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口河區永和鎮勝利村:來自雲端的人們生活蒸蒸日上

2020-12-22 樂山頻道

金口河區永和鎮勝利村商業民俗街中央,矗立著一座雕塑,以雲朵造型為底座,陡峭的山崖直聳向上,狹窄的步道緊貼著崖壁蜿蜒通向頂部的村寨,幾位村民身背竹簍,正沿著峭壁彎腰前行。雕塑背面,鐫刻著這樣的文字——「此地人們來自懸崖絕壁的雲端之上」。

勝利村商業民俗街上的「雲端遺民」雕塑

這,正是曾經棲居大渡河大峽谷海拔1600多米的「懸崖村」的「雲端遺民」們,300多年的生活真實縮影。

直到10多年前,在政策的幫助下,長期生活在山上的勝利村72戶村民,相繼集中搬遷到山下,在河谷坡地上建起移民新村,他們的生活開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0年,在「小涼山綜合扶貧新村建設項目」實施中,勝利村投入資金310餘萬元進行了新村建設和風貌改造。當年,勝利村入選「四川省環境優美示範村」。

2012年,「中國鐵道兵博物館」在這個小村裡落成,引得全國各地的遊客慕名而來。

2014年,當地政府投入1000餘萬元實施精準扶貧。

2017年,勝利村人均純收入14560元,村民們邁向小康之路。

……

如今,漫步勝利村,眼前是一條條整潔的道路、一排排漂亮的民居、一張張開心的笑臉,曾經與世隔絕的「雲端遺民」,正向我們講述著嶄新的生活故事……

村民住房、醫療、教育……

這裡的生活方方面面都有保障

村民楊科友、王進瓊夫婦的家是商業民俗街街口一棟兩層樓的民居,底樓門面內正晾著一地新摘的老鷹茶,不時有遊客來詢問能否出售。

14年前舉家下山後,政府出錢為他們買了宅基地,夫妻倆借錢修了房子。在鄉黨委、政府的組織下,楊科友在家門口就近務工,王進瓊在山上種植老鷹茶、重樓,比起從前種土豆、紅薯,經濟效益翻了幾番。

說起生活的變化,夫婦倆笑容滿面:「家裡經濟狀況好了,3個孩子都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如今老大在樂山打工,老二在綿陽江油讀大學,老三在樂山市計算機學校讀高鐵專業。」

街道另一端,68歲村民曾華枝正和鄰居在門口曬太陽。

回想8年前,兒子患上尿毒症,住院一個星期就花了1萬元,眼看家中積蓄難以為繼,膝下還有尚未成年的孫子、孫女,曾華枝不知所措。

了解到曾華枝一家的困難後,當地政府將她家納入了貧困戶。在政策幫助下,兒子的透析費、藥費大部分都可以報銷,自己承擔的部分很少。今年,老人最小的孫女剛考上高中,成績優異的她進入了金口河延風中學實驗班。

兒子的治療費用有了保障,孫女的學習無需操心,兩個孫子也已成年在外面打工,如今的曾華枝老人,又可以安心曬太陽了。

村幹部觀光、歷史、探險……

這裡將成為獨具特色的鄉村旅遊地

村幹部王勇早年曾遠赴桂林做玉石批發生意。10多年前,為了家鄉的發展,王勇放棄了在桂林的事業,帶著妻子回到家鄉當村幹部,2016年,他當選為勝利村村支書。

在外打拼多年的王勇深知,只有發展旅遊才能讓勝利村更上一層樓。而對家鄉一草一木的熟悉,讓他對勝利村的旅遊如何發展有深刻的見解:

山下,鼓勵村民開農家樂和民宿,留住遊客。一年時間,勝利村開了5家農家樂、4家民宿。

山上,整理出400畝土地,發動全村人在陡坡上種桃樹,打造了春可賞花、夏可採摘的絕處勝景。

山頂,早已被遺棄的古村落,在王勇看來正是「雲端遺民」歷史文化的活化石。目前,村上正在引進投資,準備在山上建賓館,在山頂建攀巖基地。

措施得力,效果明顯。2017年,勝利村共接待遊客23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00萬元,村民人均旅遊業收入達5800元。

鄉鎮幹部產業、收入、移風易俗……

這裡從硬體到軟體都在全面升級

「2017年,勝利村人均純收入14560元,今年預計達到16000元。」說起勝利村的增產增收,永和鎮人大主席盧曦信心滿滿。

經過多年的生態農業發展,勝利村不僅成立了重樓、老鷹茶種植協會,產品不愁銷路,還成功註冊了「石帽瓦」老鷹茶、「道林」花椒等區域品牌商標,品牌價值日益凸顯。

「硬體條件改善了,軟體也要跟上。老百姓過上了好日子,更要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尚。」盧曦說,目前勝利村正在探索社區化管理,將來還會像城市裡的小區一樣,成立業主委員會,專人負責物業管理;此外,從衛生保潔、公益勞動、上農民夜校等方面對村民進行積分管理,獎懲到位。

鄉風正氣樹起來,精神風貌提起來,勝利村正以飽滿的精神、優美的風貌,自信走向小康生活。(記者 詹姝睿 羅學鋒)

 

相關焦點

  • 鏡觀「百縣千村行」⑤:樂山市金口河區永和鎮勝利村
    http://cbgccdn.thecover.cn/1994_1596594548000.mp4scolplayer視頻播放器四川在線記者 肖雨楊 攝勝利村地處金口河區永和鎮西北部而如今的勝利村,村民們聚居在大渡河畔,交通便捷、民風淳樸,生產生活已實現「一躍跨千年」的巨變。乾淨整潔的勝利村街道。近年來,勝利村先後實施了全村149戶村民的「廁汙共治」、小涼山綜合扶貧新村建設、風貌改造、住房功能完善、易地扶貧搬遷等項目,真正實現了從雲端之巔到殷實之地的「居之變」。
  • 四川樂山市金口河區永和鎮濱河路一段97號1142號房產,拍賣成功了
    處置單位:峨邊彝族自治縣人民法院成交時間 : 結束時間: 2020年07月11日 10:58:30 61次延遲參與人數:3人報名 2076人圍觀 6人關注提醒標的介紹:拍賣標的:四川省樂山市金口河區永和鎮濱河路一段
  • 樂山市金口河區採取「環境改善+產業帶動」方式 積極探索生態脫貧...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近年來,樂山市金口河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積極探索創新脫貧攻堅與生態保護聯動機制,以脫貧攻堅為依託,採取「環境改善+產業帶動」脫貧方式,建設生態家園,築牢生態屏障,走出一條生態脫貧新路子。
  • 小村故事|「空中牧場」勝利村
    上午,勝利村剛建成的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迎來了第一批參觀者。 二十多年前曾參與村子建設的駐村幹部劉世海,向參觀者生動講述,勝利村的發展,要從一片林、一座橋、一條路講起。村裡的樹木由幾代人接續栽種,一路鋪就勝利村的生態底色;村口的德政橋兩次改造,架起溝通外界的樞紐;村裡的路年年修建,通達四方、連接蒙陝。
  • 勝利村的順口溜變了
    勝利村,屬蘭西縣遠大鄉。    從前那個窮樣兒,不敢重提。一提,村民的眼淚譁譁的。    這兩年,勝利村變了,村民的順口溜也變了。    昔日,勝利村的教育有句順口溜:「土坯房,板凳涼,不避風來少太陽,求學路上苦煞了小兒郎。」    如今,鄰村的人卻說:「勝利村的孩子可真幸福。」為啥?
  • 永聯甬心連心 爭當聯甬橋頭堡|永和鎮創新思路與寧波同頻共振
    一批批來自餘姚的投資商穿行在餘梁線永和段兩側
  • 沙灣區電教站赴金口河區參與教育幫扶活動
    為了積極響應區委區政府對金口河區對口幫扶的號召,幫助提升金口河區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11月19日沙灣區電教站一行3人,由站長王強偉帶隊到金口河區參與對口教育幫扶。金口河區各中小學骨幹教師85人參與此次活動。
  • 樂山金口河:「雲端小學」的千裡教學情緣
    短短4個多月的時間,張肖華已與這所建在雲端上的小學結下了深深的教學情緣。近年來,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與四川省樂山市金口河區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浦江縣在資金援助、人才支援、產業合作、勞務就業、特色產品銷售、社會捐助等方面為金口河提供了許多支持。從浦江來到金口河區掛職的張衛東副區長,為金口河脫貧攻堅做了不少實事。
  • 樂山市金口河區舉辦「追夢大瓦山·再憶威爾遜」專家論壇
    人民網成都7月21日電 7月20日,為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樂山市在金口河區舉行首屆轉轉花文化旅遊節系列活動之「追夢大瓦山·再憶威爾遜」專家論壇。省市領導和專家學者200餘人參加了論壇。
  • 追尋紅色密碼——紅一方面軍在瀏陽永和鎮成立90周年
    接下來,他們去永和鎮、大圍山鎮,一路欣賞美麗鄉村風光,感受老家發展變化。 「交通大不一樣了,連村組都通了柏油路!鄉親們的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好多人家都是漂亮的小洋樓,門前屋後,栽花種樹。」張茂林說。 在永和鎮走訪,記者感受到紅色熱土的激情與活力。
  • 林甸縣三合鄉勝利村的紅火日子
    勝利村溼地、蘆葦一望無際,村裡就號召村民搞特色旅遊業。郭春城看準了旅遊這塊「香餑餑」,籌資搞起了郭氏生態園,遊客一撥接一撥的來,腰包也越揣越鼓。在他的帶動下,北甸園、鶴鳴湖旅遊度假村等旅遊項目紛紛上馬,並且越來越紅火。普通百姓們也眼熱了,12戶農民聯合起來共同推出了「農家一日遊」項目,吃農家飯、睡火炕、划船垂釣、欣賞地方戲,體驗過勝利村農家風情的遊客直豎大拇指。
  • 晉江市新階聯與永和鎮開展共建活動
    晉江新聞網12月12日訊 昨日上午,晉江市新階聯黨支部聯合永和鎮開展「促進互學、協同發展」共建活動。  據悉,此次共建活動旨在發揮新階聯的資源優勢及其人員的專業優勢,凝智聚力為永和網際網路產業發展提供思路借鑑,加強和推動網際網路經濟產業蓬勃發展。
  • 甕安縣永和鎮:青山映水美如畫
    在甕安縣永和鎮的村組,特色產業遍地開花、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基層治理成效顯著、生態建設穩步推進......洗馬塘村巖地組建檔立卡戶楊正先是基地的員工,46歲的她以前從未出去打過工,就在家務農,每年收入不多,但自從村子裡開始發展香菇產業後,她的生活也如村子發展一樣慢慢變得好了。「自去年來這裡務工後,每天都有80元的工錢,不過我還兼顧著家裡農活,每個月在基地做活路的時間差不多半個月左右,不過每個月都有1300元左右的增長,去年還得了1000元的分紅。」楊正先笑著說。
  • 晉江永和鎮舉辦第二屆機關文化節暨健身跑活動
    ­  為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喜迎「五四」青年節,昨日下午,晉江永和鎮第二屆機關文化節暨「環恆山生態公園健身跑」活動在玉溪村舉行。來自永和鎮機關工作人員、部分村主幹、鎮直單位負責人等約上百人報名參加。­  這次健身跑設在永和鎮級公園——風景優美的恆山生態公園。起跑儀式開始後,參賽人員便以飽滿的精神狀態開始了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