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福口語考試對於大多數考生來說都是個不小的挑戰,而那些還處在高中階段的考生,獨立口語似乎成為了最難的一個部分。
綜合口語說白了就是對於聽力內容的準確轉述,只要大家的聽力功底比較深厚,應對綜合口語不能說得心應手,至少不會如坐針氈。
但是獨立口語方面,要求大家表述自己的觀點,在構思主觀觀點的時候,低齡化的考生往往由於閱歷不足,不能很快的組織答案。
於是,在大家備考的時候,如何應對獨立口語也是眾說紛紜,那麼今天,我們且不談什麼方式是最有效的,我們且來說說什麼方式是沒有效果的。
01.念題目
很多考試在考試的時候喜歡在表述觀點的時候,直接說I prefer...然後直接念題目句子,簡單的說幾句理由之後再念一遍句子。
考生還自作聰明地覺得,這樣我既可以完成答題,又可以少想一些觀點。
其實在考官眼裡,念題目是非常「無能」的表現,這體現出了考生在表述這個觀點的時候,只有通過照著念才能把意思表述清楚,沒有任何句子組織能力,體現不出來學生的口語水平。
所以,這種答題的方式是無法拿到亮眼的分數的。
02.觀點不夠例子來湊
如果我說例子不重要,可能很多同學甚至老師都會強烈反對,明明題目上面要求了用examples來支撐自己的觀點,怎麼能不重要的。
可是,在託福考試口語科目改為四個題目之後,獨立口語題目裡面的例子就是非重點內容。
題目改革之後的獨立口語題目只有二選一和同意不同意類的題目,很多題目在回答的時候其實是很難舉出具體例子的。
而且,觀點不夠例子來湊這種答題方式,核心就是編,考生在考場上高度緊張的情況下,要想在15秒鐘編造出一個合乎情理,沒有語法錯誤,流暢連貫,且時間正正好好到規定時間的例子,難度可想而知,幾乎就是不可能。
現場現編例子,還會造成學生緊張和卡頓,對於大多數高中生來講,連大學都沒有經歷過,面對腦迴路天馬行空的託福獨立口語,怎麼可能遊刃有餘的編造例子。
那麼不說事例是不是要扣分呢?筆者可以十分負責任的說,不會。
在筆者自己的考試經歷中和所教學生的考試經歷中,獨立口語不說具體事例,單純的把道理和邏輯講清楚,是完全不影響考生得分的。
也許在衝擊27+的時候會有些力不從心,但是對於大多數不追求極值高分的考生,絕對不會因為缺少事例而扣分。
只要學生回答的內容條理清晰,準確扣題,發音準確,自然流暢,就會有一個不錯的分數。
那麼如何怎麼能不編事例還能把道理快速的說清楚呢?賣個關子,快來沃邦課堂體驗吧~
03.一定要說兩個觀點
觀點的數量和學生的口語分數沒有直接關聯。
很多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老師推薦說兩個觀點是因為,從整體來看,兩個觀點比較好準備答案,容易掌控時間。
但實際上,觀點的數量並不是評分標準之一。如果考生一個觀點可以說到45秒,那完全可以,兩個觀點說完了還有10多秒鐘,也可以再填一個簡短的觀點。
總之,觀點只要不跑題,幾個都可以。
04.口語選擇觀點有正確與否
有些考生在備考的時候會有困惑,口語題目當中的二選一到底選哪一個才是正確的,同意不同意到底哪一個才是考官想聽到的。
其實,託福獨立口語在這個方面沒有正確與否,考官不會因為你同意就多給分,也不會因為你選擇第二個觀點沒有選第一個就少給分。
在一個語言考試裡面,考官只在乎你能不能快速準確流暢高端地把自己的觀點表述出來。
總而言之,大家在備考獨立口語科目的時候要將備考的重點回歸到語言考試的本質,就是快速構思答案,準確流暢表達的能力,而不是盲目的相信所謂的竅門。
本文系大連沃邦教研組原創,如需轉載請至公眾號後臺與我們取得聯繫,並獲取轉載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