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候鳥式養老夏季棲息地適宜度指數出爐:瀋陽居首

2020-12-13 教育新視野

2020中國候鳥式養老夏季棲息地適宜度指數發布會2020年7月24日在安泰經管學院舉行,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教授、上海交大行業研究院養老研究團隊負責人羅守貴發布了「2020中國候鳥式養老夏季棲息地適宜度指數」。

根據聯合國的標準,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人達到總人口的10%,或者65歲老人佔總人口的7%即視為進入老齡化社會。按照這一標準,我國1999年已進入老齡化階段。

2019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25388萬,佔總人口的比重為18.1%,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17603萬,佔總人口的比重為12.6%。多達2.5億的老人本身就相當於一個人口大國。龐大的老年人口退休生活豐富多彩,旅遊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深受活力老人們的青睞。

近年來,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交通條件的改善,夏季候鳥式養老在老人群體裡成為一種流行趨勢。許多臨海城市、較高緯度或較高海拔的城市在炎熱的夏季備受關注,尤其是那些自然風光宜人、人文景觀豐富,城市社會環境優越的城市,越來越受到老人們的青睞。他們通常在這些城市度過七、八兩個月,部分則多達三個月——從六月中旬到九月中旬。這種候鳥式生活極大地提升了老人的生活品質,滿足了老人對更高層次幸福生活地追求。

過去,承德、昆明、貴陽、青島、哈爾濱、大連等是夏季候鳥式養老的主要目標城市,而事實上我國南北方都還有很多城市夏季涼爽宜人,適合老人們消夏避暑。但到底哪些城市適合夏季候鳥式養老,許多人並不清楚。

首席專家羅守貴教授帶領團隊圍繞候鳥式養老的特點建立指標體系對這些城市的自然和人文特徵進行綜合評估,並對部分代表性城市進行點評,為選擇候鳥式養老的人群提供具有科學依據的參考。

15項評價指標中自然指標有7項:七月日平均最高氣溫、七月氣溫月較差、空氣相對溼度、氣壓適宜度、空氣品質指數、全年優良天氣數、水體質量,社會經濟指標有8項:三甲醫院數量、每千人口醫生人數、每千人口病床數、A級景區數、區域整體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交通便捷度、文明城市、人均消費支出。

研究團隊主要在以下三個方面確定選擇範圍:一是緯度較高地區,基本在在北緯40度以北,主要是東北地區,僅包括少量零星的西北地區城市;二是海拔相對較高但又不能太高的地區,主要集中於雲貴高原和內蒙古高原的中部和東部;三是東部和中部地區因特殊的地形地貌、或沿海洋流條件形成的夏季低溫島。在圈定上述三類城市的基礎上,再按照門檻指標——七月日均最高氣溫30℃以下進行篩選。最終在雲、貴、青、贛、寧、晉、魯、冀、蒙、黑、吉、遼、藏、川、鄂、疆十六個省區選取了75座城市。

在構建上述指標體系的基礎上,對每項指標進行賦值,並對各項指標加權求和,評價結果如下表。

2020候鳥式養老夏季棲息地適宜度指數排行榜

上海交大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上海交大行業研究院院長陳方若教授表示,建議團隊可以將報告進一步精細化,為不同老人進行排行榜的個性化定製。

首席專家羅守貴教授介紹,今夏是繼去年冬季第一次發布之後的第二次發布,希望在不斷完善的基礎上今後每年冬夏兩季分別發布《中國候鳥式養老冬季棲息地適宜度指數》和《中國候鳥式養老夏季棲息地適宜度指數》。不僅為候鳥式養老,也為年輕人候鳥式度假乃至候鳥式工作提供參考。(澎湃新聞)

相關焦點

  • 2020中國候鳥式養老冬季棲息地適宜度指數發布會
    2020中國候鳥式養老冬季棲息地適宜度指數發布會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 直播時間: 2020-11-13 13:30 播放次數:4133 【簡介】
  • 夏季「候鳥式」養老選哪裡?上海交大發布2020中國候鳥式養老夏季...
    圖說:2020中國候鳥式養老夏季棲息地適宜度指數(部分) 來源/研究團隊供圖新民晚報訊(實習生 陳蕾 記者 易蓉)近年來,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交通條件的改善,夏季「候鳥式養老」人群不少。哪些城市更宜居?
  • 中國候鳥式養老冬季棲息地適宜度指數在滬發布 廣州海口廈門列前三
    央廣網上海11月13日消息(記者吳善陽)《2020中國候鳥式養老冬季棲息地適宜度指數》今天在上海交通大學發布。由上海交大行業研究院養老行業研究團隊研發的該指數旨在為日漸盛行的候鳥式養老提供一個具有科學依據的城市選擇手冊。
  • 夏季「候鳥式」養老受青睞 瀋陽青島貴陽等城市最適宜
    24日在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發布的「2020中國候鳥式養老夏季棲息地適宜度指數」顯示,瀋陽、青島、貴陽、哈爾濱、大連、長春、威海、銀川、包頭、昆明排名前十,都是夏季候鳥式養老的好去處。  根據聯合國的標準,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人達到總人口的10%,或者65歲老人佔總人口的7%即視為進入老齡化社會。按照這一標準,中國1999年已進入老齡化階段。
  • 威海入選「夏季候鳥式養老城市」
    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交通條件的改善,夏季候鳥式養老越來越受青睞。近日,上海交通大學行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中國候鳥式養老夏季棲息地適宜度指數》顯示,在2020中國候鳥式養老夏季棲息地適宜度指數排名中,威海列居第七位,是夏季候鳥式養老的好去處。近年來,每到夏天,許多臨海城市、較高緯度或較高海拔的城市備受關注。
  • 上海交通大學行業研究院發布《2020中國候鳥式養老冬季棲息地適宜...
    2020年11月13日,《2020中國候鳥式養老冬季棲息地適宜度指數》在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發布。由上海交大行業研究院養老行業研究團隊研發的該指數旨在為日漸盛行的候鳥式養老提供一個具有科學依據的城市選擇手冊。
  • 夏季候鳥式養老哪裡最適合?排名前三竟是:瀋陽、青島、貴陽!
    日前,上海交通大學行業研究院在上海交大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發布《2020中國候鳥式養老夏季棲息地適宜度指數》。本次指數排名前十位依次為瀋陽、青島、貴陽、哈爾濱、大連、長春、威海、銀川、包頭、昆明,都是夏季候鳥式養老的好去處。據了解,該報告以最熱的七月份日平均最高氣溫30℃為門檻(個別略高於30℃)在全國範圍內遴選城市。
  • 中國候鳥式養老最適宜越冬棲息地涉及6省區,新增5座城
    在許多人的傳統印象中,三亞、海口等城市是候鳥式養老的主要目標城市。但實際上,中國南方還有許多城市冬季擁有適宜的氣候。如福建的武夷山脈以南、廣東的南嶺山脈以南的部分城市雖在北回歸線以北,緯度稍高,冬季卻比較溫暖。至於廣西、貴州和雲南,由於地理位置偏西,受到北方多條東西向山脈層層阻隔,冷空氣已經很難侵襲。
  • 候鳥式過冬,哪裡最適合「棲息」?上海交大發布適宜度指數
    今天,上海交通大學行業研究院在上海交大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發布《2019中國候鳥式養老冬季棲息地適宜度指數》,為希望尋找冬季棲息地的家庭、養老產業提供參考。考慮到候鳥式養老冬季以避寒為主要目的,課題組以最冷的一月日平均氣溫 10 攝氏度為門檻(個 別略低於 10 攝氏度),在南方的海南、福建、廣東、廣西、貴州和雲南六省區選擇了 51 個城市進行評價。
  • 冬季養老哪裡最適宜? 上海交大發布候鳥式養老「適宜度指數」,廣州...
    候鳥式養老。(資料圖)冬季養老哪些城市更適宜?候鳥式養老一定是奢侈的嗎?日前,《2020中國候鳥式養老冬季棲息地適宜度指數》在上海交通大學發布。通過氣溫、氣壓、溼度、空氣品質、水體質量、醫療條件、交通便捷度、區域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是否文明城市、生活成本等15項指標對位於海南、廣東、福建、廣西、雲南、貴州等南方6省區的56個候選城市進行綜合評價,旨在為日漸盛行的候鳥式養老提供一個具有科學依據的城市選擇。
  • 百色入選2020中國候鳥式養老冬季棲息地
    >《2020中國候鳥式養老冬季棲息地適宜度指數》在56個城市排行榜中廣西有11個城市入選快來看看有沒有你家鄉吧↓↓>如何定義養老城市適宜指數?養老城市指數包涵氣溫、氣壓、溼度、空氣品質、水體質量、醫療條件、交通便捷度、區域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是否文明城市、生活成本等15項指標。通過這些指標對位於海南、廣東、廣西等南方6省區的56個候選城市進行綜合評價,加權計算出每個城市的冬季養老適宜度指數。
  • 2020中國候鳥式養老冬季棲息地56個城市排名,有你關注的嗎?
    先前,由於候鳥式養老的專業化服務尚未形成,很多老人可能會因南方缺少自己的親友,感受到遠離家鄉的不便。但近些年來,候鳥式養老在某些區域已成潮流,一到冬天,北方越來越多的老人結隊到南方過冬,待春回大地再回到自己的家鄉。 中國幅員遼闊,南北橫跨溫帶、亞熱帶和熱帶。即使不計遙遠的南海諸島,從黑龍江漠河到海南三亞的直線距離也已經超過4000公裡。
  • 廣西11市入選2020中國候鳥式養老冬季棲息地,現在去剛剛好!
    今冬首場寒潮來襲許多北方老人選擇到南方過冬近日上海交通大學行業研究院養老行業研究團隊發布《2020中國候鳥式養老冬季棲息地適宜度指數》在56個城市排行榜中廣西有11個城市入選快來看看有沒有你家鄉吧↓↓如何定義養老城市適宜指數?
  • 報告:候鳥式養老提升幸福感 三亞海口廣州等城市受熱捧
    中新網上海11月15日電 (許婧 鄭瑩瑩)《2019中國候鳥式養老冬季棲息地適宜度指數》15日在滬發布,在2019候鳥式養老冬季棲息地適宜度指數排行榜中,三亞、海口、廣州分列前三名。考慮到候鳥式養老在冬季以避寒為主要目的,該報告以最冷的一月份日平均氣溫10攝氏度為門檻(個別略低於10攝氏度),在南方的海南、福建、廣東、廣西、貴州和雲南六省區選擇了51個城市進行評價。總體上看,排行榜中的51個城市都可以作為候鳥式養老的冬季棲息地。但綜合其自然和社會經濟指標,各個城市之間仍然存在一定差異。
  • 冬季候鳥式養老,大理為何受到熱捧?
    2019年11月15日,《2019中國候鳥式養老冬季棲息地適宜度指數》在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發布。近年來,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交通條件的改善,越來越多東北、華北、西北乃至華中地區的老人選擇到南方過冬,這種「候鳥式」的生活大大提升了老人的幸福感。何為候鳥式養老?
  • 候鳥式養老的發展前景及適宜人群
    最近幾年,一些經濟條件較好的退休老人,不想成天呆在家裡,而是選擇到自然條件好的地方去休閒療養,人們給這種生活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候鳥式生活」,我們稱之為「旅居度假養生養老 」,包括旅遊、居住及健康養生的內涵。
  • 「候鳥式養老」日漸盛行 老人們體驗如何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王彤旭)立冬已至,隨著冷空氣來襲,老年人們開始前往南方地區過冬。這種隨著季節變化,選擇不同的地域環境養老的新型養老方式被稱為「候鳥式養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生活舒適度要求的增強,「候鳥式養老」日漸盛行。那麼,老年人對此有何看法,體驗如何?
  • 養老周刊丨我國養老糾紛處理規範出臺;招商蛇口退出仁和養老
    日前,深圳印發了《深圳市構建高水平「1336」養老服務體系實施方案(2020-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面形成與人口老齡化進程相適應,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協調的「1336」養老服務體系。
  • 候鳥式養老真的健康嗎
    由於老年人的身體普遍較弱,對太熱或太冷的氣候環境的適應力、承受力及抵抗力均較低,所以有些經濟條件較好的老年人喜歡選擇「候鳥式養老」。「候鳥式養老」模式滿足了老人寓養於遊、寓養於樂的心理需求,而且醫保一卡通正逐漸實現,前景看好。候鳥式養老折射出國人對幸福生活的嚮往  伴隨著國民經濟穩步增長,更多中國老年人願意將金錢和時間花費在旅遊休閒上。
  • 2020年中國養老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候鳥式旅居養老接受度提高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9年,我國老年人口撫養比已經上升至17.8%,中國社科院人口所發布《人口與勞動綠皮書: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No.19》預測,隨著1950年代出生高峰隊列陸續超出勞動年齡,勞動年齡人口將會加速減少。老年撫養比在2060年之前一直保持上升狀態,並在2028年左右超過少兒撫養比,成為決定總撫養比變化趨勢的主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