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碩果飄香。
正是收穫的季節。一座偉岸的現代化外科大樓在海南醫學院附屬醫院拔地而起。
大樓建築面積31988平米,設有12個病區,病床544張,建有數位化無線網絡支撐的移動醫療、護理、教學智能管理系統;19間德國進口裝備的現代化手術室,其中有多間數位化視頻手術室,有手術立體定位導航系統、大型手術顯微鏡、3D X-線機、腔鏡手術系統等先進醫療技術設備;大樓設置有設施先進的重症醫學科、供應室、病理科、輸血科和放射、超聲、心電檢查室。醫院的硬體設施建設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與此同時,省「十二五」重點項目———門急診綜合大樓的規劃建設工作,正在緊鑼密鼓推進,力爭今年年底動工,可增加床位800多張。
走過近40年發展歷史,這個集醫療、教學、科研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三甲」醫院,勵精圖治、不懈奮鬥的徵程中,創造了喜人的發展成就———
「醫療為民、發展為民」譜寫新篇:近年來,始終堅持「醫療為民、發展為民」的指導思想,堅持「一切為了病人、為了一切的病人、為了病人的一切」的服務宗旨,不斷革新醫療技術,創新醫院管理,改善就醫環境,以「創建人民群眾滿意醫院」活動為載體,促進醫院的醫療、教學、科研、管理等各項工作,不斷取得新的突破、呈現新的局面。醫院相繼獲得「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醫院管理年活動先進單位」和「全國婦幼衛生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日前,成為海南省唯一的國際旅行者醫療救護協會成員單位;
醫療技術不斷攀高:醫院除能開展三甲醫院各項必備醫療技術項目外,近幾年新開展大量具國內先進或省內首創的技術項目。在生殖醫學領域,特別是在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術方面,目前在國內處於先進行列。2002年作為首批醫療機構被衛生部批准開展人類體外受精與胚胎移植技術;
人才建設成果豐碩:獲得正高職稱105人,副高職稱226人,獲評國務院特貼專家5人,省優專家11名,省515人才第一層次3人,全國各專業學術委員(理事)12人,國務院或部委專家庫成員5人。近五年新引進博士38名,碩士124人,學科帶頭人12名。高端人才集聚,從根本上提高了醫技力量,形成了一批名牌優勢科室、一批優勢醫療服務項目;
教學培訓貢獻突出:醫院是全省唯一的 「全科醫學臨床培訓基地」,具有國內規模、設施一流的臨床技能模擬教學實驗室,2010年獲準設立我省唯一醫學博士後流動工作站。每年承擔數千名不同學制醫學生的教學工作,成為全省最主要的進修人員培訓基地之一。
我們取得的每一點成績,邁出的每一個堅實的腳步,都離不開上級部門和領導的關心與支持,離不開廣大患者的信賴與支持。
尤其是在新外科大樓的建設過程中,省主要領導實地考察,協調解決建設資金問題;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衛生廳、省教育廳和海南醫學院等上級部門和單位給予了悉心指導和大力支持。
感恩思報,我們必須更加奮發、更有作為。創先爭優,我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當前,推動海南「科學發展、綠色崛起」的號角已經吹響,海南國際旅遊島醫療衛生事業將翻開新的一頁,海醫附院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期。
以人為本,是「綠色崛起」的題中之意,是科學發展的應有之義。「醫療為民、發展為民」,創建群眾滿意的醫院,就是我們貫徹落實省六次黨代會精神,推動海南「科學發展、綠色崛起」的重要舉措。
今天,新外科大樓投入運營,不啻是硬體的改善,更孕育了一個新階段的開始。
我們正站在新的起點上,
信心百倍,豪情滿懷;
我們正走在大路上,
意氣風發,鬥志昂揚!
我們將一如既往,以一流的服務、良好的信譽、精湛的醫技,
打造人民群眾滿意的醫院;
我們將一如既往,懷揣感恩之心,胸裝民生疾苦,以一天也不耽誤的精神,
真情奉獻社會、回報百姓。
這是我們永遠不變的追求!
這是我們永遠不變的承諾!
海南醫學院附屬醫院簡介
海南省唯一省屬醫科高校的直屬教學醫院,始建於1973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急救、社區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性三甲醫院,全省唯一的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及全省唯一的臨床技能培訓中心和全科醫學培訓中心;佔地面積85畝,總建築面積12.7萬平方米,實際開放床位1125張;設有32個臨床科室、17個醫技科室 、1個國家重點建設學科、3個省級重點學科、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醫學中心;全院職工1747人,其中副高職稱以上專家330餘人,碩博士佔醫務人員總數的1/3;開展的多項新技術、新項目,部分填補了海南省的空白,有的達到國內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