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教師培訓工作的深度轉型,激發教師參加研修的積極性,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學前教研室加強了研修內容和研修方式的轉型升級研究,特別在「教師眾籌式研修」方面做了有益的實踐。
學前教研室與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培訓中心合作,開展了「幼兒園引導力工作坊」的研修,通過為期3個多月三個階段的持續研修課程,結合成人學習規律和「十三五」培訓規劃的要求,引導參訓者以體驗的方式,系統學習和實踐教育引導的理念、方法和工具,優化培訓技能,成為教師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和促進者。
4月26-27日,來自海澱區53所幼兒園的70名業務管理者和骨幹教師,參加了第一階段的集中研修,學前教研室陳敏倩老師主持了會議。工作坊研修由教科院培訓中心主任助理劉燦老師、萬海剛老師擔任引導師,老師們圍繞焦點討論法(ORID)進行了深度的體驗式學習。
圖1 引導力參與式工作坊研修現場
圖2 趙傑志副校長做開場致辭
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趙傑志副校長做開場致辭。趙校長充分肯定了該項目在幹部和教師研修轉型升級中的積極意義,希望幼兒園的業務管理幹部和骨幹教師理解研修的意義,全身心投入,不僅認真傾聽思考,更成為主動輸出的爭論者和分享者,在引導師和專家的帶領下,不斷提煉實踐經驗,努力提升幼兒園教師研訓工作的專業化水平。
圖3 李峰副主任介紹項目背景和目的
學前研修室李峰副主任介紹了開展該項目的背景和目的,幫助參訓者進一步明確本次工作坊研修的目標和課程內容,並且對學員提出了具體的學習建議。
上午,在引導師和教研員的帶領下,學員們首先參與了兩場焦點討論,體驗了焦點討論法在研修中的價值和作用。隨後,引導師運用焦點討論法帶領學員共同反思兩場討論,並結合生活中的案例講解焦點討論法,幫助學員理解焦點討論中四個層次的問題:客觀性(Objective)、反應性(Reflective)、詮釋性(Interpretive)、決定性(Decisional),並進一步明確四類問題在人類有意識的思考流程中起著各自不同的作用。
下午,學員從團體共創ORID到個人創設ORID,每位學員都親身體驗帶領一場焦點討論,引導師入組給予學員有針對性的反饋指導,從而幫助學員不斷清晰四個層次的問題結構,並及時發現梳理帶領一場焦點討論的關鍵要素。最後,學員聯繫實際工作和生活進行了「焦點討論法的適應場景」的頭腦風暴,為下一步的實踐運用做了充分的準備。
圖4 劉燦主任給學員做反饋指導
圖5 萬海剛老師講解焦點討論法
圖6 李峰副主任給學員做反饋指導
圖7 學員們在組內進行討論和演練
學習結束後,學員們紛紛寫下自己的參訓感受,表達了自己將在實踐中運用ORID的願望和對下一階段學習的期待。
今天見識和體驗了焦點討論法這個有效交流與溝通的法寶,感覺很棒!有結構、有層次、有邏輯地提出問題是引發自己和同伴高質量對話、相互促進和提高的有效手段;同時輕鬆愉快的談話氛圍、相互信任、相互欣賞、彼此尊重是深度而有意義學習的前提。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收穫滿滿!
——總後五一幼兒園 趙敬
今天的學習讓我始終處於一種興奮、全情投入的狀態,我忍不住想表達、想參與,因為每一次表達都獲得引導者的認同和鼓勵,每一個發聲都被尊重並認為有價值,這大概就是焦點討論的魅力所在吧!我想這次學習將不僅改變我的工作方式,也將會更加完善我自己,學會真正去尊重、理解和欣賞身邊的每一個人!
——北大醫學部幼兒園 賓曉亮
在後續兩個階段的研修活動中,學員們將體驗「參與式讀書會」「參與式研討和團隊共識法」等內容的學習,理解和掌握更多的引導工具與策略。學前教研室將通過培訓專家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跟進指導,支持學員們在實踐中不斷積極嘗試,將引導工具運用在幼兒園的教師研訓工作中,切實轉變傳統的單向輸入式培訓模式,注重參訓者的學習體驗和智慧共享,從而推動整體區域教師研修方式的變革與轉型。
撰稿:陳敏倩 李程
圖片: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學前教研室
編輯:閆景
審核:劉燦
長按二維碼,關注「引導改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