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記者 張妍 文/圖
每到清明節前後,深圳的山谷裡溪水邊,便會有一種被稱為「南粵奇花」的禾雀花悄然綻放。昨日,記者在當地原居民的帶領下,來到了大鵬新區葵湧辦事處壩光社區坪埔村,探秘了深圳最大片的彩色禾雀花群。
據當地人稱,這根禾雀花藤已有近百年歷史,在深圳實屬罕見。但由於禾雀花藤為野生,沒有得到適當的照看,這根古藤四周的禾雀花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當地人建議能否圍繞禾雀花建起社區公園,保護好這個春天的奇特美景。
今年延遲近20天綻放
溫暖溼潤的深圳,四季繁花。春季更是百花齊放,爭妍鬥麗,本土的木棉花、簕杜鵑,來自巴西的黃花風鈴木爭相在街頭盛放。
可唯獨禾雀花,藏在山谷裡,兀自綻放。而且花期只有短短兩周,錯過了就又要再等一年。深圳最常見的禾雀花為奶白色,帶著淡淡的綠,在深圳禾雀花最為密集的馬巒山郊野公園開放的全都是奶白色的禾雀花。
其實禾雀花還有較為罕見的彩色品種,記者通過壩光原居民李先生了解到,壩光社區有一大片野生的彩色禾雀花群,且有一根粗壯的老藤,每年開花十分壯觀,如同一樹成千上萬隻紫紅色的小鳥聚集。
昨日上午,在李先生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壩光社區坪埔村。沿著水庫往相反方向步行,兩邊高大的喬木與低矮的灌木在水汽的氤氳下都長得鬱鬱蔥蔥,大約走了數百米,就見到地上開始出現凋謝了的黑褐色禾雀花,再抬頭眺望,樹上還有三五成群的「小鳥」呈圍抱狀。
越往裡走,禾雀花越多。「這棵就是老藤。」順著李先生的手指,記者見到一棵直徑足有30釐米的禾雀花藤,斜斜地依靠在旁邊的相思樹上。而這幾棵相思樹也足有五六米高,高高低低的樹枝上全被禾雀花藤枝掛滿了,可以想像盛放時的壯觀景象。
在老藤周圍,記者粗略統計了一下,至少還有七八棵禾雀花藤,全都開著紫紅色的禾雀花。走近細看,禾雀花深綠色的花託帶著細細的絨毛,像是雀頭。淺綠色的花冠呈半圓狀,像弓起的雀背;兩側紫紅色的花瓣翹起來,向躍躍欲試的雀翼;底瓣為淡紫紅,像後伸的雀尾。
「今年來得有點晚。」李先生告訴記者,清明小長假那幾天正好是壩光彩色禾雀花最盛之期,自己的朋友圈裡都是原來老街坊鄰居曬的禾雀花圖片。沒想到今天來,禾雀花已經凋謝了近半。「估計過了這個周末,就看不到了。」
據了解,由於去年冬天寒冷且今年開春雨水頻繁,花朵普遍延遲開放。今年禾雀花也延遲了近20天才開。
原居民建議建小型公園保護
比起禾雀花凋謝過半更讓李先生心疼的是,他發現老藤附近的其他禾雀花藤似乎有被人為破壞的痕跡。
「有的人隨手將禾雀花藤摘下來,回家插種。」李先生說,其實禾雀花一年只開一期花,開花時有股淡淡的腐臭的味道,而且花上有一層細細的絨毛,扎入皮膚會奇癢,並不適合家庭養殖。
「你摘一枝,我摘一枝,過兩年就無花可看了。」李先生的擔心得到了坪埔村原居民王先生的證實。由於這片禾雀花是野生的,無人看管,靠近水庫的禾雀花藤都被人為破壞了,所以今年禾雀花盛放時也較往年規模稍小。
50多歲的王先生以前曾是坪埔村村長,祖祖輩輩在這裡生活,他說,這棵禾雀花老藤的具體樹齡不詳,但自己很小的時候,這棵老藤已經很粗壯了。「我們管它叫『池藤樹』,以前沒有麻繩和鐵絲,就用這個藤來抬石頭。」王先生說,禾雀花除了花朵好看外,藤的韌性極佳,是搬運重物的好幫手, 「本地人都很喜歡這棵禾雀花,年年都會回來看。」李先生則表示,這棵老藤應該有近百年歷史。
記者獲悉,禾雀花又名白花油麻藤,本身就是國家二類保護植物。而這棵禾雀花老藤為更加罕見的彩色禾雀花,每年掛花近萬朵,生命力旺盛,歷史悠久,更加罕見。李先生建議將這片彩色禾雀花及附近水庫也建成一個小型社區公園,規範管理起來,讓禾雀花藤得到更好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