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啞大學生畢業後成都當外賣小哥 送餐這兩月近千訂單零差評

2020-12-12 紅星新聞

成都高新區世紀城路和天華路交叉口,緊鄰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和天府軟體園,這裡開著十幾家餐館。每天早上9點開始,就陸續有外賣配送騎手在這個路口聚集,到上午10點半左右,往往能聚集起數十名外賣騎手,他們在這裡等待接單配送,在餐廳、辦公樓或住宅與這個路口間做著三點一線的工作,直到晚上10點多,騎手們才漸漸散去。

↑王興林從餐館裡取完訂餐後會先用手機發簡訊提前聯繫客戶

在這些騎手中,王興林有些特殊。他是一名患有語言障礙和聽力殘疾的殘障人士,還是一名大學生。今年本科畢業的他,在老家一所特殊教育學校實習三個月後,到成都應聘成了外賣小哥。

一開始不認識路,不能打電話溝通被差評,到如今「0投訴」「0差評」,甚至可以當上「站點第一名」。用王興林的話說,選擇送外賣,是「想看看正常人的生活是什麼樣子」。

↑送餐次數多了,對附近的道路和寫字樓也熟了

休息的時候就認路

一個月記清世紀城附近的大小道路

王興林是南充人,今年剛剛本科畢業、9月才應聘成為騎手。三五成群的騎手聚在一起等單的時候,他往往是一個人翻看手機或發呆,只在接到單要去配送時和幾個同事打個招呼。

他2歲時因高燒失聰,但學習成績一直突出。高中時的班主任任大東至今還記得這個學生,「他當時一直排在班裡第一名」。2014年4月,他參加了鄭州師範學院的聾人高考,最終以356分的成績考入該校特殊教育學院,學習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應用聾人方向)。

畢業後,王興林曾在南充儀隴縣特殊教育學校做過3個月的實習教師,教數學。覺得「比較無聊,又接觸不到很多正常生活的人」,他9月來到成都應聘成了一名外賣騎手。之所以畢業後選擇來成都送外賣,用他的話說,「想看看正常人的生活是什麼樣子」。

剛來成都的時候,由於不熟悉道路,加上自身又是聾啞人,那個月只送了337單,和同事差距很大。

剛做騎手時,主要靠導航認路,又因為不能聽導航,只好用支架把手機固定在電動車的車把上,邊用眼睛看導航邊認路,還要時刻關注路上的車輛行人。一到晚上,認路花的時間會更長,配送完一單幾乎都要半個多小時,根本不敢同時配送超過2單。遇到較大的小區時,不方便問路,連這些小區內的某棟樓都需要花費十幾分鐘去找,「問路速度更慢,我聽不到別人指路,也會顯得很沒禮貌」。

王興林所在站點的外賣配送範圍,是以世紀城為中心的三公裡內,為了能縮短配送時間,他在9月份用休息時間,以宿舍、世紀城路和附近的幾個辦公區為坐標,每天來來回回十幾遍,對著導航熟悉大小道路。

效果很明顯,現在,即便是晚上,他也能不依靠導航快速找到附近的某個小區,並對大部分小區內的樓棟分布了如指掌,配送時為了趕時間,他還常能找到一些小路,以最快的時間將手裡的兩三份訂單按順序準時送到。

這兩月近千訂單0差評

「有顧客取餐後發簡訊鼓勵我」

配送時遇到的困難,當然不只有認路。世紀城附近常有不能進入辦公室的配送單,他不能像正常騎手那樣打電話溝通,發送簡訊又不一定能保證點餐用戶第一時間看到,一開始要等很久才能等到用戶下樓取餐。 9月份有次,因為點餐用戶沒有看到簡訊,餐送到用戶手裡都涼了,他用手機打字連連解釋並道歉,但那個用戶堅持要給他差評。他獲得的兩次差評,都在9月,原因都是用戶沒看到簡訊且不理他的解釋。

但進步和鼓勵,也慢慢多了起來。

10月,王興林完成了740單,獲得308次好評、0差評和0投訴;11月,截至11日,他已完成180單配送,獲得94次好評,差評和投訴依然為0。王興林稱,這「主要是記清了附近的大小道路」。更讓他開心的是,用戶暖心的一面。「(知道自己是聾啞人後)有7次我弄灑了餐品,但顧客都表示理解,不要我的賠償,很多顧客還會在取到餐後貼心地給我好評,或發簡訊鼓勵我」。

↑王興林將客戶的訂餐送到手中,並用手語比劃訂單上的內容

王興林一直把這些好評截圖保存,也在為獲得更多的好評努力。作為新手,系統不會同時為他派很多單,為了趕上同事的業績,他到小區或辦公區後,幾乎都是小跑著送外賣。他還試著調整和客戶溝通的方式,如果不能進入辦公樓,他會先撥打點餐用戶的電話,等顧客接通後發送提前編輯好的簡訊,「這樣不容易漏」。如果等很久仍沒有人來取餐,他會將餐品放在辦公樓樓下的門衛處或大廳的明顯位置,拍照發送給用戶,還會隔幾分鐘就發簡訊催一遍用戶,直到收到用戶的確認簡訊為止。

↑王興林來到一家滷味店裡等待取餐

11月8日,王興林完成了23單的配送,數量在站點排第三位,獲得11個好評,是站點第一名。晚上,朋友也正好打來視頻電話,他在視頻裡向這位同是聾人的老同學比劃手語,告訴對方,「今天得的好評排第一」。

▲每天騎著電動車去送餐

空閒時喜歡看財經新聞

想「進基金公司工作」

中和鎮公濟橋路附近的一處宿舍,是王興林的家。這裡和世紀城路只隔著一條府河。每天早晨,他會在宿舍附近吃完早飯後,趕往世紀城路等單。而下午和晚上,無論送餐結束多晚,他都會回來吃飯,「世紀城路的飯有點貴」。

附近的一家「普豐快餐」,一份蓋飯只需10元到12元,中午一般點12元的,晚上點10元的。去得頻繁,他只需稍微比一下手勢,老闆就明白他要點什麼了。「指左邊就是尖椒雞蛋,指右邊就是咖喱牛肉或者咖喱雞丁,有時晚上就吃一碗牛肉麵,」老闆告訴記者。

空閒時,王興林喜歡看些財經新聞,學習財經知識,「關注了很多財經類的公號,空了就讀讀他們精選的內容。」王興林的父母希望他回老家做教師,他在南充讀書的女朋友希望他能進企業做一名修圖師,而他自己對這些工作都不感興趣,他想「進基金公司工作」。畢業前在鄭州師範學院的招聘會上,他還專門向現場的基金公司了解過,但這些公司都沒有針對聽障者的招聘,「為什麼聾人不能進基金公司工作呢?我除了聽不到,講不出話,和正常人的工作能力是一樣的。很多聾人,一般就是去工廠工作或自己開店,我希望所有的公司都能招聘聾人」。

來成都做外賣小哥,除了想改善家庭條件外,王興林說,自己「更想看看正常人的生活是什麼樣子」,因為從小學到大學,他接觸的大都是殘疾人。來成都送外賣兩個多月,王興林接觸了很多正常人,雖然溝通少,但「看著他們的生活都很溫馨」。王興林喜歡晚上到各個小區去送外賣,看著暖色的燈光下人們悠閒散步,他覺得這些人心裡一定很幸福,而想到樓上有這樣的人在等著他送餐,就覺得也會分他們一點幸福感。

紅星新聞記者 莊靈輝

攝影記者 王紅強

編輯 潘莉

相關焦點

  • 成都外賣小哥幫顧客買東西遭「差評」,這忙該不該幫?
    在這個熱到爆炸熱到蒸發熱到融化的季節有一個懶人經濟迅速崛起▼外賣訂單一多,這本來是外賣員賺錢的好時機。但是,最近外賣小哥朱師傅遇到的一件事卻讓他鬱悶了——最近有次送餐, 客戶讓他幫忙順路幫忙買個鋼絲球東西。
  • 外賣小哥送餐遲到,女子給差評被拍視頻侮辱,騎手:你去死吧
    一位女士在手機上訂了一份外賣,不料訂單久等不到,女士無奈想要退單,但是商家駁回不允許退單,這種置之不理的行為讓女士很生氣,就給這次體驗打了一個差評,不料就是因為這一個客觀的評價給自己惹了一身麻煩事。外賣小哥送餐遲到廣東東莞的一名女子在訂餐平臺上訂了一份外賣,距離下單時間已經過去很久,但訂的餐卻遲遲未到,訂外賣本就圖一個快而方便,就這速度等的也太久了吧,如果之後還有其他事情那不就吃不上飯了麼。
  • 那些讓外賣小哥「哭笑不得」的訂單,外賣小哥:我只是一個送餐員
    那些讓外賣小哥「哭笑不得」的訂單,外賣小哥:我只是一個送餐員我們現在的生活可以說是相當便利的,可能小時候我最夢想的事情就是有人幫助我們跑腿,有人幫助我們買飯,現在都可以輕鬆實現。外賣也是我們這些每天在外面上班的年輕人需要的,就拿我來說吧,我基本上也是三餐有兩頓都是靠外賣來解決的,有時候中午實在不想出去,也會叫外賣直接送的公司,簡單方便還能多工作一會兒。但是前一段時間網上引起了一個熱議話題,那些讓外賣小哥「哭笑不得」的訂單,看看都有啥吧?
  • 聾啞姑娘的外賣之路:為去外企送餐自學英文
    當聾啞人士學習送外賣,最簡單的工作也會狀況百出,近一個多月,23歲的聾啞姑娘黃嘉誼便深刻地體會到:摁門鈴對方傳出「喂喂」的聲音,她無法回音很著急;指著帳單表示網上已支付了,對方不解,她急得滿頭是汗;剛開始騎單車時常迷路,無法問人,也讓她無所適從。  通過自己的勞動服務社會,嘉誼一路學習,一直克服,並發現微笑是最好的語言。
  • 深圳:大廈電梯被鎖,外賣小哥無法送餐,被要求支付3元代送費
    外賣小哥一趟才賺多少錢,還要被抽調三元!近段時間,有關於外賣小哥的新聞很多,基本上天天都有。不過,相關大部分都不是什麼好消息,不是外賣小哥違反交通規則出現交通事故,就是與別人出現糾紛鬥毆,幾個打一個。總之,惹出的麻煩可不少。當然,很多時候外賣小哥也受別人欺負。
  • 南京| 聾啞外賣員一天送餐40單:要給老婆幸福
    他們負責外送的區域是珠江路、鼓樓一帶,周邊居民區、高校眾多,只要肯跑,訂單總是源源不斷。高德進的第一單,來自南京大學的一名男生,需要先前往成賢街一家鍋貼鋪取餐。進店後,他用手指了指手機上的訂單,女店員開始打包、裝訂小票,此時高德進就安靜地站在一邊,拿到鍋貼後,仔細核對了下內容及地址,點擊了手機界面上的已取餐後,開始往客戶地址趕去。
  • 武漢外賣小哥持刀傷人,為何引發「差評」恐慌
    在警方通報出來前,網上流傳著多張「知情人士」的說法,對當時現場情況進行了「還原」:該商場某店女員工因外賣員送餐遲到給了差評,外賣員遂找上門理論要求其撤銷差評,未果後與女店員的數名男同事發生衝突,導致其中一名男同事被刺倒身亡。
  • 讓外賣小哥「抓狂」的四種訂單,把外賣伺候的像大爺,咋還給差評
    讓外賣小哥「抓狂」的四種訂單,把外賣伺候的像大爺,咋還給差評外賣已經成為了一種新型的生活方式,經常在大街上看到外賣小哥爭分奪秒的在送外賣,但是下面這四種訂單,外賣小哥伺候的像大爺一樣,咋還給差評。1.炸雞漢堡炸雞漢堡這類快餐食品現在已經成了年輕人最喜歡的食物之一,街邊的炸雞店也是隨處可見,酥酥脆脆的外殼,裡面包裹著鮮嫩的雞肉,這種通過高溫油炸出來的食品,剛剛出鍋的時候是最好吃的,可是在送外賣的過程中會逐漸軟化,等顧客拿到手,就已經軟化掉很多了,所以有時候就會引來差評。
  • 「十一」當天送餐忙:有外賣小哥跑一百多單!兼職大學生也能接四五...
    外賣訂單滿天飛,大街小巷,到處是騎著「電驢」的匆匆身影。外賣小哥穿梭於大大小小的商家和小區之間。長假剛開始,他們卻忙個不停。有外賣小哥「十一」當天接了100多單。【大學生兼職外賣小哥,一天接四五十單】一個普通的外賣小哥,一天是怎麼度過的?
  • 超500萬送餐員穿梭街頭 我們能為外賣小哥做點啥
    而在這背後奔波忙碌的,就有外賣小哥。這是一群怎樣的群體?他們過得好嗎?我們能為他們做什麼呢?報告還顯示,外賣小哥們有著明顯的青年特質,以80後、90後為主,但已婚已育的比例高達60%,處於單身狀態的外賣小哥只佔25%。受工作性質影響,外賣小哥多為名副其實的小哥,男性比例高達92%,僅有8%的騎手為女性。令人意外的是,「大學生」騎手群體有所壯大。
  • 外賣小哥上樓送餐,餐箱內外賣被人拿空,整個過程被監控記錄
    外賣小哥簡直是不少懶癌晚期患者的救星,他們拯救了一個個飢腸轆轆的生命,每次點了外賣,時間快到了就會在門外翹首以盼,滿懷期待等他出現,不過近日一條關於外賣小哥的消息卻讓所有人都憤怒了。大家都知道,外賣小哥在收到訂單以後去商戶拿外賣時,都會把外賣放到一個送餐保溫箱裡,而外賣小哥們往往一拿就是好幾份外賣,曾經也有很多人調侃,會不會有人偷外賣。
  • 冰雪天外賣訂單暴增,外賣小哥送餐遲到先賠禮道歉再解釋
    由於最近全國大部分地區出現降雪天氣,降雪後天氣又比較寒冷,加上路面比較溼滑,很多人宅在家裡都不願意出門,一些上班族也是一樣,為了節省時間,到了吃飯時間點就在手機上點個餐,叫個外賣。這讓本來就很火的外賣,在下雪天又加了一把火,外賣訂單量急劇增加。
  • 月送千單收入破萬 成都外賣小哥成新興職業(圖)
    每到飯點,成都外賣小哥已成街頭一道亮麗的風景。「我們那個片區的騎手,每個月收入都能達到六七千元。」小陳和小黃都說,現在收入比以前的工作收入高了不少,「還是挺滿意的」。  轉型:發行公司兼職做起外賣配送  除了平臺自己招聘的「外賣小哥」,也有不少從傳統行業轉型而來的加盟商利用人力資源兼職做起了外賣派送。
  • 外賣小哥接單,女子備註:給我帶包七度空間,不帶差評喲!
    現如今快節奏的生活,出門有快車,買東西有快遞,連吃飯也有外賣,省事又便捷,所以為了適應社會的快節奏,外賣行業這一產物,在近兩年一蹶不振,特別是在大都市,「黃顏色」「藍顏色」的人群奔跑在各個高樓大廈間、車水馬龍的街道上,以及大街小巷的茶水飯店裡......
  • 外賣小哥最想對客戶說的十句話,句句深入人心
    本人送餐幾年,也送了幾萬個訂單,遇到各式各樣的客戶很多,也曾因為送餐超時被客戶罵,但總體很少跟他們產生矛盾,也未曾向任何客戶低過頭。送餐時間久了,外賣小哥其實是有很多心裡話要對客戶說的,希望客戶能寬容大度的處理。
  • 「只要是醫院的訂單我都接!」——三水外賣小哥,你們辛苦啦!
    宅家的市民大部分靠外賣來採購生活必需品,送菜、送餐、送藥......外賣小哥成了最忙碌的人。 外賣小哥的每一次送達,都間接讓市民減少了一次出行,降低被感染的機率。
  • 送餐被保安攔在小區外,超時送達後,外賣小哥的話讓客戶很心疼
    現在人們不想煮飯都會選擇點外賣,這可是極大方便了大家的需求。不過現在大家隨時隨地點外賣,可是麻煩了外賣小哥,有些地方還真的找不到,有些地方還進不去,這都會造成外賣員超時送達的。很多客戶直接看到超時送達的話就直接給差評,甚至還要投訴的,這可就苦了外賣小哥了,一個差評一個投訴都是會讓他們失去很多錢的,甚至還會被辭退,所以大家平時還真別那麼做了。
  • 外賣小哥遭遇車禍,鎖骨骨折仍從地上爬起送餐,只為了一個目標
    外賣小哥遭遇車禍,鎖骨骨折仍從地上爬起送餐,只為了一個目標本文為小編原創,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導語:前幾日,外賣小哥小吳在送餐途中遭遇車禍,與一輛小汽車發生碰撞,當時就感覺胸口疼痛的他,仍然掙扎著從地上爬起來騎車趕往客戶家,將餐食送到。可是當晚回家後發現自己右鎖骨疼的他睡不著覺,到醫院才發現自己摔骨折了。
  • 好評差評,對美團外賣小哥很重要
    據透露,好評差評,對美團外賣小哥很重要。好評差評對他們來說很重要的。站在高處看低處人,不是一家大小等他們養誰會去幹外賣,一個差評可能讓他們一天白幹了,卻給你說得輕輕鬆鬆。人家送餐,幫忙買東西需要收費的,叫你出錢肯定就不樂意了。
  • 外賣小哥「最不想」送的3種外賣,炸薯條上榜,第二種經常被差評
    隨著社會水平的提高,人們生活節奏也加快,工作佔據了生活大部分,連好好吃頓飯的時間都變少,這時候就會選擇訂外賣,只需要一部手機,選好自己想吃的,半小時左右飯菜就會送到家門口,成為現在年輕人首選的用餐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