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者講述博科聖地擄劫女童當性奴和人彈

2021-02-19 硝煙

2016年10月13日,奈及利亞阿布賈,「博科聖地」釋放兩年前綁架的21名女學生。這是自2014年綁架事件發生以來,「博科聖地」首次釋放人質。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有超過1萬名婦女和女童被綁架,其中幾乎所有人都遭強暴,很多被迫嫁給「博科聖地」武裝分子,還有很多女童被迫在市場和清真寺當「人肉炸彈」。

西班牙《國家報》近日報導稱,在奈及利亞北部的博爾諾,幾乎所有人都難以忘記自己第一次看到「博科聖地」時的景象,「那是一個星期一」,一個婦女說;「是凌晨3點左右」,一個男孩說;「是星期二,在禱告結束之後」,另一位居民告訴記者。所有人都清楚地記得「博科聖地」闖入他們生活的那個時刻。

對法塔娜·阿卜杜勒(化名)來說,那是一個星期四。她坐在一個難民營帳篷的地上向記者回憶起了「博科聖地」闖入他們村莊的那個清晨。「之前我已經連續好幾個晚上睡得很糟,感覺身體很不舒服,現在想來那好像是個不好的兆頭。那個晚上我依然沒睡好。」她在失眠中聽到了遠處傳來的槍聲,「接著我還聽到了摩託車的轟鳴聲和尖叫聲」。

「博科聖地」武裝分子氣勢洶洶地進了村,「不停地開槍」,她回憶到。法塔娜和家人緊抱在一起,等著無法避免的厄運降臨。「他們抓住了我的丈夫」,她停頓了一下,「當著我的面把他的頭割了下來,然後把我抓走了」。在她身後留下了後來再也沒見到過的7歲和9歲的兩個兒子。短短幾分鐘,法塔娜的生活被摧毀了。此後整整3個月,她都被「博科聖地」囚禁。

「那後來發生了什麼?」記者問。「我不能告訴你。之後發生的事情我不能告訴你。」她唯一透露的情況是,在被囚禁的第二天,她就被宣布成為一名武裝分子的妻子。和其他幾百個被擄的婦女一樣,她必須做飯、洗衣服、打掃營地衛生。到了晚上,她就得睡在新丈夫的身邊。

「我根本不敢抱怨,雖然我非常累,渾身疼。抱怨就會挨打。這段被奴役的日子我們永遠忘不了。」法塔娜說。

「博科聖地」為他們設下的種種規定非常嚴苛,「如果我們路遇男性,必須停下腳步,低下頭,看著地面。只有他們問我們問題時我們才能開口說話。每天我們被迫做5次禱告。懷孕或者上了年紀的婦女會被賣掉。」「上了年紀的?」「是,30歲以上的。對他們來說不能當做妻子了,就會被當做牲口一樣賣掉。」

「一旦被宣布成為某人的妻子,就不會被殺了。但如果你拒絕就會面臨殺身之禍。如果你拒絕和新丈夫睡覺,就會被抹脖子」,法塔娜說,「即便如此,也有人拒絕」。

她告訴記者,到了晚上,多數武裝分子都出去戰鬥了,被擄的婦女們能夠趁這個時候小聲交流。「我們會說起以前的生活和曾經真正的丈夫。我們也會計劃著逃跑。」她說。在一個這樣的夜晚,當武裝分子都在禱告時,法塔娜和另外2名婦女逃進了森林。她們幸運地遇到了政府軍的巡邏車,並被轉移至一個難民營,也就是她如今的棲身之地。她的一條腿上有一道瘢疤,是她曾歸「博科聖地」所有的象徵。「他們用刀在我腿上劃的。」她說。難民營一名9歲的小女孩聽到她的講述後也掀起裙擺向記者展示了刻在她瘦削大腿上的深深的「印章」。

如今的奈及利亞是非洲第一大經濟體,也是一個一分為二的國家。南部是西方化的基督教地區,自然和工業資源豐富,擁有諸多大城市;北部是穆斯林地區,現行法律是伊斯蘭教法,土地貧瘠,資源稀缺,貧困率、文盲率和失業率居高不下,是非洲最落後的地區之一。博爾諾州是這裡最為窮困的州之一,「博科聖地」就誕生在這裡。

2002年,「博科聖地」在博爾諾州首府邁杜古裡成立。這是一座100萬人口的城市,路面上沒有瀝青,孩子們光著腳在街上乞討,擁擠的市場緊挨著廢料堆,滿是廢棄的車輛。邁杜古裡是灰黑色的,覆蓋著沙土和塵埃。

博爾諾州的大部分地區目前都控制在「博科聖地」手中,只有28個主要城市還由政府軍控制。

「博科聖地」最初是一個致力於社會救濟、傳播宗教觀點和針對中央政府進行持續性抗議的宗派組織。「短短幾年前,博爾諾州一些城市有80%以上的居民還對『博科聖地』表現出支持的態度,邁杜古裡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對該組織有好感。」當地一個非政府組織的負責人告訴記者。

當時「博科聖地」的領導人是穆罕默德·優素福,2009年他決定拿起武器對抗政府。同年,他在邁杜古裡的一個巷子裡被安全部隊打死。繼任並領導該組織至今的阿布巴卡爾·謝考在2011年將組織轉向了極端暴力的方向,正式宣戰。

在衝突期間,「博科聖地」曾宣誓效忠「基地」組織(後又宣布效忠「伊斯蘭國」(ISIS)),並在2014年在奇博克城的一座學校綁架了200多名少女,震驚世界。

自謝考掌權並掀起血雨腥風以來,「博科聖地」已經不再提供社會救濟、傳播宗教觀點和抗議政府,而只是局限於在衝突中保持自身的活躍:襲擊村莊獲取食物;綁架男性,逼迫他們為組織賣命;綁架女性,奴役她們;襲擊政府軍運輸車來獲得武器;殺死不屈從於該組織思維方式的所有人。其終極目的是建立一個「哈裡發國」。

媒體對敘利亞危機鋪天蓋地的報導使「博科聖地」帶來的亂局「黯然失色」,但奈及利亞北部遭受重創的事實無法掩蓋,此外,查德湖周邊的另外3個國家查德、喀麥隆和尼日也深受其害。

博爾諾州農村地區沒及時逃離的居民每天數以十計地被殺害、綁架和招募。在Rann和Pulka等政府軍控制地區,如今局勢非常膠著,「博科聖地」試圖以武力攻下這些地區。一些非政府組織每周都必須用直升機將食物運輸到那裡。一名非政府組織成員向記者表示,目前戰火帶來的隔離每周都導致至少200人死亡。

迄今為止已有140多萬人流離失所尋求庇護。一位致力於報導「博科聖地」的不願透露姓名的奈及利亞記者表示,目前仍有近150萬人生活在博爾諾州腹地,遠離受保護的城市。「有人躲了起來,看到我會問我要食物。還有人生活在完全受控於『博科聖地』的村莊,被迫為他們賣命。他們都是被遺忘了的人。」他說。

當乘坐飛機飛越博爾諾州上空時,可以在那片塵土飛揚的棕色土地上看到被燒毀的村莊,滿目瘡痍。

儘管如此,每個村莊中都還有為數不多的「博科聖地」的擁躉,幾乎都是沒有受過教育的、沒工作也沒有生活來源的年輕人,他們唯一的出路就是投靠極端組織。在邁杜古裡南部,幾乎每周都會發生襲擊和爆炸事件。不久前還有7名士兵死於一場伏擊。「但外界對此知之甚少,因為這被視為一個地方問題」,那位奈及利亞記者說,「『博科聖地』並未在西方展開襲擊,也沒有對出口資源造成威脅。因此,這裡並沒有出現像敘利亞和伊拉克那樣的外部幹預」。

聯合國預計奈及利亞人道主義危機的受害者達到700萬人。有500萬人生活在飢餓中,有近250萬人流離失所,被迫在難民營或鄰國尋求庇護。有約15萬人遭謀殺,僅博爾諾州就有至少2000人死於飢餓。

此外,有超過1萬名婦女和女童被綁架,其中幾乎所有人都遭強暴,很多被迫嫁給「博科聖地」武裝分子,還有很多女童被迫在市場和清真寺當「人體炸彈」。

在衝突爆發前,奈及利亞和各鄰國間的邊境管理是非常鬆散的。幾個國家之間的居民經常會往來於國境線探望同一民族的親友或趕集。而今這裡已經被軍方嚴密把控,公路都被棄用,貿易已經被摧毀,農民們無法再靠種地生存。查德湖流域已經陷入了癱瘓。

在受「博科聖地」影響的地區,「失落的一代」已經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一大批孩子上不了學,無數人唯一的目標就是生存。

據說政府會在5月將所有逃離自己的村莊避難的民眾轉移到政府目前正在建造的難民營中。但多數人都覺得奈及利亞的戰爭看不到盡頭。

編譯:韓超

↓點擊閱讀原文,瀏覽更多來自硝煙的文章。


試試回復這些關鍵詞:

AK-47 | 巴頓將軍 | 飛虎隊 | 海豹突擊隊 | 航母 | 911 | 軍艦 | 另類武器 | 美國海軍 | 美國空軍 | 奇葩 | 坦克 | 特種部隊 | T-90 | 武器 | 無人機 | 希特勒 | 戰爭片 | 直升機

相關焦點

  • 國際刑事法院:奈及利亞極端組織「博科聖地」涉戰爭罪與反人類罪...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國際刑事法院於當地時間12月12日表示,經初步審查,有足夠證據顯示奈及利亞極端組織「博科聖地」犯下戰爭罪與反人類罪,首席檢察官法圖·本蘇達已批准將對此展開全面調查。國際刑事法院的一份報告顯示,「博科聖地」組織犯下了戰爭罪、謀殺,對女童婦女實施強姦、性奴役,包括強迫懷孕和強迫婚姻;還綁架、奴役平民,以性別和宗教為由進行迫害,對平民實施酷刑和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暴行。該組織還參與徵募童子軍,利用15歲以下兒童實施武裝暴力行動。
  • 宣誓效忠ISIS的博科聖地,你了解多少?
    2009年以前,「博科聖地」一直避免傷害平民,勢力也有限,警察、監獄及政府部門是主要攻擊目標。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教授呂貝克認為,「由於沒有濫殺無辜,他們贏得支持和同情。」2009年6月,70名「博科聖地」成員襲擊了一座清真寺和警察局,造成約55人死亡。一個月後,「博科聖地」創始人、極端分子尤素福發表聲明,稱該組織與公眾沒有怨恨,只針對當局機構,除非公眾支持當局。
  • 肆虐非洲的「博科聖地」究竟是什麼?
    這就為博科聖地的產生提供了分裂的社會溫床和武裝基礎。而在博科聖地興起的奈及利亞北部,因為缺少石油(都在南部地區),發展十分落後,飽受貧困和高失業率的困擾。在博爾諾州,青年文盲率達到83%,甚至一半的孩子都沒有上過學,腐敗問題也極其嚴重。
  • 「博科聖地」承認綁架數百學生
    當地某些武裝一度被認為是幕後黑手,不過極端組織「博科聖地」15日宣稱,該極端組織綁架了這些學生。案發學校。圖源:央視新聞客戶端「博科聖地」認領最新綁架事件,引發關注。這是因為外界先前普遍認為這一極端組織在奈及利亞東北部活動猖獗,在西北部的影響則較小。
  • 奈及利亞數百學生綁架案,「博科聖地」極端組織宣稱負責
    據法新社報導,極端組織「博科聖地」15日宣稱對奈及利亞西北部數百名學生被綁架一事負任。此前的11日,「博科聖地」襲擊了奈及利亞西北部一所中學,數百名學生在襲擊發生後失蹤。遭襲的學校「博科聖地」極端組織頭目在其發布的一條語音郵件中稱:「我是阿布巴卡爾·謝考,卡齊納的綁架事件是我們的兄弟幹的。」
  • 344名遭「博科聖地」綁架的奈及利亞學生被釋放
    據英國《衛報》報導,奈及利亞卡齊納州州長阿米努·馬薩裡(Aminu Masari)周四對國家電視臺說,被極端組織「博科聖地」武裝分子綁架的344名男孩正在返回卡齊納的路上。報導指出,目前還不能立即證實這344人就是上周五當地農村學校遭突襲中被綁架的所有男孩。上周,武裝分子襲擊了當地一所中學,當時該校有800多名學生,有數百名學生當時逃了出來。
  • 尼日東南部至少15名少女遭「博科聖地」綁架
    原標題:尼日東南部至少15名少女遭「博科聖地」綁架新華社阿比讓11月24日電(記者鄭揚子)尼亞美消息:代表尼日東南部迪法省的尼國民議會議員拉米多·穆穆尼24日說,該省至少15名少女23日晚遭極端組織「博科聖地」綁架,目前下落不明。
  • 奈及利亞軍方擊斃134名「博科聖地」武裝分子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據奈及利亞軍方發言人約翰·恩尼切(John Enenche)5月4日對外發布的新聞稿,奈及利亞軍方近期在北部博爾諾州展開的2次清剿行動中,共擊斃134名「博科聖地」武裝分子,抓獲16名極端組織線人,並造成極端組織多人受傷
  • 極端組織「博科聖地」宣稱為奈及利亞校園襲擊事件負責
    中新社北京12月15日電 綜合消息:據外媒報導,極端組織「博科聖地」宣稱,對日前發生在奈及利亞西北部卡齊納州一所寄宿中學的襲擊事件負責。據法新社15日報導,奈及利亞極端組織「博科聖地」發表聲明稱,早前襲擊了該所寄宿中學並綁架了數百名學生。
  • 奈及利亞三百多名學生被綁架,極端組織「博科聖地」宣布負責
    奈及利亞三百多名學生被綁架,極端組織「博科聖地」宣布負責 被綁學生們的家人海外網12月15日消息,據法新社當日報導,奈及利亞極端組織「博科聖地」發表聲明稱,早前襲擊了該國西北部卡齊納州一所中學並綁架了數百名學生。
  • 女生遭割喉當性奴,男生被洗腦殺人
    對不聽話的女生,除了直接處死外,他們還會把人打到半死然後吊在樹上,震懾那些有異心的人。圖:奈及利亞日報博科聖地組織的種種惡行下,政府的毫不作為,讓人看不到女生們平安歸來的希望。早在2015年,博科聖地組織就製造了震驚世界的大屠殺事件。從2015年1月3號開始,短短五天時間,博科聖地組織屠殺了奈及利亞巴加城鎮2000餘人,摧毀了3000多間建築。
  • 女生遭割喉當性奴,男生被洗腦殺人!
    他們日復一日地背誦《古蘭經》,有專門的人強迫他們觀看斬首和酷刑的視頻,甚至讓還沒有槍高的學生拿起AK47對異教徒進行掃射。在那裡,殺人成了一種值得驕傲的事。被洗腦的學生會對博科聖地組織十分著迷,當時,15歲的哈桑想逃走,可他13歲的堂弟卻騎車追在後面對他開槍射擊。
  • 親歷者講述毛主席印象:主席的手很大 非常魁梧
    原標題:親歷者講述毛主席印象:主席的手很大 非常魁梧 葛保富展示與毛主席的珍貴合影筱毅  親歷者講述  和毛主席握手,他的手一把抓不過來  葛保富今年82歲,「我永遠也忘不了1956年1月11號!」那一天,他見到了毛主席!那時,葛保富是堯辰鄉的團支部書記,而十月合作社是堯辰鄉管轄的一個合作社。
  • ​國際刑事法院:批准對「博科聖地」涉戰爭罪與反人類罪調查
    ​國際刑事法院:批准對「博科聖地」涉戰爭罪與反人類罪調查 時間:2020- ​國際刑事法院:批准對「博科聖地」涉戰爭罪與反人類罪調查 國際刑事法院於當地時間12月12日表示,經初步審查,有足夠證據顯示奈及利亞極端組織「博科聖地」犯下戰爭罪與反人類罪,首席檢察官法圖·本蘇達已批准將對此展開全面調
  • 陸房突圍戰勝利紀念館開放 親歷者講述歷史
    陸房突圍戰勝利紀念館開放 親歷者講述歷史 2015-09-18 18:51:43責任編輯:   中新網濟南9月18日電 (曾潔)山東肥城陸房突圍戰勝利紀念館選擇在「九一八」事變紀念日舉行落成儀式,以親歷者口述
  • 奈及利亞軍方空襲「博科聖地」新據點 打死數名極端分子
    據奈及利亞通訊社報導,奈及利亞空軍於1月1日在尼北部開展大規模空中打擊任務,任務成功摧毀了博爾諾州馬納瓦吉(Mana Waji)的一個新的博科聖地據點,殺死了數十名極端分子。尼軍方發言人恩尼切說,軍方通過空中偵察後發現了該據點,極端組織在該地儲存武器和後勤物品,籌劃襲擊行動,尼空軍戰鬥機和武裝直升機聯合摧毀了一些建築物和倉庫,部分極端分子在發現軍方飛機後逃離,數名極端人員在空襲中喪生。(總臺記者 何北平)(編輯 陳卓然)【來源:央視新聞】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奈及利亞300多名中學生被綁架 極端組織「博科聖地」宣布負責
    來源:海外網被綁學生們的家人(路透社)海外網12月15日電據法新社15日報導,奈及利亞極端組織「博科聖地」發表聲明稱,早前襲擊了該國西北部卡齊納州一所中學並綁架了數百名學生。
  • 溫州體校籃球館起火30餘人被困 親歷者講述自救經歷
    眾人折返開始自救,一些人打開消防栓滅火,不少人則選擇跳樓。獲救的吳先生說,他當時已經準備給家人打電話留遺言了。據了解,當晚共有11人送醫。  打籃球時突遇火災有人藉助「衣繩」跳樓  今天,小陳等多名親歷者向記者講述了當晚的自救經過——  每個星期一,他們都會選擇在溫州體校籃球館打球。
  • 《志願軍一日》:戰爭親歷者講述70年前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
    《志願軍一日》:戰爭親歷者講述70年前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來源:解放軍報作者:楊得志 等責任編輯:喬楠楠2020-10-26 09:46書中那生動詳實的戰爭記錄和志願軍官兵捨生忘死、敢打必勝的英雄氣概,深深影響和教育著後來的人們,至今仍是我們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本期長徵副刊特刊發其中4篇文章(略有刪節),讓戰爭親歷者的講述,帶領我們回到70年前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一起感受信仰的力量和勝利的榮光。
  • 親歷者在知乎講述高考志願那些事
    不少人陷入猶豫和糾結:城市、學校和專業,到底應該更看重什麼?如果心儀的學校、專業,恰恰位於一個二線城市,該不該為了它放棄去往北上廣深的機會?如果將來就打算在家鄉小城就業,是否還需要衝向遙遠的一線城市,且只能選擇一個相對弱勢的學校和專業呢?  在知乎「高考志願」話題裡,《填報高考志願時,學校、專業和城市之間怎麼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