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閨蜜問我,女人一生中最痛苦的是什麼呢?我不假思索的說出答案,女人一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分娩,而分娩前期的種種症狀才是痛苦的來源。
我想,這也是所有準媽媽的心聲,每一個媽媽已經做好迎接新生命的準備,激動的心情不言而喻,需要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才能順利生產,為此,媽媽們在孕前承受了很多壓力與難以名狀的複雜心情。
分娩前幾天,在這個敏感的時期,如何通過孕婦的種種表現,才能判斷寶寶出生的時間呢?作為寶寶的準媽媽與準爸爸們,這些分娩常識一定要多多了解。不打無準備之仗,只有深入了解分娩前的各種表現,做好全方位準備,才能制定出完美的分娩方案,寶寶才能健康順產。
分娩前幾天,這些信號證明孕婦要生了
1、胎兒下墜
在分娩前幾天,如果感覺到胎兒下墜,這就意味著寶寶快要出生。懷胎十月,寶寶在媽媽肚裡逐漸成長,也就意味著孕婦要承擔更大的身體負荷,骨盆部位有明顯的墜脹不適的感覺,這時候會出現尿頻尿不盡的現象,意味著寶寶即將就要臨盆。
下至骨盆,上指胸腔,這時候,孕婦會有明顯的感覺,上半身突然變輕,下半身突然加重,呼吸漸漸順暢,這些臨床表現通常意味著寶寶出生的時間就要來臨,所以如果分娩前一周有這樣的表現,媽媽們可要做好臨盆準備。
2、見紅
眾所周知,孕婦在懷孕期間會停經,子宮頸開始封閉,陰道分泌物會逐漸減少,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如果在分娩前幾天出現見紅現象,說明子宮頸開始舒張,堆積很久的分泌物在舒張的過程中全部排出,其中可能會出現帶血絲的黏稠物質,這一表現說明你快要臨盆,建議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應及時就醫檢查,最好留院觀察。
3、宮縮明顯增多
寶寶在媽媽舒適的子宮中發育成長,由剛開始未成形到後期的四肢健全,子宮的變化最能說明一切,前幾個月,由於寶寶佔據的空間太小,所以並未有很強烈的宮縮之感。
後期隨著寶寶的逐漸成長,慢慢佔據整個子宮,而在這個時候,說明你的子宮頸漸趨成熟,伴隨著會有劇烈的疼痛,每隔幾分鐘就會抽痛一次,就如絞痛一般,疼痛難忍。如果在分娩前幾天發生這樣的情況,各位媽媽們就要及時就醫,因為這是生產前最有感覺的預兆。所以要時刻關注寶寶動態,不得延誤產期.
4、子宮頸漸漸成熟,會有舒張現象
當臨近產期,子宮頸在一定時期內會發生相應變化,隨著時間的延長,子宮頸會慢慢舒張,因為有這樣的現象,才會順利生產,這時候,醫生會著重檢查陰道,以此來判斷子宮頸的情況。
5、羊水突然破裂
以上4種表現如果不能及時感受,那麼羊水破裂應該是最明顯的表現,羊水囊一旦破裂,這時候會有大量的羊水流出。不管是首次臨產還是二次懷胎,母親都會在耳邊說羊水破裂就是意味著產期即將到來。而且這種情況十分緊急,如果處理不當,或者忽視,會造成孕婦早產的情況,所以在面對這樣的情況,應及時就醫,留院觀察。
孕婦出現這些表現,該怎樣做相應的準備工作呢?
1、關注孕婦的心理變化
孕婦在分娩前幾天會出現一系列的徵兆,這時候,是她們一生中最無助最脆弱的時候,分娩那一刻,猶如在鬼門關走一遭,這時候,家人要及時關注孕婦的情緒變化,不斷給予支持與安慰,緩解孕婦各種情緒,一定要有同理心。孕婦在產前容易患產前焦慮症,患得患失,這時一定要有耐心,多一點寬慰和理解,在她的心中也是春暖花開。
2、關注飲食
孕婦在懷孕期間的飲食尤為重要,尤其是快要分娩的這段時間,孕婦的口味會有所變化,而且食慾會不斷增加,這時候作為家屬,要及時關注飲食,但是在服用之前一定要諮詢醫生,因為分娩前的種種症狀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避免因減輕痛苦而使用禁忌藥物與食物。
3、準備護墊
在分娩前幾天,孕婦會感覺到胎兒下墜,壓至骨盆,伴有尿頻尿不盡的現象,這時候,要及時為孕婦準備好護墊,解決漏尿的尷尬,緩解準媽媽們的緊張情緒。在敏感時期,稍不注意就會造成產前後遺症,謹記。
4、及時就醫
以上提到的一個重要的點就是羊水破裂,如果發生這樣明顯的徵兆,毫無疑問就是及時就醫,如果拖延時間,反而會增加寶寶感染病菌的風險,所以一旦有如此表現,家屬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及時就醫是最明智的選擇。很多家屬就是忽視這一點,才導致懷胎十月的寶寶在羊水破裂時,因沒有及時就醫缺氧窒息,這將是一生的遺憾
總結
分享到這兒,我相信各位準媽媽已經心中有數。每位媽媽都想順利生產,都想生育一個健康完美的寶寶。因為寶寶是上天的恩賜,因為前世有緣,今生才會相遇。
媽媽與寶寶的情緣皆是命中注定。分娩前幾天會有各種表現,希望各位媽媽們能夠儘早做好準備,預算寶寶出生的時間,這樣才能儘可能避免分娩時發生的各種意外狀況。
愛之深,情之切,寶寶的到來,是大自然賦予母親的使命,隨之而來的是滿滿的驕傲感和責任感。家人的陪伴與真切關懷,才是媽媽們堅持下來的源動力,寶寶的心跳,是媽媽們為之奮鬥的航向標,所以無論是頭胎還是二胎,都要給予孕婦滿滿的關懷與理解,做好充分準備,期待寶寶的到來吧,根據以上信息,你預算好寶寶出生的時間了嗎?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