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在武漢開展。此次展覽為期3個月,以「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為主題,回顧抗疫鬥爭偉大實踐,弘揚偉大抗疫精神,激發團結奮進力量。
此次展覽的展線長1445米,展出照片1100餘張、視頻45個,設計大型場景33處,互動項目18處。在「運籌帷幄、掌舵領航」「生死阻擊、艱苦卓絕」「英雄城市、英雄人民」「八方支援、共克時艱」「疫後重振、浴火重生」「團結協作、命運與共」等6個主題內容展區中,不乏江蘇兒女的抗疫身影和感人瞬間的定格,在這些圖片、實物、場景前,江蘇抗疫故事吸引了眾多參觀者駐足觀看、拍照留念。
在展出的1000餘件(套)實物展品中,有一件紅色羽絨服吸引了不少參觀者。羽絨服上是江蘇省人民醫院援鄂醫療隊隊員的籤名,旁邊的防護服上粘貼著江蘇援湖北醫療隊LOGO,「蘇」字被愛心包圍,上書8個字:助力湖北,中國加油。在援鄂的日日夜夜裡,許多江蘇醫療隊員在防護服上貼上這一LOGO,並在旁邊空白處寫上自己的名字,以方便隊友及病人辨認。
這簡單的LOGO,給武漢市民葛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忘不了在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住院12天後,江蘇援鄂醫療隊的醫生告訴他和妻子已經康復可以出院那一刻,他的感激和激動。葛先生手機裡仍保存著他和妻子出院那天,與江蘇第二批援湖北醫療隊隊員、蘇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陳祖濤的合影,「記得那天早上,陳醫生查房之後告訴我們這個好消息。我們只能從醫護人員防護服背後的字知道他們的名字,我們想對所有江蘇醫護人員說一聲謝謝!」
在援鄂醫療人員名單查詢的電子屏幕前,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南六病區護士長程芳正在點擊按鈕,不厭其煩一頁頁翻過去,尋找那些熟悉的名字,回憶起那段並肩戰鬥的日子。「當時江蘇省人民醫院援鄂醫療隊接管了我們醫院兩個重症病區,他們毫不畏難,對病人精細管理救治,一直到新冠肺炎患者『清零』才撤離,給我們的幫助很大。」程芳向記者展示了援鄂醫療隊隊員離開武漢前在金銀潭醫院的合影,「記得那天天氣特別好,就像我們取得勝利後的心情一樣燦爛。」
前不久的國慶假期,江蘇省人民醫院重症康復科護士長紀婕回到了曾經戰鬥過的武漢。10月1日上午11點08分,上海到武漢的G1772次高鐵停靠在武漢站,紀婕剛走下列車,就看到前來迎接的武漢市金銀潭醫院護士長瞿昭暉。在金銀潭醫院南七病區監護病房並肩戰鬥的28天裡,蘇鄂兩地4名護士長結下了深深的戰友情。此次回武漢之旅,有兩名護士長因為其他原因不能同行,都託紀婕捎禮物給武漢的姐妹,有幫助病人康復訓練的儀器,還有4名護士長在病區拍攝的合照,背面寫有飽含滿滿祝福的話語。
大型場景多、還原程度高是此次專題展覽的一大特色。綜合運用圖片、文字、視頻、實物、模型、互動體驗等多種表現形式,輔以網際網路+、VR、AR等手段,展覽為參觀者製作呈現了「ICU病房」「方艙醫院」等多個大型場景。
在方艙醫院場景的圖片展區裡,有一張是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裡,江蘇醫療隊的醫護人員為患者做檢查的照片。記者把照片發給了參與方艙醫院建設的江蘇醫護人員,看到昔日和同事們參與建設的方艙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梅勇感慨地說:「分秒必爭,一切為了救治患者,我們的堅守和付出都是值得的。」2月3日晚,接到國家衛健委和江蘇省衛健委緊急通知,江蘇省人民醫院組建國家(江蘇)緊急醫學救援隊,次日下午就出發馳援湖北。國家(江蘇)緊急醫學救援隊參與了武漢第一家方艙醫院從無到有、逐步完善的建設過程,後又「轉戰」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建設,不到24小時就建成並收治病人。
在運用實物吊車、模型等還原出的「火神山醫院建設」場景前,中國建築三局三公司的項目經理張旭的思緒又回到了熱火朝天搶建醫院的日子,「從大年二十九晚上10點接到任務,大年三十凌晨2點大家集結到建設現場,可以說是設備不停、人不停。」當得知記者來自江蘇時,張旭激動地說,火神山醫院的建設者來自五湖四海,其中就有不少江蘇人,「我們一起戰鬥,用9夜10天完成了火神山醫院的建設,很多設備、物資是全國各地支援的,是所有人的努力創造了這個奇蹟!」
記者 盧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