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口流入最多的十個城市,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佔半壁江山

2020-10-18 地理沙龍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說:21世紀什麼最重要?答案是「人才」,沒錯是「人才」也就是「人」。人類社會的所有問題歸根到底都是「發展問題」,而最最根本的問題是「人口問題」,所以研究人口地理學對於一個國家和社會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弄清楚了人口問題的發展脈絡,才能更好的進行社會治理,才能更好的指導我們個體的生活和投資。

2018年人口流入十強城市

人口地理學研究的內容非常豐富,既包括人口數量、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年齡結構、人口性別比例等基本信息,也包括人口素質、人口遷移(人口機械增長)等複雜信息。人口地理學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有極強的大數據收集和處理能力,在這一方面我們國家是發展比較快的。

廣州

比如,我們之前就發文介紹過,2018年我國的城市化水平達到了59.58%,接下來已經進入到了城市化的後期階段,除了一部分繼續從農村到城市的人口遷移,還將會出現從城市到城市的人口遷移。也就是說我國眾多城市的人口增長將會出現風化,有的城市人口會繼續增加,有的城市人口會保持穩定,而有的城市人口將會出現減少的現象。

中國城市分布圖

根據我國一二線城市的人口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人口增長最快的10個城市分別是深圳、廣州、西安、杭州、成都、重慶、鄭州、佛山、長沙和寧波。其中深圳和廣州人口增長超過40萬;西安和杭州人口增長超過30萬;成都、重慶、鄭州、佛山和長沙人口增長超過20萬;寧波人口增長超過19萬人。其中,深圳市2018年新增人口數量最多,達到49.83萬人,位居所有城市第一位。

深圳

以上數據,既包含了人口的自然增長,也包含了人口遷移,而且更多的佔比應該是通過人口遷移流入的人口,也就是說在過去的一年中,人們選擇在上述10個城市落戶的人口數量是最多的,或者說人們更願意去上述10個城市。當然,一方面是經濟原因,這些城市擁有更多的就業機會,以上城市中除了佛山(9935億元)和西安(8349億元)之外,其餘8座城市2018年GDP都超過了1萬億元,強勁的經濟實力是吸引人口流入的關鍵因素。

中國夜間燈光地圖

其次是優越的地理位置,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國經濟實力最強的區域,也是萬億以上城市最為集中的區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兩大強勁引擎,有著優越的經濟地理位置,而且兩大城市群對全國都有很強的人口拉力,吸引人口往長三角和珠三角遷移,深圳、廣州、杭州、佛山和寧波等城市就是其中的代表。除此之外,西安、成都、重慶、鄭州和長沙也都是我國各區域的核心城市,對周邊地區很強的輻射作用,發展迅速。

重慶

我們通過分析2018年我國人口增長最快的10座城市,對於我們個人來說也是十分具有意義的。因為,人口是城市發展的根本,人口流入較快的城市,一方面說明經濟發展較好,另一方面將來隨著人口流入,經濟發展也相對來說有一定的保證,也是我們就業的首選方向。其次,隨著我國城市化進入到後期,我國的房地產行業也進入了發展後期,一般來說人口流入較快的城市,城市房地產發展更有保障。

杭州

相關焦點

  • 2020十大人口淨流入城市排行榜公布!_中國網
    ,其中珠三角4個,長三角4個,京津冀2個。珠三角人口密度最高珠三角的東莞和廣州分列四、五位,兩市的人口淨流入都超過了570萬人。目前,淨流入人口超過500萬的也就四個一線城市和東莞。值得注意的是,在人口淨流入前五名的城市中,有3個來自珠三角地區,分別是深圳、東莞和廣州。此外,珠江西岸的佛山淨流入人口也超過了350萬人,位居全國第七,可見珠三角對外來人口的吸引力。
  • 2020年大城市人口淨流入最多的城市Top10
    大城市公共資源網越好,就業問題越多,對外來人口的誘惑力就越大。前不久,有新聞媒體依據國家統計局最近發布的相應信息及其一部分大城市的統計年鑑,對42個關鍵大城市的人口數量流入具體情況做好了整理。從信息看來,現階段人口數量流入數最多的10個大城市分別是上海、深圳、北京、東莞、廣州、天津、佛山、蘇州、寧波和杭州。這其中,珠三角4個,長三角4個,京津冀2個。上海的人口流入做到了958.84萬人,總產量穩居全國首位。深圳以793.17萬的流入人口數量穩居第二。
  • 2019年人口淨流入最多的十座城市,其中有八座位於我國南方地區
    2019年我國人口流入最多的十座城市分別是:杭州(淨流入55.4萬人)、深圳(淨流入41.22萬人)、廣州(淨流入40.15萬人)、寧波(淨流入34萬人)、佛山(淨流入25.29萬人)、成都(淨流入25.1萬人)、長沙(淨流入23.98萬人)、重慶(淨流入22.53萬人)、鄭州(淨流入21.6萬人)和西安(淨流入19.98萬人)。
  • 2019年流入人口城市排名出爐,這些城市為何最有吸引力?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正在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第四極」,除了經濟發展以外,資源尤其是人力資源的分配是關注的重點。日前,DT財經聯合聯通大數據發布了2019年流入人口城市排名,成都排到第3位,前面是上海、東莞,而北京、廣州則緊隨其後。
  • 2019全國流入人口TOP10城市出爐,第二名萬萬想不到!
    近日,第一財經發布了 2019年流入人口城市TOP10排行榜。 這份榜單與很多人意識中的排名很不一樣, 上海流入人口最多,高居首位毫無懸念, 北京、廣州、深圳卻依次僅進入前六。
  • 從中國人口遷徙,看未來10年哪些城市能崛起!
    例如,2018年淨廣東(絕大部分流入珠三角)淨流入人口80多萬,但珠三角農民工淨流出就達186萬,這意味著珠三角的非農民工人口淨流入近270萬。因此,非常明顯地看出,珠三角的人口變遷實際上是在「騰籠換鳥」,而且依然是全國人口流動量最大的區域。
  • 經濟強市10年人口版圖:珠三角4市成「人口贏家」
    人口普查的數據,將透露出眾多城市在過去10年的人口及經濟變化的「玄機」,而這在2019年的數據中已經初露端倪。  21世紀經濟研究院統計了2009年經濟排名前25強的城市,以及2019年經濟排名前25強城市,總共29個城市中(有4城市新上榜),珠三角4市:東莞、深圳、廣州和佛山,位列過去10年GDP前25位城市人口增幅第2、3、4和6位。
  • 下一個「鶴崗」在哪裡——2018年全國人口流動地圖大盤點
    根據我們的測算,我國東部地區持續呈現人口淨流入,2011年以來人口流入總規模已經達到742萬人。2018年東部地區依然延續了這一趨勢,人口淨流入99.3萬,10個東部省市中有7個為人口淨流入地區,與中西部省份相比,優勢非常明顯。圖表:各地區人口淨流入趨勢(萬人)
  • 經濟強市10年人口版圖:合肥等新一線城市崛起 珠三角4市成贏家
    21世紀經濟研究院統計了2009年經濟排名前25強的城市,以及2019年經濟排名前25強城市,總共29個城市中(有4城市新上榜),珠三角4市:東莞、深圳、廣州和佛山,位列過去10年GDP前25位城市人口增幅第2、3、4和6位。
  • 2018年全國人口流動地圖大盤點
    2018年我國東部10個省市中有7個為人口淨流入地區,南方省份淨流入人口也高達168.5萬。從省份來看,廣東、浙江、安徽人口淨流入最多,而北京人口淨流出排全國第一。從省內情況看,向省會和「雙子星」等核心城市集中非常明顯。2、什麼驅動了流動?一看經濟,二看政策。
  • 每6個人就有1個流動人口 如何減少人口「候鳥式」遷徙?
    從跨省外出人口的流向上看,仍然主要流向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廣東最多,其次是北京、浙江、江蘇和上海,分別佔跨省外出人口的17.9%、14.7%、14.3%、12.0%和8.1%,外出到這五個省份的人口佔到整個出省人口的67.0%。河南之後,人口淨流出第二位是貴州,達到928.23萬人。
  • 「成都商報」2019年流入人口城市排名,成都排第三 解碼成都城市...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正在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第四極」,除了經濟發展以外,資源尤其是人力資源的分配是關注的重點。日前,DT財經聯合聯通大數據發布了2019年流入人口城市排名,成都排到第3位,前面是上海、東莞,而北京、廣州則緊隨其後。
  • 從人口地形圖,看10年後哪些城市房價會起飛?
    截至2018年末,在滬持牌金融機構總數達到1605家。外資金融機構佔上海金融機構總數近三分之一。他們推進了上海的進一步發展,從而吸引了大量的金融人才。讓上海的房價一漲再漲,20年間,上海的房價漲了近10倍。但是如今的上海也面臨著支柱產業過於單一的困局。杭州的電子商務園區,蘇州的旅遊模範城市,南京足夠吸引人才的政策......
  • 【考向預測】2020十大人口淨流入城市排名公布,附人口遷移專題練習!
    ,對42個重點城市的人口淨流入情況進行了梳理,當前人口淨流入最多的10個城市分別是上海、深圳、北京、東莞、廣州、天津、佛山、蘇州、寧波和杭州,全部來自三個經濟圈,其中珠三角4個,長三角4個,京津冀2個。
  • 任澤平: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
    2019年前50強中,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地區分別有33、6、8、3個;一二三四線分別有4、32、14、0個,分別佔一二三四線城市數量的100%、91%、17%、0%;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長江中遊城市群分別有12、7、5、2、3個。
  • 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滬深京居前三
    2019年前50強中,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地區分別有33、6、8、3個;一二三四線分別有4、32、14、0個,分別佔一二三四線城市數量的100%、91%、17%、0%;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長江中遊城市群分別有12、7、5、2、3個。
  • 我國五大城市群人口吸引力排名,廣東高居第一,長三角不敵京津冀
    而人口增長僅次於珠三角城市群的卻不是長三角城市群,而是我國北方的京津冀城市群,這一時期京津冀同樣處於快速發展期,北京就是在這一段時間內迅速拉近和上海之間的差距。中、西部地區的長江中遊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人口則淨流出,武漢也正是在這段時間經濟排名跌到全國15名之外。
  • 廣東人口12年居全國第一,珠三角桑基魚塘如何變世界級城市群
    2018年廣東人口比1978年增加了6000多萬人。從空間布局上看,流動人口高度聚集珠三角地區。改革開放以來,珠三角大規模引進外資建立大批「三資」企業,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吸引了本省和外省勞動力源源不斷向珠三角地區流動、聚集。2010年珠三角地區流動人口總量高達2871.25萬人,佔人口比重的91.47%。人口大量流入的背後,是改革開放以後廣東尤其是珠三角經濟的快速崛起。
  • 經濟強市10年人口版圖:青島等城市如何崛起?
    21世紀經濟研究院統計了2009年經濟排名前25強的城市,以及2019年經濟排名前25強城市,總共29個城市中(有4城市新上榜),珠三角4市:東莞、深圳、廣州和佛山,位列過去10年GDP前25位城市人口增幅第2、3、4和6位。
  • 十大招工回血城市:珠三角長三角多個製造業大市閃亮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十大招工「回血」城市:珠三角、長三角多個製造業大市閃亮很多生活性服務業,都具有人口密集、流動性大的特徵,在此次疫情之中,受衝擊也比較大。這其中,從各地復工第八周招聘職位數較第一周的變化和增速,可以反應各地的「回血」情況。在這方面,增速最快的10個城市分別是東莞、珠海、深圳、蘇州、無錫、寧波、合肥、福州、南寧、長春。這其中,東莞、珠海、深圳等大灣區城市在復工第八周的招聘職位數較第一周分別增長221.46%、190.18%與18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