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紅字,下載資料)
計算公式:
(容量開方×2)+4 (秒)
電機起動星三角,起動時間好整定;
容量開方乘以二,積數加四單位秒。
電機起動星三角,過載保護熱元件;
整定電流相電流,容量乘八除以七。
發電機容量為200KVA時,計算KW, 200×0.8=160KW 0.8為功率因數(範圍0.7-0.9,通常取0.8),即cosφ=0.8
(1)、計算電機容量
功率KW÷功率因數0.8,
例如37KW÷0.8=46.25KVA
(2)、計算星三角啟動轉換時間
46.25開方√2(根號2)=6.800735≈6.801 6.801×2+4=17.602≈17.6秒。
(3)、說明
由於電機負荷多種多樣,啟動轉換時間需要根據實際進行調整,不能一味的套用公式計算,在實際中會出現偏差,甚至因此造成啟動失敗!
1.空載或負荷較輕時,按下啟動按鈕後觀測啟動電流,隨著電機轉速上升電流會逐漸減小,到某一值時不再下降,此時即為Y轉△的最佳時間。(保險起見可以再多加2秒)
2.負荷較重時,Y起力矩只有△的1/3,電機轉速達到一定程度後停止上升,距離額定轉速還有一定差距,此時啟動電流往往在額定電流1.2倍以上,這種狀態下不及時轉換,有害無益!電機轉速可能下降,熱繼電器可能動作,造成啟動失敗!
星三角啟動一般用在較大功率電機和較重負載的啟動中。目的是為了減小電機啟動時對電網產生的衝擊波動,從而影響到其他用電設備的正常工作,電機全壓啟動時的電流為額定電流的4-7倍,可見衝擊非常大。對於電源容量小,負荷重的電網衝擊尤為嚴重。
電動機的每相組繞由△接法時承壓380變為Y接法時承壓220,限制了啟動電流的同時,啟動力矩也被降低為正常時1/3左右。電器可能動作,造成啟動失敗!
1.當負載對電動機啟動力矩無嚴格要求又要限制電動機啟動電流且電機滿足380V/Δ接線條件才能採用星三角啟動方法;
2.該方法是:在電機啟動時將電機接成星型接線,當電機啟動成功後再將電機改接成三角型接線(通過雙投開關迅速切換);
3.因電機啟動電流與電源電壓成正比,此時電網提供的啟動電流只有全電壓啟動電流的1/3 ,但啟動力矩
星三角啟動,屬降壓啟動,是以犧牲功率為代價來換取降低啟動電流來實現的。所以不能一概而輪,以電機功率的大小來確定是否需採用星三角啟動,還的看是什麼樣的負載,一般在需要啟動時負載輕,運行時負載重尚可採用星三角啟動,一般情況下鼠籠型電機的啟動電流是運行電流的5—7倍,而對電網的電壓要求一般是正負10%。為了不形成對電網電壓過大的衝擊所以要採用星三角啟動,一般要求在鼠籠型電機的功率超過變壓器額定功率的10%時就要採用星三角啟動。只有鼠籠型電機才採用星三角啟動。
1、星三角啟動的電機(以22KW為例),實際運行必須是三角形運行才能達到額定值,其額定值電流為線電流I=22÷0.38÷1.732÷COSφ=44A左右。而流過電機各相繞組的相電流(包括為實現三角形連接的外部電纜,即接觸器至電機線端的電纜)=線電流÷1.732=25.4A。
2、三角形運行的電機在星形連接運行時,線電流=相電流,由於加在電機各相繞組的相電壓=線電壓÷1.732=220V,因此線電流=相電流=25.4A,實際啟動電流應按25.4A來乘以啟動倍數,而不是按44A來計算啟動電流。
3、電纜的選擇是按負荷實際長期電流選擇的,不是按啟動電流選擇的,因此,星三角啟動的電纜應按25.4A來考慮。但,電源側的電纜以及控制櫃斷路器至接觸器的電纜必須按44A考慮,因為流過這段電纜的電流為線電流,只有接觸器後至電機接線端的電纜才是流過相電流。
4、根據供電距離、鋪設方式、鋪設環境選擇電纜,一般電纜額定載流量應該大於25.4÷0.8=32A,所以可選擇6或10平方毫米的電纜
5、選接觸器時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空載不頻繁啟動時,兩個32A一個25A接觸器即可,帶負載啟動、頻繁啟動或接觸器質量較差,應適當加大接觸器型號。
電機三角運行,星形啟動,啟動電流是三角直接啟動的1/3。
可以用功率/3/220/功率因數得三角運行電流再以1.5-2.5算出三角的啟動電流。在乘1/3就是星型的啟動電流。
好象結果與三角運行電流差不多,就以額定電流選接觸器和斷路器好了。
實際購買的星三角啟動器的兩個接觸器是型號電流一樣大的。就是運行額定電流選的。
來源:工控論壇
編輯:小阿暢
精彩推薦:
限時免費| 71套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圖紙/機械臂圖紙
如有任何不妥之處,歡迎留言和小阿暢一起討論!