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第一的新加坡教育地震了,是被「全球最焦慮」逼的麼?

2020-12-16 騰訊網

「優秀」、「頂尖」、「亞洲第一」!搜索新加坡教育,八成以上都會和這些形容詞聯繫在一起。

但與此同時,在新加坡,由學校引起的焦慮度也極高——比日本、韓國等以焦慮聞名的東亞國家都高。

為什麼新加坡孩子的壓力如此之大? 我們來看看一線教育工作者,和親歷家長的觀察。

「優秀」、「頂尖」、「亞洲第一」!

去百度輸入新加坡教育,八成以上都會和這些形容詞聯繫在一起。

新加坡教育全球領先,是全世界都公認的。在考察學生各項能力的PISA測試中,新加坡一直名列前茅。2015年更是拿下了科學、數學、閱讀三項第一,傲視群雄。

2015年PISA三項測試排名

然而,前不久,如此優秀的新加坡教育卻迎來了一次巨大的變革:

延續了近40年的中學分流制度(快慢班)將被取消!

舉辦了近50年的劍橋O水準(中考)將要停考!

從2024年起,在中學全面推行科目編班(Full Subject-Based Banding)。數學、英語、母語、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歷史、文學等每門課的難度從低到高一共有三個級別,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自由選課,進行走班制學習。

「都第一了,為什麼還要這麼折騰?難道原來的教育制度非改不可?」

當我去PISA的官網上查詢了一下,並拿中國做了對比,發現新加坡不但優等生的比例遠遠高於中國,而差生的比例也低於中國,可以說,整體顯現出了高水平。

上半張圖是高水平學生的比例,新加坡(藍色)高於中國(橙色)。下半張圖則是低水平學生的比例,新加坡是少於中國的

然而,有一個數據又很有意思——學校引起的焦慮度。

對比會發現,新加坡的焦慮度不僅比中國高,還比日本、韓國等以焦慮聞名的東亞國家都高

我們總覺得我們的教育給了孩子太大壓力,可從這個數據來看,和新加坡學生面臨的壓力比,簡直小巫見大巫。

「為什麼新加坡孩子的壓力如此之大? 」

前一段時間筆者去新加坡旅遊,恰好我的老師、同學有幾個在新加坡定居,本文將通過他們的視角,帶大家一起了解下真實的新加坡教育,探索一下這次改革的成因,以及新加坡教育對我們有什麼借鑑之處

教育工作者的視角一

精英教育催生的分流制度

潘老師,原來是國內名校資深語文老師,在新加坡做過一線老師,現在新加坡做研學項目,業餘時間也為新加坡的孩子開設華文課程和中華傳統文化課程。

初中時他的語文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筆者上過的形式最豐富的課之一。他來到新加坡一晃已經快20年了。親身在兩國教學第一線戰鬥過,他為我介紹了新加坡的教育制度。

新加坡的國父李光耀一直認為,人的學習能力是有差異的,因此,新加坡一直堅定不移的走分層教學,目的就是因材施教,同時也能在其中選拔出精英。

比如說,新加坡在小學三年級會有一個特殊的考試叫GEP(Gifted Education Programme),相當於從全國的孩子中選出1%,組成幾個天才班

這些天才班會在新加坡最好的幾個學校設點,不但能享受到最好的師資,而且課程和常規學校的也不同,政府是把這個班的學生當作一種資源來看待。

除了這個天才班,學校也在小學低年級就進行了快慢分班,把好的學生和差的學生分開

GEP考試的介紹及試卷,截圖自新加坡家長Lil Bookworm的博客

除了政策體制,分層教育還體現在課程內容和評估方式上。比如,大家都知道新加坡是一個重視中英文雙語教育的國家。但是,新加坡的雙語教育並不是說簡單的「中英文都要好」。首先,英語作為新加坡的官方語言,是每個公民都必須精通的,因此,在英語學習的評價標準上並沒有太多差異性,會有分層,但切得不是特別細。

而在中文學習上則不同,畢竟就算都是華人,也有人從小家裡說中文,有人說英文,不同家庭能提供的語言環境支持是不同的。一刀切的用同一個標準來評估中文學習就不合適了。因此,在中文學習上,新加坡的分層是非常豐富的。

比如說,如果孩子中文學得很好,新加坡政府提供了「雙文化」獎學金課程,讓學生可以去修讀比高級華文更深的內容,並提供孩子去中國大陸交流的機會,鼓勵學生報考如北大、清華這類中國大學。

我自己的孩子剛剛拿到這個獎學金,他5月底和11月底都要去北京學習,費用也都是由政府買單。

新加坡某學中文課程的網站

如果孩子的中文學習很困難,那新加坡政府提供了一個華文B課程,這個課程只要達到基本的聽說就可以了。

在新加坡,除了華文AB這類標準課程之外,還有很多源流(課程),比如普通工藝源流、普通學術源流、快捷源流、特別課程源流,雙文化源流,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怎麼學中文。

近幾年中國大陸和印度來新加坡移民的人很多,這些學生的學習能力非常強,對於新加坡本土的學生造成了很大的壓力。用福建人的一句老話叫『Kia Su』,就是怕輸的意思,因此分層制度使得整個教育環境競爭非常激烈。這兩年政府也在儘量做著改變,但畢竟是華人社會為主的國家,基調很難改變。

新加坡社會的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公平。一個公平的社會在選拔人才的時候就需要一個量化的標準,那麼考試成績作為一個硬指標來進行衡量也是大眾普遍都接受的。而且總體的教育質量還是比較高的。

因此,雖說新加坡的教育環境競爭激烈,但是並沒有引起社會比較大的動蕩。其次,新加坡雖然應試壓力很大,但政府也一直在推動素質教育,並推出了各種政策和活動來作為支持。

左圖是圖書館裡目前最火的「昆蟲桌遊」活動,看一定數量的書可以得到卡片,不同卡片有不同的技能,全國還會舉辦桌遊比賽。通過這樣的活動鼓勵孩子們多看書,圖書館也成為了閱讀、遊戲、社交於一體的地方。

普通家長的視角二

不僅是起跑線

全程都要往前趕

Robin和Ginny是我中學時代的同學,Robin大學在香港科技大學就讀,畢業後來到新加坡,從事計算機相關的工作,Ginny和他一起來到新加坡,當起了賢內助。目前有兩個孩子,大兒子寅寅在新加坡政府學校讀三年級。

一轉眼,這對小夫妻在新加坡也已經生活了5年了,從剛開始來到新加坡時的艱難到現在穩定工作和生活,其中的艱辛可以說是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短短5年,Robin的家已經從蝸居變成了「帶泳池和球場的豪宅」(雖然只是小區裡共用的)。然而換房子的主要原因卻不是因為想改善住房,而是為了寅寅讀書。

在小學報名階段當時,我們是以外國人的身份報名的,而作為外國人是沒有選擇的,只能服從教育部的分配,在最後一個報名階段,哪所學校有空的學位就會被分配到哪所學校。

我們所在的學校一個班才20多個人,而通常學校一般是30個人左右,也就是說這所學校存在嚴重的招生不足。另外,學校的生源以馬來人居多,不是很重視教育,學習氛圍不濃,而且孩子回來說英語都帶著口音,所以這所學校整體的學習氛圍我們不太滿意。

民間出爐的學校排名

新加坡和國內一樣,學校之間的差異決定了孩子以後的出路,所以在拿到永居身份後,我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他申請新的學校。

當時向幾所學校遞交了資料,其中也包括幾所名校,不過名校的學位十分緊張,希望很小,所幸我們心儀的一所鄰裡小學很快有了消息。

因為這裡離南洋理工大學比較近,附近的生源好了很多,不少是學校教授的孩子,華人比例也比較高。這所學校就是因為出了一個全國最高分出名的,因此,整個學校的氛圍也是拼成績。

南洋理工大學

寅寅之所以能轉到現在這個學校,主要還是他在之前的學校成績不錯。學校對外宣稱是以先來後到的順序處理轉學申請的,但我們都心知肚明,就是看成績。

當時學校定了,可是住的地方離學校很遠。每天早上要很早起床,為了讓他多睡會兒,每天早上都打車。新加坡的學校每天下午一點半就放學了,媽媽在家管著小的不能出門,因此爸爸每天中午吃完飯都要從公司出來去接孩子回家,然後再回自己的公司繼續上班,來回折騰。後來換了工作和房子,才穩定下來。現在早上只要把他送上公交車就行了,比以前省心多了。

對於「分層教學、因材施教」,我們作為家長覺得,其實在新加坡,成績永遠是最重要的。

因為新加坡的學校都會施行分班教學,就拿小學來說,2年級下分一次、四年級下再分一次,所以孩子在三年級和五年級都會進入一個新的班級學習,不斷的進行調整。可是哪個家長心甘情願讓自己的孩子去慢班?

新加坡一年4個學期,要進行4次考試,每次考試都有排名。現在政策改了,要求減少考試,而且不允許公開對學生進行排名。

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那些考試還在,只是名字改了一下,而且分班還是按照成績來。家長們不知道自己孩子排第幾,就私下裡通過各種交流群來大致推測自己的孩子能排在哪裡。

家長們傳閱填寫的統計表,一點點勾勒出這一屆孩子的分數情況

我們現在分在學校的快班,接下去目標是去衝擊一下GEP,不行就回來老老實實讀學校的快班。GEP考試的內容其實就是英語和數學,考試分兩輪,第一輪相當於初賽,基本考察的還是基礎,第二輪就體現那1%的價值了。英語的詞彙量基本要達到小學畢業的水平、數學基本相當於奧數競賽的難度。

也就是說,擺在家長面前兩條路:要麼孩子智商高,要麼孩子「雞」得兇。

不是第一類,那就只能乖乖去補習。就算不是以GEP為目的,但為了能一直分到好班,一樣要去補習。所以新加坡和國內一樣,補習班火到不行!

來看看新加坡孩子的補習節奏,完全不輸國內孩子!一個月補習費大約在2000新幣(10000人民幣)左右,但也有極個別特別誇張

寅寅目前的補習班不算很多,到目前只有英語網課、圍棋、數學這幾項。他的成績還算不錯,可畢竟還是個不懂事的小孩子,對於學習的重要性根本沒概念。他只是覺得上課多了,玩的時間就少了。

我本來還想給他報名其他的課,可是前一段時間,他們學校開了一個班,讓孩子回來問問家長的意見。他竟然完全不告訴我們!我知道後很生氣,就問他為什麼瞞著我們,他哭著說因為覺得上了那個班就沒時間玩了。

我當時心裡也特別難受,可是實在沒辦法。所以現在也都是找點偏玩的課程,哪怕玩也希望他玩得有質量一點,而不是整天拿著個小車『滴滴叭叭』的在軌道上開來開去或者盯半天。

寅寅的圍棋課其實是在社區中心上的,有趣的是,上課的全都是華人孩子

後記:

亞洲新聞臺曾經拍攝過一部紀錄片,在採訪一位被分在慢班的學生時,她說:

「我很少跟直通車計劃(快班)的學生玩,他們認為我們非常愚蠢,所以他們也很少跟我們講話。」

回國那天,去機場的路上,計程車司機跟我聊了很久。那是一位上了年級的老大爺,他很感慨的說:

新加坡的生活成本很高,而且中國大陸有醫保、養老金,在新加坡統統沒有,所以如果孩子不爭氣,老人只好出來工作養活自己。

也許來自同齡人的壓力和長輩的壓力,才是之前焦慮指數背後的源頭。這種壓力不但讓年輕人喘不過氣,更向兩側「撕扯」著整個社會。

感嘆新加坡政府的魄力,沒有安於現狀,而是痛定思痛的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將因材施教與個體多元化發展結合在了一起,堅定的推行素質教育。這種居安思危的進取精神,也許也是新加坡教育能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一大原因吧。

相關焦點

  • 亞洲第一的新加坡教育地震了!是被「全球最焦慮」逼的麼?
    「優秀」、「頂尖」、「亞洲第一」去百度輸入新加坡教育,八成以上都會和這些形容詞聯繫在一起。新加坡教育全球領先,是全世界都公認的。在考察學生各項能力的PISA測試中,新加坡一直名列前茅。2015年更是拿下了科學、數學、閱讀三項第一,傲視群雄。
  • 親歷|排名亞洲第一的新加坡教育,到底好在哪裡?
    文/暖暖媽前段時間,我帶暖暖去了一趟新加坡。這是我第3次帶暖暖去新加坡了。我們此行還有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去採訪業內人士,了解一下全亞洲排名第一的新加坡教育體系,到底好在哪裡。△ 新加坡的成績單全球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在採用新加坡的數學教材。清華附小的國際班也在用。除了數學教育之外,新加坡的整體基礎教育,在亞洲都排名第一。
  • 同樣作為亞洲國家,為什麼新加坡基礎教育排名全球第一?
    在全球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公布的全球最大規模的中小學排名中,新加坡位居排行榜第一。雖然中國不屬於OECD成員國,未能參與排名,但即使中國教育最發達的香港、臺灣等地區,依然和新加坡有一定差距。新加坡的基礎教育全球第一已是眾所公認的。
  • 亞洲排名第一新加坡教育!學KET/PET通過率100%
    現在很多學生的讀書生涯被填鴨式的教學佔據了主流,雖然這樣的教育方式讓學生最直接最快速的掌握了知識點和考試內容,但是也導致一些學生自身沒有對知識點真正理解和掌握,只為了應試而考試,這樣的狀況對於未來的發展是不利的。其實學習任何事情想要成功,首先要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只有找對學習的方式,才能事半功倍,學習劍橋英語也不例外。
  • 全球教育C位:新加坡!
    新加坡成亞洲留學聖地優良的社會治安、宜居的生活環境、融匯中西的雙語教育、國際接軌的教育體制等眾多優勢讓新加坡成為當之無愧的亞洲留學聖地。新加坡人口雖少,卻是精英匯集!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新加坡政府對人才的重視,歸根到底也是對教育的重視。
  • 全球教育C位:新加坡
    新加坡成亞洲留學聖地 優良的社會治安、宜居的生活環境、融匯中西的雙語教育、國際接軌的教育體制等眾多優勢讓新加坡成為當之無愧的亞洲留學聖地
  •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亞洲第一,沒了!
    ,排在第25,位居亞洲第三。要知道,國大在2016年至2018年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行榜中一直蟬聯亞洲第一。不過在2019年,國大亞洲第一的位置就被清華大學所取代,如今又被北京大學趕超.(真的扎心了)更為重要的是,這是中國的清華和北大,自2011年榜單創立以來,第一次同時超越國大,成為亞洲的Top 2!
  • 親歷者: 排名亞洲第一的新加坡教育, 並不完美 ...
    ,在亞洲、甚至在全球範圍都是引人矚目的。新加新加坡的教育體系,也十分獨特,兼有中西方特色。在最新的2019年QS全球大學排名中,新加坡國立大學領跑亞洲一眾大學,位列排行榜之首。2015年全球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統計並公布了全球最大規模的中小學排名,排名榜上位居第一的是新加坡。
  • 2020全球英語熟練度指標發布,新加坡再次排名亞洲第一!
    最近EF發布了2020全球英語熟練度指標(EF EPI),新加坡再次排名亞洲第一!  新加坡成人英語熟練度在全球100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十,在亞洲的25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一。    新加坡是個多元化的國家,英語作為官方語言,成人英語的熟練度自然高了。  當然,語言的學習、使用都是一點一滴積累而成。那新加坡是怎麼教學生英語的呢?
  • 亞洲排名第一的新加坡教育,到底好在哪裡?
    如果選擇出國留學,不想離家太遠,又想體驗國際化的教育環境,新加坡都是非常適合留學和移民的國度。穩定發達的經濟,良好的治安,優質的教育,同源文化等等。那麼!在新加坡學習生活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又是怎麼樣的?中國孩子如何報名新加坡學校?需要哪些材料?費用如何?帶著這些問題,和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全球最值錢的六本護照,第一的又是這個亞洲國家
    本期我們將參考2020年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統計出的亨利護照指數,為您盤點全球所有國家中含金量最高的六個護照。亨利護照指數是基於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提供的數據,直觀反映了各個國家的護照暢行程度,被認為是最具權威的護照指數。
  • 新加坡管理大學-全亞洲排名第一的專業來了!
    在新加坡,如果說還有哪個大學能夠叫板國大和南洋理工,那必然是它——新加坡管理大學。 新加坡管理大學(Singapore Management University,SMU)簡稱「新大」,是新加坡六所公立大學之一,也是亞洲頂級的財經類院校。
  • 東南亞最小的國家,卻造就了亞洲第一的學府——新加坡國立大學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留學家庭的目光不再局限於歐美等主流國家,亞洲留學正推起新一波的浪潮。的確,相對於歐美國家來說,距離更近、文化差異小、性價比高是亞洲留學獨特的優勢所在。而在新加坡,乃至亞洲首屈一指的大學,就是——新加坡國立大學
  • 新加坡國立大學:在亞洲第一的高處相見吧!
    排名雙第一它坐落於亞洲的小紅點是一個城市也是一個國家的新加坡沒錯,就是他!A:新加坡國立大學坐落於東南亞面積最小的國家新加坡Singapore。新加坡坐落於赤道上,擁有亞洲最南端等景點,常年平均溫度為24度-28度。
  • 新加坡管理大學-全亞洲排名第一的專業來了
    新加坡管理大學-全亞洲排名第一的專業來了!近些年來,新加坡以良好的教育以英語教學環境,高含金量的國際文憑,受到了眾多國際學生們的青睞。但在商科領域的排名中,新加坡管理大學則非常強勢,是商科生最青睞的選擇。我們先來看一看新加坡管理大學的相關排名。QS(Quacquarelli Symonds)2020最新排名,新大(SMU)商業與管理專業,全球39位。
  • 新加坡國立大學 | 亞洲第一學府!被譽為新加坡「政治家的搖籃」的高校!
    作為新加坡大學的第一篇,當然得派出新加坡教育界的一把手。是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亞洲大學聯盟、亞太國際教育協會、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Universitas 21、新工科教育國際聯盟、國際應用科技開發協作網等高校聯盟的成員
  • 泰晤士2019全球大學排行榜:清華超新加坡大學列亞洲第一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輯》公布2019年全球大學排行榜。來自中國的清華大學在亞洲高校中表現搶眼。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27日報導,清華大學從2018年榜單中的30名連升8名,名列第22,不僅首次取代北京大學在中國大陸高校排名第一,還以一位之優勢領先新加坡國立大學成為亞洲第一。新加坡國立大學則從上輪排名的22名下滑一名至23名。新加坡另一所名校南洋理工大學則從52名晉升到51名。
  • 世界第一!碾壓全球的新加坡教育究竟厲害在哪~
    最近,萬事通老師看到一部關於新加坡教育的紀錄片《無聲地革命—新加坡教育解讀》觸動特別大!這部片,記載了近幾年,新加坡教育不斷反思、改進的過程,也讓萬事通老師再次被擁有「全球頂尖教育水平」的新加坡震撼這部紀錄片以2名在新加坡政府學校讀書的孩子為故事線索,解讀了被譽為亞洲第一的新加坡教育體系,這些年面臨的挑戰以及做出的改變。下面就跟著萬事通老師一起,去解讀新加坡的「震撼」教育吧~12歲的伊莎貝爾在新加坡政府學校6年級的課程學習已經過半,轉眼她就要參加新加坡的小六會考。
  • 亞洲一哥駕到 新加坡國立大學10月25日攜獎學金來穗招生
    免雅思升新加坡私立大學?還派獎學金?最高可獲100%學費減免?這些10月 25日(周六)下午2點在廣州東方賓館首層舉辦「第29屆啟德國際教育展」的亞洲留學看點有吸引你麼?   亞洲一哥領銜,眾亞洲名校雲集啟德教育展   10月25日(周六),啟德教育特別邀請了全球排名22,亞洲排名第一的新加坡國立大學(根據2014-2015QS全球大學排名),韓國工科排名第一的漢陽大學以及香港浸會大學前來參展,其中來自香港浸會大學的李崇高博士還會就如何培育世界商用人才?碩士生如何提高就業競爭力?
  • 領跑全球的教育強國新加坡迎來「大地震」!「因材施教」還是「公平競爭」?
    新加坡的教育質量是享譽全球的,學生素質也不言而喻。可就在各國紛紛前去取經效仿的過程中,也就是這個月,一個爆炸性的消息卻顛覆了整個新加坡教育界——這個國家,將迎來59年以來最大的一次教育變革!彼時,新加坡教育部長、同時也是上任國防部長的黃永宏就說,「並不是每個出生在新加坡的孩子,都要接受大學教育」。因為在新加坡,「大學」作為精英教育的代名詞,僅僅開放給最優秀的一小撮學生;而那些無論怎麼學都考不出好成績的學生,則應該認命,安心在職業技術學校度過學生生涯,畢業後,到社會上靠手藝謀份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