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原來也可以這麼玩,市實驗幼兒園的老師們遊戲中玩音樂

2020-12-11 鄭州教育信息網

陳靜奮老師組織歌唱活動《先有啥》

孩子們與陳靜奮老師快樂互動

嶽亞平教授在現場聆聽

陳靜奮老師帶來專題講座

講座中陳老師與大家互動

講座中,老師們專注的傾聽

講座後老師們向陳靜奮老師請教

  音樂是快樂的,孩子們的音樂是充滿童趣的。11月30日,鄭州市實驗幼兒園教師發展學校特邀河南大學學前教育系嶽亞平教授,南京軍區聯勤部三八保育院教研主任、南京師範大學學前教育學碩士陳靜奮老師來到鄭州市實驗幼兒園,開展幼兒園藝術領域音樂專題觀摩研討活動,鄭州市實驗幼兒園全體教師及鄭州市實驗幼兒園園長工作室的全體成員參加了此次活動。

  從南京遠道而來的陳老師先為大家帶來了大、中、小三個年齡段的音樂活動,其中有大班歌唱活動《先有啥》、中班節奏樂活動《女王的舞會》、小班韻律活動《好餓的毛毛蟲》。孩子們在快樂的遊戲中感知音樂,學唱歌曲,並用動作與小樂器表現著音樂。在活動中陳老師運用適宜的教育策略、豐富誇張的身體動作和表情吸引孩子們專注的傾聽,主動遵守遊戲規則,順利完成音樂遊戲中的任務,潛移默化的培養了孩子們合作、專注、等待、謙讓等學習品質。

  三個教育活動之後,陳靜奮老師為大家帶來了《幼兒園音樂教學——遊戲設計與教學實踐》的專題講座。從「what」、」「how」、「why」三個詞組成的思維導圖出發,提出要把孩子培養成能夠與社會互動、身心健康發展的社會人的觀點,並強調在音樂活動中培養孩子學習品質和人格品質的重要性。講座中,陳靜奮老師呈現了適用於韻律和奏樂活動的「傻瓜教學流程」:故事—動作—音樂—其他,即根據故事內容確定動作,進行音樂與故事、動作的匹配,最後給予孩子們更高、更適宜的挑戰。陳老師還運用這個活動流程,帶領老師們在《小鼓與鼓手》、《蝦與螃蟹》的音樂遊戲中對此流程加以感知、解釋與鞏固。強調遊戲期間開展活動、創編動作時要充分考慮學習者的認知經驗,用精確具體的語言引導孩子們,並在活動後進行反思,還著重指出老師在遊戲中的動作要中性,更要引導男孩子凸顯其性別特徵,不要所有的孩子都做成柔美的動作。最後,陳老師還提到活動時間調控的1/5原則,即故事和動作、音樂感知、其他提升內容、充分享受和放鬆各佔整個活動時間的1/5。

  講座現場笑聲不斷、氣氛活躍,在陳老師的引導下,全體老師積極參與互動,全身心的感知音樂,使全體老師對幼兒園音樂教學有了全新的認識,相信對老師們今後的音樂教學發展會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

 

圖/文: 實驗幼兒園 甄蕾、劉瑩、週遊莉 責編:王佳莉  | 列印

相關焦點

  • 音樂課突圍!遊戲化音樂教學,讓每個孩子都能玩音樂 | 課反饋
    在幼兒園的藝術教育中,音樂因為其抽象性,好像比「可以被看見」的美術教育更難,對幼兒的滋養也更加無形。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遊戲化的教學越來越被關注和實踐,雖然有些幼兒園開始實踐奧爾夫音樂,但大部分幼兒園音樂教學,還在傳統的慣性裡沒有作出突圍,其教學內容、表現方式,還是比較單一的唱唱跳跳。
  • 特色教室設計之互動音樂教室:音樂原來可以這麼玩
    音樂教育可以從小培養小朋友的審美,通過美感教育來啟發小朋友的道德情操,這是其他各門學科所不及的。兒童教育家陳鶴琴也指出,「音樂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可以鼓舞人的進取精神,應該為幼兒創設良好的音樂環境,培育幼兒對音樂的興趣,發展幼兒的音樂才能。」隨著現在對素質教育的重視,越來越多的學校也更注重音樂教育,甚至引進一些高科技手段,助力激活小朋友的音樂細胞,啟發小朋友的音樂天賦。
  • 音樂啟蒙=學樂器?可以從「玩音樂」開始
    自從袁隆平爺爺「小提琴家身份被曝光」後,玩博君發現原來各路「大神」年少時期就開始對音樂有著蜜汁喜愛,比如6歲就開始學習小提琴的愛因斯坦、在大北京「炫技圈粉」的普京大大……那麼怎麼給孩子音樂啟蒙呢?寶寶音樂啟蒙黃金期到底是幾歲?音樂啟蒙就一定讓孩子上手學樂器嗎?家長們馬上提出一系列令人撓頭的問題,讓我們聽聽專家怎麼說。
  • 東營市東營區實驗幼兒園開展奧爾夫音樂活動
    大眾網東營5月9日訊(通訊員 樊婷婷 喬潔) 5月8日,東營市東營區實驗幼兒園開展了奧爾夫音樂活動。孩子們通過傾聽、欣賞優美的,帶有自然韻律的朗朗上口的輕快的奧爾夫音樂,利用肢體語言自由的表達音樂,並且還可以藉助樂器自由地表演,抒發內心的喜悅。在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更加投入到傾聽音樂的旋律和節奏當中。  為了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培養音樂素養,根據幼兒對遊戲的基本需求,老師們課前都會精心準備奧爾夫音樂教學活動。
  • 唱歌不如玩遊戲 音樂節目還可以怎麼玩?
    原標題:音樂節目還可以怎麼玩?  儘管樂壇不景氣,但並不妨礙音樂類綜藝節目的紅火。今年以來,《我想和你唱》《誰是大歌神》《跨界歌手》《超級女聲》《十三億分貝》《蒙面唱將猜猜猜》等眾多音樂類綜藝節目通過電視和網絡平臺先後亮相。
  • 幼兒園小中大班音樂遊戲和律動(教案)
    、舞蹈、音樂遊戲和歌表演。 恩,我們到哪裡去玩?近點的吧,公園裡去。明白的小朋友準備:開車!  ——教師邊唱「軲轆轆,軲轆轆,軲轆轆...」邊帶幼兒做開汽車遊戲。 師:(教師出示紅燈指示牌),現在是紅燈了,小司機們,該怎麼做?對了,真棒! 師:(教師出示綠燈指示牌),小汽車開起來嘍,注意,開快嘍!(教師適當加快速度,提醒幼兒小心避讓)。
  • 駐馬店市實驗幼兒園音樂教研活動有聲有色
    武會娜 李鵬飛 文/圖 為進一步提高全園教師組織音樂活動的能力,日前,駐馬店市實驗幼兒園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音樂教研活動。兩位老師在執教中藉助有趣的遊戲形式,豐富的肢體動作,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激發幼兒的想像力,提高幼兒發現美、感受美、表現美的能力。
  • 幼兒園光影探究遊戲活動還可以這樣玩?丨名園推薦
    小編有話說:本文轉載自幼師口袋App名師名園欄目認證幼兒園——上海市普陀區萬裡城實驗幼兒園,文章內容為幼兒園一次光影探索遊戲活動的精彩呈現。光影的微妙變化隱藏著許多不可言說的秘密孩子作為天生的藝術家對光影更是有著特別的興趣在這座「光與影的博物館」中孩子們在玩中學了,也在玩中感受和欣賞特色幼兒園課程活動——光與影光能改變顏色、創造影子強調了形狀和形式對「
  • 傳統遊戲親子玩!山東省實驗幼兒園(南校區)舉辦親子運動會
    5月8日,山東省實驗幼兒園(南校區)舉辦第四節親子運動會。本屆運動會以「悅動健康」為主題,旨在增強幼兒體質,激發幼兒勇敢拼搏的品質。省實驗小學(幼兒園)校長(園長)苗建、副校長(副園長)李波,山東女子學院的徐偉教授、劉海麗副教授以及各校區的領導等出席本次活動。
  • 唱演玩 於跳躍的音符中感受音樂之美
    為進一步提高高新區音樂教師的教學技能與水平,加強教師間的交流,12月18日上午,高新區在亳州市第九初級中學開展中小學音樂課觀摩研討活動。本次活動包含了兩節展示課和一場研討交流會。亳州市第一小學的李勝男老師為大家帶來的是《侗家兒童多快樂》音樂課。在本節課中,李勝男以合唱為主線索貫穿始終,以律動、節奏、演唱、表演等形式展開教學,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教學效果良好。第二節課是亳州學院實驗小學唐超老師帶來的《數蛤蟆》,唐老師教態親切、自然。
  • 駐馬店市實驗幼兒園開展音樂教研活動
    骨幹教師王娟主持活動本次活動首先以公開課的形式,由骨幹教師王娟娟、趙靈佩和園內教師進行分享交流學習。兩位老師在執教中,藉助有趣的遊戲形式,豐富的肢體動作,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激發幼兒的想像力,提高幼兒發現美、感受美、表現美的能力。
  • 【周結華名園長工作室】夏日的音樂盛宴 |《音樂維他命》幼兒園音樂活動資源庫分享會
    詩是寄寓於文字中的音樂,而音樂則是聲韻中的詩,哪裡有音樂,哪裡就樂融融。      每位幼兒心裡都有一顆美的種子,作為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和引導者,我們的關鍵在於充分地創造條件和機會,在一日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然而,在實際的工作中讓園長、老師感到困惑的是兒童音樂資源的匱乏,導致幼兒園的音樂活動形式單一、乏味。
  • 家中也可以玩音樂!2-6歲親子音樂活動
    父母和孩子一起從事音樂活動,除了給予孩子豐富的感覺刺激,也能增進親子感情,為孩子留下美好的回憶。父母可循序漸進,根據孩子的年紀以及發展能力,在家中安排適合的音樂遊戲。2~4歲孩子的音樂活動怎麼讓音樂教育落實在生活中呢?
  • 「開放遊戲情境 讓騎行玩出新世界」——大王鎮實驗幼兒園交通區...
    大眾網東營·海報新聞3月20日訊(記者 高文杰 通訊員 溫春燕 劉暢)交通遊戲區在戶外活動中頗受孩子們喜愛
  • 市實驗幼兒園開展教師自製玩教具評比展示活動
    (文/王延辰圖/馬寶輝)手工製作做為幼兒教師的基本功之一,能有效地促進教師與幼兒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師生互動及共同成長近日,市實驗幼兒園開展了教師自製玩教具製作評比展示活動。在這次評比展示活動中,教師製作的「智慧屋、益智球、海底世界」等26個作品充分地發揮了教師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教師們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在製作中體現著玩教具的教育性、安全性、操作性和創新性。幼兒園開展此次活動的目的,是讓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更接地氣,能夠選擇性使用電腦課件,讓幼兒的課堂更加豐富多彩。
  • 讓孩子在生活中玩音樂
    枯燥的五線譜、單調的聽唱教學,常常敲碎喜愛音樂的孩子們的夢想。假如將音樂和舞蹈、戲劇、文學、圖畫等多種形式相結合,讓孩子在輕鬆遊戲中「品嘗」音樂的樂趣,那該有多好!9月24日,記者就在鄭州市潁河路幼兒園上了一堂特殊的奧福美育音樂課。     場景一:跟著音樂,拍拍手、跺跺腳     「老師要帶你們去秋遊,好不好?」
  • 以遊戲為基本活動的幼兒園是什麼樣的?
    玩是和上課一樣重要的「正經事」   春光正好,金東區實驗幼兒園的老師帶著孩子們,上了一節不同尋常的課——種樹。園長王賽驪說,讓孩子們感受到小樹苗種下去以後的各種變化,一點點長大,能夠讓他們更好地體會生命的意義。   上個學期,金東區實驗幼兒園與浙師大幼兒園合作,作息時間安排表完全改變了。
  • 用幼兒園玩教具實現課程遊戲化——記無錫市濱湖實驗幼兒園課程現場
    濱湖實驗幼兒園為幼兒添置了許多新玩教具,如何讓孩子玩好,那首先教師得「會玩」。通過玩,讓老師們實踐操作戶外遊戲材料,對材料的類型、活動的組織和實施有了更系統的認識,提升老師們的專業性。   撕球遊戲   這不,南片的教師們就玩嗨了:造型拓印遊戲、撕球遊戲、運用多種材料滾小球遊戲……最後分年級組進行的主體搭建更是充滿了教師們的創意和智慧。
  • 音樂遊戲就是跟著鼓點瞎敲?想玩好音樂遊戲,要懂得幾個重點
    音樂遊戲是一類非常小眾的遊戲,如果不是《節奏大師》出現,恐怕很多人都不會玩音樂遊戲,就算《節奏大師》火了很長一段時間,現在玩的人也一樣非常少了,可以說音樂遊戲是一個小圈子,不喜歡音遊的人就會覺得「不就是聽音樂按鍵麼有啥好玩的「,而玩音遊的人一方面對其他人的不理解表示憤慨,另一方面則對自己某首歌抑或是某個音遊水平不佳感到頭痛
  • 在陽光戶外遊戲中快樂成長——市實驗幼兒園開展幼兒戶外遊戲活動
    小小紙箱變小鼓  遊戲是孩子們獨特的學習方式,遊戲中的孩子們是快樂的、自由的,鄭州市實驗幼兒園大但嘗試將室內遊戲戶外化,給孩子提供更開闊的場地,更自由的空間,使每個幼兒能夠自主、自願的參加戶外遊戲。  除了班級各區域遊戲,老師們將美工、建構、表演、角色遊戲延伸到戶外。同時增添了各種廢舊材料和遊戲設施:廢舊紙箱、鍋、鏟、小噴壺、塑料瓶、積木塊……這些廢舊物品在孩子們的眼裡就是寶貝,就連小花園中的大樹都可以是孩子們每天擁抱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