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廖大衛最喜歡的戶外活動是登山野營,擁有美國加利尼亞州立大學MBA學歷,從事證券分析長達20多年的他,憑藉與生俱來對股市的敏感成為臺灣第一個出現在電視上的股評分析師。2005年5月20日北京的一次報告會上,他曾根據房地產《宏觀規劃》的信息後,嗅到中國股市將有新血液(新資金)介入,而大膽預測中國股市底點為期不遠。(事實證實六年來中國股市最低點出現在2005年5月底,與其預判相差僅10餘天)當天更大膽建議投資者自演講日起可連買1000天,至今雖達700餘天,但趨勢仍不變。廖大衛也算是股市投資的先進者。
廖文豪,身為廖大衛的長子,並沒有子承父業進入金融投資業。遵循父親的意願,他選讀英語教育專業。為掌握國外最先進的幼兒教育理念,他曾專程前往美國蒙特梭利基金會學習其教學法(簡稱蒙氏教學法),並獲得AMS教師資格執照。
2003年7月臺灣非典解禁的第二天,一個具有敏銳投資眼光的證券分析師,帶著掌握國際先進美語幼教方法的兒子,拖著滿箱的行李急衝衝地趕到武漢,他們的目標很明確——這是一片現代幼教產業的處女地,在武漢創辦屬於自己的幼教產業。
每當說起在全球的視野下獨獨選中武漢創辦自個兒的幼教事業,廖大衛的表情總好似買到了一支只賺不賠的原始股一樣興奮。在他看來,這不僅是他一生中最看好的一支原始股,而且是一筆可以供廖家世代相傳的基業。
股票分析,退休投身教育業
「以證券分析師的經驗看產業經濟的發展,我發現唯有辦教育可以做到基業常青。」投身教育產業前,廖大衛的職業是臺灣證券公司的總經理。在證券分析專業領域,他最擅長產業分析。
二十多年前,廖大衛每日六點起床瀏覽全球最新財經信息;七點一刻準時跑到公司與同事開股票走勢分析會;八點一刻,他準時向證券投資人提供分析所得信息,而這些信息直接會影響到操盤手的加碼、減碼或持平動作。
二十年如一日,即便股票休市,他也沒有停歇半刻,因為隨時有可能出現的各種國際性事件都有可能引發股市的令投資人心驚肉跳的震蕩。為時刻確保投資人的收益,高速用腦、高度緊張的廖大衛,比同齡人更早出現脫髮現象。
付出必有收穫。做證券分析時,廖大衛總能更早發現前景看好的投資方向。早在臺灣喬登美語創業初期,他便入股投資這家教育公司,「股市無常,教育最穩。」在對兒子人生的投資上,他替廖文豪選擇了教育產業。
他教育兒子說,孔子第72代孫(孔德成)之所以能出任臺灣考試院院長,是因為孔子選擇了讓後輩代代傳承的教育事業。教育是讓投資人修身養性的投資型產業,是股票市場中波動最少的常青型產業。
1994年,看到內地證券信息產業空白的廖大衛跨越海峽,來內地試水。通過在北京創辦「世華國際金融信息公司」,他開始接觸並熟悉內地市場。到2003年兒子畢業時,他直接將創業的目標轉向內地幼兒教育。「臺灣接觸美國教育二十多年,臺灣幼教市場已非常成熟。想立足容易,但立業很難。」下決定時,廖大衛心理清楚地明白:做了一輩子證券分析的他該退休了,接下來最重要的是幫助兒子開創一番事業。而這件事將是他人生的一項全新挑戰。
擇善固守,堅持贏得回頭客
2003年7月5日臺灣非典解禁。6日一早,廖氏父子便急急忙忙趕到武漢。依據他們分析,與臺灣美語幼教遍地開花不同,江城美語幼教還是一片空白。「當時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已開始出現美語幼教,而武漢800萬人口沒有一所西式幼兒園。」他們必需先人一步去佔領這個市場。
經過短短一個月的籌備。2003年下半年,「喬登美語培訓學校」在武漢市江岸區教委的支持下正式開張。選擇漢口作為創業首發地,廖氏父子有著自己的想法:雖說武昌是教育中心,但高貴的收費讓他更願意將第一筆投資放在商業氛圍較濃、生意人較多的漢口香港路上。
學校開張,廖大衛印製了20多萬份的宣傳單滿街散發。他試著在百貨公司、遊樂廣場、公園、幼兒園等地人流中尋找生源。可是一期收費2780元,專門針對3~10歲幼兒美語教育著實讓許多江城消費者望而卻步。
「好是好,可比一個月的工資還貴一倍。再說新東方少兒英語這麼有名也只有1000多,你這個幼兒園教育幹嘛收2000?」面對江城媽媽們的質疑,廖大衛的20萬份宣傳單付諸東流。
接下來,廖又想到夾報廣告。通過朋友,他好不容易在報紙中夾上七萬份廣告單。可與此前的街頭宣傳單一樣,七萬份廣告宣傳單連一個諮詢電話都沒有換回。「剛開始真的很難,幾乎所有的行銷手法都用盡也看不到收效。我們甚至懷疑過報社有沒有將廣告插頁放到當日的報紙中。」廖回憶說,產品雖好但因為「價」高和寡的緣故,而叫好不叫座,許多家長因而卻步不前。
一個月過去,他們只招收到10名學生。「哪怕只有一個班也必須開張。美國人怎麼教,我們就怎麼教。」在不被外界看好的情況下,武漢喬登美語幼教培訓班還是開課了。為確保教學質量,廖大衛依原計劃從臺灣引進耗資上億元開發費用的喬登英語教材,並以一個月一萬元的高薪請來職業外教執教。
在喬登美語班中,「第一天上課」、「我的小花園」、「班上來了新同學」等等小朋友平常可能遇到的生活場景都被設計成動畫教程。通過老師與學生「過家家」式的情景表演,學生們在玩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學習到了新詞彙、新句法的用處。與活潑、隨意的老外老師面對面交流更是讓孩子們玩的不亦樂乎。
在艱難的起步期,300萬元投資打下,廖大衛沒有看到任何收益績效。「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直到第一期培訓結束,看到學生高達90%以上的續讀率時,廖氏父子心中的石頭終於落下,原來江城學子終於肯定他們帶來的美語培訓。
兩三月後,一些看好美語幼教模式的投資人開始找上門來尋求加盟。他們非常看好這種玩中學英語的新式幼教班。面對加盟商,廖大衛只有一個要求,「必須要用充足的資金和辦教育的真心去守出市場。」
廖大衛告訴記者,因為教材、外教成本較高的原因,辦高端美語培訓班需要招收200個以上的學生才有可能盈利,而此前經營者必需擇善固守。如今,廖的美語培訓班依舊還在香港路上,而更多的江城喬登美語培訓班都來自他精挑細選的加盟商。
三教合一,衝擊傳統幼教法
創辦美語培訓班的同時,廖大衛同步籌備著武漢喬登美語幼兒園。2005年8月,他與麥當勞達成協議在麥當勞餐廳定期開辦英語角。同時,他還承辦了五屆漢口幼兒英語老師暑期外語培訓班。同年10月,青喬幼兒園在漢口青少年宮正式開園。
對於這家美語幼兒園廖大衛以「快樂學習、健康成長」為教學最高指導思想,並將其融為「三教合一」:即幼兒常規教學、美語教學、藝術教學融合一體,整合體現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遊戲、教學中,致力於為孩子營造一個集幼兒學校、外語學校、才藝學校為一體的美式幼兒成長樂園。
為實現「三教合一」,廖文豪身體力行定期給老師傳授蒙氏教育法則,給每個班級配備了一名具有英語專業本科學歷的班主任,並給每個年級配備了一名專職外教。此外,他還從青少年宮藝術中心請來美術、音樂、跆拳道方面的藝術老師。
在青喬幼兒園中,小朋友自邁進幼兒園的第一步起便開始學習凡事要自己動手,自己思考。走路時,老師告訴小朋友注意沿著地上的格子線;睡覺時,小朋友被告知自己的床要自己疊,活動床不用的時候應統一收好當坐墊;吃飯前,老師會提前給小朋友們講解肥皂去汙的原理……「在家死活不肯自己吃飯,來了這裡不到兩天就喊著要自己吃飯了。」家長們對青喬幼兒園的教學原理並不是太懂,但對在小孩身上看到的轉變都非常滿意。
小朋友周力能的媽媽算了一筆帳:去普通幼兒園一般也需要三四千;上完幼兒園,周六周日還要去上興趣班,外語班。一些雜七雜八的費用加起了也就六七千了,家長還得跟著四處接送。「與其周六、周日到處趕著去上興趣班,不如讓在幼兒園一次性學到位。」所以廖大衛說他們的學費其實是高貴不貴,甚至比同業還便宜一些。
在語言教學方面,青喬也有著自己獨到的特色。除使用廖氏父子當年從臺灣帶來的上億元研發價值的電腦教學系統外,青喬每年還會引進新版的教育課件。在這套培訓體系中,老師口音需要經過美、加外師和電腦網路教學測試方能上崗。而孩子們除在課堂上學知識外,還可以將電子課程帶回家中在電腦老師的指導下互動學習。
通過系統的、做遊戲式的學習,孩子們上到大班時就可以自己用英語獨立表演話劇,其口語能力甚至比許多大學生還要好。去年青喬幼兒園的畢業生共有26名,其中有22名學生報考了武漢外國語學校,通過考試全被錄取。
自主創新,動手開創新蒙教
發源於義大利的蒙特梭利教學法,因以幫助兒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等優點而收到現代幼兒教育家們的高度重視。通過在美國的專業學習,廖氏父子在蒙氏教育法的推廣上有了新的方法。
在青喬幼兒園的教室外牆上,有一個特殊的教具被稱為「世界的時間轉盤」。名字是廖大衛親自起的,用意是讓孩子們了解地球是圓的,根據公轉自轉的原理去換算各地的時間差。
設計時間轉盤的初衷來自廖的親身體驗。他說,因為自己在週遊各國時,常常在看表時都被一個問題困擾:臺灣現在幾點?通過分析,廖大衛給自己設計過一張世界時間對照表。那張表演變成一個轉盤,世界各地的時間像轉盤上所標識的一樣被分為24格。小朋友們可以像廖大衛一樣時刻推著轉盤,了解世界各地的時間變化。
與時間轉盤一樣,由廖氏父子改革、創新的蒙氏幼兒教具不只一件。在青喬幼兒園的花園中,他們將土地均等地分割成了九個區域,在這裡,幼兒園的九個班級分別認領了一塊自留地。翻土、鬆土、灑種子……春耕時分,在幼兒園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為各班的自留地種上了油菜花、向日葵。
種植過程中,孩子們漸漸明白翻土的作用是讓太陽曬土,把土裡的蟲趕走,把土裡的病菌曬死。「這樣做只是為了激發小朋友觀察自然變化的興趣,說不定他們中的一員會因為喜歡上看蜜蜂採花而成為著名的生物學家。」青喬幼兒園園長告訴記者,許多家長都非常認同幼兒園的蒙氏幼兒教學法。
與當初的20萬宣傳單沒人響應的情況不同,青喬幼兒園開園印刷的6000份宣傳單至今沒有發完。想要報名入學的學生和家長早早地在園外排起了隊,因名額有限,有的家長甚至託人找起關係來,但因堅持精英小班制,仍無名額而繼續排隊中。
報表管理,支撐進一步擴展
多年的證券分析工作,讓廖大衛對數字、報表等管理工具「情有獨鍾」。如今,在幼兒園的日常管理中,他依舊藉助自己擅長的報表分析法。
在青喬幼兒園,董事長廖大衛是沒有辦公室和辦公桌的。每次,他到幼兒園來,只要有三張報表——園長督課記錄表、老師備課記錄表和小朋友成長記錄表,便可以隨便找個椅子現場辦公了。
青喬幼兒園園長告訴記者,廖總的三表管理與三教合一一樣有效。三表一看,幼兒園的教學狀況即一目了然。其中,督課表的作用是檢查幼兒園園長對各個班上課情況的了解程度,備課表是掌握老師們的上課進度,成長紀錄表是用來了解孩子們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
「例如說,上周幼兒班新來了一名三歲半的小朋友樂樂,我不認識他、也從沒見過他,但我知道他剛來的時候不認識ABC,經過兩周的幼兒園教育現在已經可以主動舉手在班上唱字母歌了。」廖大衛告訴記者,從樂樂的成 長表上他可以清楚看到樂樂每天學到了什麼,而從樂樂班主任老師的備課表上他可以了解老師交給樂樂什麼。這樣一來,即便從未見過樂樂,他也能清楚地知道樂樂每天在幼兒園內都學到了什麼。
除報表管理外,廖大衛還要求老師和園長每日用手機簡訊的方式將園內的日常變動數字發到他的手機上。通過這些數位化管理,廖大衛可以輕鬆地從繁雜的日常管理事務中解脫出來。同時,在這種幼兒園督導管理負責制下,他還儲備了一批新園長。
有了人才的儲備和市場的培育,2006年9月廖氏父子又在國家級康居示範小區—青山綠景苑開辦了新喬雙語藝術幼兒園,接著今年內,廖大衛準備至少在江城再開辦6家幼兒園。在他看來,武漢的高端幼教市場還可以變得更加高端。與現在一年一萬二的學費相比,廖大衛準備還要在江城增設一家超豪華型的幼兒園。在這所幼兒園中,每個班級將設有一名專職外教,讓小朋友有更多的機會直接體驗美語幼教環境。考慮到武漢法國人較多的地理優勢,廖大衛甚至還想到了英法雙外教班。「現在武漢人的收入越來越高,幼教市場的環境也越來越好。聽說同樣是臺商開辦的富士康要落戶武漢了,在那裡新喬登至少也要開設三家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