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港熱潮之下,「四川系」民辦教育集團為何扎堆赴港IPO?

2020-12-16 鯨媒體

四川素有「天府之國」之稱,常說食在中國、味在四川,但拋開美食不談,四川還是一個隱藏的教育大省。最近有一波民辦教育集團赴港上市,例如K12民辦學校天立教育、博駿教育等,此前還有已經赴港上市的成實外教育、新華文軒也在四川生根發芽。

為何四川大省接二連三出現民辦教育集團赴港上市?為何像北京、上海等一線繁華之地卻很少誕生在香港上市的民辦教育集團?

導讀:

1 培育「民辦教育」的沃土?

2 四川培訓市場規模遠超基礎教育?

3 四川為何很少誕生明星在線教育機構?

1 培育「民辦教育」的沃土?

大家一致的疑問是,為何像北京、上海等一線繁華之地卻很少誕生在香港上市的民辦教育集團?北京、上海雖然很早就已經納入成熟城市的隊列,相對其他城市而言有比較成熟的經濟、文化以及政治環境。但不可小覷的是,早在幾年前,四川成都就已經納入成長型城市的隊列,其消費習慣比較超前,整體而言的商業發展要比二線城市快很多,容易接受新事物也容易吸引很多人回國創業。這種開放的環境也為四川的民辦教育塑造了很好的培育沃土。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國民辦基礎教育總學生人數,由2012年約3140萬人增至2016年約4010萬人,複合年增長率為6.2%。四川省人口龐大,2016年四川省總入學人數約為208.4萬人,民辦基礎教育的滲透率為17.4%。成都是四川省最重要的經濟、政治及文化中心,2016年佔全省總人口19.3%。成都是四川省民辦基礎教育市場的龍頭城市,總學生人數約為57.8萬人,滲透率為28.8%。

弗若斯特沙利文大中華區總裁王昕向鯨媒體表示,從全國來看,各省民辦教育的發展態勢不同。基礎教育與區位因素有關,比如大量人口流入的地區,公辦教育資源不能覆蓋外來人口;經濟較發達的地區,公辦教育資源不能提供國際化的教育或多元化的教育。

王昕認為,從四川來看,一批民辦教育集團辦學規範、教學質量突出、社會聲譽斐然,這與四川省的教育政策和環境是密不可分的。比如從招生來看,四川省民辦普通高中可以在中考第一批次招錄學生,而大部分省份民辦普通高中招錄均在公辦高中之後,限制了民辦普通高中對生源的選拔。優秀的生源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優秀的辦學成績,提高了辦學聲譽,從而為學校的發展以及擴張打下基礎。

四川蓬勃的教育生長環境也給教育出版機構提供了成長的空間,依託於四川省發展的新華文軒旗下四川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為專業教育圖書出版單位,負責新華文軒的教育類圖書的研發及出版工作。

從日前赴港上市的教育集團來看,天立教育主要為K-12學生及學前班兒童提供培訓服務,天立教育在招股書中稱,計劃逐步擴展公司的校網至四川省內外更多二線及三線城市;博駿教育則是從學前教育拓展至民辦初中教育行業,目前博駿教育在四川成都成立並營運1所初中暨高中、2所初中、6所幼兒園。

目前已經在港股上市的成實外教育在四川的「勢力」也不小。現已成立並經營五所學前教育至十二年級學校和一所大學,均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通過學校提供幼兒園至大學的正規教育及全面教育課程。根據財報數據,成實外2017上半年營收4.80億元,同比增長9.4%;淨利潤為1.76億元,同比增長8.2%;毛利率為52.6%。

2 四川培訓市場規模遠超基礎教育?

四川在民辦教育領域紛紛出現(擬)上市教育機構,而培訓業很少看到大型連鎖教育機構「跳」出來,事實真的如此嗎?

據了解,教育培訓雙巨頭新東方和好未來也在四川落地生根。新東方成都學校的官網顯示,目前在成都的新東方師資隊伍達380餘人,共有19個校區。不過,四川並不是新東方收入排名前五的地區。另外,學而思也曾經在四川的理科培訓市場引起較大轟動,其當地分校還曾在2017年5月被當地教育部門要求整改。

也有業內人士對鯨媒體表示,在四川成都有很多目前外界不太了解的大型培訓機構,例如創立1989年從事中高考業務的戴氏教育、創辦於1998年的丹秋名師堂學校等,據稱營收也達到上億元。「戴氏和丹秋名師堂是在四川發展歷史比較悠久的教育機構,但很多當地培訓機構都走不出去。」熟知四川培訓業的業內人士說道。

四川知名的培訓機構還有從事少兒英語教育陽光飛揚教育從事中小學文化藝術培訓望子成龍學校、從事課外輔導的星海教育等等。

鯨媒體從天立教育的招股書中發現,「四川省民辦培訓市場相當分散。這些全國性經營商大多數擁有10個以上的校舍,大部分校區位於成都。當地從業者的校園在四川省覆蓋面較廣及若干從業者專注於課外培訓服務。」

雖然四川的培訓機構很少被外界所知,但是有數據顯示四川的民辦培訓市場規模要遠超於其民辦基礎教育。據招股書數據顯示,「四川省民辦培訓市場的收益總額已由2012年的259億人民幣增長至2016年的426億人民幣,複合年增長率為13.0%。預計由2016年至2021年將按13.0%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於2021年達致783億人民幣。」

而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四川省民辦基礎教育行業的總年度收益由2012年約55億人民幣攀升至2016年約109億人民幣,複合年增長率約為18.7%。2016年至2022年,四川省民辦基礎教育行業的總年度收益預計會由約109億人民幣增至約224億人民幣,複合年增長率約為15.5%。由此看來,四川民辦培訓業頗具神秘感,有很多極具潛力的培訓機構有待挖掘。

四川的樹冠教育集團總經理黃小東對鯨媒體表示,四川民辦教育培訓機構是比較強的,無論是小升初還是初升高,都積累了很多的優質生源。「目前很多小學和初中都採取劃片入學,公辦的小學和初中學校其實沒有更多的優勢,反倒是民辦學校的機會會更大。」目前樹冠教育在發展教育綜合體業務,也與不少培訓機構有合作。「其實四川的教育環境心態較為包容。」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北京和上海這些大城市的容量是有限的,北京和上海的高考報名人數較少。作為培訓機構要進一步拓展規模和產值,很顯然要向二三線城市甚至四五線城市去發展。據了解,2016年北京高考報名人數6.1萬;上海市秋季高考報考總人數為5.1萬;而四川2016年高考人數達57萬。

3 四川為何很少誕生明星在線教育機構?

四川與北京、上海不同,知名在線教育公司較少

在北京,有深受資本青睞的作業幫、猿輔導、一起作業、洋蔥數學等在線輔導機構;在上海,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以K12在線1對1為主的上海系在線教育機構,例如掌門1對1、海風教育、理優1對1、學霸來了等,另外學霸君也誕生於上海,還有在線早教品牌成長保。

王昕認為這與四川的在線教育發展較晚有關,目前規模較大的企業也比較少。「在線教育的本質是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以及師資的限制,一個教師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的約束給無窮多的學生授課。因此,發展在線教育的核心在於網際網路的接受度以及網際網路的軟硬體設施(學生家庭的網絡覆蓋程度、寬帶速度、網際網路消費的習慣等)。經濟發達的一線城市則提供了在線教育的良好發展土壤。」

中天匯富投資經理羅超也對鯨媒體表示,「現在全國的在線教育都只是在當地有一席之地,做成一個明星公司也有一定的困難,這需要多方面的因素,而且現在競爭在加劇,有資本的機構會得到更好的成長。」

鯨媒體注意到,2017年其實很少看到四川在線教育公司的融資身影。但在其他領域裡會看到不少四川的教育公司獲得資本的青睞。同是大學生網際網路求職平臺的實習僧和offer先生在去年分別獲得A+輪和天使輪融資;兒童互動編程玩具開發商石頭村獲種子輪融資,兒童遊戲式英語學習應用Run Fox獲天使輪融資;教育信息化軟體系統研發商環博軟體被佳發安泰併購等等。

新民促法的施行,讓民辦教育企業有了明確的發展方向,也讓他們更容易打開資本市場的大門。以目前赴港上市的形勢,不止是四川,其他地區也出現了集中赴港上市潮。民辦高等教育集團中教控股、民辦中小學教育睿見教育以及正在赴港上市的華立大學集團均來自於廣東省;民辦教育集團宇華教育和近日提交招股書的民辦普通高等教育提供商春來教育,主陣地均河南

相關焦點

  • 前僕後繼赴港IPO 蓮外教育面臨擴張風險
    作為浙江省十大民辦基礎教育服務供應商之一,浙江蓮外教育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蓮外教育」)開啟了赴港上市之旅。10月22日,蓮外教育在港交所披露招股說明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獨家保薦人為富強金融資本。今年以來,國內地方性的民辦教育集團紛紛赴港上市,目前已有13家教育機構選擇登陸港股市場,其中7家已成功上市。
  • "小米們"為何在2018年扎堆赴港上市?
    在業績發布會上,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透露,截至8月8日,今年赴港上市企業融資規模已達1870億港元,超過去年全年。 眾人拾柴火焰高,內地企業在今年扎堆赴港上市「功不可沒」。
  • 「劉氏四兄弟」長袖善舞:希望教育產業集團赴港IPO!
    2018年3月22日,希望教育產業集團在香港證券交易所披露了IPO申請文件,赴港IPO事宜進入了衝刺階段。申請文件顯示,希望教育產業集團2015年-2017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87億元、6.14億元、7.52億元;毛利分別為2.47億元、3.10億元、3.60億元;淨利潤分別為6401.2萬元、1.57億元、2.19億元。希望教育產業集團以四川為起點,實現了向貴州和山西的擴張。
  • 新大學集團更名為中國新高教,第二家內地民辦高等學歷教育集團赴港...
    新大學集團更名為中國新高教,第二家內地民辦高等學歷教育集團赴港上市 作者:燻燻 發布時間:
  • 中資企業上市為何青睞香港?截至8月中旬,已有37家中資企業赴港上市
    截至8月8日,今年赴港上市企業融資規模已達1870億港元,超過去年全年。眾人拾柴火焰高,內地企業在今年扎堆赴港上市「功不可沒」。香港資本市場憑藉哪些優勢讓眾多優質公司選擇赴港上市?這些企業又為何在此時瞄上了港股市場?
  • 安信證券:通才教育赴港上市 山西省第二大民辦高校市場份額達12%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安信證券■通才教育赴港上市(山西工商學院),有望成為山西民辦高教第一股:通才教育申請赴港IPO,山西省第二大民辦高校,按人數計算的市佔率為12%:通才教育是山西的民辦高等教育機構,
  • 領地集團赴港IPO「補血」 負債高企「千億夢」難圓
    來源:東方財富網原標題:logo 領地集團赴港IPO「補血」 負債高企「千億夢」難圓 疫情籠罩之下,國內房企赴港上市數量並未明顯減少,即使面對認購不足、股價下滑、無法過審等不利因素,依然無法阻擋房企們的上市熱情。
  • 內地教育企業赴港IPO大起底 業績和市值排行榜揭秘未來潛力板塊|專題
    在行業迎來「風景獨好」之際,港股資本市場也呈現出一片活躍態勢,內地教育企業掀起一股赴港募資的熱潮。甚至有教育行業人士稱,2019年的港股市場開啟了「教育股」元年,IPO的教育企業受到投資者諸多關注。《投資者網》根據公開信息統計,2019年內地赴港IPO數量最多的行業包括:建築、教育、地產、工業工程、生物科技、軟體等行業。2019年其中教育公司有10家,而2018年為8家,教育企業赴港IPO的熱度不減。
  • 上海尚德啟智擬赴港上市,2017年營收4.92億元
    上海尚德啟智擬赴港上市,2017年營收4.92億元 作者:西瓜 發布時間: 2018-08-02 07:01
  • 蓮外教育赴港IPO 收入單一流動負債高成隱憂
    來源:證券日報教育公司赴港上市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 10月22日,《證券日報》記者從港交所官網獲悉,又一家民辦教育公司蓮外教育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蓮外教育),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說明書。招股說明書顯示,蓮外教育為學生提供由幼兒園至高中的教育服務,其在浙江省麗水市運營兩所學校(包含三個校區),即蓮都外國語學校(其中白雲校區教授小學及初中課程,怡景校區教授特設中國課程)以及蓮都外國語學校幼兒部(紫金校區),並已建立高中部。截至2018年9月1日,蓮外教育旗下學校共錄取4794名學生。
  • 亞東集團擬赴港IPO 毛利率僅13.6%
    原標題:亞東集團擬赴港IPO 毛利率僅13.6%   亞東集團控股有限
  • 粵企赴港借貸有望破題
    近日,本報記者從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人士處獲悉,若干家廣東省內註冊的企業將可赴港申辦短期人民幣貸款,在一定額度內按外債形式回流內地(省內)使用。  2012年初,在粵港合作的大框架下,央行廣州分行曾下發跨境人民幣融資業務指引,擬允許在粵港資企業和廣東省內駐港企業通過香港母公司、分公司,向香港的銀行申請人民幣貸款用於廣東省內項目。
  • 聚焦內地人赴港打疫苗熱潮
    近年來,赴港打疫苗已成為內地人的新選擇,《環球時報》記者就此採訪了多位業內人士,其中,關注醫療話題的香港立法會議員陳恆鑌表示,內地人赴港打疫苗其實早已很普遍,香港疫苗是否足夠,關鍵在於供應方,與內地客人關係不大。香港私人執業醫生邱健則提醒內地客人,赴港打疫苗千萬不要盲目,做好足夠的評估才是降低健康及財產風險的方法。
  • 赴港接種疫苗熱潮又起? 香港衛生署:相關疫苗供應穩定
    此次的疫苗事件也引發香港家長的擔憂,害怕內地家長帶孩子赴港打疫苗的熱潮又起,造成缺貨。實際上,基於目前中國內地的醫療服務和資源供需不平衡的現狀,越來越多中產階級選擇去香港接受醫療服務,尤其是疫苗接種。比如在九價HPV疫苗尚未在中國內地上市之前,內地年輕女性多選擇到香港接種疫苗。有數據顯示,內地每年約有200萬人赴港注射HPV疫苗。
  • 赴港記丨疫情之下,一家物業公司的赴港上市之路
    2月8日,香港特區政府關閉了除深圳灣之外的所有關口,並要求所有經大陸返港的人強制隔離14天。這意味著,深港兩地的差旅不得不暫停——這也是燁星集團管理層無法完成港交所敲鐘的原因。在這個消息出來的第一天,對於趙偉豪及其管理團隊來說,更多的是擔心。自從1月31號補充完財務數據後,燁星集團重新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
  • 業績增速放緩,負債率高居不下 立白系「驅蚊一哥」赴港IPO勝算幾何?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楊仕省 見習記者 羅金惠 深圳報導繼藍月亮、農夫山泉等快消品公司紛紛選擇上市後,曾揚言不需要上市的立白系也坐不住了。近日,立白集團旗下的朝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朝雲集團」)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擬於港主板上市。
  • 內地掀赴港打疫苗熱潮 香港當前未現「疫苗荒」
    內地掀赴港打疫苗熱潮 香港當前未現「疫苗荒」 2016-03-25 09:12:59  赴港打疫苗人數有增加  香港疫苗價格和內地差不多,最重要的是香港對藥物的監管嚴謹,並且都是採取預約式,所以很多內地家長利用遊玩假期,順便帶孩子來香港注射疫苗。不少醫療中介公司的赴港「打疫苗」業務也突然「火」了。廣州某醫療中介工作人員張小姐表示,每天都收到十多個預約和諮詢電話,去香港為寶寶打疫苗的客戶明顯增加。
  • 優然牧業赴港IPO,是「奶源大戰」再升級的前兆?
    隨著優然牧業在全球奶製品行業的地位愈發穩固,11月29日晚間,中國優然牧業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主板掛牌上市,華泰國際和瑞信擔任聯席保薦人。若優然牧業能夠成功赴港上市,伊利所掌控的3家規模化牧場企業將全部完成上市流程。可以想見的是,頭部乳企之間的奶源爭奪戰也會變得愈加激烈。
  • 艾德一站通:京東最快6月赴港IPO?中概股回歸迎來港股打新良機
    京東(JD.US)計劃赴港IPO。這也是今年繼百度(BIDU.US)之後,又一個重磅中概股。艾德一站通觀察到,3月16日早間消息,據《香港信報》報導,阿里巴巴(09988.HK)在港上市後的優異表現,加快了中概股回歸的進程。中國第二大電商平臺京東(JD.US)已與包括瑞銀及美銀在內的投行接洽探討在港二次上市,料會協助處理相關回流事宜,最快在今年上半年向港交所提出申請。
  • 港股打新「教育行情」紛紛赴港上市!開戶上艾德一站通吃肉行情!
    01 通才教育申請赴港IPO 據艾德一站通了解,通才教育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旗下有一所民辦大學山西工商學院。2011年,山西工商學院獲教育部批准為山西第一所民辦本科學院,今年10月,教育部同意山西工商學院舉辦者由「牛三平」變更為「山西通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