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
青島西海岸新區中醫醫院兒科門診
皰疹性咽峽炎患者數量陡增
兒科醫生為家長帶來了防治要點
一起來漲漲知識吧
案例:手足口病?NO!皰疹性咽峽炎!
家住黃島的5歲男孩陽陽突然發燒,家長以為只是普通感冒也沒太在意,給他餵了退燒藥。兩天後,陽陽喊著嗓子疼,疼到不願吃飯,口水多,喉嚨裡有皰疹。這可嚇壞了一家人,生怕陽陽得了手足口病,趕忙帶到青島西海岸新區中醫醫院兒科就診。
經過兒科副主任白亭文的仔細診斷,陽陽的症狀並非手足口病,而是皰疹性咽峽炎。白亭文在為陽陽辨證時發現,舌質紅,苔白稍膩,脈濡弦數,是典型的溼熱證,遂為其制定了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案,並開具了「醒氣散」外用漱口,以達到快速緩解潰瘍疼痛,改善食慾的效果。陽陽服藥當天咽痛明顯減輕,食慾改善,囑繼續用藥,避免寒涼屬性食物攝入,以防寒溼痺阻氣機,遷延病機。
特色:「醒氣散」治療皰疹性咽峽炎的優勢
1、退熱快,緩解疼痛迅速。
2、安全,無副作用。
3、使用方便,患兒接受度高。
4、避免輸液治療。
中醫解析:關於皰疹性咽峽炎的那些事
兒科副主任白亭文表示,皰疹性咽峽炎可歸為「口瘡病」、「喉痺」、「喉瘡」等範疇,臨床以發熱、咽痛、厭食、流涎等為主。《小兒衛生總微方論咽喉總論》認為:「小兒咽喉生病者,由風毒性熱博於氣血,隨其經絡虛處所著,則生其病」。意思是說,孩子咽喉的疾病,多與風熱入侵、脾胃溼熱有關。孩子容易感染皰疹性咽峽炎,是由於外邪與咽部氣血相搏結,內乘脾胃虛弱,鬱而化熱,溼熱痺阻於咽喉,導致咽部紅腫疼痛,出現皰疹或潰瘍。遂採用醒氣散漱口、口服方法,以達到醒氣化溼,疏風散熱的效果。
醫生:皰疹性咽峽炎高發於夏季,雨水較多,溫度漸漸升高,給病毒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最容易「中招」的恐怕就是家中的孩子了。
家長:這種病有啥表現啊?
注意:皰疹性咽峽炎的病程表現
1、潛伏期2-7天:患兒沒有任何症狀,但體內病毒在大量複製。
2、前驅期1-2天:突然持續高熱或反覆高熱38℃-40℃,並伴有咽喉紅腫、食欲不振等症狀。
3、水皰期2—3天:除高燒外,口腔上顎黏膜出現水皰。
4、潰瘍期:低燒或退燒,但也到了患兒最痛苦的時期,因潰瘍疼痛出現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現象。
護理:得了皰疹性咽峽炎怎麼辦?
1、降溫處理:退熱處理是為了增加寶寶的舒適度。可以溫水擦浴。禁止酒精擦浴,不推薦冰水擦浴。38.5度或者39度以上建議使用退熱藥(對乙醯氨基酚或者布洛芬)
提示:皰疹性咽峽炎是病毒所致,服用抗生素無效,所以不要用抗生素!
2、口腔的護理:醒氣散漱口最好,也可以用溫涼開水或淡鹽水漱口。潰瘍處塗抹魚肝油等有助於緩解疼痛。
3、飲食護理:患病期間,孩子的消化功能減弱,飲食應以流質、易消化為主!2歲以下的寶寶以牛奶為準,注意牛奶要加熱促進蛋白質變性,減輕腸道負擔,飲用時不能太熱,也不能太冰,防止刺激寶寶口腔,增加孩子的痛苦。2歲以上的寶寶以稀飯、米湯、麵條為主,餐具要及時消毒,可以漱口的孩子,可以每天用淡鹽水漱口。
學習:如何預防皰疹性咽峽炎?
幫助孩子勤洗手、吃熟食、喝乾淨水,保持胃腸道健康,注意加強日常鍛鍊,居室勤通風、被褥常晾曬、玩具多消毒,公共場合儘量少去。
家長要密切觀測患兒的精神狀態
有無肢體抖動、易驚、皮膚溫度
以及呼吸、心率、血壓是否正常
一旦出現危重信號
需及時就診或複診!
兒科諮詢電話
病房:86860205
門診:86860216
【來源:半島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