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裡也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一位詩人,而且他的很多作品,也都是膾炙人口,一些經典的名篇更是還被收錄進了課本裡,所以即使是三歲小孩對於他的作品,也都非常的熟悉。他的很多作品,也的確是很接地氣,比較貼近於普通人的生活,讀起來也就更加的有感觸,最能夠體會到那種獨特的詩意,這也就是為什麼楊萬裡的詩作之所以會如此受歡迎的原因。
兩宋期間應當說也是誕生了很多的詩人,並且這些詩人他們的作品,有一些也是足以媲美唐詩,而楊萬裡作為南宋時期最著名的詩人,更是與陸遊、範成大、尤袤等人並稱為「中興四大家」,代表了當時南宋詩歌的最高成就。在這四位詩人中,無疑陸遊和楊萬裡的名氣是最大,並且他們兩人的詩作也都很經典。
其實楊萬裡作為一位從普通底層走出來的文豪,正是由於他自身的努力,以及過人的才華,最終才成為了一位了不起的詩人,而他很多的作品雖然看上去寫得平淡無奇,可是那一份深厚的情感,以及細膩的描寫卻使得他的作品顯得別具一格,譬如他的這首《小雨》,那就是一首原本很普通的作品,可是只要細細品來,我們則是會發現這首小詩,其實別具一格,寫得極為抒情,也很很是唯美,整首詩充滿了詩情畫意。
《小雨》宋代:楊萬裡雨來細細復疏疏,縱不能多不肯無。似妒詩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簾珠。
楊萬裡的作品很多都是信手拈來,可即使是這樣也依舊很唯美,也很是深情,這首《小雨》儘管只是描寫了普通的雨中場景,可是卻最能夠體現出詩人的一片深情,以及那份獨特的才情。並且此詩讀來也是朗朗上口,雖然只有那麼短短的四句,卻是美得猶如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卷,不失為一首難得的佳作,所以如此唯美的一首作品,即使是過去讀過無數遍,也是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第一二句便是把雨描寫得出神入化,短短的兩句,更是充滿了高遠的意境,也讓我們感受到了詩人的無限才情,「雨來細細復疏疏,縱不能多不肯無。」,現在窗外正好是下起了雨,這些雨稀稀疏疏,看上去很細,下得並不是很大,其實這種雨想下也是下不大,可是想要讓它停,則又是停不了。
第三四句更是經典,也是此詩的詩眼,描繪得更是如詩如畫,「似妒詩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簾珠。」,現在這個時候下雨,是不是由於嫉妒我喜愛外面的風景?喜歡欣賞遠處的群山?所以這些小雨故意從屋簷下滴落下來,形成了一道珠簾,讓我無法欣賞到遠處的風景?最後這兩句寫得最是傳神,也最為細膩。
楊萬裡的很多作品都充滿了詩情畫意,儘管只是描寫了普通的風景,可是經過他手中的一支筆,卻是令他的作品顯得別具一格,而他的這首《小雨》,應當說也是他眾多作品中,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看上去寫得很一般,但是卻最為生動,也最為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