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是眾多人內心深處最深厚亦是最脆弱的詞語,簡單的兩個字裡面包含的卻又成千上萬的情感。這是一個稱謂、一個角色更是一種責任。在電影行業中,母性題材影片被無數次搬上銀屏。每一部電影都象徵一個偉大的母性縮影。我們再次為你盤點6部催淚又溫暖人心的影片。
《伯德小姐》
影片講述處於青春期的少女克裡斯汀·麥克弗森的成長曆程。她繼承了母親的強硬性格。她與母親之間的感情總是瀰漫著濃濃的火藥味,任意一件事都能成為爆發的導火索。無論是日常購物還是與母親乘車出行,兩人的溝通常常以爭吵結束。
高中最後一年的時光裡,克裡斯汀在經歷種種變故,逐漸感受到自己與母親在內心是緊密相連的。她們對於彼此的愛從來不曾減退。最後一幕母女之間暖心的擁抱讓不少觀眾感動落淚。成長曆經起伏,是母親一直在陪你負重前行。
《少年時代》
作為導演兼編劇的理察·林克萊特歷時12年完成的影片《少年時代》(Boyhood)中,女演員帕特麗夏·阿奎特用精湛嫻熟的演技演活了離異單身母親的角色。儘管成年教育、財務困境等問題將這位單身母親壓得喘不過氣,然而她堅持排除萬難撫養兒女。
母親的身份給予她勇氣和責任並堅強地主導自己的生活。最終,阿奎特憑藉這個角色獲得奧斯卡金像獎、金球獎,更贏得更多觀眾對於單身母親的敬重。
《菲洛梅娜》
電影《菲洛梅娜》改編自BBC記者馬汀·斯克斯史密斯的紀實文學《菲洛梅娜遺失的孩子》。影片講述未婚先孕的少女菲洛米娜在生產之後便與愛子安東尼分離。兒子被領養到美國五十二年後,這位母親開啟漫漫尋子之路。
電影用喜劇外觀包裝悲情故事,讓觀眾在笑淚交織中收穫感動。當年邁的菲洛米娜了解到兒子不平凡的一生和鮮為人知的秘密,她選擇默默地以特殊的形式陪伴他。母愛會遲到,但從不會缺席。
《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身穿破棉襖的小男孩兒,即將迎來第一次大考「童子試」。他想要一件新棉襖,穿著去考試。但家境貧寒的他只能把微小的願望藏在心底。
電影《遊子吟》根據清代考據大家王鳴盛的真實經歷改編。臨行前,母親忙著將遊子的棉襖縫得嚴嚴實實,擔心孩子此去遲遲回家。「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所有遠行兒女發自肺腑的心情。此片謹獻給全天下的母親,每一位母親都值得被珍愛。
《二十世紀女人》
《二十世紀女人》中,母親多蘿西亞以一己之力獨自撫養兒子傑米長大。身處青春期的兒子逐漸表現得異於平常。為了幫助兒子度過這一難關,母親尋求各式各樣的幫助,其中的困苦和辛酸只有她自己知道。
這部半自傳式的電影通過捕捉成長過程中,母子之間最微妙的情感變化,引發強烈的時代認同感,喚起情感共鳴,展現母親最堅強的一面。
《別告訴她》
故事改編自華裔女導演王子逸自己的家庭故事,講述主人公碧莉的一段治癒心靈的旅程。一群看似笨拙,被生活壓倒的年輕人,通過孩子氣的方式,用一場「婚禮」代替「葬禮」,告別一段深藏內心的情感。
每一段人生有著數不清的稍縱即逝,就算時間過去每一個Ta都值得被想念。母親節不要忘記為最愛你的Ta送去一聲問候,告訴她「媽媽,我想你。」
還有哪些讓你印象深刻的母愛影片,歡迎留言分享。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