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廣告上的錯別字
公共場所的錯別字,容易汙染市容,給城市形象抹黑,成為文明創建的「絆腳石」。尤其市區內的公益廣告雖然顏值越來越高,可是容易出現一些不和諧的「瑕疵」。一些細心的市民會在一些內涵豐富、畫面生動的公益廣告上發現錯別字。
「啄木鳥」逮住634條「蟲」
近期,蚌埠市教育局、市語委辦制定了「規範用字 啄木鳥行動」工作方案,把全市公益廣告用字督查活動作為教育系統「我愛我家 行走蚌埠」志願服務活動的一項內容。各級各類學校師生都成為了「啄木鳥」,到市區主要街道和沿街公共場所去捉錯別字。市區內公益廣告牌、店面招牌、商業廣告牌、標語牌上面的社會用字情況都在「啄木鳥」們調查範圍之內。這一查,居然查出全市公益廣告、公共場所不規範用字634處。
「有些錯別字可能每天都反覆出現在大眾視線裡,但很少有人意識到這是個錯別字,時間長了可能就真的會混淆視聽,給大家留下錯誤的印象,影響規範字的使用。公共場合的錯別字對城市形象也有損害。」市教科所語委辦專家趙芳介紹,此次「啄木鳥」主要查找城區主要街道的公益廣告不使用規範漢字的情況,包括繁體字、二簡字、異體字、錯別字和殘缺字。
粗心寫錯的字最多
凡事就怕「認真」二字,因為粗心犯的錯可鬧了不少笑話。市語委辦專家介紹,這次「啄木鳥」行動中,發現的錯別字中有一大部分都是因為粗心造成的,仔細看看都能發現。
龍湖農貿市場的北圍牆的公益廣告上,出現了多處不同的錯別字。「可望不可即」被寫成了「渴望不可及」、「伏羲」被寫成了「伏曦」、「花瓶家具」被寫成了「花瓶家俱」。
吉安裡小區的一塊宣傳「文明公約」的公益廣告牌上,將「不擾人休息」寫成了「不饒人休息。」
白馬農貿市場裡一處公益廣告,將「禮讓是一種修養」中的「修養」寫成了「休養」。
高鐵南站附近的一塊公益廣告,將「環境」寫成了「瑋境」。
有的書寫者則是粗心大意搞錯了地名,造成了錯誤,比如在工農路一家中介,名字是「大舞臺房產」,可是店家直接寫成了「大午臺房產」。在勝利路珠園東,一家連鎖零售店的店招上,錯把「珠園店」寫成了「株園店」。
繁體字並不是規範漢字
採訪中,有些商家或製作廣告的工作人員認為,繁體字更利於造型,更有文化氣息。比如,在位於二中西門對面的公益廣告牌,將「中國夢,孝先行」寫成了「中國夢,孝先行」。位於南山路的青鳥藝術酒店也將酒店名使用了繁體字做展示。
市教育局相關部門工作人員介紹,其實,繁體字並不是規範的漢字,它們也是糾錯的範圍,在書寫、使用中,最好還是使用規範的簡化漢字。
寫字太任性容易犯錯誤
寫字如做人,應橫平豎直、一筆一划。可是,成年人的世界裡,很多時候字都被寫成了另一種樣子。這次「啄木鳥」們就找到了一批不規範字。
青年街道南山社區在一實校中山校區牆壁上展示一塊公益廣告中,將「參與」的「參」寫成了「叄」。
張公山八村小花園裡的一塊宣傳「彬彬有禮 仁德有序」的公益廣告牌上,多處使用了「現代化」這個詞,但每一處都將「化」寫成了左邊「亻」,右邊是「匕」的一個錯別字。
部分商家在門前的停車區域擺放禁停標識時,使用的居然是筆畫數較少的「禁止仃車」,而非正確的「禁止停車」。
11月「啄木鳥」們繼續出擊
「不規範用字出現在公益廣告、公共場所中,不僅不能起到提升城市形象的作用,反而會損害城市形象,所以,我們還有下一輪的糾錯。」市教育局創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規範用字 啄木鳥行動」分為兩輪,第一輪從十月中旬開始至十月末結束,這是公益廣告用字檢查階段,廣大師生按照劃分的區域開展公益廣告用字檢查,集中查找不規範用字,將不規範的用字按指定格式拍照上傳。並將資料整理上報市創城辦。
從11月1日起至11月10日,我市將進入公益廣告用字複查階段,各級各類學校師生們將對第一階段檢查出來的不規範用字情況進一步督查,另外,發現有新的不規範用字現象也會及時拍照留存。
記者 陳瑤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