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玲粥店,一個外賣餐飲品牌,致力於打造各類主流健康粥品,產品涵蓋營養肉粥、全素粥、海鮮粥,以及各類蒸品、點心、佐餐小菜。
2012年鄧公斷在上海創立了曼玲粥,兩年開了300多家店,目前全國擁有900多家門店。曼玲粥店主打線上經營,多店月銷萬單,其中兩家店單量全國前十,淨利潤高達40%,一年營業額高達幾個億,是名副其實的全國粥類銷量冠軍。在外賣市場競爭這麼激烈的今天,曼玲粥店月賣萬單,它是如何做到的?
01
專心產品研發專業做好粥
1、用心做好產品
粥不適合做外賣,因為出品、包裝都很難保證。在研發上面,曼玲粥的研發團隊反覆做了上百次試驗,用哪裡的米最好,煮到什麼樣的粘稠度最合適,全是一次次試出來。裝粥的杯子要留透氣孔,才不會悶在裡面產生蒸氣,但透氣孔大了粥就會涼,小了又不管事。一個小小的透氣孔,就試驗了上百次。
為了保證粥不會變坨,鄧老闆和自己的團隊針對單個粥品做了不下20次的測試,從米料的篩選到熬製的時長,調整原材料的比例,反覆試驗,解決了大部分粥變坨的問題。對於個別解決不了變坨的產品,曼玲的做法就是「丟掉」。
2、加大分量
一般的粥店,粥的分量是比較少的,一般分量在400-500克左右。而曼玲粥一份足有750克,加上包子、油條等面點,再配上小菜,可以吃得很飽。顧客的體驗好了,也更容易接受產品的定價,但其實成本並沒有高多少。
02
30秒出餐30分鐘送餐的高效率
做外賣就是與時間賽跑,做粥店外賣更是!曼玲粥店上海有門店最高每天要出1000單以上,如此高效率的出餐主要得益於兩點:高度標準化和合理的動線設計。
1、煮粥操作過程標準化
為了保證口味,曼玲堅持粥品現熬的基礎上將產品生產最大限度的標準化:將白粥和不同粥品所需的輔料分開熬製,根據顧客訂單來調配口味,每一種配料的多少都有明確的規定,並配備不同的勺子,用標準化的工具配合標準化的流程。
曼玲粥的廚房,除了熬白粥的大鍋,還有4口小鍋,兩個甜粥、兩個鹹粥,由一個人掌控,單份單熬。基本上白粥在大鍋中熬好,再舀到小鍋中與其他食材混合回鍋,一分鐘一輪,算下來平均15秒出一單。
2、設計合理的產品動線
曼玲粥的的SKU居然高達120種,套餐搭配裡蒸煮炸都有,品類很豐富,顧客的選擇餘地很大,他可能同時點了一個蒸的、一個炸的、一個煮的。這樣門店接單後不同的動線出產品,速度就很快。
3、合理安排高峰期人員配置
尖峰時段人員的明確分工與配合是保證出餐效率的重要因素。例如曼玲粥店的中山路店,7名員工分為熬粥、蒸炸點心、打包三個崗位,每個崗位2人,剩餘一人機動,互相之間分工明確又相互銜接,從而保證了每分鐘2-4單的出餐速度。
另外為了全時段(早中晚三餐營業)經營下節省人工成本,保證效率,曼玲粥店採用了錯峰上班+小時工的策略。這樣在沒有延長員工工作時長的前提下,延長了門店的營業時長,同時節省了人力成本。
4、早上閒時提前備好配菜點心
「閒時備,忙時用」,是餐飲亙古不變的道理。在店內的日常運作流程上,閒時備急時用和高峰期合理的人員安排也讓門店能發揮出最大的生產力。
每天早上五點半員工便會開始準備一天所需的原材料、熬粥、分裝小菜等等。在寬裕的時段提前將配菜、點心等準備好,一些用量大的粥品也可提前一點準備好配料,這樣在尖峰時段也能從容應對。
03
菜品定期更新用心做營銷
1、菜品要定期更新
對於餐飲行業來說。了解顧客的需求,知道顧客喜歡吃什麼是很重要的,如果不能定期推新,你就會被別人幹掉!基於這一點,曼玲粥店會根據季節、當地食材成本、商圈顧客特點每1-2周上新粥及點心類菜品。
曼玲粥的菜品圖是定期更換的,而且顏值都很高。顧客在線點外賣,首先會看到菜品圖片,有沒有點開看的欲望,全在於菜品圖片夠不夠吸睛。
2、營銷上要做梯度滿減活動
除了良好的就餐體驗,營銷上的梯度滿減活動是保證復購率的另一個重要因素。目前曼玲粥店設置三檔不同的滿減,如西藏南路店:滿25減13,滿49減19,滿79減25,(不同店會有微小差距)。第一檔滿減後的實付價格較低,後兩檔滿減後實付價格較高。鄧公斷的邏輯是:第一檔活動的目的是拉動單量,後兩檔滿減才是盈利的。
雖然第一檔滿減的利潤空間相對較小,但是鄧公斷說「相比於滿減,更看重複購」。提高復購率的同時持續不斷開發新顧客才能讓訂單源源不斷。目前曼玲粥店的復購率就突破了60%,個別門店甚至達到70%。
3、品牌露出是硬道理
鄧公斷認為,滿減活動、折扣菜品、午餐半價等,只有報名參加這些活動,才有可能帶來曝光的資源,因為這是提升門店曝光量、獲取流量的一個入口。
4、數據化運營
對於曝光率的每日復盤,不同區域的門店每天都有相應的負責人統計,今天曝光是多少?同比跌漲是多少?跌的原因在哪裡,是商圈競爭大了,還是門店沒做好有差評了?等等。精細化到每家門店,每天必須完成數據統計、分析和整改,然後不斷復盤。
04
維持優質服務讓顧客感到滿意
1、外賣小哥是讓顧客感到滿意的關鍵
從一開始搭建外賣平臺,鄧公斷就告訴外賣員,「如果粥灑了,打電話給我們,我們聯繫顧客重新做一份,顧客能等就重新送,等不了我們退款,絕不能讓顧客感覺花錢找氣受。」
除了為小哥們提供「一呼百應」的服務,以減少他們的等待時間之外,曼玲還對外賣小哥們推出了一系列「暖心」小策略:到店的外賣小哥可以與員工享受同樣的免費員工餐;若出現撒漏等情況,小哥可以回店裡重新取一份餐點;如果遇到餐品丟失,曼玲也可以再重新免費提供一份餐。
這樣,小哥們在送曼玲家菜品的時候也會多一份用心。這樣顧客的用餐體驗會更好、下次還會點曼玲,曼玲的訂單多,外賣小哥也會更賺錢,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2、努力做到讓顧客滿意
做外賣最怕「差評」,外賣平臺上如果門店的整體評分低於4.2分,整體的曝光資源就會全面滯後。
為了維持外賣平臺高分,曼玲粥要求門店負責人要積極地處理顧客提出的所有問題,一旦出現差評,要求電話回訪,通過一些補償性的措施和顧客協商刪除差評。
做粥類外賣的店鋪很多,但曼玲粥店銷量卻遙遙領先,其飛速發展得益於產品、營銷、運營、服務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每個企業都有他成功的理由,6年時間,曼玲粥店從一家小店做了到全國粥品類外賣冠軍,這值得很多餐飲企業借鑑。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