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中國新疆,反恐前沿》面世兩天後,另一部以涉疆反恐為主題的全英文紀錄片《幕後黑手——「東伊運」與新疆暴恐》7日晚在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播出。
時長近半小時的新片分為「中國最直接的安全威脅」「『東伊運』的分裂主義策略」與「反恐鬥爭任重道遠」三部分,在內容上與前一部影片相互印證,揭批恐怖組織「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簡稱「東伊運」)禍亂新疆的事實。
影片介紹,「東伊運」由新疆喀什男子艾山·買合蘇木在1997年成立。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泛突厥主義」「泛伊斯蘭主義」思潮傳入新疆,境內外分裂勢力鼓譟成立政教合一的所謂「東突厥斯坦國」企圖分裂中國,「東伊運」是境內外勢力勾結產生的典型恐怖組織。
中國最直接的安全威脅
新疆是中國直面恐怖主義的「主戰場」,反恐鬥爭局勢嚴峻。
在整個自治區,暴力恐怖事件曾經呈多發頻發態勢,對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據不完全統計,自1990年至2016年底,在新疆共發生數千起恐怖襲擊事件。
2012年6月29日,在新疆和田飛往烏魯木齊的GS7554航班上,發生了一起精心策劃企圖劫持飛機的暴恐事件。
6名「東伊運」恐怖分子暴力衝擊駕駛艙,試圖點燃爆炸物,計劃效仿「9·11」事件發動恐怖襲擊。機組人員和乘客最終制服了6名恐怖分子。
2014年4月30日,烏魯木齊火車南站發生了一起持刀傷人、自殺式爆炸襲擊案件,造成3人死亡、79人受傷。
警方表示,烏魯木齊火車南站「4·30」等暴恐案也揭露了「東伊運」策劃實施恐怖襲擊的主要手段——境外組織指揮、網上勾聯策劃、境內實施行動。
除了新疆, 「東伊運」多年來還在中國的多個城市實施了一系列恐怖襲擊,包括2013年天安門金水橋「10·28」暴恐案和2014年昆明火車站「3·01」暴恐案。
「東伊運」的分裂主義策略
「東伊運」利用宗教傳播極端思想、煽動民族仇恨、分裂國家。
它歪曲《古蘭經》教義,呼籲「聖戰殉教上天堂」、「異教徒」將被徹底清除。
網絡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的高速發展對反恐鬥爭也提出了嚴峻挑戰。
「東伊運」製作並發布了大量的線上暴恐視頻,所費菲薄但傳播飛速。它利用這些視頻招募成員或是滲透極端思想。
「東伊運」還盯上了婦女和兒童,多個信息來源證實了他們訓練兒童實施暴力恐怖襲擊。
在一段「東伊運」成員拍攝視頻裡,一個年僅6歲的小男孩被自己的父親要求學習開槍。
雖然孩子連連說不,卻還是在父親的要求下,拿起了槍。
紀錄片稱,大量證據表明,「東伊運」得到了奧薩馬·賓·拉登和「基地」組織的扶持,艾山·買合蘇木曾與賓·拉登會面,「東伊運」成員也曾赴「基地」組織接受訓練,部分成員受訓後潛回中國實施恐怖襲擊。紀錄片還揭露境內外恐怖分子借鑑彼此經驗的證據。
解說詞提到,「東伊運」是國際恐怖主義體系中的一部分,威脅的不僅僅是中國。2011年,大量的「東伊運」成員前往敘利亞參與戰鬥,另有成員在阿富汗和土耳其活動。
「東伊運」披著宗教外衣傳播極端思想,煽動民族仇恨和對立、策劃製造暴恐活動。一起暴恐案的主謀在紀錄片中坦白,利用追隨者較低的文化水平在「宗教」方面成為其引導者。
反恐任務任重道遠
歷史已經證明了分裂主義復燃的危害。
二十年來,恐怖分子在新疆活動猖獗,以宗教極端主義為旗幟,製造大量暴恐事件,試圖分裂國家。
不僅如此,國際恐怖勢力不斷向境內滲透,並試圖將恐怖襲擊事件上升成宗教、文明與民族之間的衝突。
有西方媒體稱,新疆的緊張局勢是經濟和文化因素所造成的。
這些西方媒體將著眼點放在民族宗教和文化問題上,但卻極少從歷史角度審視新疆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邊疆研究中心原主任厲聲教授表示,打擊恐怖主義要治標,即用各種可以用的手段遏制恐怖犯罪,在這一方面中國已經卓有成效。
他也指出,反恐也需治本,從意識形態方面來肅清恐怖主義,而這是一個需要長期努力的工作。
來源|央視新聞、紅星新聞、中國新聞網、CN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