程實驗室。
  • 藏象集團寧波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助力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隊伍人才培訓
    為進一步加強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隊伍建設,提升象山縣域內公共衛生應急指揮和處置能力,推進公共衛生安全長效管理行動,8月30日,由浙江省象山縣衛生健康局舉辦,象山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承辦,藏象集團寧波藏象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象山縣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隊伍培訓班」開班儀式,
  • 王水:完善公共衛生應急體系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同時也是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江蘇省婦幼保健院院長,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王水就「健全完善公共衛生應急體系」提交了相關提案。他說,公共衛生是一個熱點話題也是一件切乎民生利益的大事,怎麼強調都不為過。作為一名醫衛領域的政協委員,王水一直在思考如何加強公共衛生應急體系建設。
  • 天津大學與德州農工大學及德州工程拓展服務中心籤署諒解備忘錄
    據悉,此項合作將滿足濱海新區以及我國相關領域對應急救援安全培訓、人才培養、技術研發等方面的需求,充分利用三方在教學、科研、培訓和設備等方面的優勢,開展與應急救援相關領域的科研和培訓方面的合作,從而提高濱海新區的綜合競爭能力,為天津市的經濟發展,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培養急需的人才。該諒解備忘錄的籤署是天津大學配合天津大學濱海工業研究院為濱海新區服務而開展的一次重要國際合作。
  • 公共衛生人才培養補短板 研究生擴招與學院建設並行
    廣東省3月底印發文件提出,公共衛生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計劃同比增長50%;到2022年年底,廣東將實現省市縣三級公共衛生快速應急響應人才隊伍全覆蓋。鄭州大學增加計劃1200多個,擴招專業主要向臨床醫學、生命科學、網絡空間安全等相關學科傾斜。寧波大學2020年研究生招生指標比去年淨增1008名,增量指標重點傾斜專業包括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 教育部 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啟動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關於批准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項目立項單位的通知》(教研廳函〔2020〕6號),批准北京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復旦大學、南京醫科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11個單位為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項目立項單位。
  • 後疫情時代公共衛生人才培養的若干思考
    這些公共衛生幹預舉措的有效實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我國公共衛生應急體系決策的科學化,以及公共衛生應急體系與社會治理體系的有機協同。公共衛生應急體系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共衛生安全是國家總體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央強調,針對這次疫情暴露出來的短板和不足,要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
  • ...廳關於印發《加強首都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
    中共北京市委辦公廳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2020年6月4日加強首都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  為全面提升首都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進一步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加快推進公共衛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制定如下行動計劃。
  • 國家疾控中心首任主任李立明:培養能「一錘定音」的公共衛生人才
    突發應急和疫情防控的所有事情都要靠人去落實。所以,根本性問題還是我國公共衛生教育與疾控人才隊伍的建設問題。新京報:這與我國公共衛生教育有什麼關係?2009年疾控機構實行績效工資制度改革,經過10年運行,從實施效果來看,對疾控隊伍的穩定、人才的引進與培養、能力的提升都很不理想。疾控機構作為一類公益事業單位,在待遇上不僅遠遠低於公立醫院,甚至比不上基層醫療機構,影響了職工積極性和隊伍穩定性。新京報:如何改變這個現狀?
  • 德州學院啟動「服務德州行動」 重點在5個方面加大服務力度
    根據《計劃》,德州學院將在科技協同創新、社會經濟諮詢、文化傳承創新、人才培養培訓、社會公益活動等5方面加大力度,全力服務德州經濟社會建設。同時,全力打造現代物流業發展研究等系列研究平臺,與企業共建產學研用基地,開通德州學院服務地方科學發展網站,密切校地溝通聯繫。   德州學院還調整完善了內部激勵機制,把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作為職稱評聘的重要標準,對在服務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員給予特別獎勵,把是否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為評價科研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標,把科研成果產業化、社會化作為衡量科研質量的重要標準。
  • 西安交大獲批實施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項目
    近日,教育部、國家衛健委公布了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項目立項單位名單,我校公共衛生學院入選。12月3日,教育部、國家衛健委聯合召開項目啟動會,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洪大用司長、國家衛健委科技教育司楊青司長出席會議並作講話。參加會議的還有教育部、國家衛健委相關司局領導和11個獲批立項單位的領導和負責同志。
  • 虹口區啟動建設北部公共衛生中心,滿足居民康復、護理、精神衛生等...
    滿足區域市民康復、護理、精神衛生等公共衛生方面需求,虹口區日前啟動在原江灣醫院地塊建設北部公共衛生中心。北部公共衛生中心將全面提升區域專科醫療服務及公共衛生服務水平,為區域居民築牢公共安全「防護牆」。「十三五」期間,虹口區依託大學院所,以「科教興院」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先後與上海中醫藥大學、同濟大學、上海健康醫學院籤署合作協議,共同推進虹口區域性醫療中心、區域康復醫療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能力建設發展。協議提出,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籌建同濟大學附屬醫院,江灣醫院籌建上海健康醫學院附屬第一康復醫院。
  • 北京推醫防融合 醫生晉升與公共衛生能力培訓掛鈎
    新京報訊(記者 戴軒)記者從北京市衛健委獲悉,為了加強臨床醫療與公共衛生能力相結合,北京將推醫防融合培訓機制,醫生晉升與公衛能力掛鈎。北京市衛健委主任雷海潮介紹,北京要進一步健全完善醫療機構與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密切協作的工作機制。
  • 德州扒雞產業學院在德州學院正式揭牌!
    揭牌儀式現場揭牌現場3據香蕉所了解,德州學院是德州當地的一所應用型本科高校,前身是建立於1971年的德州師範專科學校,2000年升本更名「德州學院」,現如今,該校已經是山東省省級碩士立項建設單位在軟體、科研平臺上,該校也有一定實力,該校共有專任教師1300餘人,其中,正副教授637人,這個數據真的是非常好了,另外,該校有山東省重點實驗室、省工程實驗室4個,省院士專家工作站一個。
  • 促進公衛人才培養 全國公衛醫師專業能力體系建設項目啟動
    12月19日,由中國醫師協會、中國醫師協會公共衛生醫師分會共同主辦、賽諾菲巴斯德支持的「全國公共衛生醫師知情告知規範化建設項目——專業能力體系建設與提升」正式啟動。圍繞支持全國公共衛生醫師規範化專業能力體系建設與提升為主要內容,賽諾菲巴斯德將全力協助各地建立公衛醫師分會,支持舉辦各地公共衛生相關政策研討會議,並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公衛醫師預防接種相關的規範化培訓。目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大流行,中國作為率先進入「後疫情時代」的國家,已經開始著手通過頂層設計、系統布局和資源整合推動國家公共衛生體系的升級。
  • 國辦:優化醫學人才培養結構 加大護理專業人才供給
    《意見》指出,要大力發展高職護理專業教育,加大護理專業人才供給。要加大全科醫學人才培養力度。加快推進全科醫生薪酬制度改革,拓展全科醫生職業發展前景。  《意見》強調,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國醫學教育培養的醫務工作者發揮了重要作用。
  • 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項目啟動 北大等被批准立項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琪)12月7日記者獲悉,北京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等11個單位被批准為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項目立項單位。教育部辦公廳、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批准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項目立項單位的通知》,批准北京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復旦大學、南京醫科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11個單位為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項目立項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