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凝膠3D列印可快速生成複雜脈管

2020-12-23 中國科學院

水凝膠3D列印可快速生成複雜脈管

2019-05-06 科技日報 李山

【字體:

語音播報

  美國研究團隊研發出新型生物列印技術,可快速生成有複雜內部結構的生物相容性水凝膠,用來模仿人體氣管和血管等脈管系統,為未來人造功能性器官掃除一個重要的技術障礙。該突破性成果刊登在近日的《科學》雜誌上。

  人造功能性組織的最大障礙之一,是無法製造出複雜的脈管系統將營養物質運送至人體組織中。此外,人體器官中還包含獨立的脈管網絡,例如肺中的氣管和血管以及肝臟中的膽管和血管,這些相互滲透的網絡在物理上和生物化學上是相互纏繞的,結構本身與組織功能密切相關。

  為了應對這一挑戰,由美國萊斯大學的喬丹·米勒和華盛頓大學的凱利·史蒂文斯領導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水凝膠3D列印技術。這種新的開源生物列印技術的核心是被稱為「組織工程立體光刻儀」(SLATE)的設備和相應的藍光吸收劑。該系統應用增材製造原理,在水凝膠預溶液中添加了藍光吸收劑,使得吸收藍光後凝固的水凝膠被限定在非常精細的一層中。

  該系統可以在幾分鐘內生成具有複雜內部結構的生物相容性水凝膠。這使科學家們能夠創造出複雜的脈管網絡,模擬人體血液、空氣和淋巴等物質的自然通道。

  為了證明該研究的原理,科學家們生成了一個模擬肺泡的水凝膠模型,實驗表明人造氣管可將氧氣輸送至人造血管網絡中,與人體肺泡的氣體交換活動相似,紅血球流經人造肺泡周圍的血管網絡時能夠捕獲氧氣。此外,為了驗證列印組織的生物兼容性,研究人員還將含有肝細胞的生物列印結構植入有慢性肝損傷的小鼠體內,結果顯示,肝細胞能夠在植入後存活。

  利用患者自身組織細胞通過生物列印來生成移植用功能性器官一直是科學家們的夢想,因為它不僅能解決來源稀缺問題,還能防止器官排斥。不過,史蒂文斯表示,肝臟的功能有500種之多,這樣的複雜性意味著目前尚沒有人造物可以替代,但未來的生物列印器官有望實現這一目標。預計生物列印在20年內將成為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美國研究團隊研發出新型生物列印技術,可快速生成有複雜內部結構的生物相容性水凝膠,用來模仿人體氣管和血管等脈管系統,為未來人造功能性器官掃除一個重要的技術障礙。該突破性成果刊登在近日的《科學》雜誌上。
  人造功能性組織的最大障礙之一,是無法製造出複雜的脈管系統將營養物質運送至人體組織中。此外,人體器官中還包含獨立的脈管網絡,例如肺中的氣管和血管以及肝臟中的膽管和血管,這些相互滲透的網絡在物理上和生物化學上是相互纏繞的,結構本身與組織功能密切相關。
  為了應對這一挑戰,由美國萊斯大學的喬丹·米勒和華盛頓大學的凱利·史蒂文斯領導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水凝膠3D列印技術。這種新的開源生物列印技術的核心是被稱為「組織工程立體光刻儀」(SLATE)的設備和相應的藍光吸收劑。該系統應用增材製造原理,在水凝膠預溶液中添加了藍光吸收劑,使得吸收藍光後凝固的水凝膠被限定在非常精細的一層中。
  該系統可以在幾分鐘內生成具有複雜內部結構的生物相容性水凝膠。這使科學家們能夠創造出複雜的脈管網絡,模擬人體血液、空氣和淋巴等物質的自然通道。
  為了證明該研究的原理,科學家們生成了一個模擬肺泡的水凝膠模型,實驗表明人造氣管可將氧氣輸送至人造血管網絡中,與人體肺泡的氣體交換活動相似,紅血球流經人造肺泡周圍的血管網絡時能夠捕獲氧氣。此外,為了驗證列印組織的生物兼容性,研究人員還將含有肝細胞的生物列印結構植入有慢性肝損傷的小鼠體內,結果顯示,肝細胞能夠在植入後存活。
  利用患者自身組織細胞通過生物列印來生成移植用功能性器官一直是科學家們的夢想,因為它不僅能解決來源稀缺問題,還能防止器官排斥。不過,史蒂文斯表示,肝臟的功能有500種之多,這樣的複雜性意味著目前尚沒有人造物可以替代,但未來的生物列印器官有望實現這一目標。預計生物列印在20年內將成為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列印 責任編輯:侯茜

相關焦點

  • 湖南大學:基於3D列印水凝膠用於柔性傳感及腦電信號的採集
    面投影微立體光刻3D列印技術(PμSL)可快速製造並成型任意形狀和定製設計的結構,為以水凝膠基質設計的柔性電子器件的製造提供了靈活性和簡便性。結合3D列印技術,並對水凝膠進行諸如超抗凍、超拉伸、導電等性能設計,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水凝膠的功能和應用範圍。
  • 3D列印可注射水凝膠複合材料可用於各種生物醫學應用
    【PConline 資訊】3D列印世界最近表現出越來越多的有趣的東西,潛在的應用包括電子設備和軟骨替代品。去年夏天,曼尼託巴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可導電的3D列印自我修復水凝膠材料的新方法,使其具有機械穩定性,同時有物理和化學性。
  • 3D列印水凝膠混合材料新方法可實現具有藥物釋放功能的心血管支架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據悉,目前水凝膠已廣泛用於各種應用,例如生物醫學設備和柔性電子產品。然而,目前的技術將水凝膠-混合聚合物的幾何形狀限制在由水凝膠和矽橡膠組成的層狀材料上。這極大地限制了基於水凝膠聚合物設備和機器的功能和性能。由南方科技大學和浙江大學等研究單位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基於DLP的簡單而通用的多材料3D列印方法,以製造複雜的混合3D結構。
  • 蘭州化物所實現超高強韌水凝膠3D列印
    研究首要任務是複雜三維水凝膠結構列印成形,主要通過調控由PVA和CS組成的水凝膠墨水體系流變學性能,如剪切變稀行為以及優異的粘彈性能和觸變性能等實現。隨後依次進行冷凍-解凍循環和檸檬酸鈉溶液浸泡配位交聯分別構建PVA物理結晶網絡和殼聚糖離子交聯網絡,賦予3D列印水凝膠超高強韌性能。
  • 水凝膠3D列印「會呼吸」的肺登上《Science》封面,複雜活體器官...
    不過,目前3D生物列印還處在研究使用的早期階段,人類能夠精準得列印牙齒、骨骼等組織結構相對簡單的零部件,並應用於臨床。顱骨損傷的病人,也可以通過3D列印頭蓋骨實現整形。對於複雜的人體器官來說,實現3D生物列印難度太大。
  • 王曉龍/周峰《材料化學》3D列印超強韌性雙物理交聯殼聚糖水凝膠
    首先,採用具有適度流變特性的直接混合墨水來製造複雜的水凝膠結構。然後,通過循環凍融,檸檬酸鈉溶液浸泡,實現了PVA結晶的第一個網絡和氨基與羧基之間CS離子相互作用的第二個網絡。雜化水凝膠油墨的流變性及其可印刷性。(a)水凝膠油墨的剪切稀化行為和(b)儲能模量(G')和損耗模量(G'')。(c,d)在穩態旋轉模式下水凝膠油墨的觸變性。水凝膠晶格(e)和蜂窩(f)的經典DIW,以及水凝膠彈簧(g)和管(h)的四軸DIW。為了確認本發明水凝膠油墨的可印刷性,通過DIW技術製造了各種複雜的結構。
  • 《Science Advances》多種紫外固化聚合物用於3D列印高拉伸水凝膠
    《Science Advances》多種紫外固化聚合物用於3D列印高拉伸水凝膠 最近,南方科技大學葛錡副教授和浙江大學曲紹興教授團隊合作報告了一種簡單而通用的多材料
  • 凝膠輔助3D列印器官:列印效果更逼真
    想要讓3D列印效果更逼真,加凝膠就可以啦!目前,一項新穎的技術就用了凝膠來輔助列印出了複雜的形狀,而這種形狀單靠普通的3D列印技術是無法實現的。如果我們能夠列印出組成器官、血管或者其他組織的生物結構,這種新發現的融合高逼格與精密一體的方式簡直是喜大普奔。凝膠,是用丙烯酸聚合物組成,外觀觸感跟洗手液很像。
  • 多倫多大學《材料化學》3D列印鐵螯合碳點傳感的抗菌水凝膠敷料
    先進的傷口敷料經過精心設計,可釋放抗菌劑或生長因子,加速傷口閉合,或感知並監測傷口狀態的變化。傷口敷料材料的適當選擇還影響預期功能。例如,pH響應或溫度響應材料已用於局部釋放負載在敷料中的特定生物活性劑。功能性生物激發刺激響應水凝膠材料報告了傷口的pH值,溫度或毒素的變化。
  • 3d列印房子的弊端_3D列印食品的利弊
    什麼是3d列印房屋   2013年紐約Softkill Design工程建築個人工作室初次明確提出了3D複印房子定義,並將在2013年夏季修建實體模型。   3d列印房子的弊端   我國的3d列印房屋比國外起步晚,技術水平也不高,因此存在很多問題。那麼3d列印房屋的缺點有哪些呢?什麼是3d列印房屋呢?下邊就跟隨小編我們一起來看看!
  • 哈佛碩博胡宇航:3D列印形狀記憶雙網絡水凝膠變形章魚/手抓器
    過去,雙重網絡(DN)方案已被證明是一種改善水凝膠機械性能的可靠方法。儘管之前已經實現了DN水凝膠的3D列印,但到目前為止尚未實現3D可列印的形狀記憶DN水凝膠。DN水凝膠的斷裂韌性是單網絡明膠或PAAm水凝膠的3至7倍,在拉伸作用下可固定為其原始長度的300%,在壓縮條件下可固定為其原始厚度的10%。調整了墨水成分以實現最佳印刷質量和形狀記憶性能。3D列印的形狀記憶DN水凝膠強大的機械完整性和出色的形狀變換能力將為變換式醫療機器人和可自行部署的設備開闢新的潛在應用。
  • 【第2549期】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3D列印高強韌雙網絡顆粒水凝膠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3D列印高強韌雙網絡顆粒水凝膠 近日,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引入3D列印來製造堅韌的軟質材料 圖3 墨水的力學性能 研究者引入了一種模塊化,通用的方法來增材製造強韌的複雜水凝膠。
  • 巴西聖保羅大學開發用於3D列印食品的水凝膠
    近日,巴西聖保羅大學路易斯·德·奎羅斯學院(ESALQ-USP)研究人員與合作者,開發了以變性澱粉為基礎的水凝膠,用作3D列印食品的「墨水」。研究人員生產的第一批凝膠是以木薯澱粉為基礎的。在之前的一個項目中,他們開發了用臭氧修改澱粉結構和性質的方法,他們通過對氧氣進行放電產生臭氧,將氣體與水和木薯澱粉混合液放在一個容器中使之冒泡,然後除去水分使混合物變幹,結果就產生了變性澱粉。
  • GDP凝膠點膠3D列印技術,高產量、大尺寸,以色列Massivit 3D
    2020年12月16日,南極熊獲悉,以色列3D列印公司Massivit 3D 正在將快速、高效、大產出的3D列印技術用於建築領域。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Massivit 3D獨特的凝膠點膠列印(GDP)技術。
  • MIT華人教授發明神奇墨水,在小鼠大腦中植入3D列印柔軟電極
    「我們希望通過演示,人們可以使用這種技術快速製造出不同的設備,」MIT博士生Hyunwoo Yuk說:「可以更改設計、運行列印代碼並在30分鐘內生成新的設計。希望這將簡化神經接口的開發,完全由軟材料製成。」「從肥皂水到牙膏」,列印材料揭秘導電聚合物是近年來科學家熱切探索的一類材料,因為它們具有類似塑料的柔韌性和類似金屬的電導率。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李林教授:高強韌聚合物水凝膠的合成及3D列印
    相比傳統水凝膠,可拉伸聚合物水凝膠已廣泛應用於組織工程和軟體機器人等領域。基於水凝膠構築過程中能量耗散機理的控制和微觀結構的設計,研究人員提出了不同的方法,以進一步增加可拉伸聚合物水凝膠的強度、韌性以及抗疲勞等方面的性能。然而,這些策略總的來說是相互排斥的,比如增加水凝膠的強度常常以犧牲它的韌性為代價,即強度和韌性不可同時兼得。如何製備具有綜合力學性能的高強韌聚合物水凝膠材料,仍然是一個挑戰。
  • 上普學術|貽貝啟發的天然雙網絡水凝膠及在生物3D列印中的應用
    這是該組第二次報導這種雙網絡水凝膠,並首次應用在3D列印中。貽貝為什麼能粘在礁石上貽貝一生中的絕大部分時候,都並不令人神往。這些擁有成對貝殼的軟體動物,是「法式青口」的主要材料。它們大半生都粘附在巖石上,通過過濾流經的海水來獲取食物。
  • 3D 列印:人類通往長生不老的鑰匙?
    不過也正因如此,最近以色列的研究人員就利用 3D 列印技術創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顆具有完整結構的 3D 列印心臟,而這樣的技術或許在將來的器官移植、疾病治療以及全人類的壽命延長等問題上都有廣闊的前景。具體來說,在該實驗中,研究人員首先在人體內提取出了網膜組織,再將其中的細胞從細胞外基質(ECM)上提取出來。
  • 3D列印人體心臟 為晚期心臟病患者解難題
    因此,緩解心臟移植手術難以開展的難題,需要保證重要器官的可持續供給。生物墨水巧破不可能的任務在過去的一年中,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與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TAU)等學術機構,相繼開發成功可用於3D列印功能齊全的人體心臟的生物墨水。
  • 磁性3D列印結構爬行,滾動和跳躍
    工程師創造出柔軟的3D列印結構,其運動可以通過磁鐵波來控制,就像沒有琴弦的木偶一樣。能被磁力操縱的結構物包括可以起皺的光滑環,擠壓關閉的長管,可以摺疊的薄片以及可以快速爬行,滾動,跳躍並快速對齊的蜘蛛狀「抓取器」足以抓住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