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導】5月3日出版的臺灣《聯合報》在頭版頭條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接受該報專訪時提出所謂「新情勢、新問卷、新模式」的兩岸關係互動新主張,不料遭到兩岸輿論的痛批。國民黨主席參選人吳敦義批評蔡英文「用華麗的、很多人都不懂的詞藻,試圖解決沒智慧、沒能力面對的問題」。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稱,蔡英文要北京「調整兩岸立場」來遷就隱性「臺獨」路線,如非自不量力,就是痴人說夢。
所謂的「三新」,蔡英文解釋說,臺灣與大陸要正視「變動中的情勢」,共同來維持一個和平穩定的狀態,這是雙方需要努力的,而且需要有一些結構性的合作關係。
蔡英文強調,如果大陸一直在講,一張沒有答完的考卷,她覺得那是一個「沒有善意的講法」,因為情勢已經改變了,是一個大家共同維持的局面。面對新的問卷,不是任何人可以單獨解答的,是大家要共同來解答。她覺得「現今兩岸關係需要的彈性與善意是不足的」。
她稱去年「5·20」就職演說「代表臺灣社會最大的公約數」,「也是最大的善意」,希望大陸能夠認知到這一點。她還呼籲大陸「還是好好地想一想,一個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對大家都是有利的」。
最後,蔡英文說,今年的WHA臺北迄今尚未收到邀請函;她表示,這件事是一個重要的指標,「真的要請對岸小心地處理」,否則會讓兩岸關係受到一定程度的傷害。
去年「5·20」蔡英文上臺當天,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負責人發表談話,重申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關鍵在于堅持「九二共識」政治基礎,稱注意到蔡的就職演說沒有明確承認「九二共識」和認同其核心意涵,沒有提出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具體辦法,「這是一份沒有完成的答卷。」
蔡英文的「三新」提法3日在島內引發強烈反彈。臺灣中天新聞稱,在這場專訪中,提及兩岸、區域和平、國際空間等議題時,蔡英文不知有意無意「7次」提及需要大陸釋出「善意」,令臺灣人擔憂。民進黨昔日批評馬英九隻會倚靠大陸「善意」,如今自己似乎更加指望大陸「善意」。如若對岸不願釋出「善意」,蔡英文所謂「三新」,所謂「結構性合作關係」,豈非都只是空談?
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洪孟楷說,所謂「新問卷」,「我們要問蔡總統,臺灣的問卷是什麼?答案又是什麼?」他批評,一年了,人民已經厭煩「文青式」的空洞說法,「請對人民講白話、講實話、講真話!」他警告蔡英文當局不要誤判情勢,操作政治。「WHA無法出席,只怕也不是一句對岸打壓那麼簡單。」
深綠陣營同樣不滿蔡英文此番表態,激進「臺獨」分子蔡丁貴3日直接質問蔡的談話到底是「屈服還是善意」?他說,「新問卷」的意思就是蔡英文請大陸重新發考題,以前的考卷要作廢了,而沒有明確「新情勢」,也還不知道大陸的「新問卷」是什麼就談「新模式」,只是憑空想像而已。
臺灣文化大學講座教授陳一新表示,蔡英文自認為在專訪中放出一些信息,可以緩解臺灣所面臨的國際及兩岸關係的惡化,但實際上蔡「低估了美國和大陸,高估了自己,錯估了政策。」
臺灣世新大學教授遊梓翔3日在臉書上怒轟「三新無用」,「蔡所說的話究竟『新』在哪?真認為這樣的空話能解兩岸僵局?」他說兩岸真正的問題在民進黨的「三心二意」,所謂「三心」指「聯美制中」「聯日制中」「臺灣獨立」的心,「二意」則是對大陸的敵意、有事沒事來段空話應付一下的虛情假意。
「情勢改變了」,臺灣銘傳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楊開煌3日在「中時電子報」撰文稱,現在不能假設臺灣在兩岸關係中是「自變項」,更不能假設兩岸關係惡化中大陸受害會大於臺灣,這才是「情勢改變了」後,蔡英文必須誠實告訴民眾的事。
3日晚,蔡英文第4次在推特上向國際社會喊話:不應以任何理由排除臺灣參加WHA。不過這一次她用的是日文。「中央日報網絡報」稱,蔡以臺灣能否參加WHA作為兩岸互動的重要指標,如此近乎要挾的口吻,使得人們從她身上完全看不到遠見視野。
臺北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柯牧洲3日在臉書上寫道,想要改善大陸對臺灣的旅遊順差,就得擴大陸客來臺人數。對岸等著蔡當局補交考卷,臺灣百姓等著漫長的執政期;眼看著大陸愈來愈有自信心,臺灣卻愈來愈驚心。比起臺灣在兩岸問題上拋出「新情勢、新問卷、新模式」3個新主張,如何創造出讓人民滿意的數據更有說服力。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環球時報記者 谷棣 季諧】
閱讀更多內容請參見今日出版的《環球時報》或下載登錄新版「環球TIME」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