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盲盒有多賺錢?33歲夫妻年入16億,旗下網紅公司要上市了

2020-12-22 站長之家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天下網商(ID:txws_txws),作者:章航英,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六一兒童節這天,以盲盒「出圈」的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瑪特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正式發起上市衝擊。如果成功,泡泡瑪特將成為中國「盲盒第一股」。

「一入盲盒深似海,從此錢包是路人」,對盲盒欲罷不能的年輕人讓泡泡瑪特悶聲發大財。根據招股書,去年泡泡瑪特入帳16. 83 億元,僅靠Molly一款娃娃就年入4. 5 億,而賣「盲盒」的毛利潤,也在去年達到了驚人的64.8%。

泡泡瑪特最近三年淨利潤分別達到 156 萬元、 9952 萬元和4. 51 億元,如果製成折線圖,會發現它的增長是一根極為陡峭的上揚曲線。

從一個玩具雜貨鋪到中國最大的潮流玩具公司, 10 年時間,泡泡瑪特是如何起飛的?

3 年,營收漲 10 倍淨利增 287 倍

2010 年,大學畢業才一年的王寧,在北京中關村歐美匯購物中心開出泡泡瑪特第一家門店。最初,泡泡瑪特是潮流雜貨鋪,玩具、文創、玩具、數碼,什麼都賣。

但這種模式的短板很快顯露。一來門店SKU數很多,品類分散,品牌的認知度較低;二來,買手制下,它很難為消費者提供獨一無二的產品和體驗。

在 2017 年泡泡瑪特登陸新三板時,財務數據堪憂。 2014 至 2015 年,泡泡瑪特虧損額從 277 萬一路擴大至 1598 萬。

是什麼讓它走出虧損的泥潭?一個叫Molly的小女孩。

2016 年,泡泡瑪特與設計師王信明合作推出的Molly系列盲盒。形象是一個金髮碧眼、愛嘟嘴的小女孩,也是一個才華橫溢的小畫家,萌萌的大眼中帶著一絲倔強。Molly猶如泡泡瑪特的福娃,讓她迅速掙脫虧損泥淖,轉入爆炸式的增長。 2017 年~ 2019 年,泡泡瑪特的營收分別為1. 58 億元、5. 14 億元和16. 83 億元,淨利潤分別達到 156 萬元、 9952 萬元和4. 51 億元。 3 年時間,泡泡瑪特的營收漲了 10 倍,淨利增加 287 倍。

據招股書, 2017 年Molly佔到當年25.9%的銷售額,到 2018 年甚至佔到41.6%, 2009 年僅Molly單款娃娃的收入就達到4. 5 億,佔比達到27.1%。

這一熱度甚至延伸到了二手市場,二手盲盒成了一個千萬級市場。Molly成了閒魚上的「硬通貨」,成為了交易最熱門的盲盒之一,僅 2018 年就成交 23 萬個。

盲盒的突然爆火,也讓泡泡瑪特在資本市場受熱捧。據企查查,泡泡瑪特最近一筆融資是在 4 月 29 日,由華興新經濟基金和正心谷資本領投超 1 億美元融資。自 2003 年開始,泡泡瑪特已完成累計超過 9 億的共八輪融資。

2019 年天貓雙11,泡泡瑪特天貓旗艦店當天銷售額達到 8252 萬元,成為玩具類目第一名。而在兩年前,這個數字只有 120 萬元。

瞄準年輕人的生意,泡泡瑪特的高管團隊同樣年輕。據招股書介紹,今年 33 歲的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擔任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及行政總裁,負責整體戰略規劃及管理,同為 33 歲的妻子楊濤擔任執行董事及副總裁,負責監察公司的產品開發部。

盲盒背後的邏輯

盲盒為什麼火了?Molly為什麼這麼受歡迎?在這背後,有兩個關鍵詞:「未知」和「悅己」

在一家泡泡瑪特線下門店,一位打扮入時的年輕女孩正在不斷搖晃著一個又一個的盲盒,不時還把它拿到耳朵邊傾聽,臉上滿是期待的表情。

這位女孩正是泡泡瑪特的目標消費群體—— 15 至 35 歲,來自一二線城市的具有高消費能力的年輕女性,關注潮流,注重自我表達。

她正在抽取「隱藏款」。

售價 59 元的盲盒,一盒裡面有 12 個,一套售價接近 800 元。除展示櫃擺出的樣式外,還將有秘密隱藏款娃娃分散其中,抽取到的概率為1/144。為了得到隱藏款,有人甚至會一套一套購買。

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抽到的是什麼娃娃,或許就是一個難得的隱藏款,這種對「未知」的迷戀驅使著他們不斷開啟盲盒。

與其說她在買盲盒,不如說它為抽取盲盒帶來的精神體驗買單——這是一個「悅己」的行為。如果仔細去看,會發現最受歡迎的Molly本身沒有任何表情,人們可以在她身上投射所有的情緒。「每一代人都有自我表達的方式和手段,現在年輕人的時間都比較碎片化,IP大多沒有內容背景和價值觀,降低了入門難度,單純的藝術之美讓人在短時間內產生記憶點和購買行為。」泡泡瑪特相關負責人表示,潮流玩具也成為消費者情感的投影和載體,起到陪伴和心靈慰藉的作用。

盲盒是一種載體,搖晃盲盒是一種儀式感。也因此,線下一直是泡泡瑪特銷售的主要渠道,佔據65%左右的份額。泡泡瑪特的銷售和經銷網絡主要包括零售店、機器人商店、線上渠道、潮流玩具展會和批發渠道。截至 2019 年底,泡泡瑪特在國內 33 個一二線城市設有 114 家零售店,並在 57 座城市設有 825 間機器人商店。

不過,自從 2016 年泡泡瑪特在天貓開出旗艦店,線上銷售正在迅速增長。 2017 年至 2019 年,泡泡瑪特線上渠道收入佔比分別為9.4%、20.0%和32.0%;相比之下,零售店銷售佔比逐年下降,佔比分別為63.9%、48.3%和43.9%。

去年開始,泡泡瑪特在天貓推出了「在線抽盒機」,在線上模擬線下抽盒的體驗,線上銷售增長趨勢更為明顯。通過在線抽盲盒,消費者可以馬上看到自己抽到的款式,而不必再等幾天送達。 2019 年,天貓旗艦店貢獻了2. 51 億元的收入。

「天貓抽盒小程序推出後,復購率增加明顯,日銷提高20%到30%。」泡泡瑪特聯合創始人司德表示,希望在天貓上繼續「出圈」。最近半年,泡泡瑪特投入一百多人研發打通了全渠道模式,人們可以在線上線下享受統一的服務。

今年天貓 618 期間,泡泡瑪特Bunny兔子森林系列盲盒 6 月 1 日 0 點開售 2 分多種, 1000 套盲盒就被搶光。

五年後,下一個「迪士尼」?

泡泡瑪特做的就是盲盒的生意嗎?答案是否定的。如何挖掘和商業化IP,才是泡泡瑪特業務的底層邏輯。

泡泡瑪特招股書寫道,「強大的IP運營能力是對IP庫的成功商業化至關重要,並讓我們保持市場競爭力。」

不過現今為止,四年前推出的Molly系列盲盒仍是其最成功的產品,去年基於Molly延伸產品收入佔全部收入27.1%,但這已經是一個超過 10 年歷史的IP了。王寧就曾表示:不可能用錢再造一個Molly這種最頭部的經典形象出來,它一定是天時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結果。

「Molly對我們的銷售表現至關重要,我們無法確保Molly 的受歡迎程度及市場接受程度可以保持在其現有水平」。泡泡瑪特在招股書中將這一點列為風險。

如何維持人們對Molly的熱情?或者是,下一個Molly在哪裡?是擺在這家獨角獸面前最重要的問題。

泡泡瑪特的解決方式是,建立覆蓋潮流玩具全產業鏈的一體化平臺,包括藝術家發掘、IP 運營、消費者觸達、以及潮流玩具文化推廣。這其中,IP是業務核心,也是商業化的基礎。

如今,泡泡瑪特共運營Molly、PUCKY、LABUBU、Dimoo等 85 個IP,包括 12 個自有IP、 22 個獨家IP及 51 個非獨家IP。其中,自有IP的收入佔比逐年增加,去年自有IP貢獻了37.2%的收入。

事實上,早在 2016 年,泡泡瑪特就把潮流行業中沉澱多年的優秀IP都籤了下來,並且在思考如何持續挖掘有潛力的IP,並把它納入泡泡瑪特的生態。也因此,王寧曾為泡泡瑪特正名:這並不是一個突然跳出來的新物種,潮玩也不是一夜之間站上風口,在這背後,泡泡瑪特已經默默耕耘十年。

目前,泡泡瑪特的IP由藝術家、成熟的IP提供商及內部設計師團隊開發。與此同時,泡泡瑪特還與眾多知名的全球IP提供商建立了授權合作關係。另外,其還有一支 91 名設計師組成的內部創意設計團隊。

從一家玩具集合店到開發出自有IP的潮流玩具王國,泡泡瑪特完成了最大的轉型。

「也許再給我們五年時間,大家回過頭看泡泡瑪特,會覺得我們是國內最像迪士尼的一家企業。我們不一定像迪士尼一樣拍那麼多電影,但是也許會像迪士尼一樣擁有很多非常有價值的超級IP。」王寧曾表示。

而在天下網商採訪泡泡瑪特相關負責人時,他也透露了公司最新動態,「泡泡瑪特正積極嘗試破壁,展開跨界合作,打造更多超級IP。今年會和追光影業聯合出品動畫電影。」

五年後,網紅盲盒公司泡泡瑪特會成為下一個「迪士尼」嗎?

相關焦點

  • 賣盲盒有多暴利?33歲夫妻年入16億,旗下網紅公司要上市了
    根據招股書,去年泡泡瑪特入帳16.83億元,僅靠Molly一款娃娃就年入4.5億,而賣「盲盒」的毛利潤,也在去年達到了驚人的64.8%。2017年~2019年,泡泡瑪特的營收分別為1.58億元、5.14億元和16.83億元,淨利潤分別達到156萬元、9952萬元和4.51億元。3年時間,泡泡瑪特的營收漲了10倍,淨利增加287倍。據招股書,2017年Molly佔到當年25.9%的銷售額,到2018年甚至佔到41.6%,2009年僅Molly單款娃娃的收入就達到4.5億,佔比達到27.1%。
  • 剛剛,賣盲盒的夫妻店上市,暴漲108%33歲創始人身價超550億港元
    上市當天,泡泡瑪特開盤價為77.1港元,較發行價大漲108.18%。截至發稿,股價80.15港元/股,總市值達到1108億港元。2017年1月25日,泡泡瑪特還曾於新三板掛牌上市,股票代號為870578,2019年4月2日於新三板退市。退市完成前,北京泡泡瑪特的市值為人民幣20.0億元。短短一年半時間,泡泡瑪特的估值「膨脹」近55倍。
  • 1年淨賺4.51億,靠盲盒「收割」年輕人的夫妻店要上市了
    原創 Steven 投資家「靠盲盒『收割』年輕人的夫妻店,要上市了。」二夫妻共同經營「賺錢機器」,10年邁入人生巔峰由於盲盒售賣方式太過「兇殘」,曾引發外界對泡泡瑪特存在「飢餓營銷」模式的質疑。
  • 33歲創始人身價超400億!成年人的玩具到底有多賺錢?
    潮玩品牌爆火的背後,做成年人的玩具到底有多賺錢?十年磨一劍,誰能想到一個小小的盲盒,讓泡泡瑪特從一個雜貨格子鋪,做到中國最大的潮玩公司。如今回看泡泡瑪特的崛起歷程,依然充滿驚嘆,沒想到王寧在一個不起眼的市場裡做出了千億市值。
  • 中國85後夫妻,靠賣玩具年入16億「盲盒」的暴利模式你們根本不懂
    Hello大家好我是小楠,近日,據港交所披露,泡泡瑪特在12月下旬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了,泡泡瑪特是一對85後夫妻創辦了的,主要售賣時尚潮流的雜貨商品,只不過據說年收入16億,我的天啊,這咋感覺錢都不是錢了。
  • 讓95後上癮的盲盒第一股上市暴漲100% 33歲創始人身家...
    33歲夫婦藉此身家增至近500億   在泡泡瑪特上市的暴漲下,創始人王寧身價一下子衝破500億港元。值得一提的是,這還是一家夫妻店,出生於1987年的創始人王寧及妻子楊濤持有泡泡瑪特近49.8%的股權,上市後這對夫婦身價將接近500億港元。
  • 泡泡瑪特靠賣盒子年賺16億:3年就上市 賣的是「套路」?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靠賣盒子年賺16億,3年就上市:賣的是「套路」?對,就是那個靠賣盲盒做到上市,年賺16億的泡泡瑪特。共和君其實也很好奇,賣玩具的公司那麼多,怎麼偏它做得風生水起?仔細研究後,算是摸清了泡泡瑪特的賺錢套路,今天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提前劇透:這些套路,適用於大部分行業,學會了,後疫情時代賺錢沒那麼難。
  • 小小盲盒,市值上千億!成年人的玩具到底有多賺錢?
    泡泡瑪特的創始人叫王寧,出生於1987年。2008年5月13日,還在讀書的王寧就和幾個同學一起開了一家雜貨鋪店,做格子鋪。某種意義上,泡泡瑪特的誕生充滿著偶然性。2009年,22歲的王寧從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畢業,經過一年的歷練,王寧有了創業開連鎖零售店的想法,可賣些什麼呢?
  • 85後夫妻靠賣玩具年入16億,盲盒的有多暴利,你們永遠不懂!
    這就意味著6月以來喋喋不休的上市傳言,終將成為現實。 事實上,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個估值高達400億的玩具帝國,一開始只不過是藏身於北京中關村某個角落的一間「雜貨鋪」。 而說到這間「雜貨鋪」,就不得不聊到他的創始人王寧。
  • 市值暴漲100%超千億,33歲夫妻是怎麼玩轉盲盒生意
    天下網商記者 章航英年輕人對潮玩、對盲盒的熱愛,把泡泡瑪特推上了市。12月11日,潮玩公司泡泡瑪特正式登陸港股,上市首日高開超100%,報77.1港元/股,市值超1000億港元。將生意瞄準年輕人的泡泡瑪特高管團隊,同樣年輕:今年33歲的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擔任董事會主席及行政總裁,負責整體戰略規劃及管理;同是33歲的妻子楊濤,擔任執行董事及副總裁,負責監察公司的產品開發部。此次IPO前,王寧夫婦持股55.22%,按千億港元市值折算,夫妻倆身價超500億港元。
  • 市值暴漲100%超千億,33歲夫妻是怎麼玩轉盲盒生意的
    將生意瞄準年輕人的泡泡瑪特高管團隊,同樣年輕:今年33歲的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擔任董事會主席及行政總裁,負責整體戰略規劃及管理;同是33歲的妻子楊濤,擔任執行董事及副總裁,負責監察公司的產品開發部。此次IPO前,王寧夫婦持股55.22%,按千億港元市值折算,夫妻倆身價超500億港元。
  • 「盲盒第一股」上市破千億,33歲創始人真靠收智商稅發家?
    玩家瘋狂剁手的盲盒,成就了年僅33歲的王寧。|作者:小鹿|編審:蘇蘇「一入盲盒深似海,從此錢包是路人。」在國內潮玩盲盒圈裡,泡泡瑪特是絕對的先驅者。它首次將盲盒玩法引入中國,在年輕消費者群體中引發空前的「盲盒熱」,讓大家心甘情願掏空錢包。而就在今天,泡泡瑪特成功上市,坐穩了「盲盒第一股」的位置。這不是泡泡瑪特第一次在資本市場攪起風浪。此前,它曾於2017年2月26日在內地新三板掛牌上市。約兩年後,它帶著20億市值退出新三板,繼而籌劃轉戰港股市場。
  • 「一入盲盒深似海」,讓人上癮的盲盒究竟賣的是什麼?
    成立十周年的泡泡瑪特在兩年內淨利潤增長了300倍,賺錢能力堪比「印鈔機」。但是,一鳴驚人的背後卻暗藏隱憂——一些買家目前也正在走向動漫收藏界裡流傳甚廣的這句話「少年一面牆,北京一套房」,更有買家的無奈「一入盲盒深似海,從此錢包是路人」。那麼,讓年輕人「買不停」的盲盒究竟賣的是什麼?
  • 20歲的人搶盲盒,33歲老闆年賺4.5億,公司準備上市
    2019年年底,泡泡瑪特做了個調查,超過45%的潮玩消費者,每年花費超500元,其中近兩成購買超過5次。瘋狂的粉絲們,這次要將盲盒背後的公司「炒」上市了。87年出生,33歲的創始人王寧,如何做潮玩生意?
  • 「盲盒」千億巨頭泡泡瑪特上市!賣盲盒一年賺4.5億,85後創始人火了
    導讀:「不吃飯可以,不買盲盒不行。」95後的愛好又催生了新的故事與風口,盲盒在95後00後年輕人中流行開來。12月11日,靠賣盲盒起家的泡泡瑪特正式登陸港交所,成功掛牌上市。依據公開信息,泡泡瑪特發行價為38.5港元/股,上市首日開盤漲幅100.26%,市值一度超1100億港元。
  • 「盲盒」千億巨頭泡泡瑪特上市!賣盲盒一年賺4.5億 85後...
    85後創業賣盲盒,1年淨利潤4.5億王寧  值得一提的是,泡泡瑪特還是一家夫妻店。  出生於1987年的創始人王寧及妻子楊濤持有泡泡瑪特近49.8%的股權,上市後這對夫婦身價將接近500億港元。而到2019年,泡泡瑪特營收已達16.8億,淨利潤是4.51億元。  3年時間,泡泡瑪特淨利潤暴漲近300倍!  僅用三年時間,就華麗轉身成港股上市公司。
  • 「盲盒第一股」上市破1000億 為什麼玩家吃土賠錢都要買?
    「盲盒第一股」上市破1000億 為什麼玩家吃土賠錢都要買?對我來說,有重複款了,去找「娃友」交換也是一種別樣的樂趣。近兩年換娃的用戶變少了,我就直接送給朋友了。2020年以來,我抽盲盒的數量大幅減少,只有看到喜歡的才會去二手平臺收,普通確認款均價只需要30-50元(原價59-69元)。我覺得,二手賣娃這個生意,只會虧錢,不會賺錢,並沒有可盈利的空間!關於泡泡瑪特上市,我覺得國內的潮玩市場還是很大的。
  • 這家賣盲盒的企業,年營收超16億、估值457億,怎麼做到的?
    賣盲盒的泡泡瑪特,已成為2020年年末最受資本市場關注的一個IPO項目。根據了解,目前泡泡瑪特估值約7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57億元),更有數據預計,其上市後市值破百億美元甚至更高只是時間問題。那麼問題來了,在消費者眼中的盲盒公司,為什麼會備受資本市場青睞?
  • ...泡泡瑪特上市!賣盲盒一年賺4.5億,85後創始人火了,投資圈懵了……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不吃飯可以,不買盲盒不行。」95後的愛好又催生了新的故事與風口,盲盒在95後00後年輕人中流行開來。12月11日,靠賣盲盒起家的泡泡瑪特正式登陸港交所,成功掛牌上市。依據公開信息,泡泡瑪特發行價為38.5港元/股,上市首日開盤漲幅100.26%,市值一度超1100億港元。
  • 網紅泡泡瑪特要上市:年入20億 紅杉為第一大機構股東
    來源:投中網投中網| 馬慕傑原標題:賣盲盒撐起IPO,網紅泡泡瑪特要上市了:年入20億,紅杉為第一大機構股東還沒到618,過「六一」的剁手黨們又把一家公司送上市了。很多人入坑「盲盒」的第一件玩具就是那個有著湖綠色眼睛的傲嬌小女孩「Molly」,從此便痴迷於「抽Molly」到無法自拔。一個堪稱瘋狂的數據是,在天貓發布的第一個Molly系列,每套售價708元,200套售罄僅用時4秒。也正是這種強大的消費實力,作為「Molly」背後操盤手的泡泡瑪特成為了年入近20億元的潮玩屆龍頭。「這是一個讓我傾家蕩產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