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2020-12-15 陳靈均的教育筆記

遺傳和環境的對兒童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但這並不意味著兒童的成長是完全被動的,也不意味著它們能決定兒童發展和成長的最終狀態。

一方面兒童是獨立的實體,有自己的身體和生理結構,有自己的內部動力、需要和興趣,是主動的學習者。新生兒對外部的刺激就有選擇性,同樣的環境對於不同的兒童可以產生不同影響,從教育實踐經驗來看,任何有效的教育必須以受教育者自身的活動作為內因,教育要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

結合我國傳統思想觀,儒家盡性聽命、道家的練性壽命、佛教養性觀命的思想理論,似乎都證實了這一點。只不過,在發揮主觀能動性方面所說的深度不同,馬克思主義教育觀說的是個體的實踐活動,內因的決定性作用,道家把修真養生也看作是對個體的實踐,而佛家把潛意識對表意識的運用、處理表意識的行為都看作實踐。

另一方面,從兒童認識外界是兒童內部的主動建構過程。關於這一問題,皮亞傑作了具體具體說明,他說認識活動就像是生理上的消化活動是一項有組織的活動。

個體具有某種圖式能把客體融入主體圖式之中,這種刺激,能引起圖式量的變化。有時圖式不能同化客體,就產生了順應,引起圖式質的變化,以適應新的環境,達到認識上的新平衡。通過教育與外界刺激,個體不斷進行新的同化和順應,兒童的認識結構得以不斷更新,兒童的心理發展由低水平到高水平。

兒童出生下來沒有受社會的負影響,天生就是一個探索者,當孩子能看、能抓、能行走時,孩子就會進行各種活動。嬰兒雖然年紀小,但仍有一定自主性。因此,教師和家長應當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讓兒童在各種活動中主動的發展。兒童只有親自參與活動,才能在活動中積累感性經驗,才能保證其身體發育良好,精神完善豐富,才能建構獨立自由、內心強大的人格。

綜上,兒童的發展是一個統一的、完整的、不斷變化的過程,是全部因素綜合系統的影響的過程,是生物因素和社會因素相互結合相互作用的過程。各種因素髮揮作用又依賴於兒童主動的實踐活動。兒童在內部動力與外在因素的相互作用力下得到發展,建構自己的認知世界。

相關焦點

  • 影響兒童認知發展的因素
    皮亞傑認為,影響兒童認知發展的因素主要有成熟、物理環境、社會環境和平衡四個因素。成熟主要是指機體的成長,特別是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成熟。兒童的某些行為模式的出現依賴於一定的軀體結構和神經系統的機能。生理上的成熟為兒童的某些認知活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但是,單靠成熟本身並不能使兒童獲得認知方面的發展。
  • 影響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因素知多少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該部分知識點主要以理解和試記為主,大家需要以主、客觀題的形式掌握影響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因素、各因素的作用。●影響兒童心理發展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基本因素為三個,即生物因素、環境因素和兒童的主動活動。一、生物因素1.遺傳遺傳是一種生物現象。通過遺傳,祖先的一些生物特徵可以傳遞給後代。
  • 劉可心律師:獲得拆遷補償決定性因素
    首先決定性因素拆遷是一件專業性強、工作量大、程序複雜的事情再有決定性因素拆遷是雙方博弈的過程,想要在其取得最終勝利,那麼要知道我們的優勢及拆遷部門的弱點。對於我們來說房子就是我們的優勢,所以要保存好房屋及土地相關手續,談房屋拆遷補償時有依而循。
  • 影響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因素
    影響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因素分為生物因素和社會因素,生物因素又包括遺傳因素和生理成熟因素,社會因素包括社會環境和家庭教育,下面分開來進行闡述遺傳就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唐氏綜合症是因為染色體異常引起的,這些患者的智商盡在25~50之間,與正常兒童的智力相差較多。(2)生理成熟因素:是指身體結構和機能生長發育的程度和水平。由於遺傳及後天環境的差別,兒童生理成熟的時間、速度等方面都存在個別差異。
  • 家庭教育,一個孩子走向成功的決定性因素
    所以一個好的家庭教育是一個孩子走向成功的決定性因素。富人的家庭教育觀念往往更加合理,能夠更有利於子女的發展。一個孩子的長大需要很長時間,但是在15歲之前心理的可塑性很大,父母在這段時期應該倍加注意。所有的孩子幾乎都有一個共同點,喜歡模仿大人做事,其實從科學的角度來說這是一種正常的人類行為現象。在這段時期之前和之內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很重要,大部分培養在無意中就完成了。
  • 哺乳期高糖飲食或影響嬰兒認知 但它不是決定性因素
    【哺乳期高糖飲食或影響嬰兒認知 但它不是決定性因素】《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不久前刊載的一篇研究報告顯示,母親哺乳期攝取高糖飲料會損害孩子幼年認知能力發展。 此前,研究團隊發現,女性產後多喝高糖飲料不僅會增加自身肥胖風險,還可能使新生兒經母乳攝入過多糖分。
  • ...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歷年核心考點:嬰幼兒發展的含義及影響因素
    備考推薦:2016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名師輔導課程教師資格證考試《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歷年核心考點:嬰幼兒發展的含義及影響因素一、嬰幼兒發展的含義嬰幼兒發展是指嬰幼兒在成長的過程中.身體和心理方面有規律地進行量變與質變的過程。
  • 李君如:正確認識發展的決定性意義
    作者:中央黨校原副校長 李君如不久前在《胡錦濤文選》出版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提出了一個重要觀點,即發展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決定性意義。
  • 安永:低稅率並非吸引外資決定性因素
    「稅率是他們要考慮的重要要素,但又不是決定性因素,還要看他們怎麼看待自身在中國市場的戰略定位。」袁泰良認為在稅務考量來說,與低稅率相比,稅收整體系統的可預計性是外資來中國投資相當看重的一個方面。但當前,隨著外資來中國投資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則更加需要平衡政策。以粵港澳大灣區為例,目前,粵港澳大灣區中前海、橫琴實行企業稅可減按15%稅率徵收,香港企業稅為16.5%。相較其它世界一流灣區,粵港澳大灣區稅率已經佔據優勢。「因而,與單一的稅收政策相比較,目前更應該重視營商環境。」
  • 中國高中生能否被牛劍錄取的決定性因素是什麼?
    劍橋大學的入學要求為A*A*A至A*AA,科學專業多數要求A*A*A,人文以及心理和行為科學大多數要求A*AA。與牛津一樣,成功申請者基本都拿到了A*A*A或以上的成績。優異的A-level和GCSE成績是申請牛劍的基本條件。
  • AI產業化從點到面實現突破,算力成AI突破的決定性因素
    打開APP AI產業化從點到面實現突破,算力成AI突破的決定性因素 葉菁 發表於 2020-12-24 09:19:33 報告認為,「隨著AI算法突飛猛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模型訓練需要巨量的算力支撐才能快速有效地實施,算力是未來人工智慧應用取得突破的決定性因素。」
  • 影響人的發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影響人身心發展的各種因素是在「內發論、外鑠論、遺傳決定論、環境決定論」這幾個身心發展的動因和發展觀的基礎上進行延伸而得來的,也就是說儘管遺傳和環境並不能完全決定人的身心發展,但確是人的發展的影響因素。所以關於這個知識點我們就必須掌握各個因素在人的發展中有什麼作用和地位,以及題目中所悉數涉及的各個考點。
  • 教育學重點-影響人身心發展的因素
    影響人身心發展的因素,作為教師招聘考試的常考考點,也是考生的易錯點和易混淆點。在考試中考查比較全面,主客觀題的形式均有出現,考查影響人身心發展因素的作用和例子反選,那麼如何把它們搞清楚呢?今天跟著中公講師來幫助大家理解區分這幾個知識點。1.遺傳概念:遺傳是指從上代繼承下來的生理解剖上的特點。
  • 影響兒童生長期正常長高的6個關鍵因素
    人的身高是由先天遺傳和後天因素決定的,先天因素我們不能認為改變,但估計父母卻可以通過後天因素幫助孩子在生長期內更好的成長,比如提供充足、膳食的營養,提高睡眠質量,加強孩子運動等途徑,儘量為寶寶正常長高創造更多的有利條件。
  • 兒童心理的發展與幹預方式
    心理發展的動因問題是決定心理發展的因素、心理良性發展和劣勢行進的影響因素、促進個體積極發展的核心要素等根本性問題。長久以來心理發展的動因問題也受到諸多學者的關注,成為發展心理學理論問題爭論的重點。>行為主義心理學派創始人華生是環境決定論的代表人物,觀點如下:第一:心理發展是由環境因素決定的;第二:片面地強調和機械地看待環境因素在心理發展中的作用;第三:否認遺傳因素在心理發展中的作用。
  • 關於兒童發展的幾種理論
    學前教育和其他因素在兒童發展中的作用,影響兒童身心發展有哪些因素,長期以來有不同的觀點。現在的早期教育(學前教育)市場上也炒作比較厲害。不如首先來理解兒童發展的基本概念。兒童發展是指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規律地向更高水平量變和質變的過程。
  • 影響人身心發展的因素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影響人身心發展的因素一直是常考考點,在考查方式上主要有三種,第一以俗語、古語的方式考查,第二各因素作用直接匹配,第三以案例型來考查。針對考查的方式,我們今天一起來整理關於這一方面的知識點,做好今年的備考工作。影響人身心發展的因素有很多,概括起來總要是內因和外因兩大方面。內因包括遺傳和個體的主觀能動性;外因包括環境和學校教育。
  • 「因素集」—教育學篇
    主觀能動性是人的身心發展的動力,是促進個體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個體主觀能動性的最高層次表現為創造性。2.作用(1)主觀能動性是推動人身心發展的動力主觀能動性是人的一種內在需要和動力,是一種積極的學習動機和渴望,是人的發展的內因。
  • 中國AI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發布,算力是取得突破的決定性因素
    隨著AI算法突飛猛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模型訓練需要巨量的算力支撐才能快速有效地實施,算力是未來人工智慧應用取得突破的決定性因素。IDC預計,中國人工智慧伺服器將保持高速增長,並將在2024年達到78.0億美元。
  • 哺乳期高糖飲食影響嬰兒認知 但它不是決定性因素
    《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不久前刊載的一篇研究報告顯示,母親哺乳期攝取高糖飲料會損害孩子幼年認知能力發展。此前,研究團隊發現,女性產後多喝高糖飲料不僅會增加自身肥胖風險,還可能使新生兒經母乳攝入過多糖分。這一次,研究團隊探究了母親高糖飲食與幼兒認知的關係,結果顯示,母親哺乳期攝入含糖飲料越多,孩子兩歲時認知能力得分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