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是吉林外國語大學在線教學正式開課的日子。當天,共有270名教師進行246門課程的在線教學,其中,公共課10門,專業課236門。教師開課402門次,學生在線學習15398人次。線上教學的課程資源包括校外慕課資源29門,校內自建課程資源217門。教學平臺主要包括超星學習通平臺、智慧樹平臺、愛課程平臺、騰訊平臺。同時,也有部分教師嘗試了釘訂、藍墨、學習在線平臺。
在線教學第一天,同學們隔著屏幕聽老師講課,與其他同學交流,在線感受老師的用心和細心,體會自主學習的重要意義。
別樣的開學第一課
英西雙語專業的孫琳老師在學期之初帶領全班同學回顧了假期作業,對同學們集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總結,又進行了直播課答疑。英西1702班的吳秉達期待道:「今天的線上課要給老師,同學們點個讚,相信我們可以儘早戰勝疫情的陰霾,在陽春四月再次相聚在蔥鬱明媚的吉外校園。」
阿拉伯語1901班的李浩天課後總結說:「和以往傳統的授課方式相比,在線講課具有很多特點:課堂氛圍比較輕鬆,不再像教室裡那樣拘束;有些同學可能比較靦腆,以往在課堂上不敢提問,但在網絡上,反而可以大膽地與老師溝通,更能加強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如果有個別學生溜號,老師就會時不時地在群裡點名提問,這讓我們都能認真聽講。」
阿拉伯班級線上教學截圖
「課上老師講解詳細,從單詞到課文再到語法點再到課後習題鞏固,知識點很好地吸收了,也記了相應的筆記。學習通課上完之後通過QQ群語音通話老師針對評論區的回答逐一講解,更利於知識點的鞏固以及以往知識的複習。總而言之,師生聯動,收穫頗豐。」朝鮮語1903班鄭紫怡在課後總結到。
朝鮮語1903鄭紫怡筆記
會計學1802班的信越評價說:「在此特殊時期,學校運用網際網路使我們在家防控疫情期間仍然保持自己的自律性並繼續學習,這樣一種新的上課方式,適應起來並不困難,很快便能投入到老師所講的內容裡去,家中的環境更安靜,更能專心聽講,老師還為我們錄屏保存上課內容,可以自己課下回放,便於學習。」
「
波斯語1901班周蘭琚在線學習
今天開始了第一節網課學習,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在直播間裡以文檔的形式向我們授課,整節課的知識框架變得清晰明朗,這十分有利於我們接受並消化東西。」波斯語1901班周蘭琚總結到,「雖然沒有面對面,但是同學們的學習熱情都很高,在這個特殊時期我們應該做好本職工作——認真學習,並保持良好的學習熱情。」
為自己而學
教師在線上可以藉助群公告快速傳達最新通知,能更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參與感與求知慾。教育1901班黃煜軒認為,網上學習能夠更好的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知識的傳遞,有助於我們更加深入了解教材、吃透教材。「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學校提供了網上教學以保證我們學業繼續,我們也要積極主動的完成每堂課的安排和要求。」
日語1804班的鄒馨在上課之前,就準備好了老師提前上傳的材料以及錄播內容,來保證正常上課。「儘管是線上開課,但從課程和講解中依然感受到了老師的清晰有條理。而我們沒有了老師的監督,就需要用高度的自律來進行學習。老師對於今天學習的知識,留下了有針對性的作業,並約定了在線答疑時間,讓我感受到了和在學校一樣甚至更濃厚的學習氛圍。」
聽過楊杪老師的「主持人形象設計」課程後,播音與主持藝術1901班的孫昂然認為,線上教學總體效果很好,也更節省時間,讓我們可以有更多精力去學習其他知識。
化妝課進行時
2019級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研究生於冬妮認為,以這樣的形式迎接新學期對老師和同學來說都是一種挑戰。「雖然不是面對面的交流但仍能感受到老師充足的準備和飽滿的熱情,這對同學們也是一種激勵,在這一節課我們學習了中華文化與傳播的導論部分,作為漢碩專業的學生我們一定要成為一名合格的中華文化傳播者,讓世界更好地認識中國了解中國。」
翻譯1801班的馬藝群說:「每位老師都是低調的『大咖』,案例生動,課件精美,語言精湛……真是被老師『圈粉』啦!面對面上課有時不能及時將每堂課的筆記認真整理出來,但網課的回看功能可以加深印象,提高學習質量,更重要的一點是,我發現上網課的一大半效果都取決於課前是否準備充足。我們要做好課前預習、課前做題、課前梳理,這樣更能有章可循,全面理解課程知識。」
回顧開學第一天的感受,同學們紛紛表示,「特殊時期採用線上授課的方式讓我們的學習回歸正軌。雖然不能回學校,但疫情並未造成我們學習和生活的停歇,我們會一直保持好心態,共同打贏這次疫情戰。相信愛與希望終會讓我們戰勝疫情,早日在吉外相聚。」
(中國日報吉林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