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博大精深:但為何「編程」都用英文?專家說出真相,迫不得已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國在各項科技領域都取得了比較不俗的成就,最近,華為鴻蒙系統的曝光,讓很多網友開始對系統編程充滿好奇,眾所周知,我們現在通常用英文來編寫程序,那麼,中文博大精深:但為何「編程」都用英文?專家說出真相,迫不得已!
涉及到編程的專業大都為理工科類專業,對於很多理工科學生來說,英語一直是最令人頭疼的學科,但實際的專業課,卻必須要依賴英語來編程,這讓很多網友非常苦惱,那麼,為什麼必須要用英文呢?
第一個原因,編程起源於西方。
在科技領域,美國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在美蘇爭霸時期,美國的科技實力曾經進入了飛速發展階段,計算機等眾多新科技也在美國陸續誕生,因此,編程也誕生於美國,美國使用的是英語,在美國誕生的編程也必然會使用英語來完成。
程序在發展的過程中,人們為了達到不同的運行效果,會構造不同的程序語言,而這些程序語言的語言體系和組成部分都是以英語來構造,因此,即使是現在,想要使用相應的計算機預言,就必須按美國的程序體系和語言規則來編寫。
第二個原因,語言特性不同。
很多網友認為,隨著我國科技的發展,我國也應該以中文為基礎,開出幾套比較完善的程式語言,這樣在學習編程時將會非常容易。不得不說,這樣的想法還是非常好的,但中文或許並不適合用來編寫程序。
英文一個單詞的意思通常比較簡單,但是在中文中,一個漢字,有多種解釋,因此,如果用在程序中,就無法確定出程序的具體內容,也就無法實現程序的具體運行,相反,含義簡單的英文則更適合用來編程序。
另外,想要編寫一個軟體或者是一個系統,程序的體積是非常龐大的,英文所佔的字節數相對較小,但中文所佔的字節數就會非常大,因此,與中文相比,英文更符合大型程序編寫和運行的體積要求,所以這也是迫不得已的。
在未來,你覺得有可能實現中文編程麼?
本文為原創作品,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