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人今年已經呼吸了286天的優良空氣,比去年同期多出42天,達到2013年以來的最好水平!昨天,市生態環境局傳出「喜報」:截至本月10日,無錫空氣品質年度優良天數比率已超省政府下達的年度指標77.8%,提前完成目標。
「明顯感覺好空氣比往年多了、汙染天少了!」這是不少無錫市民今年對空氣品質的直觀感受。根據最新環境監測數據,今年截至12月10日,我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286天,而去年同期為244天,提前21天完成省政府下達的年度指標(年度優良天數比率77.8%)。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2.9%,而去年同期為70.9%。同時,其它環境空氣品質指標也實現顯著改善,預計全年無重汙染天,PM2.5濃度有望低於35微克/立方米,躋身全省第一批達到環境空氣品質二級標準的城市,臭氧超標天數同比減少15天。環境空氣品質達到2013年國家空氣品質新標準實施以來最好水平。
延伸閱讀
直擊民生痛點向大氣汙染宣戰
今年以來,汙染防治攻堅戰在錫直擊民生痛點,市生態環境局與各地、各部門克服疫情、汛情雙重影響,向大氣汙染宣戰,全面打響了藍天保衛攻堅戰。
市生態環境局大氣處負責人表示,通過開展PM2.5和臭氧「雙控雙降」行動,先後出臺了「臭氧28條」——《無錫市大氣臭氧汙染防治三年行動計劃》以及 「史上最嚴」大氣汙染防治「36計」。大力推進各類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治理工程,全面推行「點位長」制,深入重點區域全面排查整治,依託第三方技術團隊實施科學治氣、精準治氣,建立臭氧輕微汙染天應對機制,全面啟動「搶奪優良天」。在夏季高溫季持續開展夜查和專項執法,對重點企業展開史上最大規模的專家幫扶,並啟動了光化學監測體系建設。針對臭氧這一影響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的「元兇」,因地制宜用最嚴舉措治理揮發性有機物、揚塵、機動車尾氣等。
今年市財政拿出5億多元的補貼對老舊機動車進行淘汰,力度為歷年之最。與此同時,加快年度工程項目進度,壓降工業源排放,高標準開展揚塵治理,啟動高排放車輛提前淘汰補貼,另一方面積極開展「夏病冬治」,全面排查揮發性有機物重點行業企業、儲罐等信息,推進產業集群整治。
多部門共同發力「精準治氣」
精準治氣,離不開部門協作、通力謀劃。該負責人表示,今年各部門分工協作、共同發力,對改善大氣質量「功不可沒」:住建部門對全市建築工地實行揚塵汙染防治攻堅「紅黑榜」 考核,落實文明施工無錫「十條規矩」情況,推出「紅榜」示範項目和亮點工程;交通部門打響內河港口碼頭專項整治攻堅戰,對三無船舶全面清理;公安部門加大執法力度,多次與生態環境部門聯合執法;城管部門對道路保潔全面提標,力度前所未有。
秋冬季是霧霾多發的季節。針對百姓身邊一些難啃的環境治理「硬骨頭」,9月底全市打響了汙染防治「百日攻堅」戰,列出「問題清單」「措施清單」「整改清單」和「責任清單」。從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到分管副市長,從上到下緊繃「治汙防汙」弦,全面推進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戰和「百日攻堅戰」,每周開推進會、每月開調度會。百日攻堅派出8個專班進駐市縣區,每周進行問題交辦、反饋,實現全流程閉合。
將衝擊300個優良天
眼下無錫已入冬,市生態環境局大氣處負責人表示,往年進入秋冬季後重汙染天氣預警頻發,今年至今就啟動過一次重汙染天氣預警,預警啟動頻率明顯降低。今年10月份以來,無錫僅有2天為汙染天,且均為輕度汙染,另有14天的空氣品質達到了「優」;而去年同期汙染天數有18天,10月末出現過2個中度汙染天,「優」等空氣品質的天數少了3天。今年12月份以來,無錫還未出現汙染天,而去年同期已有6個汙染天。
市生態環境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向全年300個優良天的歷史新高發起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