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位於沙特薩達爾工業城,距離沙特首都利雅得西北150 公裡,主要內容為1090 兆瓦光伏電站的設計、採購、施工、調試及試運行等。這是中企在海外獲得的單體容量最大新能源EPC 項目。
然而,坊間一直傳說,儘管中國企業在中東地區開展油田項目合作已有多年經驗,但沙特這個國家規矩很多,來之前必須經過專門的出國培訓,以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1. It was said: 沙特 – 國際工程公司的墳墓
自從2017年初沙特開始首個300MW光伏工程項目招標以來,沙特的光伏裝機規模和招標價格總是驚爆眼球,成了全球光伏行業最矚目的地區。根據☞☞2019Q3《中東及北非光伏及儲能市場報告》,沙特2030能源目標將讓沙特成為中東地區最大的光伏應用市場,☞☞預計可能會有40GW。加上一般人都覺得,沙特就是土豪,跟土豪做生意,閉著眼睛也得賺錢哪。
因此初進國際工程市場的公司都會被沙特這個市場所吸引。沙特項目最大的特點是體量大,如光伏項目,動輒以GW級規模招標,一旦拿到一個項目,往往可以改變公司國際業務的形態,特別符合「做大」的期望和提高自己的國際知名度。
可是沙特還有一個「惡名」:國際工程公司的墳墓。
據說初入沙特工程承包市場的國際知名公司無論你名氣多大,管理多牛,實力多雄厚,無論你來自日韓,還是歐美,或是中國某鐵、某建、某油,至少初期無不在沙特折沙沉戟,幾乎戶戶虧損,很少掙了錢走的。
一直傳中鐵建輕軌項目虧了一大筆,之後還好沙特出於與中國的政府關係合作,還是很有良心地連續給了好幾個項目把窟窿填起來了。
2. It was said: 工程、產品標準差異大
沙特有三個重要的特點:
人口數量不多但錢多,
技術不高但扒分專家多,
工業基礎不好但油多。
在一百年前,沙特很長時間都是歐洲的殖民地,而近幾十年,沙特又是美國在中東地區最大的盟友,因此在沙特對歐美有著很強的認同感,這與其它眾多伊斯蘭國家有很大區別。在沙特工業發展的初期是一張白紙,從石油開採起步,也是歐美石油公司先進來,採用的基本都是歐標和美標。之後沙特開始建自己的石油工業,又僱請大量的歐美工程顧問公司和技術工程師幫著管理項目,採用的還是歐美標準,因此沙特工程的技術標準和管理標準一向以美標和歐標為主,同時業主還要強制執行以企業標準為基準的SES標準(SABIC Engineering Standards)等。
而且這些歐美標準,或許是已經被沙特本地化的歐美標準,不是我們理解的原版歐美標準,就像我們將IEC標準轉為國標一樣,不知道轉的過程中哪裡就有點不同。習慣了國標(無論是技術標準,還是安全標準、管理標準、產品標準等)的中資企業,一百個小心謹慎都可能掉到合作夥伴的坑裡去。
3. It was said: 法律、終裁、律師…都是浮雲
有了糾紛,大不了打官司,沙特有國王,難道還沒王法了?
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沙特它就是一個沒有憲法的國家。
在很多阿拉伯國家,至高無上的行為準則就是古蘭經,沙特也不例外。所有日常生活、是非判斷、商務合作、合同執行、財產糾紛、法律訴訟,都是依據《古蘭經》,或者依據由聖訓相關內容制定的伊斯蘭教法。
如果你不懂古蘭經,或者說不懂伊斯蘭教法,你很容易參照自己的習慣思維,那麼衝突、誤解就難免了。而打官司的話,如果您不懂古蘭經或伊斯蘭教法,你第一反應肯定就是找律師,然而:
在沙特,別說律師連浮雲都不是,問題是沒有律師!
也就是說,要想在沙特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那自己就要有人成為伊斯蘭法令的學者,或者你的諮詢團隊能聘請到伊斯蘭法令的學者。
然而伊斯蘭法令並不是簡單的法律體系,還需要對伊斯蘭教義有很深的理解。誰能想到要準備得這麼完備才進沙特做生意呢?
再說,你和王室打官司,怎麼說都是他有理啊。在沙特,有時宗教就是他們的保護傘。
4. It was said: 光伏被緊盯,出口沙特再添阻礙
10月,沙烏地阿拉伯標準組織 SASO再次發布公告:紡織產品、拖車和半拖車、洗滌劑和光伏電池在出口沙特時,必須使用SABER系統提交申請並取得的產品證書PC (Product Certificate)和批次證書SC (Shipment Certificate),2019年12月1日起執行。
5. It was said: 代理、騙子、掮客…真假難辨
當沙特將石油的開採權收歸國有之後,沙特王室的財富出現了井噴式的爆發,王室幾乎控制了沙特所有的主要經濟領域。
然而有錢人是最恨計劃生育的,沙特王族成員,王室家族,怎能用龐大來形容。
據《紐約郵報》報導,沙特王子就有7000個,差不多是每1000個沙特人中就有一個王子,這些王子就是沙特各大家族企業的實際擁有者。
而王室成員都非常在意自己的王室身份,貴族更多的是熱衷社交活動,享受尊貴待遇,談笑有浮雲,往來無白丁,貴族最不喜歡不插手世間俗務。對於業務談判、企業經營、法律訴訟這些人間煙火,你是很難見到這些王室「本尊」。
不管做什麼國內國際工程,最終都要滿足終端客戶的要求,要儘量要和終端客戶打交道。
既然見不到本尊,既然在法律上有溝通障礙,那就可以回到我們最擅長的領域,只要找到關係,我們就能找到解決方案。
既然有「管家」、「私人助理」,那和代理、中間商搞好關係,不就搞定一切了?
而且在中東地區,尤其是沙特,所謂「王室管家」、「王子個人顧問」也確實很多。所以,找中間商確實能解決問題。
只是有了中間商賺差價,就有極大操作空間,成本和利潤就必須做出犧牲。一個項目若干層代理費、一件事就一筆代理費的坑就不算啥了。問題在於,有時候以為知道是坑,收錢辦事就罷了,可以用代理費跨過去,但做出犧牲後才發現,你已經在一個更大的坑裡面:
6. It was said: 有種合同叫「沙特版合同」
不管做什麼工程:合同都是經過談判後才能成交的。可沙特王子怎麼可能和你談判,聘請的管家除了高薪,哪有能力和你談判。
有沒有能力只要看看沙特在葉門高薪聘請的僱傭軍作戰能力就知道了。
沙特坐擁石油,從來都是地主,作為業主,早就習慣只有業主權利、沒有承包商權利,只有承包商義務、沒有業主義務的合同文件,甚至連乙方索賠條件也沒有。
沒有談判,哪來權利?但你已經沒有談判的權利!
慣出這個毛病的主要是一窩蜂的投標商。如果是政府級項目,某油、某建、某鐵等,那還好一些。如果是普通項目,哪次投標不是把自己砍到鮮血淋漓。
比如說付款條件,有種付款叫Pay when Payed。注意,是Payed,不是Paid。
啥意思,就是該付款時就付款。
啥叫該付款時就付款?就是我認為可以付錢給你了,我就付錢!
啥叫我認為可以?那就只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你懂的。
有些做工程的人這樣想,不怕你驗收標準苛刻,標準越高,價格自然越好。沙特人有錢,只要價格好,什麼苛刻的合同都能彌補。
7. It was said: 懶、拖、散…急死你,氣死你,耗死你
作為地主,坐擁石油,沙特王子們已經習慣了歐美顧問公司圍著他們轉的感覺。
但習慣了歐美招標文件,中國公司就明顯吃虧了。中文表達相比英文效率高很多,隨便哪篇論文,中文三頁紙,翻譯成英文就是十頁紙了。而且中國公司很多仍以國內習慣來報價,把材料替代、工藝更改等留到合同執行階段再籤補充合同或合同變更。可是沙特人的性格,怎麼可能陪著項目隨時跟你討論技術變更呢?一旦籤約,美好的理想就難以實現了。
阿拉伯人普遍信奉伊斯蘭教,伊斯蘭教不僅節日多,根據教義規定,教徒需要每天祈禱5次,每次祈禱30分鐘。
沙特幾乎是全世界最富的國家,能夠每周工作5天就已經很給面子了。加上中東天氣氣候乾燥酷熱,一天中不少高溫時間根本不能工作,工作效率非常低下。
為了省事,很多公司都會選擇從本國聘用勞工去沙特工作,但由於沙特太富,到沙特去的偷渡勞工、非法勞工每年都在增加,沙特移民局對勞工審批非常嚴格,半年批准不下來能急死你,而工期罰款已經準備好。
8. 展望 – 在沙特中標光伏EPC,蘋果Or陷阱,Or毒藥
據說新的沙特國王很有改革氣象,最近又要大展宏圖發展Neom項目和2030願景。
「沙特2030願景」(Saudi Arabia's Vision 2030)和沙特「國家能源戰略轉型計劃」(簡稱「NTP」),標誌著沙特經濟轉型再次起航,「國家轉型計劃」規劃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加3.34吉瓦,或者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在沙特發電總量中的佔比提升至4%。沙特政府還通過《薩勒曼國王可再生能源法案》進一步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2032年前在新能源領域投資300—500億美元,計劃在未來十年內推出30個太陽能和風力發電項目,在2023年之前實現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佔全國總發電量的10%。
2030願景中規劃光伏超過10GW,中能建敢吃螃蟹,一舉拿下1GW!
未來10年沙特也是全球光伏行業的一片熱土,可是看看網上關於沙特經歷的討論,幾乎都是一把鼻涕一把淚。有網友說:沙特就有項目,真的是一部血淚史,而且目前還一直在該地區跟蹤投標,價格屢創新低,最關鍵的是國內公司一窩蜂的趨之若鶩。
不只是沙特,中東土豪還有阿聯、科威特,也都是中東地區重要的新增光伏項目業主。
對此,有網友表示:
如果說沙特是國際工程公司的「墳墓」,科威特會輕蔑地看一眼,冷冷地說:我們這裡就是他們的「地獄」;阿聯更是冷笑一聲:我們是十九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