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年元旦,愛沙尼亞議會議長亨珀呂埃斯在發表新年賀詞時突然提及愛沙尼亞和俄羅斯的領土爭端,亨珀呂埃斯表示愛沙尼亞和蘇俄在1920年籤署的《塔爾圖和約》現在仍然生效,要求俄羅斯歸還約2300平方公裡的土地,這些土地的面積佔到了愛沙尼亞現有國土面積的5.2%。
(愛沙尼亞地理位置)
1917年沙皇俄國爆發了二月革命,新生的蘇俄政權為了穩定國內局勢,與德國籤訂了《布列斯特—立託夫斯克和約》,根據該條約,蘇俄割讓了西部大片領土,芬蘭、立陶宛等宣布獨立。
但是隨著德國也爆發了革命,蘇俄便撕毀《布列斯特—立託夫斯克和約》,開始向西收復失地。引發了蘇俄與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波蘭等國的戰爭。
到1920年,蘇俄紅軍被波蘭和愛沙尼亞等國軍隊擊敗,於是蘇俄政府與原屬於沙俄的東歐各國籤訂了《塔爾圖條約》,承認了波羅的海三國和芬蘭的獨立,並割讓了許多土地給這些國家。而根據《塔爾圖和約》,蘇俄將列寧格勒州和普斯科夫州部分土地劃給愛沙尼亞。
《塔爾圖和約》是俄羅斯歷史上最喪權辱國的條約之一,也讓蘇聯對東歐各國心懷恨意。
1939年8月23日蘇聯與納粹德國在莫斯科籤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根據這份條約的秘密條款規定,蘇聯將與德國瓜分東歐,屆時波蘭東部地區、摩爾多瓦、波羅的海三國和芬蘭將重新歸蘇聯所有。
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半個月後蘇軍也進入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並成功與德軍在波蘭會師。
1939年11月30日蘇聯向芬蘭發動進攻,蘇芬戰爭爆發。
蘇芬戰爭前後持續了半年時間,原本蘇聯想一舉拿下芬蘭,但萬萬沒想到蘇聯紅軍在芬蘭吃了大虧,最後雙方握手言和,以芬蘭向蘇聯割讓土地而告終。
相比於芬蘭,愛沙尼亞的境遇就慘很多。自從德國閃擊波蘭後,愛沙尼亞就被蘇軍佔領。此後愛沙尼亞成為蘇德戰爭的主戰場,蘇德在此反覆政權,直到1944年年末這裡又被蘇軍佔領,至此被強行併入蘇聯。
加入蘇聯之後,蘇聯政府成立了愛沙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愛沙尼亞也由此成為了蘇聯的十五個加盟共和國之一。而與此同時,蘇聯政府也廢除了《塔爾圖條約》,將原先割讓給愛沙尼亞的土地又劃給了俄羅斯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1991年8月20日愛沙尼亞宣布獨立,重新獲得自由,但是被劃歸給俄羅斯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土地沒能拿回來,現在這些土地歸屬於俄羅斯聯邦。
(愛沙尼亞被俄羅斯割佔的領土)
今年2月2日將是《塔爾圖和約》籤署100周年紀念日,愛沙尼亞政府藉此在此時舊事重提,要求俄羅斯歸還被佔領土。
面對愛沙尼亞的領土要求,俄羅斯政府當即表示《塔爾圖和約》早已作廢,現在俄羅斯和愛沙尼亞的邊界早已劃清,雙方沒有領土糾紛。俄外交部對此特別強調,《塔爾圖和約》已成為歷史,俄方不會就愛沙尼亞的領土要求展開討論。
由於愛俄兩國在歷史的恩怨情仇,愛沙尼亞國內的反俄情緒非常強烈,目前來看雖然愛沙尼亞有北約撐腰,但想從俄羅斯手中虎口奪食還是不太現實的。
(正在喝咖啡的愛沙尼亞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