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我不怕錘防騙網
對於社交電商,阿里巴巴始終心有不甘。
媒體上口碑不佳的淘小鋪在一紙判決書之後,使本來就快涼涼的小小鋪更加前途不明;不過阿里對於社交電商並不是只有一張牌可打,旗下還有淘花,還有採源寶。
奇怪的是,去年就早已經出來的採源寶,這些時候突然就火了。
原因就是坊間推廣消息稱:
1 推廣完成一萬人,每月阿里巴巴固定給獎金10萬元,每月都有!
2 甚至未來都已經計劃好了,讓1萬名掌柜年入百萬。就是這些掌柜要賺走阿里的100億。
3 這次阿里非常重視採源寶,要補貼100億來推廣。
4 三種掌柜制度,V1高佣金,V2月入2萬,V3月入10萬。
圖片看不清可以保存手機再看
以上四條,全網都隨處可找到,但是採源寶官方是不是這樣推廣的,我暫時沒有去核實。
今天主要說說這個採源寶的前途。同樣的,我認為還是將涼涼的!
本質上和淘小鋪以及其他社交電商一樣:
別的社交電商要交會員費,採源寶免費加入!
和其他社交電商一樣都是推廣賺佣金,自用省錢?
和其他社交電商一樣都是推廣別人加入你的團隊,然後平臺有團隊獎勵。
主要就是以上三點,小編也將圍繞以上三點來說:
一 交入門費的利與弊:
以前的社交電商是要交錢才能加入的,差不多定價都在399元左右。而採源寶是不要交錢的。只要你人來就可以。
這一點反而更讓我覺得採源寶涼得比別的平臺還要快。連錢都不要交了,入門太容易,人群湧進來沒有成本,那麼離開也沒有成本!一旦用戶在朋友圈推廣也幾次,發現沒有賺到錢,也沒有拉到人,那麼就會覺得推廣難,這錢不好賺,然後直接就不幹了!這不像其他的社交電商由於交了錢,具有一定的回本心理!所以會期望自己努力一把把入門費賺回來,或者自己多買買東西,心理上自用省錢,把入門費賺回來。
所以,交入門費,媒體們口誅筆伐,不交入門費,用戶粘性差得狠!
二 推廣賺佣金,自用省錢?
不做工廠,不做電商,你們根本不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
阿里巴巴一年的誠信通會員費是:6888元/年。交了錢,你以為就有生意了? NO NO NO ! 你必須要會運營,還要打廣告(生意寶),還要補單,做活動,面臨同行競爭等等。
阿里巴巴批發網旗下的採源寶一參與進來,原本工廠養活自己,養活阿里就能活下去,然後現在開始要給社交電商的你們一份佣金。 所以,你以為你買得很賺,僅僅是你以為而已。事實上,廠家會把所有成本都算進去的!
然後看一下採源寶(坊間)介紹:
V1 收益為銷售額12 -28%
V2 收益為銷售額14-34%
V3 收益為銷售額16-39%
敢問,這些掌柜吃下這近40%的利潤,羊毛在哪出來的?
除此之外,還有平臺分紅,進貨差價。
你們把你下面的粉絲當提款機嗎?人家是傻還是你爹?
三 推廣別人加入你的團隊,然後平臺有團隊獎勵。
以前組建團隊,人越多,買東西越多,然後你有佣金越高,很多時候媒體會把這叫著「拉人頭」。 在採源寶裡面,這叫培養下一級掌柜。
V1 鎖定三十個粉絲 30個人。
V2 鎖定10個V1 300個人。
V3 鎖定5個V2 1500個人。
很多人小白根本不了解最根本的東西,就聽大V們忽悠,說風口來了,阿里巴巴送錢了(100億扶持)。然後跟風進去了。
這個採源寶有多火?
很多人為了擼阿里推廣的羊毛,不惜自己花錢在百度打廣告來推廣:
團隊起來了,東西買一買,一個月賺10萬,擼完這推廣補貼再說。期間還有很多小白自買做數據等等。
阿里可能是真的想做好社交電商,但是採源寶從模式上來講,我覺得成功可能性非常小。高開低走已成必然。
為什麼要撞破頭吊在一顆社交電商上?
為什麼不能以人民利益為根本利益?
好好做好自己的電商平臺。
用戶--阿里----廠家
這可是阿里的起家之根本啊!
你非要多加幾層進來,那不是回到2003年了嗎?
你們是要把自己給改革回去?
希望這些是阿里有些高浮於世的小領導搞出來的,雖然無傷大雅,但是有損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