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學生營養不良:10%貧困地區學生只吃兩餐

2020-12-17 搜狐網

  晚報特派記者李徵湖南報導

  營養不良依舊普遍困擾農村學生。昨日,「春苗營養計劃階段性成果發布暨農村貧困兒童營養改善模式國際交流會」在湖南長沙舉行。活動主辦方安利公益基金宣布,繼在全國13個省區市的106個縣建成1700餘所春苗營養廚房後,未來兩年還將再建1200所春苗營養廚房,覆蓋全國22個省區市。

  1/10貧困地區學生每天至多吃兩頓飯

  「目前營養不良依舊困擾農村學生!」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馬冠生介紹,貧困地區農村學生的就餐存在四大現狀:首先是「三餐達不到」,這部分學生約佔1/10,他們每天僅吃1-2餐;其次是「主食填飽肚」,主要以米飯、饅頭和鹹菜為主;再次是「蔬菜吃不到」,他們約佔1/10,每天很少吃新鮮蔬菜;最後是「肉蛋成奢望」,超過1/3學生在校每周吃不到1次肉或雞蛋。

  在2012年4月的《科學》雜誌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宇發表了一篇題為 《關注中國貧困地區兒童營養不良問題》的文章,馬冠生此次強調了該篇文章的結論:如今對中國社會來說,營養不良是比SARS、禽流感等更嚴重的威脅!

  學校普遍缺乏合格食堂工作人員

  貧困地區學校還普遍存在沒有食堂、三餐難保證、營養難全面等問題。 「我曾經問過一名貧困地區學校的校長,你們怎麼照顧到學生的營養均衡問題?你們會請教營養師嗎?他的回答是:『我就是營養師!我讓廚師買什麼,孩子們就吃什麼。』這是普遍存在的現實。」馬冠生說,不少農村學校缺乏合格的食堂工作人員,食物充足也難成飯,此外食堂還存在人員不足、技能低下、無營養師等問題。

  怎樣讓孩子們吃得更營養、安全、實惠和健康?馬冠生建議,一方面,「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還應該更加積極地推廣營養均衡的學生餐;另一方面,政府部門應作為主導,各方面廣泛參與,共同推動農村學校食堂建設和人員配置,「總之,農村學校食堂建設和營養改善齊頭並進,必將促進我國農村兒童健康成長。 」

  未來兩年將再建1200所營養廚房

  「春苗營養計劃」是由安利公益基金會與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於2011年聯合發起的大型公益行動,旨在通過為中西部農村貧困地區寄宿制學校援建營養廚房,改善當地兒童、特別是留守兒童營養狀況。該項目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受益人數最多的學生廚房類公益項目。組織方介紹,截至2013年10月底,安利公益基金將建成春苗營養廚房1700餘所,覆蓋全國13個省區市的106個縣,培訓2000名廚房管理員,整體受益兒童近百萬。未來兩年,還將再建1200所春苗營養廚房,覆蓋全國22個省區市。

  據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評估發現,春苗廚房落地學校學生的肌肉、骨骼、脂肪、內臟器官、胸廓及充實度的現時性指標 (如BMI、身高胸圍指數、勞雷爾指數)均有所改善。同時,生長遲緩率、消瘦率、兩周患病率都低於對照學校或者地區水平。瑞文智力測試結果顯示,項目校學生智力水平「優秀」和「良好」的比例為50.8%,高於對照校41.7%。另一項評估顯示,春苗營養廚房設備的正常運轉率達到了97.36%;95.73%的學生對飯菜質量表示認可,項目整體滿意度達96%。

  不過相關評估也顯示,項目學校學生的生長遲滯、消瘦等營養問題仍然突出,分別高於全國農村學生水平5和4個百分點;膳食結構還有待改善,優質蛋白及微量營養素的攝入還不能完全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專家建議,還應加強當地食物資源充分利用和膳食結構優化。

news.sohu.com false 解放網-新聞晚報 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wb/html/2013-09/13/content_1092678.htm report 1733 晚報特派記者李徵湖南報導營養不良依舊普遍困擾農村學生。昨日,「春苗營養計劃階段性成果發布暨農村貧困兒童營養改善模式國際交流會」在湖南長沙舉行。活動主辦方安利公益

相關焦點

  • 農村學生面臨營養貧困 近半不能保證一日三餐
    報告由中國學生營養與健康促進會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聯合發布,主題為「改善農村學生營養,共同託起民族未來」。  中國學生營養與健康促進會副會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所長馬冠生介紹,我國農村學生營養健康狀況明顯改善,但農村學生營養存在諸多問題。膳食結構不合理、營養不良,仍然是我國農村地區、尤其是貧困農村地區面臨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
  • 「營養餐計劃」推行5年 千萬農村學生吃得怎麼樣?
    2012年5月23日,教育部等15部門印發《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細則》等5個配套文件,進一步規範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工作的管理。  時值「營養餐計劃」推行5年,千萬農村學生的一日三餐吃得怎麼樣?偶有所聞的變質營養餐究竟因何而來?
  • 農村義務教育學生改善營養餐讓孩子"吃飽"更"吃好"
    在師生食堂,他了解貧困學生餐費補貼和食品安全衛生情況,強調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他叮囑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確保學生在學校學、住、吃都安全。從2011年秋季學期起,國家啟動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據泉州市教育局統計,僅2018年,泉州就有約11萬農村中小學生受益。5月20日是第30個「全國學生營養日」。近日,記者就泉州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實施情況進行了走訪調查。
  • 兩千多萬農村學生受益營養餐計劃,身高5年同比增長近6釐米
    6月1日,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陽光校餐數據平臺在農村學生營養改善專題研討會公布《貧困地區農村學生營養改善進展》的報告顯示,營養改善計劃實施以來,學生體質明顯改善,2016年,受益於營養改善計劃的11歲男、女生身高分別比2012年增長5.7釐米和5.6釐米,監測各縣學生營養不良率已由2012年的18.5%下降至2016年的15.4%。
  • 變味的學生營養餐,誰之過?不妨看看129年的日本學生營養餐!
    面幹只能就水這是連續10天內,網絡曝光的兩起學生營養餐安全事件,事件發生後,各個地區的主管部門反應迅速,做了相應的輿情應對和責任人的初步處理。吃好才開心其實,早在在2011年秋季,國家就開始關注這個問題,特別是在農村學生的營養餐的質量和安全問題。由此,開始為農村義務教育學校裡的2300萬學生提供補助,用於「營養餐」。
  • 遼寧西豐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餐有了科學食譜
    遼寧西豐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餐有了科學食譜 2014-01-02 來源:《中國教育報》   本報訊(記者 劉玉)一年來,遼寧省鐵嶺市西豐縣振興鎮中學申請住宿的學生越來越多,就連家住鎮裡的學生也不例外
  • 邯鄲70萬農村學生吃上營養餐
    中原新聞網邯鄲訊(張洪彩實習生薛雅琪)9月1日,隨著邯鄲全市中小學陸續進入開學季,邯鄲市16個縣區農村小學或初中學生營養餐正式供餐。全市2510所農村學校的近70萬名學生,從當日起在學校吃到了香甜可口、營養豐富的營養餐食品。
  • 邯鄲:70萬農村學生吃上營養餐
    9月1日,隨著全市中小學陸續進入開學季,我市16個縣區農村小學或初中學生營養餐正式供餐。全市2510所農村學校的近70萬名學生,從當日起在學校吃到了香甜可口、營養豐富的營養餐食品。據介紹,全市教育系統上下在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各項準備工作的基礎上,確保全市農村義務教育學生如期供餐、順利供餐、安全供餐。
  • 這道農村學生餐,吃得飽,如何吃得好
    這道農村學生餐,吃得飽,如何吃得好作者:南方周末記者 馬肅平 南方周末實習生 李丹婧發自:貴州松桃 2017-07-03 來源:健康       貴州松桃縣妙隘鄉塘坳村的幼兒園小朋友正在吃營養午餐。(南方周末記者 馬肅平/圖)(本文首發於2017年6月29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超千億國家投入,覆蓋三千萬學生 這道農村學生餐,吃得飽,如何吃得好》)        2011年,國家啟動「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迄今已有六年。據最新一份官方報告顯示,試點地區農村學生的身高、體重等均有顯著提升,但在一些營養指標上仍待改善。
  • 農村義務教育營養餐計劃 巨大成績背後的不足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記者王虔)今年的10月17日被設立為中國首個「扶貧日」。實施教育扶貧是中央明確的扶貧開發十項工作的重點工作之一。在當今中國,貧困地區的教育遇到的最大問題是什麼?中國在教育扶貧方面又取得了哪些成績?在主題為「扶貧開發與全面小康」的首屆「10•17論壇」上,與會嘉賓就當前的教育扶貧問題坦誠分享了觀點。
  • 中西部農村約一成學生每天僅吃一兩頓飯 常年吃不飽
    昨天,中國學生營養與健康促進會、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九陽希望廚房公益項目等機構均發布了營養午餐改善狀況的階段報告。報告稱,營養不良依舊困擾著農村學生,約1/10中西部農村學生每天僅吃一兩頓飯,而中西部農村學生吃不飽飯的主要原因是沒有食堂。
  • 營養改善計劃實施10年 4000萬農村娃吃上了營養餐
    供餐食品特別是加餐應以提供肉、蛋、奶、蔬菜、水果等食物為主。10年來,這一計劃實施的效果如何,還有哪些方面有待提升?記者進行了採訪。就餐條件不斷改善,學生體質明顯增強「每天中午都有三菜一湯,可開心啦!」和小夥伴們一起吃午餐,讓貴州思南縣塘頭小學五年級(3)班汪鈺康每天午休分外開心。
  • 2017年海南13.6萬名學生吃上放心營養餐
    原標題:2017年我省實現國定貧困市縣義務教育學生營養餐全覆蓋 13.6萬名學生吃上放心營養餐  1月2日上午11點半,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烏石學校的食堂很是熱鬧。  蔥花炒雞蛋、清炒葫蘆瓜、木耳燉雞肉,幾份熱氣騰騰的菜品把九年級學生小林的飯盒堆得冒了尖兒。
  • 碭山5萬餘農村學生吃上「營養餐」
    隨著9月1日開學,碭山縣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如期順利開餐,5萬餘名學生吃上了既營養又衛生的午餐,實現了受益學校和受益學生全覆蓋。近年來,碭山縣精準施策,科學實施,穩步推進,全縣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運轉良好,學生的膳食結構明顯改善,營養水平逐步提升。
  • 4000萬農村娃吃上了營養餐
    和小夥伴們一起吃午餐,讓貴州思南縣塘頭小學五年級(3)班汪鈺康每天午休分外開心。過去,中午下課鈴一響,許多孩子就趕忙往家跑,放下碗筷再往學校趕,有時家人顧不上做飯,只能在路邊攤湊合吃。自從學校有了營養午餐,孩子們再也不用這麼折騰。按現行政策規定,中央財政為營養改善計劃試點地區的學生提供每人每天4元的膳食補助。「營養改善計劃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
  • 雲南學生吃營養餐不適續:稱怕罰款吃發臭豌豆
    核心提示:2012年4月9日,雲南鎮雄縣300多名學生,在吃了學校統一供給的營養餐後出現腹瀉、高燒等不適症狀。記者從孩子們口中得知:「當天吃了米飯、豌豆、小瓜、葵瓜,豌豆聞起來是臭的,很難聞;但是不吃不行,要被罰款,老師說不吃,一次要罰10元。」
  • 學生營養餐怎麼吃 襄陽市營養學會參與學生營養餐指導工作
    學生營養餐怎麼吃 襄陽市營養學會參與學生營養餐指導工作 2020-10-09 17: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農村學校營養餐近半數未達標,該學學日本
    其中,學生的膳食搭配可以這樣形容:一拳頭肉,兩拳頭碳水化合物,三拳頭蔬菜,四拳頭水果。中小學生一天要攝入12種食材,一周至少要攝入25種食材,食材種類越多,營養越均衡。營養的均衡對兒童成長意義重大。「陽光校餐數據平臺「對62個縣192萬名學生的監測發現,目前11歲~15歲階段的孩子,也就是吃了三四年營養餐的孩子,平均身高長了5釐米多。
  • 學校每天給學生發放營養餐,卻成了學生手裡的「浪費餐」
    後來孩子們吃煩了或者吃不完了,開始帶回家,但學校是不允許把營養餐帶出校門。因為以前發生過這樣的事:有學生帶回家了一瓶奶,已經過期幾個月了,家長去學校鬧事,說學校發放的食物不安全,給孩子吃過期的食物。去年湖南一小學,有學生把營養餐中的奶倒入水溝中,引發社會爭議。
  • 農村學校營養餐近半數未達標 該學學日本
    營養午餐食譜由專職營養師制定,兼顧營養平衡和地方飲食習慣。中國一些地區採購包裝加工食品作為營養餐發給學生2016年,中國發布了新版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國學齡兒童膳食指南》。其中,學生的膳食搭配可以這樣形容:一拳頭肉,兩拳頭碳水化合物,三拳頭蔬菜,四拳頭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