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性之間有過命的交情、卻從來沒有上升到戀人或愛人程度的情況,至少在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當中相當罕見。
這也是為什麼在傳統的眼光當中看來,異性知己,是非常危險的一種關係的原因。
人到中年,異性之間的純友誼,真的存在嗎?
三個人說出了他們的看法,各不相同,可以一起聽一聽,或許能從中找到一些自己比較支持的觀點。
郗先生
我是同意這樣一種觀點的,因為我就跟一個關係非常要好的女同學,親如兄妹的交往了十幾年。
我們從高中時代相識,那時候就成了鐵哥們兒,玩得特別來,興趣愛好也挺相近的。
直到現在,我跟她老公,她跟我老婆也都熟識,彼此家裡有事會很自然相互幫助關照,真的比某些家庭當中的親兄妹還親,但是真的很少會聊感情方面的事情。
說出來可能大家不敢相信,現在我們還經常一起吃飯,看電影。
哈哈,不要誤會,我們很少單獨兩個人行動,不是喊上各自的伴侶,就是跟一大幫別的朋友或同學一起。
這種算不算純友誼?
有人會懟我,不信你們心裡沒有小心思。
那我告訴你,還真沒有,她不是我想要的類型,我也不是她想要的類型,在這件事情上,我跟她壓根就不是一路人。
如果我們來電,早就來電了,哪裡需要用朋友這種身份等到各自結婚成家之後?
畢先生
跟上面這位先生一樣,中學時代,我認識的一個女性朋友,也是我第一個異性好朋友。這段非常純粹的友誼,一直維持到了我們參加了工作之後。
那時候,我們也會經常約飯、去網吧打遊戲、滑旱冰、爬山、遠足之類的……
有時候只有我們倆,有時候還有別的朋友。
感覺挺自在的,沒有異樣的感覺,像是想跟對方談戀愛之類的想法完全沒有,也從來沒有感覺相處尷尬過。
不過自從她結婚後,我就沒怎麼找她聊過天了,到現在為止,差不多已經有10年時間沒跟她有密切的聯繫了。
不是我忘了她這個朋友,而是不想攪亂她的婚姻生活。
我覺得身為好朋友,只希望她能一直幸福生活著便好,不要因為我的存在,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破壞與幹擾。
再純粹的友誼,產生於異性之間,該有的分寸還是要有的!畢竟男女有別,大家說呢?
荀女士
對於我而言,男閨蜜就是愛一個女人時而無法升級到愛的層面,退而求其次為所謂的友情存在的一類人。
不瞞大家說,我在結婚之前,身邊也有一位這樣的異性朋友存在。我們認識的時間也挺長的,大概大學畢業剛參加工作就結識了。
他雖然沒有直截了當對我表現過好感,但是神情、言談舉止之間也差不多把意思表現得差不多了,我也完全明白。
只不過他不是我喜歡的類型,只是覺得他人也挺好的,適合當朋友。
當然,這種意思,我也用比較委婉的方式告訴他了,可是他沒有因此而遠離我,而是一直陪在我的身邊,以好朋友的身份默默關心我。
我沒想耽誤他,但也不好傷害一個好男人的自尊心,就用對待朋友的方式對待他。
不過自從戀愛、結婚之後起,我就自覺跟他保持了距離,因為我明白他守護在我身邊的理由、關心我的意圖,不想再給自己的生活增加不必要的誤會。
當然,也是想藉此讓他死心,將放在我身上的那些註定屬於浪費的感情轉移到能夠接受的異性身上去,這樣,他才能獲得屬於自己的幸福。
結語:
就算最後一位女士對自己的行為做出了可以接受的回答,可是在很多人看來,所謂的異性好友,在不拒絕的異性那裡,其實就是備胎的意思。
就是因為這個理由,使得大家也順帶否定了這樣一種友誼的純潔性。
但其實在生活當中,還是的確存在單純的、只限於友情方面的異性感情的,只不過雙方之間也需要恪守朋友的本分,不能存在曖昧、越界、幹擾對方的戀情、婚姻與家庭生活的意圖與行為才行。
是否能掌握到這種度?才是分辨是友情還是存在一些別的企圖與期待的曖昧之情的主要區別點。
但是建議在現實生活當中,就算確定男女雙方只是友情,在彼此結婚成家之後,還是像畢先生那樣做,會比較恰當。
友情可以是單純的,但是人多嘴雜,人心未必能想得太單純,為了避免無風起浪,保持一點必要的距離,也是為朋友著想、為對方好的表現!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