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胥會雲 發自上海
在對上海市區號牌進行總量控制的同時,上海市城鄉建設和交通發展研究院建議,重點關注滬C牌照和外牌車輛的配套管理。該研究院是上海市城鄉建設和管理委員會的直屬市級事業單位。
1月19日,上海市城鄉建設和交通發展研究院發布《2014年上海綜合交通運行年報》,年報稱,根據近幾年機動車發展趨勢,上海市區號牌受額度控制政策增長幅度約為10萬輛/年,郊區號牌增幅為10萬輛/年,增長勢頭強勁。
此外,據初步調查分析,常住上海的外省市號牌車輛每年以10萬~15萬輛速度遞增,對道路交通影響明顯。建議應進一步加強對機動車輛的配套管理政策的研究,有效控制機動車總量增長和過度使用,確保道路運行合理的服務水平。
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上海全市機動車保有量為304萬輛左右(不含外省市號牌車輛),較2013年底增加20.5萬輛,增幅為7.2%。上海全市小客車219萬,較2013年底增加19.4萬,增幅為9.7%,其中滬C牌照的郊區小客車總量達67萬輛,比2013年底增加了9萬輛,增幅達16%。私人小客車註冊量已達181萬輛,較去年底新增19.2萬輛,增幅為12%。
為了控制機動車輛的增長,上海自1994年起實施私車牌照額度拍賣,是中國內地最早進行牌照拍賣的城市。2002年~2013年,超過90萬人通過拍賣獲得牌照。在2014年12月24日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交通委主任孫建平表示,鑑於上海的交通情況,不可能無限制放牌,若不在滬牌總量上有所控制,上海私車的數量可能要比目前多出1~1.3倍。
2015年,上海車牌拍賣制度持續控量,預計發牌量在10萬張左右,與2014年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