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讀小學,8歲上初中,00後「小神童」開始攻佔大學校園

2020-12-13 澎湃新聞
8月19日,清華大學2015級本科新生入校報到,辦完報到手續的同學滿面春風前往宿舍辦理入住。 北京日報 資料

開學了,全國各地的大學校園迎來了新生密集入學季。

隨著高校新生入學,「小鮮肉」一波波來襲,2015年的大學新生主體是1996、1997年出生的學生,也有一部分甚至是「00後」,當同齡的小夥伴還在讀初中,這些13、14歲年紀的「00後」已經開始讀大學了。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了解到,這批「00後」可以稱為「小神童」,有的3歲讀小學,有的8歲讀初中,還有的連續跳級,甚至有人小小年紀已經是高考「復讀生」,為進名校連續參加了兩次高考。

清華復旦南大等名校都迎來了「00後」新生

8月30日是復旦大學新生報到的日子,一大早,來自全國各地的3000餘位2015級本科新生,以及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位留學生走進復旦,開始了他們的大學生活。

澎湃新聞了解到,在復旦大學志德書院迎來的新生中,有一位「00後」。剛滿14周歲的肖宇鶴畢業於北京八中少兒班,他憑藉過人的毅力,通過高考,成為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的一名本科新生。

肖宇鶴出生於一個數學氛圍濃厚的家庭,在家長的引導下,他自小酷愛數學。學習之餘,他還有每日長跑的習慣,通過體育鍛鍊磨鍊自身意志。

此外,廣東東莞今年年僅14歲的女生袁一帆也入讀復旦大學,她已經是一名高考「復讀生」,去年就參加過一次高考,但為了進心儀的名校,今年又重新考了一次,她的父親當年也是15歲就考上了武漢大學。

據澎湃新聞了解,在全國的大學校園中,「00後」已越來越多,清華大學3300餘名2015級本科新生中有6位「00後」。這些十四五歲的孩子大多抱著淡定的心態來到清華,例如來自深圳的蔣姚貝龍出生於2000年6月,早早入學並連跳兩級,8歲上初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南京大學今年也有一位「00後」學生,來自湖北武漢的14歲少年石浩宇,出生於2001年,是南京大學2015級最小的新生。石浩宇是位地道的「學霸」,小學只上了4年,初中只上了2年,在高考中以657分的優異成績,第一志願錄取到了自己最心儀的南大物理系。

安徽大學2015年級新生中,最小的新生出生於2000年,今年15歲,名叫胡禮夢,來自滁州定遠。胡禮夢今年理科考了617分,被文典學院理科實驗班錄取。媽媽郭女士有點擔心兒子的自理能力,高考結束後在家訓練過兒子洗衣服。郭女士介紹,兒子3歲時就上小學一年級,本來只是想試試看,誰知他成績還可以,就一直接著上。胡禮夢的爸爸是高中物理老師,他自己對物理也非常感興趣,以後可能會往這個方向發展。鄭州大學2015年有1.8萬名新生,其中有21名是「00後」,最小的僅13歲。

事實上,今年並不是「00後」第一年入學,去年就已有「00後」進入大學校園。清華大學去年的2014級新生中,首次出現了「00後」,該校招辦負責人稱,年齡最小的新生出生於2001年1月,來自北京,被錄取至計算機系。

新生排隊辦理戶口轉入手續。 北京日報 資料

多對雙胞胎高考分數接近,入讀同校相近專業

除了「00後」,雙胞胎入讀同一學校的現象今年也比較突出。

清華大學2015級新生中有八對雙胞胎,其中不乏學霸雙胞胎。例如來自福建同安一中的「姐妹花」紀鴻思、紀鴻璐,都以高分被錄取到經管學院,高考成績只差4分。姐妹倆都是數學奧賽省一等獎獲得者,中學時代就是獲獎專業戶。

南京大學今年錄取了一對來自呼和浩特的雙胞胎朱朔和朱軍,高考中哥哥考了650分,弟弟考了652分,雙雙被南大數學系錄取。當被問到為什麼選擇南大,為什麼不選擇北方離家近的學校時,哥哥朱朔直言,「南京民風比較淳樸,生活習慣與家裡比較相似。選南大就讀是因為南大的基礎學科比較多,我們以後想從事金融行業,當時老師建議我們報考南大數學系。」

哥兒倆從小一起長大,但到了南大之後,他們決心要小小「分開」一下:特意住進了兩間宿舍。兄弟倆的媽媽說,「可能他們覺得在互相身上都看到了對方的影子,還是分開住比較好。」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今年錄取了來自湖南臨澧的雙胞胎兄弟郭俊麟、郭俊鑣,高考時雙胞胎兄弟的考生號是連著的,考場卻隔了很遠。最終高考成績出來,兩人只相差4分,單科也及其相似。在專業的選擇上,弟弟的專業是電子信息工程,哥哥的專業是信息與計算科學。

在考量專業時,哥哥郭俊麟說:「我們意識到資訊時代需要大量高級計算機人才,在高三時我就和弟弟下定決心要學和計算機有關的專業,並且要考計算機方面的研究生。我們在填報志願時既只填有計算機專業的學校,又要符合自己的分數,在經過學校環境,師資力量,學校位置等方面的綜合考量後,我們選擇了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還錄取了一對姐妹雙胞胎,來自上海金山區的「95後」迮如悅、迮如怡,姐妹倆的成績從中考時就有著奇妙的緣分,雖然單科各有差異,但總分一直很接近。中考時兩人僅僅相差0.5分,就讀於不同的高中,而這次高考,兩人總分也只相差2分,最後同被上海第二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錄取。

高校迎新個性化,「雲服務」保護貧困生隱私

新生報到季裡,各個高校為「95後」、「00後」們提供的個性化服務也越來越多。

華東理工大學8月29日迎接來自全國各地的3900多名2015級本科生,針對現在的大學生挑剔的味蕾,華東理工奉賢校區第二餐飲大樓提前一個月開張。這個集大眾快餐、特色小吃廣場和接待餐廳為一體的新食堂能同時容納1500人就餐,作為校內第一個「智慧食堂」試點,不僅引進了先進的智盤結算系統和保溫傳遞櫃,二樓就餐區裝修還頗有文藝範,得到了學生們的點讚。

和往年學生在入校後遞交紙質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格認定申請不同,今年復旦大學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打造了「雲填報」服務系統,新生在入校前就能在迎新服務系統上填寫《家庭經濟情況調查表》、申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格認定,了解學校勤工助學崗位設置情況並在迎新服務系統中提前申請。報到當天,學校設立「綠色通道」宣傳臺,安排專人向新生介紹資助政策,引導幫助家庭經濟困難新生順利報到。

上海師範大學學生工作部(處)下設勤工助學管理中心,主要負責開展學生幫困資助工作,也逐步形成了一套「以助學貸款為基本幫困渠道,以勤工助學為主要幫困方式、以各類獎、助學金為激勵手段,以學費減免、臨時困難補助、慈善愛心屋為輔助措施」的幫困助學育人體系。凡是通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的學生,本人均能提出申請,通過院、校審核等程序後即可獲得以上相應的資助,實現上海市委、市府提出的「不讓一位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的工作目標。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逆天了嚕..3歲讀小學,8歲上初中,00後「小神童」開始攻佔大學校園!
    清華復旦南大等名校都迎來了「00後」新生  8月30日是復旦大學新生報到的日子,一大早,來自全國各地的3000餘位2015級本科新生,以及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位留學生走進復旦,開始了他們的大學生活。  澎湃新聞了解到,在復旦大學志德書院迎來的新生中,有一位「00後」。
  • 六歲讀小學,十二歲考上浙大,這位00後小女孩被稱為「天才神童」
    前者擁有了一個人人羨慕的智商,在學習中並不需要花費很大的精力學習,成績特別出眾的同學還會被人稱之為「天才神童」。在高考之中,也有不少神童被發現,而且高考中還有很多明明不滿18歲,但是智商卻異於常人的孩子,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這位六歲讀小學,十二歲考上浙大,這位00後小女孩被稱為「天才神童」。
  • 同樣是00後,他兩天半讀完小學,8歲讀高中,10歲以566分考取大學
    同樣是00後,他兩天半讀完小學,8歲讀高中,10歲以566分考取大學 大家都知道,高考是一種選拔人才的方式,而九年義務教育,以及高中的三年時間,則是為了把人培養成「人才」,可天才不一樣,他們完全不能用正常的教育思維來衡量,大家能夠發現,絕大部分能夠名垂青史的人物
  • 7歲上初中,8歲上高中,10歲考入大學的「神童」後來怎樣了?
    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從來都是最關心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就是每一位父母心中的真實寫照,普通的小孩子,十歲還在讀小學,基本上都是按部就班的生活,按正常流程,都是一級一級往上升。但是也有一些高智商的跳級生,小小年紀就展示過人天賦,譬如幾個月或者是幾天就能學會正常小孩子的學習任務。
  • 11歲神童6歲讀初中 有望被中山大學錄取(圖)
    龔民的外公表示,因龔民年齡太小,家人擔心其生活自理能力不夠,故一旦到中大讀大學,在佛山的外公外婆將到廣州陪讀。   「小神童」6歲讀初中  今年3月,就讀於南海中學的11歲學生龔民參加了中大自主招生,面試成績排在所有考生的前20名、總成績排在前30名,獲得A類資格,被大家稱為「小神童」。
  • 華南理工迎「00後」新生:5歲上學跳級讀初中
    夏世焱/攝  華工迎來萬名新生,年齡最小、來自河北的張野晨只有15歲  只有15歲的「00後」,有的都已經讀大學了。  前、昨兩天,華南理工大學迎來了上萬名2015級新生,來自河北石家莊的張野晨成為該校今年唯一一名「00」後。在今年高考(精品課)中,他以650分的高分被華工自動化專業錄取。
  • 天才神童,5歲自學完小學,6歲上初中,12歲上重點大學,現狀如何
    眾所周知,家庭教育對小孩特別重要,神童也不例外,曾經名噪一時的「高考天才神童」龔民就是家庭教育的成功案例。龔民出生於湖北省公安縣的一個普通農村家庭,在他出生半年後,他的父母便離婚去了外地,把小龔民留在老家跟隨外公外婆生活。
  • 山東00後「神童」,兩天半讀完小學,10歲參加高考,如今怎樣
    高考是一個人一生的分水嶺,每一位要參加高考的學生都要日夜挑燈苦讀,十幾年的寒窗苦讀只為了高考的兩天能考上一個好大學。每年高考之後都會出現一些「神童」。這些「神童」往往智力超乎常人,在別人看起來很難的題目,他們都能輕而易舉的做出來,這些所謂的神童大部分也都是需要後天的努力才能成才,但是有這麼一個「神童」,他兩天半就讀完了小學,10歲就參加了高考。
  • 這個00後神童,2天半讀完小學,1年上完初中,10歲就考進了南科大
    "快進式"的人生2007年,剛剛適齡入學的蘇劉溢進入山東泰安的三裡小學就讀,但是很有學習天賦的他一入學就從五年級開始讀起,而他的小學生涯也僅僅只有短短兩天半,就以閃電的速度進入初中就讀。進入初中之前,博文中學的校長王衝對蘇劉溢進行測試。蘇劉溢都能對答如流,甚至在一些問題中靈活運用了高中的知識,他僅在七歲的時候就能讀生僻的古文,懂得等差數列。這位年僅七歲的孩子的天賦讓在座的老師紛紛驚嘆不已。
  • 00後神童,曾2天半讀完小學,10歲高考566分,現在怎樣?
    引言神童,也被稱之為天才,而天才往往都是受人矚目的,因為他們有著超高的智商,驚人的天賦,以及展現出來的能力讓許多人自嘆不如。但有這樣一個問題,天才的人生就一定比普通人更加豐富多彩嗎?今天,本文的主人公就是這樣一個神童,年僅10歲便考取了本科大學,只是,隨著時間推移,長大後的他現在怎麼樣了?
  • 中國海洋大學頻現超齡神童 4歲上小學13歲讀大一
    學習上個個出類拔萃     在中國海洋大學嶗山校區見到李陽(化名)時,她正在自修室裡複習備戰明年的研究生考試。李陽2006年進入海大時只有13歲,出生教師世家的她沒有上幼兒園,4歲入讀小學一年級,上完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直接升入初中讀書。
  • 山東00後神童,小學用2天半上完,10歲考上南科大,後來如何
    在2008年10月的高中校園裡,能看見一個僅有129cm身高的小朋友來回攢動,此時的蘇劉溢只有八歲。這次他不是來玩的,而是入學。這個年僅八歲的孩子,究竟有什麼本事,能以幼童之齡,進入高中讀書?這或許正和蘇劉溢強大的學習能力有關。
  • 10年前,那個3天讀完小學,10歲上大學的神童蘇劉溢,現怎樣了?
    7歲時他就已經自學完了初中課程,8歲就已經開始研究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同時學會了C語言、PHP等基本語法,並自己設計了一套網絡界面。 在這樣的情況下,蘇劉溢的母親選擇讓孩子跳級讀書,先是讀了1年初中、1年高中,又複習了1個月,接著在10歲時,小小的蘇劉溢就走上了高考的戰場。 2010年夏天,蘇劉溢的高考成績在眾人的翹首以盼中出爐了,556分,被南方科技大學順利錄取。
  • 美少女天才2年讀完小學8歲讀初中13歲考上985,如今在讀博
    ,但是人家已經是大學生了,同齡人還在讀初中,自己已經進入到了我國最好的大學就讀了,而這樣的情形對於一般學生而言真的是羨慕不來,天才少年畢竟還是十分少見的。而在今年的高考結束後,東南大學這所985高校也迎來了一批少年班學生,可以看到該班今年的平均年齡在14歲左右,同時最小的一位考生只有13歲。其實提到大學的少年班,在我國並不少見,只是因為很多人身邊很少有這樣天才的少年,所以才沒有那麼多了解罷了。
  • 山東00後神童,小學用2天半上完,10歲考上南科大,後來如何
    引言自古以來,我國社會中就不乏神童的身影,與一般人不一樣的是,這些神童在很小的時候就能夠展現出自己過人的才能,由於許多神童能力過於出眾,因此,他們也成為了很多人羨慕的對象。曾經,在山東地區出現了這樣一位零零後的神童,他僅用兩天半的時間就讀完了小學,而在他十歲那年,也順利考入了南科大讀書。
  • 7歲讀初中,8歲讀高中,10歲考上南科大的神童,如今怎樣了?
    從古至今,我們聽說過很多神童,比如曹衝稱象司馬光砸缸等,在現代也有很多的神童,就好比今天說到的蘇劉溢。蘇劉溢出生於2000年,被人們稱為是泰安「小神童」。在2007年的時候,蘇劉溢改上小學了,可他的父母當時和校長談話就說過,希望蘇劉溢上小學的時候,是從五年級開始的。
  • 10歲考上大學,16歲讀博的神童張炘煬,活成了他想要的樣子嗎
    神童的升學模式如果你覺得張神童上面的經歷,已經牛得不行了,那你還真小看神童了。可以說,上面的這些只不過是張神童小試牛刀。上小學後,張神童把他的學習天賦展示得好像開掛一般,簡直「此人只應天上有」。張炘煬一年級讀了1個月,轉升二年級;二年級讀了1個月,又升上三年級了;三年級讀了4個月,直接跳過四年級,讀五年級了;結果五年級也只花了2個月讀完了。一年後,才剛滿7歲張炘煬順利升上初中。這也就是說,6年的小學義務教育,張神童只用2年就念完了。
  • 當年那個跳級上學,10歲就上大學的神童,現在怎麼樣了?
    只花了兩天半就讀完了小學,10歲就參加高考的神童,現在怎麼樣了?現在的父母越來越年輕化,因為最大一批90後現在也已經三十歲了,開始步入為人父母的年紀,他們在小的時候收到的教育和現在孩子的教育完全不同,他們對於自己的孩子要求不再像往常一樣只知道學習就行,家長是要求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並且要學習一些藝術,以增強孩子欣賞藝術的水品,其實就是現在的家長生活條件都好了,希望能夠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 當年那個跳級上學,10歲就上大學的神童,現在怎麼樣了?
    只花了兩天半就讀完了小學,10歲就參加高考的神童,現在怎麼樣了?現在的父母越來越年輕化,因為最大一批90後現在也已經三十歲了,開始步入為人父母的年紀,他們在小的時候收到的教育和現在孩子的教育完全不同,他們對於自己的孩子要求不再像往常一樣只知道學習就行,家長是要求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並且要學習一些藝術,以增強孩子欣賞藝術的水品,其實就是現在的家長生活條件都好了,希望能夠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 2天讀完小學,8歲上高中,10歲參加高考,小神童如今怎麼樣了?
    如果時光回溯到2008年10月,在山東省泰安市第二中學的校園,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在這所市重點高中有一個小小的身影,只有1.29米高,可他卻是一名名副其實的高中生。1.29米的身高不是侏儒症,而是因為這個學生只有8歲。他就是曾經名動中國教育界的神童,蘇劉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