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歷來對「四」這個字情有獨鍾,什麼「四大發明」「四大名著」「四大美女」「四大書院」……,從古至今,我們總喜歡給事物歸類為「四大」的美稱。但令人感到疑惑的一點是,我國現如今居然一直沒有「四大名校」之稱的說法,只有最高學府之稱的「清北二校」。
因此,有人就在好奇,說這要是給百所高校也來個「四大名校」,那麼除了清華北大能名列其中之外,這剩餘的兩個學校應該是誰呢?一時間,很多人對於我國這「四大名校」也越發好奇。那哪些高校也有資格被光明正大地稱之為「四大名校」呢?
首先,毫無意外清華北大排名前二,我國公認的第一學府,我們高校排行榜前二的位置永遠都是清華北大兩校在競爭,其他高校只能從第三的位置開始相互較量。清華、北大無論從人文情懷、歷史底蘊,還是學科能力、科研實力來說都是我國最無爭議的前二。學校自建校至今,擔任過救亡圖存的重任,經歷過炮火歲月的洗禮,在一代又一代能人志士的不懈努力當中,清北二校在歷史的長河中積澱了豐厚的文化內涵。
而且,從2017年第四次學科評估的最終結果來看,清北二校各自有21個A+學科,是我國眾多高校當中的佼佼者,擁有著最頂尖的實力。因此,清北二校就各方面的綜合實力而言,它們絕對有資格擔任我國最高學府的名號。
但這第三、第四的位置就比較令人糾結?不同高校排行榜對於第三、第四的名次也是各有所指?因為不同排行榜的側重有所不同,於是第三和第四的位置也越變越模糊,更別說要明確的來個「四大名校」。
不過,綜合五大高校排行榜的不同排名結果來看,我們總結了經常排名於第三、第四的幾所高校,分別是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但這幾所高校的最終排名卻沒有一個固定的名次,只能很籠統的稱之為我國的十大高校,不管那兩所高校和清北二校共稱為「四大名校」,這背後所需要面對的爭議都挺大的。
「四大名校」這個問題之所以現如今還一直沒有得到一個合理的答案,這其實離不開高校的不斷發展。清北二校就實力和名氣而言的確是有目共睹的最高者,在世界高校排行榜中都是名列前五十,常年霸佔我國前二。但對於復交浙科這幾所高校而言,它們的發展空間還很大,又各有其優點,自然我們不能就目前的情況來一概而論。不過,不知道大家是如何看待我國「四大名校」這個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