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早上八點,法考成績可以查詢。可規定時間還沒到,就有人查到成績了。
「知道第二天要查成績,前一晚都沒怎麼睡好,還是挺擔心的。」施心瑜告訴記者,查成績時,唐詩在外面實習正在地鐵上,她、趙晨宏和謝穎正躺在床上。
施同學說:「心想著網絡會擁堵,可沒想到很順利就查到了,分數一下子就『懟』在我臉上了,118分。」
法考全國統一合格分數線為108分。
「唐詩當時也查到了分數,但因為不知道我們過了沒,怕影響到我們幾個的情緒就沒說,真的很暖心。後來,我們是在一個學姐的朋友圈發現她也通過了。」施同學回憶說,看到分數時確實有點愣住,「甚至後面兩三天,我還感覺四個人都過了不怎麼真實。」施同學笑著說,一直期盼著這個結果,真的來了。之後,她們就在「現代四大美女」四人寢室群裡,問了一句:今天晚上吃什麼?
那天,剛好趕上唐詩實習結束,四個姑娘就去吃了一頓肉蟹煲,一起慶祝。
記者了解到,施同學寢室四人是大一開始就住在一起的。大概是大三的寒假,四人商定一起準備法考,「我們一直住在一個寢室,所以彼此相處得很好。大三上學期,我們就看到大四學姐同寢室四個人都考過了,我們也想一起努努力。」當時正趕上疫情,大家在家複習、上網課。而謝穎和唐詩二人是湖北的,因疫情嚴峻,更要居家線上學習。「我當時就很擔心她們的安全,平常除了關注學習外,還要提醒她們注意防控,也很擔心會耽誤學習。事實上,她們都非常給力。」施同學說,儘管複習時心裡還沒有底,但是很希望能夠達成目標,彼此相互加油打氣。「因為心中想要,不需別人催促,即便誇下海口,心中的信念感也越來越強。」這四個女孩子之所以這麼優秀,是因為她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學習效率高。「我們跟很多傳統意義上學習好的學生不太一樣,整個寢室的感覺就有點特立獨行,」施同學說,她們都不主張死磕時間,學習時間太長,而是勞逸結合。學習一段時間之後,四個人就會聚聚餐、聊聊天、看看電影,這比一直學要有效率的多。「對我們幾個來說確實是這樣的,可能我們比較合拍,節奏也都差不多。」寢室四人最喜歡的放鬆方式就是一起窩在寢室裡看電影,什麼題材都會看。「近階段,我們看了一些能給人思考的電影,比如剛看過的一部西班牙電影《飢餓站臺》。有時候也看喜劇,單純為了開心。」施同學說。國家獎學金(1)
「外研社」全國大學生英語寫作大賽初賽三等獎(1)
浙江省省政府獎學金(2);
校級十佳學生(1);
校級一等獎學金(2);
校級二等獎學金(1);
校級三好學生(2) ;
校級優秀學生幹部(2);
校級「萬裡之星」(2);
院級"詩存萬裡」詩歌朗誦大賽第一名(1)
▲ 施心瑜是副班長兼學習委員,獲得過國家獎學金,獲過「校十佳學生」「校優秀班幹部」等榮譽。
施同學是嘉興人,身高1.7米。她從幼兒園大班開始練習遊泳,從小就很喜歡水。「上了小學之後,我作為一名遊泳運動員,每年都拿獎,基本都是冠軍。」施同學說,比如,浙江省第十四屆運動會蝶泳冠軍,嘉興市運動會50米自由式冠軍等。
粗粗算了下,施同學在遊泳方面拿了近40塊金牌。上了大學後,儘管不參加比賽了,但施同學的遊泳也沒有落下,一有時間就會去遊泳。
在大一期間,她還考出了中級救生員證和體育社會指導員(遊泳)證(相當於教練員)。
談到遊泳帶來的影響,施同學說,這個影響有很多方面,最基礎的是身體素質好,對學習和複習備考有保障;另外就是磨練了意志,「特別是在備考法考時,因為戰線長,偶爾會有接近崩潰的時候,正因為有著比較好的毅力,才能讓自己堅持下去。」除此外,施同學還有一個小愛好,「高中時喜歡上了音樂劇,偶爾會看劇、寫影評或剪視頻,還蠻有趣的。」校級二等獎學金(3)
校級三好學生(1)
校級優秀學生幹部(3)
萬裡之星(2)
校級啦啦操二等獎(1)
▲ 唐詩是寢室四人公認的「開心果」,因為她一直以樂觀積極的心態對面對任何事。每當大家遇到不開心的事情都會向她傾訴,她耐心開導。有她在的地方,總能聽到歡聲笑語,也是她的帶動讓寢室始終處於積極的備考狀態。 在施同學眼中,唐詩是個個性鮮明的姑娘,特別有意思。她說,備考期間,多少會有些心態崩潰的時刻,但唐詩很樂觀,儘管備考路很艱辛,但依然微笑面對,並用她樂觀的心態感染身邊的人。省政府獎學金(1)
校級二等獎學金(2)
校級三等獎學金(1)
校級三好學生(1)
校級優秀團幹(2)
萬裡之星(1)
校級優秀寢室長(2)
校級百佳寢室長(1)
▲ 趙晨宏是一個有計劃的人,作為一個小小「強迫症」患者,她會每日學習打卡,每天學多少,每次學多少,都在她的精準掌握之中。有時「學到濃時一往而深」還會誤了回寢的時間,「宿管阿姨知道我們是備考的會『網開一面』。有時在宿舍複習,阿姨檢查衛生時為了不打擾到我們,會有意放輕自己的聲音。考前,阿姨還用帶著鄉音的普通話鼓勵我們,心裡暖暖的。」趙晨宏說,這次通過法考,少不了宿管阿姨的支持和鼓勵。在她的字典裡,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的限制。雖然她不會刻意制定學習計劃,卻能因極高的自我要求和自律性,往往出其不意。「學霸專業」「學霸班級」頻現
源於萬裡好校風、好學風
本文由中國教育在線浙江高考幫原創發布
記者 陳顯婷 通訊員 楊瓊
監製 | 吳文建、餘新花 責編 | 陳顯婷
編輯/製作 | 白羊幫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