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問答#
賈探春、薛寶釵、林黛玉三個人都是具有管理才能的傑出女性。如果一定把她們進行比較的話,我挺林黛玉,否定薛寶釵。我的《林黛玉持家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與這個問題相關。下面重申其中某些觀點,並且予以分析:
一、易經講究離中虛,坎中滿。這一點在三個人中林黛玉排第一
就人體而言,中醫認為坎為先天腎水,宜滿不宜虧;離為心火,宜虛靜而不宜實旺。林黛玉出身書香門第,她有林家的家風和賈敏的遺傳;林黛玉進入賈府,對賈母王熙鳳理家有所吸收、借鑑。她心如止水,沒有物慾的貪求。黛玉對金錢、權利都看得很淡。
薛寶釵出身商賈之家。無論她多努力,骨子裡有些東西是她沒法改變的,必然拉開她與黛玉的人生格局。林黛玉的格局在眾姊妹中無人可比。
探春有一處硬傷,即她是庶出,問題是她偏偏十分在意這一點。這就決定了她特別強調等級觀念,探春在管理中講究集權,丫環們的工作只限於聽命,主子讓做就做,主子沒下命令就不做,工作積極性差。所以在作為整體面臨問題時,需要她親自出馬保護手下人。探春說那些小丫頭子們原是玩意兒。把她們比作如同貓兒、狗兒一般,可恕就恕;不恕叫管家媳婦們去責罰。所以在第55回,探春需要洗臉時,侍書竟不在身邊伺候。
探春的管理工作著眼點是家族利益。因為重複開支,探春要求取消公子們上學的點心、紙筆銀子;她取消姑娘們的脂粉錢,也包括她自己。這表明她在管理與自身利益之間重視前者。這是離中虛的表現。
薛家全力培養女兒,想通過女兒聯姻取得家族利益。這格局比賈家、林家相差太遠。薛寶釵越出色,越證明薛家家風不正。薛寶釵出色是後天努力的結果,怎麼也不如林黛玉的先天氣質。
薛寶釵繼承的是商人基因,她接觸的都是唯利是圖的商業往來。她從小就養成用小恩小惠收買人、利用人的習慣。寶釵功利心很重,她為私利可以不擇手段;她沒有原則,沒有底線,她可以顛倒黑白,指鹿為馬。她的格局將夠維持人緣,滿足私利,達到個人目的。她與林黛玉剛好相反,她坎中虛(出身差),離中滿(欲求重、先天熱毒)。寶釵精於算計,左右逢源,兩面討好的性格特質不適合管家。管理者不能愛慕虛名,想討好所有人就不是好的管理者。她可以做一個婆婆領導下的好媳婦。
二、戰略眼光是一個好的管理者必備素質
林黛玉曾經對賈家的未來表示擔憂。她能洞悉賈府衰敗的根源。足見其戰略層面的管家能力。與她相比,探春的改革只是戰術層面的作為。林黛玉對寶玉稱讚探春:這樣才好,咱們家裡也太花費了。我替你們一算計,出的多進的少,如今若不省儉,必致後手不接。
第五十六回,平兒提出鶯兒媽懂香料,可以承包花花草草。寶釵反對,貌似廉潔公正,不用她的人,但她建議用茗煙媽,鶯兒的乾媽,結果一舉三得。這未免叫人懷疑她的用心,讓人小看她的格局,只夠經營金玉姻緣。
探春具有戰略眼光,在全家老小拼命娛樂的時候,她發現賈府財政危機。可知這樣大族人家,必須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探春在為家族前途擔憂。探春的管理著眼全局,具有戰略性。為了擺脫賈府的經濟困境,她推出全新的改革舉措,把一個消費型的大觀園改造成一個生產型的種植園,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不同的管理風格產生不同的管理實效,不戰而屈人之兵必勝
林黛玉的管理風格是防患於未然。賈寶玉過生日。深夜要玩佔花名遊戲,嫌人少沒意思,就把大家都找來,包括李紈、探春、薛寶釵。黛玉笑向她們道:「你們日日說人家夜飲聚賭,今日我們自己也如此。以後怎麼說人?」事實證明黛玉的擔心,並非杞人憂天,此後,夜間飲賭之風大漲,賈母親自出手整治。可見林黛玉的眼光與見識要比她們都高。
抄檢大觀園的時候,黛玉根本就不拿它當回事。她的團隊已經幫她解決了一切。好的領導者不需要親自上陣去解決難題,手下人已經搞定了。
寶玉參禪,寶釵把他寫的偈子給撕了,而黛玉跟他參講起來,三言兩語就讓寶玉心服口服;寶釵接著講了六組惠能的故事,幫助黛玉。看來寶釵的能力只夠為黛玉敲邊鼓。
四、 建設與管理隊伍是管理者的重要任務
林黛玉對下人好,她與紫鵑情同姐妹;丫頭、婆子為她做事,她都有賞。如果林黛玉管家,她會恩威並舉,維持各方利益的平衡,讓大部分人能夠在舒適的狀態下相處、合作。丫頭、婆子們都能努力工作。人是關鍵。把人管好了,什麼都順了。黛玉的才幹足夠統領全局。
賈探春精明能幹,鐵面無私,是個有抱負的女子。探春的能力有目共睹。探春倡導創建大觀園詩社,體現了她的組織協調能力。抄撿大觀園,探春維護自己的丫頭,屋裡井井有條,管好小家是管理大家的基礎。
寶釵以討好的方式,取悅身份高於自己的人;以小恩小惠的方式,籠絡、收買平輩,或低於自己身份的人。她的這種人際交往算不上理家才能,只是商業性的本能。與黛玉、探春貴族的理家才能,不在一個層面上。
從薛寶釵和林黛玉的丫頭鶯兒和紫鵑也能看出她們的格局差別。
寶釵對待鶯兒的態度可圈可點。因為趙姨娘能夠影響賈政,寶釵就寧可讓鶯兒受委屈也要迎合賈環;因為金釧是王夫人的人,寶釵平時給她衣服穿,金釧死後,她說金釧是不小心失足落井的糊塗人。從寶釵對金釧的態度也可以看出寶釵「深得下人之心」只能是暫時的。
有情有義的慧紫鵑為了林黛玉,痴情試玉。她可以付出一切。
其根源就在於林黛玉和薛寶釵的格局對各自丫頭的影響。第五十九回鶯兒在大觀園採折柳條編花籃。她的理由是薛寶釵不要花草例份,她可以隨便折。如果換成林黛玉和紫鵑,紫鵑絕不會隨便折取。這種主僕精神的契合,薛寶釵和鶯兒是沒有的。鶯兒學會了商人的邏輯,給我沒要,拿點應該。殊不知不要是放棄權利,再私取就是破壞規矩。
五、處理人際關係本身不是目的,應該為管理服務
黛玉能妥善處理家庭內部妻妾關係,賈府為年輕主子安排妾室,林黛玉對不僅知道,而且理解。她甚至公然稱呼襲人好嫂子。但她又是有原則的,妻妾不分家室亂,林黛玉深明此理。
薛寶釵穩重平和,善於平衡人際關係。她處事風格過於中庸。在某些情況下非常有效,讓各方都滿意。但是一味追求中庸,各方都不得罪,在有些情況下是行不通的,賈府這樣的大家庭,各色各樣的人都有,很難讓所有人都滿意。如果處理不當,很難有高效的管理。
有人說螃蟹宴最能夠展示寶釵的管理水平。恰恰相反,那件事暴露了她貶低別人,抬高自己的奸詐。她用相當於賈府打發劉姥姥的二十兩銀子,貶低並收買了史湘雲,宴請了賈府全體女眷,還了賈母過生日的人情,然而史湘雲是賈母的內孫女,賈母什麼看不出來?其實得罪了賈母。
短時間看薛寶釵情商更高,但是不免有商人逐利之嫌。她在成親之後,打發襲人嫁給蔣玉菡再次證明了她的格局,是不利於管理的。
六、責任心和使命感是管理者做出業績的決定因素
探春對賈府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眾姐妹都去了賴家,唯有探春從經營管理的角度去觀察,發現賴家園子搞承包,於是把大觀園劃片承包給下人們。得到大家普遍的讚譽。
探春有責任感。她敢做敢為,有擔當。在抄撿大觀園時她對丫鬟的保護,對於培養團隊是非常必要的,有利於形成凝聚力和行動力。探春能保持一顆公心,堅持原則,公平公正、一視同仁,不循私情,這是管理者應該具備的重要素質。顯示出探春敏銳的魄力,和卓越的管理能力。
薛寶釵圓滑世故,一問搖頭三不知。她凡事不得罪人,以收買人心為主。貌似秉持對人寬厚的管理理念,其實是縱容,這也是薛家管不好的原因,沒有良好的紀律約束和懲罰機制,只能亂成一團。寶釵協助管理大觀園期間,每天坐轎巡邏不過是擺擺樣子,園子裡賭博喝酒、擅離職守的現象比比皆是。她居然沒發現任何問題,更沒解決任何問題。
薛家長住賈府,包了賈府的採購;王夫人要人參,寶釵也從自家的鋪子裡買來,她在理誰的家?私心是管理者的大忌。寶釵的缺點是太圓滑了,自己的利益比天大,沒有公心,這樣的人不適合做管理。
寶釵處事沉穩老練,上下左右皆能應對圓滿妥帖,放在今天,更適合做為領導的副手。賈探春實施改革,能夠順利進行,得力於薛寶釵的輔助。如年終如何算帳的問題,寶釵就幫了大忙,拿出很好的主意。
以上分析是從她們各自的出身和性格特徵出發,可以算作內因。從外因來看,探春改革的結果表明無論誰管家,都有一個無法克服,又絕對繞不過去的致命障礙,那就是王夫人。她們(甚至包括王熙鳳)都像跳不出如來佛掌心的孫悟空。她們的權利是別人給的,不過是貫徹別人意志的執行者。
探春的改革明確了責任,加強了管理,調動了下人的積極性,也為賈府節省一些開支。但是探春先進的治家理念是行不通的。她的改革觸及即得利益者的利益;她的改革只能是在王夫人固有的愚鈍、落後的理念下進行。她們都只能做到一時的卓有成效,她們的業績,永遠超不出給予她們權利的掌權人的意願。無法真正觸動賈府危機的實質。最終都必將失敗。而且,在賈府大廈將傾之際,無論誰來管家,也無力回天,難以挽救賈府的敗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