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節,有沒有給自家菜譜添點別致的花樣?如果目前還沒有頭緒,接下來這道菜請務必學會,因為它可以為年夜飯錦上添花,讓你賺足了面子。四喜丸子,一道離不開豬肉烹飪的傳統美食,外香裡嫩,源遠流長到唐朝年間,據說和張九齡有關,在科舉考試中,家境貧寒的九齡居然金榜題名,皇帝因為賞識他的才智,特將女兒許配給他,他也名正言順地做了駙馬,不過因為此刻家鄉正飽受洪水的襲擊,為此他們一家四分五裂,直到結婚當天才知道父母下落,也是令人欣喜。歡喜之餘,張九齡請來廚師做個團圓飯,以四個丸子為主,寓意深長:福、祿、壽、喜。這便是四喜丸子的由來。
以豬肉為主配以各種佐料,味道鮮美,寓意深厚,不說是一道多有名的菜系,至少人逢喜事它在餐桌上必不可少,流傳至今每個地方可能都有自己獨特的做法,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大體不變的情況下,一些細枝末節如口味之類的可以按照自己喜好酌情增減。肥瘦得當的肉圓配上清爽可口的小菜簡直是人間美味。
做這道菜之前我們首先準備好食材,如圖所示這裡的蔥花、生薑、雞蛋、麵粉、豬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主要原料。首先我們把剁好的肉末拌入鹽、雞精、十三香、料酒、胡椒粉等調味品,最後再把蔥花、蒜蓉以及薑末按適當的比例調在肉末裡,最後不要忘記關鍵的一步放入澱粉,澱粉的類型可以考慮馬蹄粉和蓮藕粉,這樣會使做出的肉丸口感更加Q彈。放澱粉的時候就可以加雞蛋了,一兩枚都可以。
一切準備就緒後,我們要對這些混合物用力攪拌,之後把肉末摔打搓出圓的形狀,按照這樣的形狀接下來再拍打幾枚放入盤子裡備用。另一邊準備一口鍋,鍋裡倒入熱油,小火慢炸直到肉圓定型後撈出來。
這個時候要在鍋裡留點熱油,把生薑片、桂皮在鍋裡爆香後加入些許水,這一步也是四喜丸子入味的關鍵,同時鍋裡放入生抽、老抽、白糖、鹽在水裡進行調味。這個時候把肉圓進去,大火燒開,小火慢煮30分鐘後就可以。
鍋裡還有我們一開始放入的桂皮薑片八角之類的作料,它們增香的任務已完成就可以撈出來扔掉了,這時還需要加芡粉進行勾兌,這樣收出的湯汁會更加濃鬱。把煮好的四喜丸子撈出備用,淋入我們剛勾兌好的湯汁,這色澤就上來了。置於盤底的蔬菜,主要是為了提高菜品的美觀度,我們可以隨意調配,放入生菜片和小青菜都挺好看的。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這款四喜丸子就到這裡了,不過在攪拌各種餡料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用力抓,因為肉製品入味本來就比較麻煩,通過均勻有力地攪拌才能讓蔥姜蒜等各種作料和肉末融合得更加恰當,薑片桂皮之類的放入鍋中爆炒後扔掉是為了更好的收湯汁,畢竟有這些塊狀的食材擺盤的時候也不好看。盤子上的擺菜可有可無,當然主要為了整個菜的美觀,有些青嫩的綠意本來就容易引起食慾。逢年過節的時候給家人太一盤熱乎乎的四喜丸子,不僅寓意好,外酥裡嫩的口感更是人人稱道。給大家介紹的四喜丸子做法比較簡單,如果覺得還不錯就點個讚吧,再加波關注就更好啦,明天小編還會帶來更多美味的製作過程,不見不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