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生活遇到困難,獲得各界救助 "口袋婆婆"我們來幫您

2020-12-20 東方網

原標題:「口袋婆婆」我們來幫您

蔣貴英在租住的住所。

  成都春熙路的熱鬧街頭,一位身材瘦小的老人,佝僂著身軀,裝滿瓶子的垃圾袋壓過了頭頂。這一畫面幾年前被路人拍下,流傳網絡。從此,「口袋婆婆」成為蔣貴英的「網名」。日前,一篇名為《「她不死,我也死不成」這個故事弄哭了整個朋友圈》的文章在網絡上熱轉(「她」指的是蔣貴英的患病女兒,「我」指的是蔣貴英),讓蔣貴英再次回到公眾視野。

  蔣貴英是誰?她遇到什麼困難?社會各界如何幫扶她?本報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愛心人士給予援手

  12月5日中午,記者來到成都金牛區馬鞍北路農貿市場,走進一條小巷。「口袋婆婆」蔣貴英一家,就住在這裡。一路走進去,還有6戶人家也住在這個巷子裡,一串灶臺靠牆支著,僅有一人寬的小巷愈顯逼仄。巷子盡頭,兩間小屋緊挨著,一間是蔣貴英和女兒鄭素群住,一間給外孫唐鄭住。

  不到10平方米的屋裡,八旬出頭的蔣貴英坐在床邊,身後的床上、地上、桌上,堆滿了愛心人士送的米、油、牛奶、雞蛋,還有一摞摞的被褥毛毯。3個年輕人圍在她身邊,正在教她用前幾天愛心人士買的手機。

  「麻煩讓一讓哈!」一位快遞員擠了進來,「婆婆,這是好心人給你買的米和油,擱這兒了哈。」

  「謝謝啊!抓把花生再走吧!」蔣貴英嘴裡不住地念著。

  據資陽市雁江區民政局負責人介紹,蔣貴英家住雁江區中和鎮紅光村六組,她和老伴鄭明芝共育有3個兒子和3個女兒。其中1個女兒鄭素群,小時候患上腦膜炎,後來病情愈發嚴重,生活無法自理了,老人就把女兒一直帶在身邊照顧。十幾年前,蔣貴英帶著患病的女兒從老家資陽來到了成都,拾荒謀生,照顧女兒吃喝拉撒。

  3個兒子,每月一共給她450元生活費。還有1個女兒,住得離老人最近,隔三差五都會來看看,幫老人收拾打掃。

  養老保險、低保都有

  雖然蔣貴英的戶籍不在成都,但她在成都生活十幾年來,一直受到成都當地公益組織、愛心市民及政府方面的關注和幫助。

  來自社會的關愛,可以追溯到2013年——那年,四川益路同行公益組織志願者蒲斌聽說了蔣貴英的情況,開始了幫扶。「最近這幾天,因為蔣婆婆的事,我們公益組織群新進群的網友超過3000人,都希望能夠幫幫她。」蒲斌說。

  馬鞍東路社區網格員於洪告訴記者,今年5月,蔣貴英一家搬到這裡租住,他在日常巡查過程中,很快就和她接觸上並逐漸熟悉起來了。「今後,我還會繼續發動社區內志願者、居民骨幹常去探望,陪婆婆聊天。」

  記者從資陽市雁江區民政局、殘聯了解到:蔣貴英、鄭明芝夫婦年滿60歲後,每人每月在戶籍地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補貼75元;從2007年開始,鄭素群每月領取低保金215元;2015年,鄭素群申請辦理了殘疾證,從2016年開始,每月領取殘疾人低保生活補貼70元和智力二級殘疾人護理補貼50元。

  雁江區政府還為鄭素群購買了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補充醫療保險,為唐鄭發放了孤兒生活補貼。

  建立長效關愛機制

  民間愛心人士的熱心捐助,讓蔣貴英在這個冬天不用冒著嚴寒出門拾荒了。但長效有力的幫扶機制,還有賴於政府相關部門、福利機構的共同託舉。

  11月29日,金牛區民政局、駟馬橋街道辦事處按照社會救助戶籍和常住地管理原則,進一步安排人員了解相關情況,並開展人文關懷和幫扶。記者從金牛區民政局了解到,接下來,金牛區民政局將和街道、社區一起,積極爭取與蔣貴英其他子女座談協商,讓他們多關心蔣貴英及鄭素群的日常生活,增加家人之間的凝聚力,儘快改善蔣貴英一家的居住環境。

  考慮到唐鄭面臨就業,金牛區將依託街道就業創業服務中心開展個案就業幫扶,幫助他融入社會正常工作和生活。金牛區民政局和街道辦事處也將蔣貴英納入區社會關愛援助範圍,有針對性地開展社會關愛行動,並定期組織社區志願者對蔣貴英一家開展入戶走訪、關懷慰問等志願服務,建立長效關愛機制。

  連結

  臨時救助相關制度

  國家對因火災、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家庭成員突發重大疾病等原因,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嚴重困難的家庭,或者因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嚴重困難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以及遭遇其他特殊困難的家庭,給予臨時救助。

  公安機關和其他有關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在執行公務時發現流浪、乞討人員的,應當告知其向救助管理機構求助。對其中的殘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行動不便的其他人員,應當引導、護送到救助管理機構;對突發急病人員,應當立即通知急救機構進行救治。

  ——《社會救助暫行辦法》

  因遭遇火災、交通事故、突發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困難,暫時無法得到家庭支持,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個人,其中,符合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條件的,由縣級人民政府按有關規定提供臨時食宿、急病救治、協助返回等救助。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村(居)民委員會要及時核實轄區居民遭遇突發事件、意外事故、罹患重病等特殊情況,幫助有困難的家庭或個人提出救助申請。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或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救助管理機構在發現或接到有關部門、社會組織、公民個人報告救助線索後,應主動核查情況,對於其中符合臨時救助條件的,應協助其申請救助並受理。

  ——《國務院關於全面建立臨時救助制度的通知》

相關焦點

  • 「口袋婆婆」我們來幫您
    資料圖片   成都春熙路的熱鬧街頭,一位身材瘦小的老人,佝僂著身軀,裝滿瓶子的垃圾袋壓過了頭頂。這一畫面幾年前被路人拍下,流傳網絡。從此,「口袋婆婆」成為蔣貴英的「網名」。日前,一篇名為《「她不死,我也死不成」這個故事弄哭了整個朋友圈》的文章在網絡上熱轉(「她」指的是蔣貴英的患病女兒,「我」指的是蔣貴英),讓蔣貴英再次回到公眾視野。
  • 八旬老人散步時摔倒 沙區民警積極救助
    八旬老人散步時摔倒 沙區民警積極救助 2020-12-22 18: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忍受失去兩位親人的痛苦,農婦陳愛雲盡心服侍八旬婆婆
    今年57歲,家住鹽城市阜寧縣阜城街道孫橋居委會的陳愛雲,在忍受失去親人痛苦的同時,盡心服侍八旬婆婆,將兩個女兒撫養成人。因為勞累過度,她患上心臟病,每年的醫藥費需要上萬元。陳愛雲說,日子再怎麼難,孝順老人總是自己應該做的。
  • 六旬兒媳做全職保姆 7年陪八旬婆婆勇鬥癌症
    在照料婆婆的同時,張桂琴與鄰家居民和睦相處,誰家有困難時,也總是樂於幫一把。 1.丈夫去世她替夫盡孝 兒媳就是親女兒 2015年3月5日,記者來到張桂琴家。熱情的張桂琴跑到單元門口,笑著將我們迎了進去。張桂琴個頭不高,一頭短髮,一看就是個利索人,家裡收拾得乾淨、整潔。 張桂琴是河北遵化人。
  • 警探號|八旬老人迷路被困深渠 民警緊急救助
    5月14日中午,在北京市海澱區六裡屯某小區,一名八旬老人在民警和輔警的攙扶下顫巍巍的走下了警車。「哎呦,您這遛彎遛哪去了,可急死我們了,怎麼還讓警察給送回來了!」正在小區焦急尋找老人下落的家人看到老人被警察安然無恙的送回來,一邊快步迎上接過攙扶老人,一邊急切地問道。
  • 農村空巢老人將會獲得政府救助,新政策快來了
    歡迎點擊標題下藍色方框【關注】閱讀【楚有微詞】百家號號更多文章根據12月11日《人民日報》官方公眾號早間新聞報導,寧夏回族自治區開始全面排查農村留守老人的數量、規模等情況,並通過定期尋找及時更新,實施精準救助。
  • 真情待兒媳 愛心灑人間—記宿松縣孚玉鎮民西社區好婆婆孟玉娟
    她用一個慈母的心滋潤著兒媳唐清的心,用一顆寬容之心對待家人,用一種善良的心態對待鄰居,用一種博愛的情懷對待社會,贏得了家人、街坊鄰居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關係融洽 待兒媳如親生女兒「謝謝我親愛的婆婆,一早送來生日祝福。您一直以來對我很好,為我們付出,做您的兒媳我是幸福、幸運的……」這是2020年11月3日,孟玉娟的兒媳唐清給婆婆在朋友圈的回話。
  • 八旬老人向讓座者贈送感謝卡 7年發出626張(圖)
    八旬老人向讓座者贈送感謝卡 7年發出626張(圖)  昨天,王迪向記者回憶道,上周末,她和七八個同學乘坐539路公交車前往辛亥革命博物館,途經武昌火車站時,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上車。車上很擁擠,她坐在車門旁邊,立即起身讓座。老人微笑著對她說:「謝謝你,好孩子!」並摸索著從口袋中掏出一張卡片給她,「不不不,給您讓座是應該的。」她隨後接過一看,原來是感謝卡。  老爺爺跟王迪的同學聊天,他以前在大學教高數,並自學了俄語。
  • 衡水交警申請救助基金幫困難群眾渡難關
    近日,市交警支隊直屬三大隊全力協助家庭困難的事故當事人申請到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幫助他們解決了燃眉之急。據了解,事故當日種某駕駛電動三輪車在桃城區鄭家河沿鎮賈家莊附近與張某駕駛的電動自行車發生碰撞,造成車輛損壞,張某受傷的交通事故。
  • 給八旬女兒帶糖的百歲老人今晨去世,父母是擋在我們與死神間的牆
    圖為百歲奶奶八旬女兒接糖南方都市報報導:「19日凌晨,河南商丘,因吃席給84歲女兒帶糖走紅的百歲老人過世,享年108歲。一年前,百歲媽媽吃席給八旬女兒帶糖果的視頻走紅網絡,很多網友被百歲媽媽的母愛所感動。」視頻中,百歲奶奶跟八旬女兒相鄰坐在藤椅上,百歲奶奶從口袋裡掏出一顆糖,戳了戳旁邊女兒的胳膊,遞到女兒手裡,八旬女兒拿著糖,咧嘴笑著樂開了花。在父母心中,無論子女年紀多大都是眼中需要照顧的孩子。
  • 中國各地春節期間擴大救助困難群體範圍
    在遭遇去年的百年罕見之災後,面對全球性金融危機的蔓延,中國各地紛紛擴大對困難群體的救助範圍,加大對困難群體的救助力度。特別是在傳統佳節來臨之際,中央政府向困難群體發放的90億元「大紅包」和各地紛紛推出的救助措施,為困難群眾過上一個祥和幸福的春節提供了物質保障。  今年春節前夕,中國東北哈爾濱市的最低氣溫降至零下二十五六攝氏度,人們都在感嘆天氣寒冷。
  • 八旬老人來南京看病忘了兒女電話 想求助民警又不好意思寒風中躊躇...
    揚子晚報網12月16日訊(通訊員 王夢格 記者 陳勇)近日,南京公交治安分局南京南站站前派出所民警救助了一名八旬老人,他從安徽到南京看病,結果忘記了在南京定居的子女電話,在廣場上警務站不遠處想求助又不好意思開口,寒風中徘徊了兩小時,幸好被民警發現。
  • 現實版「赤腳大仙」,對樓起火,男子在寒冬裡赤腳抱出八旬老人!
    現實版「赤腳大仙」,對樓起火,男子在寒冬裡赤腳抱出八旬老人!在家中常備消防器材,做好家中老人日常防火教育,告訴老人遇到火災時,不貪戀財物、不盲目救火,迅速逃生自救,並撥打119報警。
  • 北京延慶區大病慈善救助項目惠及困難群眾
    近日,北京市延慶區張山營鎮黃柏寺村45歲的王華(化名),接過北京市延慶區慈善協會工作人員手中3萬元的大病救助金時激動地說,「感謝延慶區慈善協會和社會上的好心人,在我們家最困難的時候伸手拉了我們一把。」2018年全年,延慶區慈善協會共為全區429名大病患者,發放大病救助金511.57萬元,有效緩解了大病患者家庭生活困難,解決了繼續治療缺資金的難題,為他們和家人點燃了生活的希望。
  • 電動三輪撞在樹上,一八旬老人受傷鮮血直流,樂陵民警正好路過……
    面對群眾遇到的困難,民警認真幫助分析,結合實際情況為群眾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5月24日上午11時39分許,樂陵市公安局寨頭堡派出所所長劉昭軍帶領民警入戶走訪,返回途中,發現了情形危急的一幕:一輛電動三輪車撞在樹上,因撞擊,車棚嚴重彎曲變形,車棚一側地面上鮮血淋漓,一位八旬老人右小臂撞裂,兩端白骨裸露,右側眼角劃開8公分長的血口,骨頭外翻,鼻孔鮮血直淌,老人坐立不得,傷勢嚴重,在她旁邊的一名50多歲男子摟著老人不知所措,焦慮的喊著:「娘啊
  • 巴南民警翻山為八旬老人拍攝證件照
    12月14日,巴南區公安分局觀音山派出所民警楊華、張雲龍帶著輔警來到地處偏遠的金鵝村,為八旬老人程婆婆拍攝證件照。民警扶老人坐下據楊警官介紹,不久前,他接到一通求助電話:金鵝村88歲的程婆婆在辦理特病醫療報銷時,發現身份證遺失了,急需補辦身份證。可老人年事已高,身體狀況不好,沒辦法走到山外面,希望派出所能幫幫忙。就這樣,楊警官答應了對方請求,並按照約定時間來到程婆婆家中。
  • 鄭州八旬老人自製「感謝卡」弘揚社會主旋律
    鄭州八旬老人自製「感謝卡」弘揚社會主旋律 2015-04-15 22:07:1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市民政局:居民基本生活突遇困難可申請臨時救助
    在兩個半小時的時間裡,居民們提出的有關申請低保、困難群體醫療救助、入住養老機構等等問題都得到了現場解答。在熱線電話中,90%以上涉及困難群體的幫扶。  遇到困難時有救助體系「扶一把」  昨天的第一個電話是一位男士打來的,說自己身患重病,孩子年幼,妻子一個月2000元的收入雖可以滿足基本生活需求,但難以支持醫療等費用。
  • 100斤愛心蜂蜜想送武漢一線醫護遇難題 八旬老人求助
    100 斤愛心蜂蜜想送到湖北一線醫護人員手裡,八旬老人去郵局想郵購卻遇到尷尬,到社區和慈善部門求助也無果。為此老人挺鬱悶,想請求媒體幫幫忙,咋的才能把這些愛心蜂蜜送到武漢抗"疫"一線。昨日,葫蘆島市八旬老漢向記者訴說了獻愛心遇到的難題,懇請有人支招兒。"儘管我生活條件一般,但看到一線醫護人員太辛苦,就想給大家增強身體免疫力,早日戰勝疫情。"老人叫鄭文德,80 歲,家住建昌縣。老人是建昌縣稅務局退休幹部,每月退休金 3600 多元。
  • 南通八旬老人設基金資助困難大學生 2019年度「祥春基金」助學金發放
    掌上南通客戶端記者 潘冬冬 田貴萍今天上午,「祥春基金」2019年助學金發放儀式在南通大學舉行,共計出資20萬元資助市區7所高校的80名困難大學生。今年21歲的苪學習是南通職業大學機械工程2017級的一名大三學生,他告訴記者,自己是徐州邳州人,父母沒有工作,全部生活來源靠務農維持,前段時間父親又因勞作傷到了手臂,耗盡了積蓄。在他急需幫扶之際,受到祥春基金的幫助,充滿感動、喜悅,同時也深受鼓舞。他說,這筆錢對他來說是雪中送炭,讓他體會到了社會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