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丨馬來西亞羽毛球王李宗偉密赴臺灣治療鼻癌內幕

2020-12-19 手機鳳凰網

此帳號為大風號風鈴計劃加盟成員,文章為鳳凰網獨家版權所有

撰文/方旭

馬來西亞羽毛球球王「拿督」(編者註:馬來西亞一些有功人士的榮譽頭銜)李宗偉被證實罹患鼻咽癌,對於許多球迷都相當震撼。可以說,先前不久還看他馳騁沙場、大殺四方,怎麼突然跟癌症連上線?還要暫停球場生涯?

所幸到目前為止,傳出消息都還很正面,李宗偉是在打完7月初印度尼西亞公開賽後,因呼吸系統疾病而放棄世錦賽、亞運,秘密來臺在林口長庚醫院接受治療,據馬來西亞羽毛球協會會長祖卡利亞(Datuk Seri Norza Zakaria)聲明,李宗偉未如網傳得到鼻咽癌三期,僅屬於鼻咽癌初期,在臺灣尋求治療後恢復情況良好,狀況穩定,但仍需要停賽休養。也希望外界能留給李宗偉更多一點私人空間。

李宗偉到臺灣治療鼻咽癌,當然是因為考慮到臺灣當地對鼻咽癌的防治與治療已經有相當好成績,對治療此症很有心得。罹患鼻咽癌初期僅需放射治療,治癒率可高達9成,位於世界領先前列,所以李宗偉才安心在臺短暫治療後返回馬來西亞。

尤其近年來,臺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理事長陳穆寬教授將微創內視鏡手術創新,運用於鼻咽癌治療,帶動臺灣頭頸癌微創手術的發展風潮,就算是中後期較為嚴重的鼻咽癌症狀,也有更多機會透過微創外科手術保留住器官,實質佳惠眾多頭頸癌患者,也使得臺灣的鼻咽癌醫療水平質量持續提升。

但最值得一般民眾注意的是,鼻咽癌未必是絕症,早期發現效果相當好,中晚期症狀透過醫療方案的整合,平均五年存活率也超過七成,問題是,鼻咽癌症狀和感冒、鼻炎相當類似,很容易被忽略,所以要特別注意3種病徵:包括耳後到下顎的骨頭後方出現腫塊;打噴嚏時帶血絲;單側耳鳴。要是發現就要儘早就醫檢查,就有可能是罹患鼻咽癌的前兆。

圖註:李宗偉和好友林丹

李宗偉所患鼻咽癌又稱廣東癌

回看李宗偉,他祖籍福建的家境窮苦,被弗羅斯特慧眼相中,才有機會經推薦進入羽毛球學院,開始羽毛球生涯,透過不斷苦練與自我要求,李宗偉用自己的天賦和勤奮徵服了馬來西亞,成為馬來西亞體育第一明星,全國都指望他突破奧運零金牌天花板。他在各項世界大賽中面對林丹防線,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永不放棄的精神讓所有人動容,但就是這樣一個英雄,卻遭到鼻咽癌的折磨,怎不讓人扼腕?

不光是李宗偉,先前當紅韓國男星金宇彬也爆出因罹患鼻咽癌,接受相關藥物治療和放射治療,演藝事業一度全面暫停。更別提香港知名演員大傻(成奎安),就是在49歲時突然吐血,」脖子上摸到一顆鴨蛋大小的瘤」,檢查發現罹患鼻咽癌,雖經努力抗癌,仍因癌症擴散到肺部而英年早逝。

但之前不久才病逝的臺灣知名作家楚戈,雖有鼻咽癌,因為積極配合醫囑,抗癌近30年,就讓不少病友相當欽服。隨著鈷60問世,加上放射療法越來越精準,可以說,努力配合治療很有勝算恢復健康,像楚戈罹患鼻咽癌能存活超過30年的病患,臨床上並不罕見。

事實上,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簡稱NPC)過去也稱「廣東癌」,因為在廣東、福建、港澳、臺灣等南方沿海及東南亞地區特別常見,佔了近8成左右,因此好發於亞洲人種,但很少發生於歐美國家的白種人以及黑種人。相較之下,亞洲日本、韓國人罹患鼻咽癌情況也比較少。即使移居美國的第二代中國人,也比當地白人罹患率多上7倍。

正因臺灣屬於高盛行地區,罹患機率約千分之十,因此臺灣醫界對治療鼻咽癌也較有把握與心得。此外,原本發病年齡多以中老年族群為主,好發在40到50歲的壯年期,但近幾年也開始年輕化。包括遺傳、愛吃含亞硝酸鹽的醃漬物、吸菸,以及EB(Epstein-Barr)病毒,被列為鼻咽癌4大危險因子。

因此,不少病人因為鼻涕中帶血絲和慢性鼻塞,甚或持續流鼻血症狀就醫,經過鼻咽切片檢查後確診為早期鼻咽癌,核磁共振造影檢查也顯示咽後淋巴結轉移。患者大思不解,為何自己不喝酒、不吃檳榔、生活作息正常,卻罹患癌症?

但光是EB病毒就是一大問題。嘉義長庚耳鼻喉科主任徐正明就指出,EB病毒相當常見,可透過飛沫感染,又稱為「接吻病」,感染後終生潛伏鼻咽部位,人體免疫力降低,病毒就會開始作祟,多數人感染沒有明顯症狀,另有部分可能出現發燒、扁桃腺化膿等症狀,一旦感染就有較高風險罹患鼻咽癌。

臨床上,鼻咽癌病人常於症狀發生前半年甚至一年,即可偵測到EB病毒所產生的抗病毒殼蛋白(VCA)、早期蛋白(EA)等抗體效價升高。因此EB病毒指數也可作為鼻咽癌篩檢,以及預後評估的一項指標。

亞洲頭頸部腫瘤醫學會理事長、新光醫院耳鼻喉科主任侯勝博提醒,華人鼻咽癌基因遺傳佔主要因素,臺灣平均發病年齡46歲,家族三代直系血親內若有2人以上罹癌就算有家族病史,罹患鼻咽癌機會較高,為一般人6到10倍。應從20歲開始就要進行篩檢追蹤。尤其母系血統曾罹患鼻咽癌,更應特別注意,不妨可於健檢時加測VCA、EA等之抗體效價指數,確保自身健康狀態。

圖註:臺灣林口長庚醫院醫學大樓大廳

鼻咽癌是病症而非絕症

癌症,任何人都談之色變,如此無情與殘酷,讓人防不勝防,但侯勝博仍強調,鼻咽癌雖然是兇狠的病症,但初期鼻咽癌治療方式以放療為主,第三期以後則改採頭部放療。經過正規治療後,多數人能恢復正常生活,平均五年存活率超過七成,如果能早期發現,第一、二期病患平均五年存活率更高達九成以上。

所以,很多醫生是以病症觀點而非絕症來看待此一疾病。但可惜的是,臨床上太多不敢面對現實的患者拖到第3、4期才就醫,不僅需接受較複雜的治療程序,長期存活率也下降到5成左右。

尤其鼻咽處於頭部最中央,在鼻腔後、頭腦底下、貼近兩邊耳咽管,很難通過一般檢查診斷,所以此症初期症狀比較模糊,不會痛,沒徵狀,很難測知,通常很早就有癌細胞轉移到側頸部淋巴腺,所以淋巴核腫脹可以說是鼻咽癌的第一或唯一的症狀,很容易忽視病情的嚴重性,目前也還未發展出任何篩檢可做。

特別由於都會空氣汙染問題,鼻炎、鼻竇炎等呼吸道疾病十分常見,這些病狀一般與早期鼻咽癌很相似,因此鼻咽癌患者很容易忽略本身已染病。一些罹癌的初期症狀,包括鼻塞、鼻水倒流、鼻涕帶血、痰中帶血、一邊耳脹、耳鳴、聽覺減弱,以及頸淋巴核腫大,也的確很類似鼻炎。

有時,感冒一直沒好、常流鼻血、鼻涕,就要開始留意罹癌風險,應儘快去醫院檢查,唯有醫生利用鼻咽喉內窺鏡,詳細檢查清楚鼻咽健康狀況,才比較容易搞清楚問題所在。所以成年人的中耳積水問題(耳悶塞感),以及單側耳朵出現耳鳴、聽力變差、上頸部淋巴結出現無痛腫塊等症狀,都要高度留意。

至於一般淋巴腫大而使鼻子塞住或影響視力時,大多已發展到中、後期,癌症已擴散到頸部淋巴核,因長在頭腦底下,所以會往上發展,破壞顱底腦神經,引起頭痛、眼球內斜復視、上眼臉下垂、臉部知覺麻痺,甚至聲音沙啞等症狀,有時也會引起半邊頭痛。有時腫瘤潰爛出血會堵塞歐氏管,引起耳鳴、耳痛或重聽。一旦再惡化擴散至肺部、肝臟及骨骼,治療難度大增,治癒率也會變得較低。

尤其腫瘤、手術及放療等都會造成咳嗽、噎到、吞咽時感覺痛或喉幹、食物吞不下去等吞咽困難問題,容易造成患者營養不良、吸入性肺炎等疾病發生。因此如何調整烹調方式或使用食物增稠劑,讓食物較好吞咽,也是患者生活一大考驗。

需要提醒的是,不是一發現頸部有不明腫塊或淋巴腺腫大就貿然切片化驗,因為惡性腫瘤有將近9成機率是由頭頸癌轉移而來,逕行切片檢查或直接割除反倒可能降低治療效果。

最好能先找耳鼻喉專科醫師詳細診察,必要時進行鼻後鏡或鼻咽、口咽、喉頭及下咽部位內視鏡檢查,若鼻咽癌引起的頸部腫瘤應採放射治療為主,化學治療為輔的治療模式。其他頭頸癌引起的頸部腫瘤則應由醫師做全盤性考慮,擬定適合的治療策略才能提升治療成功率。

微創手術更有保障

大多數癌症治療都是以切除為主,再合併放療和化療,但鼻咽癌因腫瘤多半位於顱內深部,手術不容易清除病灶,加上鼻咽癌對放射線治療的反應良好,治療以放療為優先選擇。

一如陳穆寬分析,早期鼻咽癌病人接受放射線治療即可獲極佳成效,非早期鼻咽癌病人除放療外,需合併化學治療,復發病人也可考慮手術治療。只是不論是外科手術或非外科治療,這兩大治療領域近年來都有突破性的進步,使治療成功率獲得大幅提升。

例如傳統的鼻咽癌手術是從鼻側或臉部中間線切開,掀起顏面後進行腫瘤摘除,術後傷口長達10餘公分且併發症高。但透過微創手術,以現行內視鏡鼻咽癌切除手術是從鼻孔伸入內視鏡與雷射刀,新近更有高科技導航系統加入輔助,可於術前將患部3D立體定位影像與手術器械、手術部位相對位置做出精確仿真,方便醫師構思最佳手術途徑,不只降低風險、縮短手術時間,患者術後恢復也更快。

非手術治療部分,有根治鼻咽癌效果的放射線治療也出現大躍進。隨著技術不斷推陳出新,從二度空間放射治療、三度空間順形放射治療、強度調控放射線治療,到螺旋刀、計算機刀、銳速刀、阿瑟刀等影像導航放射線治療,以及質子射束治療等,都能精準鎖定目標,目的都是徹底殺滅腫瘤,並儘量保護正常組織器官功能。

彰化基督教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張東浩就分析,10年前鼻咽癌患者接受放射線治療後常使唾液腺受到永久性傷害,引發口乾、疼痛、吞咽困難、唾液黏稠、張嘴困難等副作用。現行放射線治療可以加強腫瘤區域照射劑量,有效降低周圍正常組織器官照射量,可降低副作用發生率與嚴重程度。治療成功率也逐年提升。

通常治療後兩年內是復發高危險期,但即使不幸復發,對於晚期、復發及轉移性頭頸癌,近年來也已有標靶藥物等備援武器可以應用。據研究指出,未經手術治療的頭頸癌患者,使用標靶藥物搭配放射線治療與單純使用放療者相比,可降低局部復發風險,相當於整體存活效益可增加20個月壽命。

以往,標靶藥物用完就幾乎沒藥可以治療,但2015年又證實免疫治療有其效果,以鼻咽癌來說,目前免疫治療正在做全球大規模臨床試驗,最新的細胞治療臨床試驗也在進行中,若試驗成功,患者又多了許多其他機會,未來末期患者就不是只剩下2、3年生命,而是5、6年甚至更久。

簡言之,鼻咽癌並不是絕症,是種可以控制及治癒的癌症。經正規方式治療後,病人多數能恢復而回去工作,腫瘤復發病人約80%是在兩年內發生,此後逐年遞減,超過五年後,疾病復發機會低於5%。因此接受正規治療,定期追蹤,再配合樂觀心情,保持規律的戶外運動與正常生活作息,保持好的免疫力,鼻咽癌患者超過平均存活率絕對可能。

甚至醫界也預估,未來治療趨勢應是按患者病況,甚至在癌病早期便合併手術或放療、化療使用,以提高患者存活率,並保留住器官與功能,使患者戰勝癌症後,能再健全地的重返社會。

圖註:被認為是患病誘因之一的檳榔

健康生活仰賴好習慣

但想預防癌症,養成正確的生活、飲食習慣非常重要。一如陳穆寬等醫師所說,長期吸菸或吸二手菸、酗酒、嚼食檳榔等環境與個人生活習慣等都是高風險,所以煙、酒、檳榔千萬別亂來。同時香菸中的尼古丁會刺激人體鼻黏膜上皮,造成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從而誘發鼻咽癌發生。所以積極戒菸、遠離煙害也很重要。

近期學界也在研究,空氣汙染的環境,特別長期吸入甲醛或其他煙塵是否更容易誘發鼻咽癌?因此外出時留意空氣品質、配戴口罩,也是有助防範空汙,降低鼻黏膜因接觸空氣有害物質而病變、癌化的好方法。若是有鼻咽癌家族史的民眾,最好20歲過後要定期做鼻咽纖維內視鏡檢查,每半年做一次篩檢,一般男性則是40歲以後檢查。

飲食方面,侯勝博醫師則建議,平時多吃健康新鮮食物,多吃含西紅柿、青椒等高抗氧化劑蔬果,少碰鹹魚等加工食品、醃製、高溫油炸食物,是最好的抗癌方式,才能避免癌症找上身。值得注意的是,有分析顯示,近年來臺灣人罹患鼻咽癌比例持續下降,其實與飲食習慣有直接關係,特別食用醃燻食物比率減少,更使的鼻咽癌的危害出現下降趨勢。特別小於十歲的小朋友如果常吃鹹魚,醃硝製品,長大後也較易罹患鼻咽癌,值得父母多注意!

相關焦點

  • 李宗偉患的鼻癌,和鼻咽癌有什麼區別?
    要說中秋期間,哪一則新聞最讓編輯吃驚,無非就是9月21日,一條傳聞在羽毛球愛好者圈中炸開了鍋:「馬來西亞國寶級羽壇名將李宗偉疑似患上了鼻癌,恐將因此退役」。生涯848場比賽創記錄,頻繁參賽積勞成疾。次日下午,李宗偉罹患鼻癌的消息得到了馬來西亞羽毛球協會的證實,不幸中的大幸是,李宗偉所患的是鼻癌早期,並非之前流傳的中晚期。
  • 李宗偉患鼻癌兩年後,花936萬治癒:又有幾個癌症患者有936萬?
    這一切,都要從李宗偉的黯然退場開始說起。2018年9月21日,一則新聞在體育圈炸開了鍋:「馬來西亞國寶級羽壇名將李宗偉罹患鼻癌,恐將退役」。這則消息讓無數羽毛球愛好者為之震驚與心痛,慶幸的是李宗偉的鼻癌是早期,並不是中晚期,所以有很大的治癒可能。兩年後的今天,李宗偉差不多已經痊癒,其代價就是花費了936萬治療費。
  • 李宗偉退役,林丹一句話讓網友淚奔!他詮釋了什麼是「敗者為王」
    北京時間今天(6月13日)中午12:30,馬來西亞羽毛球名將李宗偉召開發布會,宣布正式退役,放棄衝擊東京奧運會資格。身體條件不允許繼續訓練網友:世間再無「林李大戰」據了解,去年9月,李宗偉傳出罹患鼻癌的消息,此後便一直接受治療。到了11月8日,李宗偉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不會因鼻癌而提前退役。經過超過三個月的治療之後,他表示自己已開始恢復訓練,將會儘快回到賽場,但何時正式復出要看身體狀況。
  • 李宗偉現狀:搬家到臺北,住院2個月,2周後回國11月訓練,將復出
    作為馬來西亞國寶級的羽毛球運動員,4屆奧運會三次摘下男單銀牌,(自2009年1月1日以來)佔據男單世界第一位置長達349周的李宗偉,卻在今年7月份「倒下了」——因病離開賽場,並缺席了8月份在南京舉行的世錦賽和9月的雅加達亞運會。
  • 羽壇一哥李宗偉花千萬治癒鼻癌,與家人其樂融融,曬兒子慶生照
    在國內疫情肆虐期間,馬來西亞羽壇傳奇名將李宗偉自發錄製了一段視頻為我國送上了慰問與祝福。李宗偉也是在國內羽壇名將林丹職業生涯下強有力的對手之一,李宗偉溫和的性格獲得了我國羽毛球球迷的熱愛和追捧。1982年李宗偉出生於馬來西亞檳城,他有兩個哥哥和一個姐姐,李宗偉是家裡最小的孩子自然也受到父母的格外疼愛,雖然家裡好東西都給自己吃了,但是個子卻一直不見長,為了能夠讓兒子長高些,父母就讓他多參加一些體育運動,李宗偉也是慢慢的迷上了籃球,打籃球的時候風吹日曬,李宗偉不多久就變得黢黑,一段時間媽媽看到後十分心疼瘦小的李宗偉便不再讓兒子去打籃球了
  • 李宗偉被世界除名,終於可以和媳婦去度蜜月了!
    然而,這一份排名之所以一樣深受關注,主要這也是馬來西亞傳奇李宗偉自從於上周四(13日)正式宣布後的第一份世界羽聯排名。今日公布的世界排名中,男單排名變化最大的當屬李宗偉的排名消失,因為直接跟世界羽聯遞交退役證明,李宗偉的排名也將從本周開始正式被移除。
  • 保險觀念 | 李宗偉罹癌,life is so fragile
    而在林丹獲得一個個世界冠軍的同時,也有一個人的名字被人深深的記住,他就是被譽為馬來西亞羽毛球一哥的李宗偉,也曾連續三年在世界大賽決賽中敗給了林丹。作為馬來西亞人心目中的運動界民族英雄,李宗偉的運動生涯就是和林丹抗爭的一生。
  • 37歲李宗偉近況:骨瘦如柴略顯疲憊,膝下兩子很幸福,還想生三胎
    對於這個不爭的事實,同時期的羽毛球選手李宗偉也在一次公開主播中說到了林丹的尷尬局面。甚至還表示自己如果是林丹,將會選擇提前退役,沒有必要再在職業生涯的最後時光中落得一個毫無顏面的結果。對於李宗偉的個人的建議,或許也很有道理,但作為一名國家隊的隊員,在中國羽壇沒有出現另一個領軍人物之前,林丹絕對有必要繼續撐起中國羽壇的大旗。
  • 37歲李宗偉醫藥費高達924萬,曾是世界第1,這2件事或將遺憾終生
    37歲李宗偉醫藥費高達924萬,曾是世界第1,這2件事或將遺憾終生說起羽壇實力最強的運動員,大家肯定都會想到林丹。林丹獲得了多屆奧運冠軍,但馬來西亞的羽毛球運動員李宗偉在羽壇上也能和林丹比肩,他在2008年、2012年、2016年這三屆奧運會上連續獲得了男單亞軍,但在2018年,他被醫生診斷患了鼻癌,雖說他也在積極的治療中,但自從他有病後,馬來西亞大大小小的賽事都沒有再見到他的身影。據說李宗偉現在的治療費已經達到了924萬,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 李宗偉患癌:「我不是千年老二,而是敗者為王」
    作者:唐一(富書籤約作者)9月22日,一則震驚世界體壇的新聞傳來:馬來西亞羽毛球選手李宗偉,被確認罹患早期鼻癌,目前正在臺灣接受治療。翻遍李宗偉的資料,不得不說,36歲的李宗偉,這輩子實在太不容易了:李宗偉出生於馬來西亞北部一個小山村,從小家境貧寒,喜歡羽毛球卻沒錢買球拍,只能在家用鍋鏟練習;好不容易打出一點名氣,卻因為身材太矮被國家隊拒絕,最後終於進入國家隊,又因為是個鄉下孩子慘遭排擠;
  • 林丹恐徹底無緣東京奧運會,李宗偉發聲,四個字評價林丹
    近日,李宗偉接受國內媒體採訪,談到了對林丹奧運會資格的看法。據馬來西亞媒體報導,李宗偉談到老對手林丹時,對於林丹奧運資格希望渺茫並沒有過於表達惋惜之情,反而顯得很豁達。李宗偉認為,哪怕林丹不能第五次站在奧運會賽場上,也沒什麼遺憾的。李宗偉用四個字形容林丹的職業生涯——今生無悔。李宗偉坦言,林丹排進國羽前兩位有難度,連續五次參加奧運會意味著林丹必須保持巔峰狀態16年以上,絕非易事。
  • 再見了,李宗偉;再見了,偉大的「失敗者」
    6月13日中午,馬來西亞羽毛球名將李宗偉召開發布會宣布退役。他感謝了球迷的支持,感謝了教練、馬來西亞人民,然後低下頭,埋在一排高高低低的話筒背後,小聲啜泣。李宗偉去年被確診鼻癌,健康問題是他退役的直接原因。
  • 李宗偉進馬來西亞小學歷史課本 專家:必須改正錯誤
    騰訊體育9月6日訊 李宗偉,作為馬來西亞羽毛球運動員,在其國內的影響力絕對數一數二。因此,將李宗偉的故事寫進當地小學課本,也算是理所應當。但近日,大馬專家對此做法進行了勘誤,認為李宗偉不應進入歷史課本。
  • 馬來西亞羽毛球公開賽:李宗偉雙殺安賽龍
    新華社吉隆坡6月29日電(記者劉彤 林昊)馬來西亞羽毛球公開賽29日的四分之一決賽迎來一場焦點之戰,本土作戰的李宗偉直落兩局擊敗男單現世界第一丹麥人安賽龍,自5月的湯姆斯杯後實現對對手的雙殺,中國選手石宇奇遺憾被印尼選手蘇吉亞託逆轉,無緣下一輪。
  • 李宗偉抗癌成功正式復出,為感謝球隊關心挨個發紅包感謝
    作為曾經世界羽壇最耀眼的兩顆明星,林丹與李宗偉都在為獲得2020東京奧運會的入場券而各自努力著。雖然現在的林丹在經過去年的「九次一輪遊後」如今已經跌出了2019全英賽的種子選手圈,李宗偉在抗擊鼻咽癌成功後終於要在今年的馬來西亞公開賽上正式復出。
  • 馬泰之戰男單決鬥無懸念 李宗偉2比0擊敗波薩納
    搜狐體育訊 北京時間13日凌晨消息,蘇迪曼杯羽球賽小組賽進行第二輪比賽,在B組中,中國隊迎戰英格蘭隊,而馬來西亞迎戰泰國隊。馬泰之戰男單的比賽可謂重量級,由新科印尼公開賽冠軍、馬來西亞的李宗偉迎戰新科新加坡公開賽冠軍、泰國的波薩納。但當馬來西亞的一哥李宗偉真在賽場上遇到波薩納的時候,那可是見一次滅一次。
  • 大馬球迷安慰李宗偉:以你為榮 馬來西亞感謝你
    李宗偉今晚雖然無法實現大馬史上第一枚奧運金牌的夢想,但他在本場比賽的表現出色,並給予林丹頑抗,雖敗猶榮。  部分網民留言:  劉宏偉 :不以成敗論英雄…能勇敢站上競技臺上已屬難得…李宗偉,你是我們大馬的英雄!!
  • 「四大天王」李宗偉化身職業奶爸,攜全家祝球迷中秋快樂
    比如來自馬來西亞的羽毛球運動員李宗偉,就非常喜歡過中國的節日。就在本月的12號,李宗偉更新了自己的微博,發了最新的一條動態,並配文:「中秋節快樂2020,你吃月餅了嗎?」。
  • 林丹退役,為什麼李宗偉會說三缺一很久了
    據中國羽協介紹,林丹已經在日前提交了正式的退役報告,考慮到林丹的個人意願與他目前的實際狀況,中國羽毛球隊同意了林丹的退役申請。作為中國乃是世界羽毛球第一人,林丹這些年的狀態一直不佳。可能是因為年齡,也可能是場外的事情過於分心,近些年的國際大賽,林丹至少經歷了9次一輪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