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會現場。 教育部官網 圖12月24日,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教材局局長田慧生介紹了新的教材把關體系運行情況。在談及把好教材編寫關時,田慧生提到,高等教育教材要注重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創新,自覺批判各種錯誤觀點和思潮,理工農醫類教材也要注重價值導向。田慧生表示,「十三五」期間堅持教材「凡編必審」「凡選必審」,建立健全了全流程把關機制,全面加強了政治性、思想性、科學性審核,擰緊了教材進入學校課堂、學生書包的安全閥。
在教材編寫上,嚴格各級各類教材編寫要求、人員條件等,規範「誰來編、怎麼編」。在教材編寫人員條件上,提高資質門檻,突出思想政治素質和學術專業水平要求,規定教材編寫人員必須經所在單位黨組織審核同意,並向社會公示,從源頭上把好教材質量關。在教材編寫要求上,強調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和價值導向,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五育」並舉。
其中,中小學教材要注重聯繫學生思想、學習、生活實際,將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培養有機結合;職業教育教材要注重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加強職業精神教育;高等教育教材要注重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創新,自覺批判各種錯誤觀點和思潮,理工農醫類教材也要注重價值導向。
在教材審核上,堅持教材「凡編必審」,健全審核機構,建強審核隊伍,嚴格審核標準和程序,規範「誰來審、怎麼審」。「十三五」期間,國家、地方、學校、行業、出版機構層層建立教材審核機構和機制,落實各級審核責任;分學科專業遴選教材審核專家,嚴格遴選標準和程序,把好專家的政治關、學術關和廉潔關;建立教材政治審核、專業審核、綜合審核、專題審核、對比審核「五審制度」,多角度對教材進行全面審核。
同時,在國家教材委員會領導下,教育部門完成了一系列國家課程方案、課程標準和統編教材審核工作,對中小學國家課程教材進行了全面核查,對在用的大中小學教材內容進行了專項排查。
在教材選用使用上,堅持教材「凡選必審」,明確教材選用主體、選用原則、選用程序,規範「誰來選、怎麼選」,確保凡是進入課堂的教材都經過嚴格選用審核。「十三五」期間,教育部加大教材選用使用檢查力度,會同市場監管、出版管理等部門,嚴肅查處了違規選用教材行為,以及在價值導向、科學性等方面存在問題的教材和讀物。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