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詩人黃莽曾經寫過一首名為《懷念李小龍》的詩來讚揚那位有著「功夫之王」稱號的李小龍,其中的詩句「梨園子弟詠青春,跨海猶平拳道真。一掃病夫龍骨傲,唱他萬遍警來人。」也非常貼合李小龍的一生。李小龍原名李振藩,1940年出生於美國舊金山,1949年回到國內讀書。
在七歲的時候李小龍就在父親的教導下開始練習太極拳,原本他的父親只是為了幫李小龍強健體魄,但是李小龍卻在練習的過程中對武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隨後李小龍跟隨了梁子鵬、葉問、陳享、邵漢生等一眾武術大師聯繫了武術,再通過自己多年來的對戰經驗總結出了一套獨特的格鬥技巧,李小龍將其命名為截拳道,當時他只有27歲。
截拳道融合了全世界各種武術的精華部分,講究鍛鍊人體的各個部位來實現全方位自由搏擊。李小龍也憑藉著截拳道在美國大放異彩,成為了當時美國好萊塢最出色的華人影星。在李小龍的所有作品中,1972年上映的《精武門》無疑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李小龍在劇中踢碎了寫有東亞病夫四字的牌匾,就像是踢碎了中國近代史的百年屈辱,讓國人振奮。
除了《精武門》之外李小龍還有《青蜂俠》、《猛龍過江》、《唐山大兄》以及《龍爭虎鬥》等等優秀的電影,這些電影也讓當時全世界範圍內都掀起了一陣學習中國功夫的浪潮,李小龍也野心勃勃低想要成為真正的世界巨星,並且通過電影來深度宣傳中國文化以及中國傳統武術,可是就在他立下這樣的宏圖大志時,李小龍卻黯然離世。
1973年7月20日,李小龍猝死在其情人丁佩家中,被送到伊莉莎白醫院時已經被確定為死亡,而醫院給出的死亡原因便是腦水腫,死時還不到33歲。根據李小龍好友兼任李小龍當時正在拍攝電影《死亡的遊戲》導演鄒文懷的描述,李小龍當天下午和鄒文懷一起去了丁佩家中,大約兩小時後李小龍就告訴鄒文懷他身體不適,鄒文懷便先行告辭。
當晚11點30分李小龍就確認猝死,這天晚上發生了什麼誰要不知道,而丁佩則表示自己不知道李小龍之後幹了什麼,因為鄒文懷走後沒多久丁佩也離開了家中。李小龍的離世有著太多的謎團,很多輿論都壓在了丁佩的身上,甚至有狂熱的李小龍粉絲要求丁佩自殺謝罪。在巨大的壓力下丁佩也染上了毒癮,所幸之後成功戒除。
在李小龍去世四十多年之後,丁佩終於說出了當年的真相,李小龍就是在丁佩家中猝死,只是丁佩害怕李小龍的死追究到她的頭上才撒謊騙人。同時丁佩表示李小龍的身體狀態其實並不是很好,很多李小龍的好友也曾說過李小龍鍛鍊身體的方式簡直是在自虐。
李小龍雖然已經離開了人世,但是他的精神一直留存,之後我國很多武打明星例如成龍洪金寶等人都表達過他們對李小龍的尊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