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扦插月季花最合適了,溫度恰當好生根,來年就能開花
植物傳統的繁殖方式主要有播種、扦插、分株栽種三種,它們各有利弊,具體如何選擇主要取決於植物自身的屬性。以月季為例,現下人們更傾向於採用扦插這種方式,一方面,植株的成活率更高;
另一方面,整個過程的耗時不長,屬於短期內即可取得收益的類型。不過,影響扦插成功率的外因很多,氣候便是其中之一,原則上,只有春秋才是扦插月季的最佳時機,此時的溫度基本保持在25~28℃的範圍內。既然眼下已近十月,今天小花就來跟大家聊聊秋季扦插月季的二三事吧!
首先,夏天才是月季的旺花期,再是晚熟型品種,它們生長到現在,枝頭的殘花敗葉也已掉落大半,特別是北方地栽在庭院裡的植株,為了最大程度的保護它們順利過冬,此時修剪刻不容緩。對於從枝頭剪除的枝葉,人們可挑選出適量相對健康、茁壯的枝條留於扦插之用。
月季的扦插不像大家想像的那樣複雜,基本一月時間,人們便能收穫佳音,培養皿內枝條上萌發出的毛鬚根清晰可見,之後,把它們移栽進提前準備好的花盆,植株便能開啟新一輪的旺盛生長。
其次,根據小花自己的親身經歷,這裡主要為大家推薦兩種扦插效果斐然的小妙招。其一,水插,即通過水培方式促使植株生根。
選取幾根粗細適中的枝條,稍加修剪讓長度控制在二十來公分,把處理好的枝條插入盛有清水的容器,後把它們靜置在散光充足不至被直射光籠罩的區域,一般半月過去,枝條底端就會萌發新根,等這些鬚根的長度長到3~5公分時,人們再考慮移栽事宜。其二,土插。
相比水培方式,土插耗時較長,是前者的2倍,優點在於省去了後續移栽步驟,更加方便,同時也可防止人們在重栽植物時可能對植株根系造成的傷害。不過,人們需明確一點,插入土壤裡的月季枝條不易萌發新根,大家最好藉助一些外力,像栽培用土以赤玉土為先,側面再輔以適量的生根藥劑,雙管齊下,便可有效提高枝條的生根率。
小花認為,從氣候方面來看,秋天真的是很適合安排月季枝條扦插的季節,甚至於,人們只要充分掌握了正確的操作方式,基本就沒有任何難度會影響它的成功率。此外,當下枝條內部的因素也發揮了一定的推動作用,期間細胞活性較高,分裂速度很快,完成栽種之後的來年,大家便能看到花繁葉茂的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