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教師節,在某重點小學,全班孩子都給老師送了禮物,只有那麼幾個沒送。
結果第二天,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點名了那幾個孩子,說就你們幾個沒給老師送禮物,怎麼回事。
孩子回家後,把事情告訴了家長,家長趕緊給老師補送了禮物。
這其中的利害關係,想必家長已心知肚明。
真不知如果那幾個孩子沒有補送禮物,老師會怎麼對待他們?
一、教師節變味,誰之過?
我們國家建立教師節,是為了表示全社會對教師這份職業的尊重,和對老師所做出貢獻的肯定。
因為教師的工作決定著一個家庭的未來,決定著社國的未來。
家長和學生,可以借教師節,表達對老師的感謝之情。但這是建立在自願基礎上的。
故事中的老師,強迫孩子送禮物,不僅違背了教師節的初衷,更有背師德。
而家長和孩子擔心遭受「特殊待遇」,不敢不送,忍氣吞聲,助長了這種不良之風。
二、教師節送禮:孩子單純,家長和老師則內心複雜
▼孩子的單純
孩子們都是單純的,教師節,他們會真心地想送給老師一份禮物,表達對老師的感謝。
比如畫一張畫,做一個小手工,自己最喜歡吃的零食等當禮物送給老師。
老師也很願意接受這樣能代表孩子心意的小禮物,同時學校也允許。
▼家長們的不同心態:
給老師送禮物,有些家長是真心感謝老師對孩子的用心幫助。
有些家長則是跟風,大家都送,我也送,總沒錯的,省的孩子被穿小鞋。
還有些家長,則是抱著希望老師能特殊關照自己的孩子的心態,送貴重的禮物。
▼老師有的心安理得,有的頭疼反感:
故事中的老師並不是個例,很多無德老師,他們理所當然地接受家長和孩子的貴重禮物。如果不送,就給孩子小鞋穿。
但大部分老師還是師德高尚、有原則的。他們對家長變著法的送各種禮物,表示很頭疼,甚至反感。
學校三令五申,不許老師收家長送的紅包等貴重禮物,但家長還送。老師收,給自己找麻煩。不收,還要想著怎麼拒絕家長。你說老師煩不煩家長送禮?
我一位做老師的朋友曾說,有家長給他塞了購物卡,希望能關照孩子,但她把卡又裝回了孩子的書包。
因為拿人手短,收了就要給人家辦事。更不敢收,可能被檢舉開除。
何況現在這社會,誰缺那幾百、幾千塊錢?
三、送了禮物,老師真能關照你家孩子嗎?
家長給老師送禮物的原因,無非想讓老師關照孩子。
但送了禮,老師真能關照你家孩子嗎?
來聽聽一位老師是怎麼說的:
1當班幹部:誰適合誰當,不適合反到影響學習,影響孩子心理健康。
2關照學習:學校有考核,孩子們考好了,老師有獎勵。所以不用家長送禮,老師也會自發提高每一個孩子的成績。
3換座位:座位都按身高排的,不可能讓個高的坐前排。擋住後邊孩子,別的家長該不幹了。
4穿小鞋:老師每天忙著備課、講課、判作業、開會已經夠忙的了,哪有時間針對你家孩子?
四、送了禮物,老師關照孩子,對孩子真的好嗎?
假設,家長送了禮物,老師真的特殊關照孩子了。
孩子本該去體驗社會正常的競爭環境,而家長卻給他走後門,開小灶,撐起保護傘。
孩子是否會內心膨脹,覺得不努力,不學習,也沒關係?
孩子真正走向社會時,他能承受真實殘酷的競爭環境嗎?
所以我的一位朋友說,他的孩子進了重點小學,多數家長都送禮,但她不送。
因為去學校,不是爭寵去了,要讓孩子靠自己的努力學習,長真本事。
這樣她走出小學,走向中學、大學、社會才能真正適應和自強。
所以,讓孩子被特殊關照,對孩子來說,也並不是什麼好事。
五、想讓孩子在學校被老師喜歡,該怎麼做?
1勤奮好學
想讓孩子真正被老師喜歡,好好學習,做好當學生的本分,是首要的。
上課認真聽講,放學認真完成老師留的作業,總是沒錯滴。
2尊師敬友
不懂尊敬老師、不懂團結友愛同學的孩子,學習再好,老師也不會喜歡的。
所以,除了認真學習,還要教育孩子講文明、懂禮貌、團結同學。
3乾淨整潔
小邋遢的歌,大家都聽過。其中有句歌詞是「邋遢大王就是他,人人不喜歡他」
所以,平時孩子要講究衛生,衣著整潔。
4積極參加活動
班裡組織活動、選班委等,積極參加,也能增加老師的印象分,同時對自己未來走向社會也是一種能力的鍛鍊。
5家長支持老師的工作
家長平時多配合老師的工作,在家監督孩子學習,有什麼情況及時向老師反饋,做好家校配合。
結語:教師節,不忘初心。
各位老師,辛苦了!願每位老師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